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有驚無險

“四百五十米!”

榮康健向操作潛艇的士官點了點頭,回頭朝杜興華看去。

“保持深度,航向31,航速4。”杜興華站起身來,“釋放導航器,把激光掃描圖像顯示在主屏幕上,密切注意溫度與海流的變化情況。”

一艘形似魚雷、拖着光纖導線與銅芯導線的“微型無人潛水器”從“刺豚”號指揮台圍殼右側的發射管內駛入深海,以6節的速度航行到潛艇前方3米處纔將降低到4節。幾道幽藍色光束從潛水器首部射出,反覆掃描周圍海底地形;潛水器上的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與海流傳感器同時啓動,持續不斷的蒐集周圍的水文信息;信息先由潛水器上的中央處理器編碼,然後通過光纖導線傳回潛艇。

經潛艇的中央計算機處理後,複雜的電子信號轉變成可以閱讀的文字與圖片信息。

杜興華一聲不吭的盯着火控檯面上的幾個屏幕。

吐噶喇海峽水下通道所有情況都在他的腦海中,只是杜興華也不能保證潛艇能有驚無險的通過這條長達數十海里的“水下走廊”。

榮康健走了,朝主屏幕看了一眼。

“導航器”實際是用電力推進.的小型潛水器。通過銅芯導線,潛艇爲潛水器的推進系統與探測系統提供所需的電力。潛水器配備的“深海激光探測”系統通過發射在海水中穿透能力最強、最不易衰減的藍色激光,接收海底障礙物反射的激光確定海底地形;利用各種傳感器蒐集水溫、水壓、水流等信息,爲潛艇提供導航數據。這套設備的最大用處是繪製海底地形,開闢水下航道。因爲“刺豚”號在此之前執行了開闢水下航道的任務,所以配備了相關設備。

與“迴聲探測設備相比”,以激光作.爲探測手段的“導航器”更加先進。

因爲激光不會發出噪音,所以.不會“驚動”海地聲納網。最大的問題是,光線在海水中的衰減速度很快,即便是穿透能力最強的藍色激光,也最多傳遞數十米,作用距離遠不如低頻聲波。

杜興華與榮康健都這個問題,也可能遇.到的危險。

因爲探測範圍相當有限,所以潛艇很有可能跟在.導航器的後面走進“死衚衕”。比起僅有數米長的導航器來說,長度接近1米的潛艇的迴旋半徑一般在米以上,即便技術非常好的艇長,也需要3米的轉向空間。在狹窄的“水下走廊”裡,幾乎不可能獲得足夠的轉向空間。到時候,潛艇必須倒車,產生“難以忍受”的巨大噪音。

轉向還是小問題,如果行蹤暴露,遭到攻擊,潛艇.將在劫難逃。

“艇長,十五秒後到達第一轉向點。”

“保持深度與速.度,依照導航信息航行。”杜興華長出口氣,對榮康健說道,“讓官兵進入戰鬥崗位,如果行蹤暴露,我們就得全速突圍。”

榮康健點了點頭,給各個部門下達了戰備命令。

“五、四、三、二、一……”

“三分之一左舵,新航向3,深度4,速度4。”

“刺豚”號稍微傾斜一點,如同太極高手一樣,非常柔順的完成了轉向機動。

航向改直後,指揮中心亮起了紅色燈光。

杜興華擡頭看了一眼,隨即朝周圍的幾名軍官與士官看去。榮康健在火控檯面上操作一番,將潛艇的自噪音數據顯示在了左上角的小屏幕上。從此時開始,“刺豚”號進入日本海底聲納網的探測範圍。

84。

杜興華朝搭檔看了一眼,“刺豚”號的靜音性能確實不是吹出來的。

當初“劍魚”號將“安靜航行”噪音降到9分貝以下,讓其他潛艇“黯然失色”。“刺豚”更上一層樓,4節時的噪音僅僅只有84分貝!

84分貝與89分貝絕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潛艇自噪聲每降低分貝,敵人被動聲納的探測距離就將縮短三分之一,潛艇自身被動聲納的探測距離將增加百分之五十。雖然在各種新型技術的推動下,潛艇的噪音越來越小,比如“仿生物消聲瓦”廣泛應用之後,潛艇低速航行的噪音已經降到海洋背景噪音以下,但是技術的進步總有個限度,即便是“刺豚”號,也只能在極低航速下保持安靜,當航速突破某個極限之後,就將產生巨大的流體噪音。技術進步的另外一個結果是,探測潛艇的手段越來越先進。雖然探測潛艇的主要手段仍然是聲納,但是傳感器技術與信息處理技術的進步,聲納的性能變得越來越先進。美國在年開發出“自適應主/被動聲納探測技術”,能夠在複雜海況下探測到噪音強度在9分貝左右的潛艇,依靠聲納網能夠準確測出潛艇的航行情況。

與其他戰爭形式一樣,潛艇戰中,探測與反探測手段一直在競爭中飛速發展。

“艇長!”

杜興華一驚,朝聲納長看了。

“反潛巡邏機,東北方向,一百千米之外,距離正在縮短。”

“朝我們逼近?”榮康健立即問了一句。

“沒有,逼近速度不快,沒有朝我們飛來。”

榮康健微微皺了下眉頭,朝杜興華看了一眼。

“應該是正常巡邏。”杜興華非常冷靜,“密切留意,沒有必要擔心。”

聲納長點了點頭,沒再多說。

半島戰爭爆發後,日本海軍加強了琉球羣島幾處重要航道的巡邏力度。萬幸的是,日本海軍並不共和國潛艇“開闢”了吐噶喇海峽航道。那架巡邏機應該正在飛往大隅海峽的途中,因爲吐噶喇海峽北面的大隅海峽是進入西太平洋最理想的海上通道。上個世紀的美蘇冷戰時期,大隅海峽是美國在西太平洋上必須控制的7處重要海峽之一。正是如此,數十年來,共和國海軍的潛艇很少從大隅海峽進入西太平洋。

“刺豚”號如同一隻深海幽靈一般,繼續沿着早已探測出來的航線前進。

利用導航器傳回的水文信息,潛艇上的中央計算機自動計算出最佳航行路線,對潛艇的壓載水艙、方向舵與水平舵進行微調,以確保潛艇始終在預定的航向上航行。

一分一秒,杜興華與榮康健的精神也漸漸放鬆下來。

完成第五次轉向之後,“刺豚”號“走”完了一半的航程。

與其他幾條“水下走廊”相比,吐噶喇海峽航道最大的特點是航線曲折,在大約海里的航線上,總共有11處轉向點,有一半的航道是在海底山脈的峽谷之中。選擇這條曲折航線的主要目的就是儘量使潛艇呆在深海,避開敷設在周圍海底的聲納網。

雖然導航器能夠爲潛艇提供實時航行信息,但是在4多米深處潛航,與閉着眼睛穿越迷宮沒有多少區別。哪怕最輕微的失誤,都會導致潛艇一頭撞上航線兩側數十米外的海底山崖。就算潛艇的航行速度非常慢,不會撞得粉身碎骨,也會因爲撞擊產生的巨大噪音暴露行蹤。

即將到達第六個轉向點的時候,情況出現變化。

不用聲納長提醒,顯示在火控屏幕上的數據足以說明情況。航道西北方向,靠近口永良部島的一處由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淺水海盆中“埋伏”了一艘身份不明的潛艇,距離“刺豚”號大約海里。以潛艇戰的尺寸衡量,這個距離非常近。那艘潛艇肯定是在坐沉的時候遇到了一點小麻煩,才發出了足以讓“刺豚”號的巨大噪音。

“日本潛艇?”

杜興華搖了搖頭,說道坐潛深度爲二百四十米,不太像日本的常規潛艇。與資料庫裡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看看有沒有收穫。”

對比分析結果很快就出來了,沒有找到類似結果。

榮康健皺起了眉頭。“或許是日本的新式潛艇,或者是一艘攻擊核潛艇。”

“應該是攻擊核潛艇,但不是日本的潛艇。”杜興華非常直覺,“沒有任何情報表明日本建造了攻擊核潛艇,而且潛伏的位置很不一般。至少我們從沒日本潛艇在吐噶喇羣島的淺水海盆中活動。”

“難道是美國潛艇?”

“不是美國潛艇,就是俄羅斯的潛艇。”杜興華冷冷一笑,說道,“反正不會是日本潛艇,更不可能是棒子國的潛艇。特徵噪音記錄下來了嗎?”不跳字。

“已經記錄下來了。”

“帶交給軍情局處理。”杜興華沉思一陣,說道,“沒必要理會,我們繼續前進。”

與不速之客擦肩而過,“刺豚”號繼續沿着“水下走廊”前進。

杜興華與榮康健都,那很有可能是一艘美國海軍的攻擊核潛艇,而且很有可能是傳說中的“811”級,也就是“弗吉尼亞”級的改進型。

“弗吉尼亞”級的基本型號總共建造3艘(舷號從SS774到SS81),從SS811號開始,增添了大量先進設備。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811”級很有可能以複合蓄電池做輔助動力,用超導電動機推進,靜音性能更加出色。除此之外,“811”級使用了強度更高的HY-1型高強度鋼,最大下潛深度增加到6米,最高航速提高到36節。

非常先進,也非常難以對付的潛艇。

杜興華不想“節外生枝”,沒去招惹遇到麻煩的“不明身份潛艇”。

月底最後幾天了,保分類月票前六,求們支持!

第9章 政治參謀第61章 未來陸軍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54章 被動選擇序七死亡遊戲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25章 權力交接第80章 死亡之路第5章 盟友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38章 戰爭跡象第58章 風雨來襲第65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113章 戰爭的延續第6章 錢的問題第48章 痛殲美軍第18章 挖牆腳第21章 重大遺漏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46章 由守轉攻第55章 包餃子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42章 順大流第45章 鬥氣第57章 胸懷大志第85章 決戰跡象第115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43章 和平利用第53章 高起點第71章 劇7941第23章 非正式會晤第55章 後知後覺第96章 爭分奪秒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88章 公開較量第55章 後知後覺第81章 化危爲機第71章 全面爆發第148章 技術與戰術革命第15章 統一陰霾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5章 變革時代第33章 戰爭降臨第41章 毀天滅地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58章 爭分奪秒第61章 奪權第89章 解密第24章 風暴來臨第5章 軍情局長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25章 國家戰略計劃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48章 兩片天第31章 換裝序幕第14章 驟然緊張第16章 海軍革命第5章 區別對待第3章 通往戰爭的大門第4章 停戰談判第60章 皇家空軍第30章 超大規模第138章 絕對火力優勢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51章 積極備戰第46章 航母風波第89章 解密第41章 應對措施第70章 負資本第112章 熱點話題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43章 戰爭問題第13章 頭緒第66章 戰爭決議第9章 政治參謀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34章 團隊第38章 透甲長矛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18章 雙門事件第48章 國家宣言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45章 部署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14章 兩手準備第2章 臭味相投第23章 創造機會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51章 放話第87章 砍瓜切菜第54章 獨一無二第42章 幫倒忙第46章 航母風波第57章 坦克大戰
第9章 政治參謀第61章 未來陸軍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54章 被動選擇序七死亡遊戲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25章 權力交接第80章 死亡之路第5章 盟友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38章 戰爭跡象第58章 風雨來襲第65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113章 戰爭的延續第6章 錢的問題第48章 痛殲美軍第18章 挖牆腳第21章 重大遺漏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46章 由守轉攻第55章 包餃子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42章 順大流第45章 鬥氣第57章 胸懷大志第85章 決戰跡象第115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43章 和平利用第53章 高起點第71章 劇7941第23章 非正式會晤第55章 後知後覺第96章 爭分奪秒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88章 公開較量第55章 後知後覺第81章 化危爲機第71章 全面爆發第148章 技術與戰術革命第15章 統一陰霾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5章 變革時代第33章 戰爭降臨第41章 毀天滅地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58章 爭分奪秒第61章 奪權第89章 解密第24章 風暴來臨第5章 軍情局長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25章 國家戰略計劃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48章 兩片天第31章 換裝序幕第14章 驟然緊張第16章 海軍革命第5章 區別對待第3章 通往戰爭的大門第4章 停戰談判第60章 皇家空軍第30章 超大規模第138章 絕對火力優勢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51章 積極備戰第46章 航母風波第89章 解密第41章 應對措施第70章 負資本第112章 熱點話題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43章 戰爭問題第13章 頭緒第66章 戰爭決議第9章 政治參謀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34章 團隊第38章 透甲長矛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18章 雙門事件第48章 國家宣言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45章 部署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14章 兩手準備第2章 臭味相投第23章 創造機會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51章 放話第87章 砍瓜切菜第54章 獨一無二第42章 幫倒忙第46章 航母風波第57章 坦克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