第72章 金融戰

日本內閣首相小澤通過新聞發佈會宣佈:日本將暫停軍事行動24時,撤回部署在東海地區的作戰力量,努力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與中國解決爭端

半個小時後,北京時間10點整

共和國國務院外交部部長黃國巍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暫停軍事行動24小時,接受日方提出的談判請求

兩份非常簡短的外交聲明立即成爲各國媒體的焦點話題

中國勝了,還是日本勝了?

原本勢不兩立、水火不容的CNN與半島電視臺異口同聲的認爲,中國取得了軍事勝利,日本輸掉了東海戰爭

只是,兩家媒體在細節問題上仍然有分歧

CNN認爲日本在軍事上遭受慘敗,在無法通過軍事手段解決衝突的情況下,被迫主動提出停戰談判請求如果中國以務實態度對待停戰談判,真心誠意的與日本進行停戰談判,戰爭將就此結束

半島電視臺沒有這麼“悲觀”,認爲日本遭受了失敗,卻沒有淪落到喪失國防能力的境地

停戰談判只是日本爲調整軍事部署、爭取美國援助玩的伎倆在此情況下,不管是日本、還是中國,都不會把希望完全寄託在停戰談判上只要談判破裂,或者雙方做好下一輪交手的準備,戰爭就會再度爆發

無論怎麼樣和平再次浮出水面儘管可能很短暫

美國東部時間21日830即日本與中國先後宣佈停戰24小時之後大約12小時白宮新聞發言人對外宣佈美國願意出面調解中日衝突爲雙方提供談判場所

此時中國外交部長黃國巍與日本外務大臣率領地談判代表團已經抵達檀香山

按照紀佑國地要求在談判準備階段黃國巍提出了“釣魚島主權歸屬”、“東海專屬經濟區劃界”、“南太平洋專屬經濟區”三個主要問題日本外務大臣沒有一口回絕徵得首相同意後表示可以就這三個問題進行談判只是需要延長停火時間

紀佑國再次準確判斷出了日本提出停火談判地意圖

東京時間22日830日本首先宣佈將停火期限延遲到24日9點30分

隨後,共和國政府也宣佈將停火期限延遲到24日830分(北京時間)

對壓根沒有打算通過談判解決矛盾的中國與日本來說,2的時間最多隻能讓雙方作戰部隊的官兵好好喘口氣,爲下一輪軍事衝突做好準備

也就在這一天,WB正式向日本發放8500億美元的鉅額貸款

下午,日本內閣與經濟政策有關的幾個內閣部門相繼出臺救市政策晚一點,東京證券交易所負責人宣佈在23日復市

幾乎所有西方媒體都重點報道了日本救市政策與東京證券交易所在23日復市的消息

無一例外,所有西方媒體都以滾動新聞的方式報道了WB向日本發放鉅額貸款的消息,沒有重點報道,也沒有發表相關評論

西方媒體作爲西方國家利益集團喉舌的身份暴露無遺

只是,資本市場上再輕微的波動都逃不過國際金融炒家的眼睛

WB向日本提供創歷史最高紀錄的鉅額貸款,日本政府隨即出臺救市政策,東京證券交易所立馬宣佈復市三者不但配合得天衣無縫,也暴露出了日本的真實目的

停戰談判,只是在爭取時間,日本根本沒有打算與中國和解

隨着半島電視臺放出這條震驚世界的消息,剛剛出現的和平曙光立即失去了光彩

此時,共和國的新聞媒體登上了舞臺

國際頻道、財經頻道、新聞頻道、軍事頻道的十多個節目重點報道了剛剛發生的事情,做了相關評論針鋒相對的批評了某些西方媒體不顧事實、扭曲真相、矇騙觀衆,帶着偏見報道新聞事件,故意僞造繁榮,製造緊張氣氛,甘心充當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隨着共和國的電視臺加入“口水戰”,傳媒界一下就熱鬧了

以CNN、哥倫比亞廣播電視公司、大日空電視臺爲首的西方媒體立即異口同聲的指責中國政府操控新聞媒體,故意發佈帶有針對性的新聞評論

共和國新聞界不甘示弱,紛紛指責西方媒體誤導民衆,故意醜化中國

半島電視臺等“第三方”新聞媒體陸續加入“口水戰”,除了極少數爲西方國家說話的之外,絕大部分第三方新聞媒體都以“援軍”的身份,與共和國新聞界一同抨擊以價值取向判斷是非的西方媒體

口水戰越大越激烈,網絡媒體也紛紛加入

22日晚上,一則評論分析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名叫“冷眼旁觀者”,在20日發表《中日東海衝突深)T起全球關注的網絡評論員,再次發表了一則名爲《中日衝突背後的經濟動因》的高質量分析評論

這則評論從中日矛盾加劇、日本爆發金融危機、雙方先後向IMF申請貸款,到爆發東海戰爭、雙方在14個小時之內兩次交鋒、日本遭受慘敗,再到雙方宣佈停火、進行停戰談判、WB向日本提供鉅額貸款、日本政府出臺救市政策、東京證券交易所覆盤,直到西方媒體與中國媒體發生衝突、爆發口水戰爲止,對日本在金融危機與東海戰爭中遭受的巨大損失,提出停戰談判與金融危機的關係,WB向日本提供鉅額貸款產生的影響,日本出臺多種救市措施所能產生的效果,化解日本金融危機的最終辦法做了深入淺出的分析闡述

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擊敗日本的不是中國的軍事力量,而是席捲日本的金融風暴;金融危機加劇、日本被迫在兩條戰線上作戰,成爲日本在軍事行動上失敗的關鍵原因;日本主動提出停戰談判,也是爲了平息國內金融危機;只要國際熱錢仍然在日本金融市場興風作浪,WB的鉅額貸款與日本政府出臺的救市措施不會產生任何效果

該評論出現在網絡上之後,立即被數百家網站裝載

此時,幾乎所有關注這則評論的網民都相信,“冷眼旁觀者”是某國政府的代言人

所謂“拔出蘿蔔帶出泥”,該評論一出,很多人都意識到了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國際熱錢的流向

國際熱錢不會停止流動,哪裡有利益,就會涌向哪裡

離開日本金融市場後,多達數萬億美元的國際熱錢肯定會尋找下一個“臭雞蛋”,再次拋起血雨腥風

除了日本,有能力容納數萬億美元的金融市場並不多

中國、美國、英國、歐盟,誰將成爲下一個重災區?

也許,國際熱錢的流向並不是最大的問題

一些經濟學家與金融學家紛紛在網絡博客,或者新聞節目中提出了一個值得所有人關心的問題:當數萬億美元的國際熱錢離開日本金融市場、涌向其他國家的金融市場時,會不會08年那樣,爆發全球性金融危機?

這就像發生在大洋深處的超強地震地震本身的危害並不大,但是由地震形成的海嘯將使全球經濟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驗

即便最樂觀的經濟學家都承認,日本金融危機將引發全球金融危機

態度悲觀的經濟學家甚至認爲,日本金融危機不但會引發全球金融危機,還將因爲3前結束的全球金融危機中的很多遺留問題未能得到及時解決,使全球經濟遭遇一個世紀以來最爲嚴峻的考驗,如果各國政府不能及時出臺應對措施,將爆發全球性經濟大蕭條,徹底摧毀現在的世界經濟體系,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爲嚴重的全球危機!

預言越聳人聽聞,越容易引起關注

23日,西方媒體集中報道了一則與共和國有關的消息

在22日結束的共和國國務院常務工作會議上,共和國總調了維持國內金融秩序、維護經濟穩定的重要性要求國務院各相關部委、各金融機構、銀行、企業、地方政府儘快做好應對突發危機的準備工作做到保增長、保就業、保穩定的同時,切實執行中央政府下達的相關文件,落實相關政策,爲深化改革、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做出貢獻

雖然共和國政府沒有出臺救市政策,但是中國已經擺明態度

這下,再也沒人相信中國與日本能夠通過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

東海戰場上的硝煙還未散去,金融戰場上的戰鬥就打響了

當天,從日本流出的國際熱錢達到了15000億美元其中,屬於彥博等人的資金就有850美元

在局勢尚未明瞭的情況下,國際熱錢沒有急着進入中國

真正的國際金融炒家都知道,中國政府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調控能力,襲擊中國金融市場的難度遠遠超過日本

只是,離開日本的“熱錢”中,有一部分並不屬於國際金融炒家

當天,流入中國的金融資本超過2500美元,其中850億屬於彥博等人

沒有硝煙、沒有戰爭宣言、沒有血與火,中國金融市場保衛戰在悄無聲息中開始了

誰能笑到最後?

不但國際金融炒家十分關注這個問題,十四億華夏兒女也在關注這個問題

金融戰開始,月票繼續砸!

第22章 用心險惡第26章 愈演愈烈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25章 戰略天才第9章 以退爲進第47章 兔死狗烹第145章 智勇雙全第153章 民族希望第20章 軍事禁運第39章 潛藏的目的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26章 新班子第2章 軍事政變第84章 戰火重燃第9章 不可告人第66章 有利有弊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7章 攔截第52章 一挑三第65章 隨機應變第21章 因勢利導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3章 血淚史第36章 先進理念第17章 大戰在即第145章 打破僵局第26章 秘密交易第29章 野心家第13章 最高級別第34章 裡應外合第33章 亮底牌第17章 積極主動第93章 政治進程第2章 職責使然第84章 海上決戰第15章 表態第59章 同與不同序十二全體動員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85章 決戰跡象第58章 地面戰爭第49章 大蕭條第55章 點悟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7章 潛移默化第27章 統一步調第43章 戰爭問題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36章 先進理念第136章 割裂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64章 穩重見長第36章 無聲的決戰第56章 高潮跌宕的前戲第40章 根本矛盾第38章 初露頭角第1章 無核新時代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43章 軍事政變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26章 殲滅戰第11章 不良感覺第68章 奇蹟第51章 待價而沽第29章 斬首行動第1章 無核新時代第47章 準點第72章 歸宿第64章 別無選擇第53章 當務之急第14章 懸疑故事序四深海之狼第1章 導火索第68章 自釀苦果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6章 管中窺豹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131章 風捲殘雲第5章 軍火貿易第71章 吝嗇鬼第125章 毀滅炮擊第10章 不可靠第3章 餘熱第65章 政治家的對話第26章 關鍵情報第38章 自主決策第151章 地區化第106章 無敵空降兵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54章 獨一無二第56章 盛極而衰第51章 堅守第10章 生存法則第44章 緊鑼密鼓第41章 龍牆第93章 大轉折第141章 佯攻第56章 連唬帶嚇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
第22章 用心險惡第26章 愈演愈烈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25章 戰略天才第9章 以退爲進第47章 兔死狗烹第145章 智勇雙全第153章 民族希望第20章 軍事禁運第39章 潛藏的目的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26章 新班子第2章 軍事政變第84章 戰火重燃第9章 不可告人第66章 有利有弊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7章 攔截第52章 一挑三第65章 隨機應變第21章 因勢利導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3章 血淚史第36章 先進理念第17章 大戰在即第145章 打破僵局第26章 秘密交易第29章 野心家第13章 最高級別第34章 裡應外合第33章 亮底牌第17章 積極主動第93章 政治進程第2章 職責使然第84章 海上決戰第15章 表態第59章 同與不同序十二全體動員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85章 決戰跡象第58章 地面戰爭第49章 大蕭條第55章 點悟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7章 潛移默化第27章 統一步調第43章 戰爭問題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36章 先進理念第136章 割裂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64章 穩重見長第36章 無聲的決戰第56章 高潮跌宕的前戲第40章 根本矛盾第38章 初露頭角第1章 無核新時代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43章 軍事政變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26章 殲滅戰第11章 不良感覺第68章 奇蹟第51章 待價而沽第29章 斬首行動第1章 無核新時代第47章 準點第72章 歸宿第64章 別無選擇第53章 當務之急第14章 懸疑故事序四深海之狼第1章 導火索第68章 自釀苦果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6章 管中窺豹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131章 風捲殘雲第5章 軍火貿易第71章 吝嗇鬼第125章 毀滅炮擊第10章 不可靠第3章 餘熱第65章 政治家的對話第26章 關鍵情報第38章 自主決策第151章 地區化第106章 無敵空降兵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54章 獨一無二第56章 盛極而衰第51章 堅守第10章 生存法則第44章 緊鑼密鼓第41章 龍牆第93章 大轉折第141章 佯攻第56章 連唬帶嚇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