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鋌而走險

bookmark

獨立日剛剛過去兩天,賈培爾的心情就從熱帶回到了南極。

昨天公佈的一項民意調查中,賈培爾的支持率下降到了百分之二十七,民主黨的支持率下降到了百分之三十二。邁爾斯爲首的民主黨鷹派在電視媒體上公開要求賈培爾儘快通過上週在國會表決通過的《經濟救助法案》,提升民主黨的支持率、改善民主黨的形象,爲中期選舉拉到更多選票。

邁爾斯帶頭造反,表明民主黨正在拋棄賈培爾。

面對來自國內與黨內的“信任危機”,就算賈培爾不爲前程着想,也要爲名譽着想。任期還有兩年,他不想成爲尼克松之後,首位被彈劾下臺的總統。

來自國外的“信任危機”,更讓賈培爾如坐鍼氈。

印度航母被擊沉,竟然與美國扯上了關係!

接到桑托斯的電話前,賈培爾只知道印度航母遭到不明身份的潛艇偷襲,卻不知道當時有一艘美國潛艇在印度航母戰鬥羣附近活動,還遭到了印度反潛戰艦的攻擊。

直到美國東部時間六日凌晨三點,也就是印度航母遭襲後大概十二個小時,賈培爾才從國家安全顧問埃裡克那裡獲得相關消息。“新罕布什爾”號離開孟加拉灣之後,跟隨那艘神秘潛艇的蹤跡,去了八度海峽。

當然,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遭到印度反潛戰艦攻擊之前,“新罕布什爾”號發現了那艘身份不明的潛艇,聽到了該潛艇開啓魚雷發射管外蓋、發射魚雷時發出的聲響,並且向其發射了一條沒有解除戰鬥部保險的魚雷,迫使其浮上海面、或者加速航行,發出更大的噪音。可惜的是,神秘潛艇加速規避魚雷的時候,“新罕布什爾”號遭到了深水炸彈的密集攻擊,沒能趁機記錄下神秘潛艇的特徵噪音,反而被深彈炸斷了光電潛望鏡,差點被印度海軍擊沉。

“有沒有證據可以證明,襲擊印度航母的不是‘新罕布什爾’號?”

“有。‘新罕布什爾’號記錄下了那艘潛艇發射魚雷時的聲響,這就是最有力的證據。”埃裡克回答得很肯定。

“立即聯繫迪戈加西亞基地,儘快取得第一手資料。”賈培爾揉了揉額頭,“我直接與桑托斯聯繫,必須讓印度知道,我們與印度航母被擊沉沒有任何關係。”

埃裡克點了點頭,他來報告這件事情,就是希望儘快解決與印度的矛盾。

“另外,是誰下令用魚雷攻擊別國潛艇的?”

“這……”埃裡克稍微遲疑了一下,說道,“是國防部長蓋茨。”

“蓋茨?”賈培爾的臉色立即就變了,“他不知道這是戰爭行爲嗎?”

“蓋茨只是想搞清楚,到底是誰擊沉了‘殲擊者’號。在當時的情況下,只能通過發射魚雷的方式迫使那艘潛艇加速航行,發出足以被記錄下來的噪音。”

“荒謬,簡直是荒謬!”賈培爾很憤怒。任何戰爭行爲都需要總統授權,國防部長沒有權力向潛艇下達開火命令。

“不管怎麼說,我們的目的達到了。”

“什麼意思?”賈培爾控制住了情緒,現在需要解決問題,不是製造問題。

埃裡克稍微遲疑了一下,說道:“這件事情,韋斯利比我知道得更清楚。”

“CIA的情報副局長?”

埃裡克點了點頭。“我也是從他那裡瞭解到情況的。”

賈培爾沒有遲疑,立即拿起了電話,對秘書吩咐道:“立即聯繫陸戰隊,讓他們派遣直升機把韋斯利接過來。”

半個小時之後,韋斯利搭乘“陸戰隊一號”來到了白宮。

面對總統,這位“伺候”過數位總統的情報人員沒有半點緊張的樣子。

“我們對‘殲擊者’號被擊沉前後發生的事情做了分析。”韋斯利很有專業素養,介紹情況的時候,儘量做到客觀公正。“以當時的情況,襲擊‘殲擊者’號的潛艇很有可能在二十千米,甚至更遠處發射魚雷,使用的是噪音非常低的電動魚雷。得手後,該潛艇全速南下,離開了反潛巡邏機的重點搜索區域。根據反潛巡邏機到達的時間,以及搜索路徑分析,該潛艇撤退時的航速接近三十節,至少不低於二十四節。由此,該潛艇不是常規潛艇,更不是巴基斯坦海軍的潛艇。”

“爲什麼?”賈培爾想知道得更清楚一點。

“因爲世界上所有常規潛艇的水下最大航速都在二十節左右,而且以最大速度最多航行二到四個小時。”

賈培爾微微點了點頭,示意韋斯利繼續說下去。

“從動機出發,中國的嫌疑最大。可是事發當時,中國的所有攻擊核潛艇都在西太平洋上,不可能襲擊‘殲擊者’號。”

“韋斯利,你到底想說什麼?”

“結合這兩種情況,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韋斯利仍然是一副不急不慢的樣子。“不是常規潛艇、不是中國的攻擊核潛艇、擁有接近三十節的最大水下航行速度,由此可以斷定,這是一艘全電動潛艇。”

“全電動潛艇?”賈培爾皺起了眉頭。

“由電池提供電能,由電機推進的潛艇。”

“這個我明白,可是這有什麼意義呢?”賈培爾不想糾纏技術問題。

稍微停頓了一下,韋斯利說道,“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有能力製造不用核反應堆,不用柴油機,性能接近甚至超過核潛艇的全電動潛艇。”

“你說的是中國?”埃裡克立即問了一句。

賈培爾猛的一驚,立即明白了過來。中國是世界上唯一能夠生產複合蓄電池與超導電機的國家。“也就是說,中國的嫌疑最大?”

韋斯利又點了點頭。“排除其他一切可能之後,剩下的再難以相信,也是事實。”

“中國的全電動潛艇到底有多厲害?”埃裡克問了一個他最感興趣的問題。

“這個……”韋斯利稍微遲疑了一下,“這麼說吧,如果中國有十四艘這樣的潛艇,我們的所有戰略核潛艇就將成爲擺設。如果中國有二十五艘這樣的潛艇,不但我們的戰略核潛艇將成爲擺設,十一支航母戰鬥羣也將受到致命威脅。現在,我們沒有任何一艘潛艇的性能在其之上。”

不但埃裡克震驚了,連賈培爾都震驚了。

“其實,我們在五年前就應該預料到這一切。”說完,韋斯利朝國家安全顧問看了一眼。

賈培爾立即明白了過來。“埃裡克,能不能讓我跟韋斯利局長單獨談談?”

埃裡克很識趣,立即起身告辭。

房門關上後,賈培爾關閉了房間內的監聽設備,沒有關閉監視設備。

“總統閣下,五年前的事情,你還沒有忘記吧?”

“韋斯利,有什麼就直說。”賈培爾不想跟情報副局長拐彎抹角。

“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中國在高溫超導材料與複合蓄電池技術上取得的突破,都與五年前失蹤的那件神秘物品有直接關係。”

“你是說,神秘物品落入了中國手中?”

韋斯利點了點頭,這是再明顯不過的了。

“證據,有沒有直接證據?”賈培爾不敢妄下定論。

“我們在米克爾空軍基地,也就是俗稱的第51區的科學家花了數十年的時間研究高溫超導材料,進展卻非常緩慢,至今沒能獲得實質性的收穫。無論如何,中國在高溫超導材料方面的研究時間不會比我們長,起點也不會比我們高。中國在三年前突然公佈研究成果,不值得懷疑嗎?第51區的科學家基本斷定,中國技術與五年前失蹤的神秘物品有直接關係。”韋斯利的話說得很快,幾乎沒有給賈培爾思考的時間。“用在電動汽車上的複合蓄電池的質能比達到了每千克兩千瓦時,爲汽油燃燒熱值的百分之十六。軍用型號的質能比肯定比民用型號高一倍以上,完全可以用來建造全電動潛艇。”

賈培爾沒再爭論這個問題,轉口問道:“我們還要多久才能取得突破?”

“如果資金充足,最快也要三年。”

“三年?”賈培爾的腦袋頓時大了,三年後,他就不是總統了。

“民用型號能夠在二年內投放市場,只是價格肯定比中國貨貴得多。比民用型號性能高一倍的軍用型號最快也要三年之後才能研製成功,如果遇到預料之外的技術瓶頸,恐怕需要更長的時間。”

“你儘快提交一份詳細的報告,我會設法解決資金問題。”

“除了資金,我們還欠缺最關鍵的條件。”

“什麼?”賈培爾感到很惱火,是不是情報人員都習慣只把話說一半?

“實物。”韋斯利知道總統不懂技術,就儘量把話說得簡單一點。“中國投放民用市場的複合蓄電池與超導電機採用了納米封裝技術,我們無法用逆向工程仿製,甚至無法對其進行拆解分析。也許軍用型號不會採用這種難以維護與保養的封裝技術,而會採用開放式架構。如果能夠獲得實物,我們的研製工作就能在短期內取得突破。”

“我覺得,中國不會出售軍用級別的複合蓄電池與超導電機吧?”

“這是毋庸置疑的。”韋斯利聳了下肩膀,“我們也沒有指望通過正規渠道獲得。”

“你是說……”

“印巴戰爭爲我們創造了機會。只需要出動一支特種部隊,就有機會獲得軍用級別的實物。”

賈培爾的眉頭迅速跳了幾下。韋斯利提出的辦法具有可行性,也有非常巨大的風險。

第31章 愛國者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14章 驟然緊張第65章 一舉兩得第22章 我行我素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20章 重大消息第78章 以假亂真第37章 專多能第56章 快準狠第32章 考察第72章 代理人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30章 戰略要地第96章 現實利益第102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51章 和平解放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110章 殺機第71章 意外驚喜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26章 秘密交易第186章 調兵遣將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17章 殊途同歸第187章 政治化戰爭第33章 壟斷經營第47章 重生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57章 挑戰書第69章 權益第130章 鋌而走險第62章 驚弓之鳥第15章 未來之眼第5章 變革時代第13章 救場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1章 激活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58章 空中走廊第4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51章 堅守第82章 堅持路線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123章 進軍古巴第35章 多手準備第19章 干將出馬第49章 勝利與問題並存第13章 政治風暴第8章 複雜化第8章 突然襲擊第27章 戰略圍剿第86章 空中夾擊第35章 交易第85章 決戰跡象第151章 地區化第19章 高層會晤第32章 箭在弦上第24章 軍事顧問第54章 對策第43章 返回中央第23章 何去何從第98章 東衝西突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14章 隱秘行動第40章 空天戰機第2章 赤子之心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87章 強力佯攻第11章 轉機第34章 偷襲得手第111章 進攻的空降兵第180章 下基層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95章 前程第82章 堅持路線第107章 走向決戰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42章 順大流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5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137章 高瞻遠矚第6章 喧賓奪主第84章 戰火重燃第66章 人選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53章 巔峰之作第23章 找準目標第141章 佯攻第49章 回心轉意第180章 下基層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
第31章 愛國者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14章 驟然緊張第65章 一舉兩得第22章 我行我素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20章 重大消息第78章 以假亂真第37章 專多能第56章 快準狠第32章 考察第72章 代理人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30章 戰略要地第96章 現實利益第102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51章 和平解放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110章 殺機第71章 意外驚喜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26章 秘密交易第186章 調兵遣將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17章 殊途同歸第187章 政治化戰爭第33章 壟斷經營第47章 重生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57章 挑戰書第69章 權益第130章 鋌而走險第62章 驚弓之鳥第15章 未來之眼第5章 變革時代第13章 救場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1章 激活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58章 空中走廊第4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51章 堅守第82章 堅持路線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123章 進軍古巴第35章 多手準備第19章 干將出馬第49章 勝利與問題並存第13章 政治風暴第8章 複雜化第8章 突然襲擊第27章 戰略圍剿第86章 空中夾擊第35章 交易第85章 決戰跡象第151章 地區化第19章 高層會晤第32章 箭在弦上第24章 軍事顧問第54章 對策第43章 返回中央第23章 何去何從第98章 東衝西突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14章 隱秘行動第40章 空天戰機第2章 赤子之心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87章 強力佯攻第11章 轉機第34章 偷襲得手第111章 進攻的空降兵第180章 下基層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95章 前程第82章 堅持路線第107章 走向決戰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42章 順大流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5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137章 高瞻遠矚第6章 喧賓奪主第84章 戰火重燃第66章 人選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53章 巔峰之作第23章 找準目標第141章 佯攻第49章 回心轉意第180章 下基層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