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現實利益

bookmark

午,裴承毅回到總參謀部。

裴承毅沒有看電視臺的新聞節目,更沒看報紙、上網,繁忙的指揮工作讓他連吃飯睡覺都得“忙中偷閒”,哪有精力過問與作戰行動無關的事情?

韓軍第1集團軍宣佈投降,使所有人都認爲半島戰爭即將結束。

CNNN與半島電視臺非常“難得”的取得共識,認爲柳宗純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全國動員、與中國“血戰到底”,要麼立即投降、爭取在談判桌上結束戰爭。

兩家電視臺在做局勢分析時又得出了兩個同樣的結論:一是韓國即便進行全國總動員,都不可能扭轉敗局,最多贏得幾天喘息時間;二是韓國不做出實質性的讓步,在“和平統一”問題上向朝鮮妥協,中國不大可能以談判結束戰爭。

戰局有這麼簡單嗎?

顯然不大可能。

飛回北京的途中,裴承毅收到了兩條消息,一是趙潤東已經批准總參謀部的人事晉升令、他即將成爲共和國陸軍准將,二是韓國通過泰國政府轉達了停戰意願、共和國未就是否停戰做出正面回答。

晉升是小事,戰爭打完,裴承毅甚至很有可能成爲共和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少將。

趙潤東沒在停戰的問題上做出答覆,表明高層領袖正在考慮是否應該繼續打下去。

雖然裴承毅與共和國高層地接觸並不多。但是在他看來。王元慶地意見起了關鍵作用。

在總參謀部工作多年。使裴承毅明白了一個道理。做戰略決策時。政治家地出點與軍人地出點有很大區別。打與不打。很多時候不由戰爭局勢決定。而是由國家利益與國家安全決定。雖然說軍人不需要過問政治。但是優秀地軍人必須懂政治。戰爭本身就是爲政治服務。如果軍人不能明白政治上地厲害關係。又怎麼能夠把握好戰爭走向呢?

一路上。裴承毅都在考慮這個問題。

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地好處有很多。至少數十萬共和國將士可以安然無恙地回到親人身邊。不用繼續在異國他鄉浴血奮戰了。鉅額戰爭經費也能節省下來。用於國家建設、或改善百姓生活水平。談判地弊端也不小。先是誰也不能保證能夠幾年之後能夠“談出”一個對共和國最有利地結果。其次敵人很可能利用談判重新聚集力量、再次製造麻煩。最後是談判不見得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打下去地問題也不少。好處是。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與共和國本土安全息息相關地半島問題。最大限度地提高共和國地國際威望與國際地位。向其他敵人展示共和國地強大軍事實力。通過戰爭磨練共和隊;壞處是。更多地共和人將永遠留在異國他鄉。戰爭支出會對共和國地展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半島地戰後重建工作將爲共和國增添一個承重地包袱。共和國地強硬立場會對外交產生惡劣影響。

兩害相權取其輕。

打成什麼樣子並不重要,重要地是怎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維護共和國的利益。

不同地人,有着不同的見解與選擇。

裴承毅非常聰明,仔細一想就知道王元慶主張打到底,顧衛民主張停戰談判。

看清楚高層領袖的立場,裴承毅也就明白項鋌輝叫他返回總參謀部的原因。

名義上,裴承毅將以前線指揮官地身份向高層領袖介紹前兩次戰役的具體情況,分析戰爭局勢。實際上,裴承毅的報告將對高層領袖的戰略決策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甚至會對共和國的未來政治局勢產生影響。

如果裴承毅在報告中強調繼續打下去地必要,趙潤東肯定會支持王元慶。相反,趙潤東則會支持顧衛民。

打還是不打,不是簡單的軍事問題。

裴承毅面臨一個選擇,要麼支持王元慶,要麼支持顧衛民。

放在以前,比如讓彭茂邦或項鋌輝做出類似選擇,要麼旗幟鮮明地支持“鷹派”、要麼不偏不倚的保持“中立”。

裴承毅沒有把問題看得這麼簡單,因爲他是“少壯派”地代表人物。

在外界眼裡,共和國的“少壯派”是名副其實地“現實利益派”。不管是“少壯派”軍官、還是“少壯派”文官,做決策時,先考慮的都是“現實利益”,不會像“老成派”那樣先考慮信念與理想。

支持誰與反對誰,完全由利益決定。

當然,“少壯派”也有差別。真正意義上的“少壯派”把國家與民族利益放在位,打着“少壯派”旗幟的“利益派”卻把個人利益放在位。

裴承毅屬於前。

從國家與民族利益出,主戰與主和都有好處。只是在裴承毅看來,主戰的好處更加明顯。

共和國已經不是211世紀初的共和國,更不是20紀的共和國。

數十年的飛速展,共和國已經成爲名副其實的世u綜合國力與總體實力方面,共和國是唯一能與美國競爭、挑戰美國霸權地位的國家;在人均收入與生產效率方面,共和國已經邁入初級達國家行列。

30年前,爲了促進經濟展,共和國需要和平與穩定。

現在,共和國更需要“威望”。

這不是“暴戶”的思想,而是國家展的必然道路。

19紀,美國成爲世界大國之前,堅定不移的奉行“獨立政策”,絕不輕易參與大國間的對抗與競爭,以確保現實利益爲主要目的。直到在20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幫助協約國集團贏得勝利、世界大國身份得到承認,美國才逐步邁上全球爭霸的道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爲世界頭號強國,通過近半個世紀的冷戰打垮蘇聯,成爲世界霸主。

雖然共和國的崛起路線與美國並不完全一樣,但是仍然有很多相似之處。

要想突破重重障礙、超越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共和國不但要擁有最強大的國力,還得擁有足夠的“威望”。

“威望”不能通過和平展獲得,只能在血與火中誕生。

與“理論”一樣,現實情況要求共和國在適當地時候以適當的方式展示出適當的實力。

能夠看到軍事以外的問題,正是裴承毅“與衆不同”的地方。

半島戰爭結束後,世界格局肯定會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日本、印度仍然對共和國構成了現實威脅,菲律賓仍然投靠美國,但是共和國必將成爲西太平洋,乃至東方世界的頭號強國。

未來數十年,共和國必將在全球範圍內與美國爭奪市場與資源。

如果沒有足夠的“威望”,共和國有能力打破美國地壟斷地位嗎?

這個問題根本不用想,答案擺在那。

由此,裴承毅不難理解王元慶的強硬立場。

顧衛民只是總理的材料,而王元慶是共和國未來的最高領袖。面對戰爭,總理會更加重視戰爭的危害,而不是戰爭帶來地“間接利益”;元會更加重視長遠影響,而不是“現實問題”。

從一開始,王元慶就積極推動戰爭,表明立場。

看清楚局勢,裴承毅也不難做出選擇。

第四次印巴戰爭、東海戰爭、老撾戰爭、越南戰爭、南海戰爭,一路走來,共和國崛起的道路上、中華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戰爭將是家常便飯。歷史上,不管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還是資本社會,社會形態對國家崛起地方式沒有任何影響,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以和平方式成爲世界頭號強國。古羅馬帝國沒有例外、大漢帝國與唐帝國沒有例外、西班牙帝國沒有例外、大英帝國沒有例外、美國也沒有例外。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共和國必將經受更多的考驗。

不同的歷史時期,共和國需要不同地領袖。

在裴承毅眼裡,王元慶是共和國未來最理想的領袖。

運機在都郊區的空軍基地降落前,裴承毅完成了戰役總結報告,做好了在國家領袖面前彙報戰爭情況的準備工作。

讓裴承毅頗感意外的是,下飛機後就見到了項鋌輝。

“你的晉升令已經批准下來了。”項鋌輝淡淡一笑,說道,“恭喜了,裴承毅將軍。”

“項總,你在拿我開涮?”裴承毅也笑了起來,“報告已經準備好了,有什麼需要注意地嗎?”

項鋌輝打量了裴承毅一番,說道:“到總參謀部後,你先衝個澡,換套乾淨衣服。”

裴承毅愣了一下,隨即露出了尷尬神色。在前指的1天裡,裴承毅沒有洗澡,也沒換衣服。

“知道報告重點嗎?”

裴承毅點了點頭,說道:“重點早就想到了,只是不知道能否讓上面滿意。”

“按實情說,決策工作輪不到我們開口。”項鋌輝掏出香菸,先給裴承毅點上一根,說道,“你是聰明人,應該知道上面地情況。讓你回來,不是我的意思,是元地意思。按照我的猜測,上面地分歧比較嚴重,元想聽聽前線指揮官的意見。”

裴承毅裝着抽菸,沒多表意見。

“第三次戰役的部署工作進行得怎麼樣了?”

“還需要時間,第二次戰役的規模比預期的擴大了一倍以上,所以情況比我們預料的糟糕得多。”

項鋌輝點了點頭,說道:“重點介紹實際情況,別迴避問題。”

“我明白,我會小心應付。”

見到裴承毅沉着冷靜的樣子,項鋌輝沒再多說什麼。

第145章 較勁第41章 大鬧龍宮第89章 雅浦海戰第19章 處處被動第113章 西面開打第16章 謀略第80章 第一次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6章 拷問第16章 實地考察第13章 麻煩纏身第24章 金融風波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14章 三足鼎立第83章 戰爭動員第81章 壁壘第21章 因勢利導第10章 不可靠第7章 惡魔第21章 理想化第66章 最後的努力第60章 軍備競賽第43章 軍事政變第32章 臨時搭檔第77章 急轉直下第20章 重大消息第17章 高原槍聲第84章 內訌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15章 新興時代第71章 一大步第75章 國家意志第130章 鋌而走險第16章 謀略第109章 擴大進攻第5章 權衡利弊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11章 識時務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59章 特別行動第95章 眼高手低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30章 推倒重來第13章 頭緒第24章 大事化小第95章 前程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27章 新總統第82章 堅持路線第43章 軍事政變第71章 吝嗇鬼第24章 死灰復燃第5章 軍情局長第65章 隨機應變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5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31章 真情流露第41章 光復第53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60章 造勢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60章 戰役穿插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44章 死對頭第12章 誘惑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8章 人才第83章 造勢第98章 狂暴工具第76章 輪盤賭第70章 換位指揮第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100章 囑託第27章 實戰考驗第98章 野心家的結局第80章 輕重緩急第2章 軍事政變第47章 範本第186章 調兵遣將第39章 殺雞儆猴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4章 三足鼎立第41章 應對措施第134章 轟炸開始第17章 殊途同歸第63章 大胃口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43章 戰爭問題第131章 陰霾重重第46章 航母風波第30章 布控第7章 攔截第30章 直接動因第36章 先進理念
第145章 較勁第41章 大鬧龍宮第89章 雅浦海戰第19章 處處被動第113章 西面開打第16章 謀略第80章 第一次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6章 拷問第16章 實地考察第13章 麻煩纏身第24章 金融風波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14章 三足鼎立第83章 戰爭動員第81章 壁壘第21章 因勢利導第10章 不可靠第7章 惡魔第21章 理想化第66章 最後的努力第60章 軍備競賽第43章 軍事政變第32章 臨時搭檔第77章 急轉直下第20章 重大消息第17章 高原槍聲第84章 內訌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15章 新興時代第71章 一大步第75章 國家意志第130章 鋌而走險第16章 謀略第109章 擴大進攻第5章 權衡利弊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11章 識時務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59章 特別行動第95章 眼高手低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30章 推倒重來第13章 頭緒第24章 大事化小第95章 前程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27章 新總統第82章 堅持路線第43章 軍事政變第71章 吝嗇鬼第24章 死灰復燃第5章 軍情局長第65章 隨機應變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5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31章 真情流露第41章 光復第53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60章 造勢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60章 戰役穿插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44章 死對頭第12章 誘惑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8章 人才第83章 造勢第98章 狂暴工具第76章 輪盤賭第70章 換位指揮第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100章 囑託第27章 實戰考驗第98章 野心家的結局第80章 輕重緩急第2章 軍事政變第47章 範本第186章 調兵遣將第39章 殺雞儆猴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4章 三足鼎立第41章 應對措施第134章 轟炸開始第17章 殊途同歸第63章 大胃口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43章 戰爭問題第131章 陰霾重重第46章 航母風波第30章 布控第7章 攔截第30章 直接動因第36章 先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