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兩個【老鷹皮】
果如司馬遷所言,聽說長寧侯楊川與董仲舒將在隴西郡進行一場‘勢均力敵的巔峰之戰’,漢帝國將近一半的讀書人坐不住了。
要不是有些讀書人家境貧寒,拿不出那幾十枚錢幣的盤纏,估計趕來蹭飯……
咳咳,估計趕來參與‘辯論大賽’的讀書人數量還會更多一些。
短短一個月,從各地趕來隴西郡的讀書人,便足足有兩千多人,在這樣一個信息閉塞,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時代,這個數字讓楊川自己都大吃一驚。
“想不到,跑來蹭飯的讀書人這麼多?”
楊川呲牙笑道:“不過,咱也別小氣,孔夫子不是說過嘛,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門外傳來董仲舒的爽朗笑聲,悠然道:“長寧侯別來無恙啊?”
楊川一邊向外走,一邊笑答:“還行還行。”
等到楊川走出後堂,一步踏進前廳,董仲舒似笑非笑的捻鬚道:“長寧侯學富五車,不過,你這論語卻解得不對。”
楊川拱手,對着滿屋子的老讀書人施了一禮,道:“怎麼不對?”
董仲舒:“論語中,朋、友二字是分開解的,這個朋呢,是同門師兄弟的意思,就譬如子路去找子貢,便可用有朋自遠方來,可不是你說的酒肉朋友的朋。”
楊川哈哈大笑,渾不在意的居中落座,道:“果然不是朋,咱二人之間的輩分不對。”
其他人尚未明白楊川的意思,董仲舒卻是老臉一紅,打了個哈哈,笑道:“好了好了,長寧侯,你不是常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嘛,怎的又要舊事重提?”
楊川哈哈大笑。
這個董仲舒,當初爲了爭奪刊印書籍的機會,不惜自降身價,喊自家的三名小婦人一聲‘師孃’,此事太過離譜,故而,被楊川當面嘲笑過幾次後,董仲舒終於還是服軟了。
“董公,你曾經說過你董氏門下弟子衆多,桃李滿天下,如今看來果然如此。”
楊川瞅一眼幾名李氏族老,以及圍攏在董仲舒身邊的那些讀書人,笑眯眯的繼續說道:“就是不知此番來到隴西郡,有何貴幹?”
董仲舒捻鬚笑道:“聽說長寧侯新任隴西郡太守,老夫心中喜不自勝,想這隴西郡,乃我大漢西北門戶,西拒氐羌,北抗匈奴,此間百姓人飽受戰亂之苦,人煙稀少也就罷了,偏生長期與氐羌混居,自然少了一二分聖人教化。
不瞞長寧侯,老夫也曾令門人弟子來過幾次隴西郡,倒也教了一些好學生。
此番前來,卻也無外乎教書、育人兩件事而已矣。”
楊川微微點頭:“哦,原來如此。”
董仲舒拱拱手,左右看看,突然問道:“長寧侯,聽說你曾揚言要與老夫坐而論道、一決高下,可有此事?”
楊川:“有啊。”
董仲舒笑問:“長寧侯,農桑稼穡和算術之學老夫不如你,可要論及聖賢文章,你長寧侯恐怕不如老夫,你真要與老夫論道?”
楊川呵呵笑道:“道不論不通,理不爭不正,這天底下的學問,在很多時候並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看誰說的道理更有道理一些罷了。
就譬如你董公的天人感應之說,本侯就很是不以爲然,以爲不過是你董仲舒昏了頭,胡言亂語、胡說八道,以後就休要拿出來欺世盜名了。”
此言一出,衆人盡皆臉色不善,兇巴巴的瞪着楊川。
楊川卻渾不在意,端了一碗茶漱漱口,側頭吐在劉滿遞過來的痰盂中,這才淺飲一小口,讚歎一句:“這茶的味道不錯。”
“長寧侯,老夫知道你的學識甚爲淵博,算術之學和農桑稼穡方面的學問天下無雙,只不過,對於先聖文章、治國安邦平天下的學問,卻遠不及老夫,你真要與老夫一決高下?”
董仲舒神情肅穆至極,目光炯炯的盯着楊川,看上去還真有幾分天下第一大讀書人的架勢,讓追隨他的那些讀書人忍不住暗暗叫好。
可在楊川眼裡,老賊不經意的眨了眨眼,二人便有了默契。
“背的書多,就不一定學問好,學問好,就不一定人品好,”楊川不置可否的輕笑一聲,悠然道:“董公,你是咱大漢最大的讀書人,裝了半肚子的聖人文章,這一點,本侯還是頗爲佩服的,只不過,這讀書之事,可不是你背誦文章多就學習好,食古不化,生吞活剝,東拉西扯,生搬硬套,這纔是你們這些讀書人的通病呢。”
楊川一邊喝着茶水一邊輕描淡寫的將天下讀書人輕薄一番,讓他那原本極爲俊俏的臉龐,尤其顯得面目可憎,自然招來一片‘嗡嗡嗡’,卻是董仲舒門下弟子與李姓族老、讀書人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董仲舒目光閃動,淡淡道:“長寧侯,既然如此,咱二人就辯上一辯。”
楊川點頭:“好。”
接下來,二人便約定了‘辯論會’的時間。
至於地點,自然便是楊川家門前的那片空地,半山腰修出一個平臺,搭了兩溜帳篷,擺上桌椅板凳,各種美食、美酒、茶水,流水般的送上來。
可能因爲出身廚子的緣故,所以,兩世爲人的楊川,最爲喜愛的一件事情便是吃席。
他喜歡這種熱熱鬧鬧的氣氛,聞着食物的香氣,看着衆人各不相同的吃相,居中而坐的楊川竟會生出一絲十分奇怪的想法:這天底下的皇帝,可不就跟自己一樣,高高在上,以天下江山爲餐桌,以百姓供養爲恩賞,讓天底下的這當官的大吃大喝?
而且,光是大吃大喝還不夠。
這人的一顆心啊,其實就是天底下最大的深淵,就一無底洞,無論是當皇帝的還是當官的,若只是這般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天下還亂不了。
畢竟,以眼下的漢帝國來說,約莫是一千五百名百姓人,供養一名大漢官吏,就算每一名百姓人從口糧裡節省下一口兩口,那當官的也能吃成一頭大肥豬。
哪裡如後世有些王朝,七八名百姓人供養一名朝廷官吏……
……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
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楊川與董仲舒的‘辯論賽’遲遲不見動靜,倒是源源不斷趕來的讀書人卻越來越多,原本搭建的帳篷不夠用了,便乾脆搬進尚未完工的‘臨洮新城’。
平日間,這些讀書人吃吃喝喝的,滿腦子都是聖賢文章,就想着要在辯論賽上一鳴驚人,就算不能贏了長寧侯楊川,可是,能在天下讀書人面前一展風采,那也是極好的一件事情。
當然,絕大多數讀書人的心思,說到底還是想在楊川這位大漢新貴面前刷一波存在感。
這一點,楊川心知肚明。
同樣的,董仲舒其實也很清楚。
沒辦法,漢帝國在楊川、董仲舒、南宮公主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設立了所謂的‘太學院’,似乎有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裡面的年輕學子倒也不少。
可這幾人心裡頭清楚得很,所謂的太學院,在各地權貴、名門望族的暗箱操作下,真正的寒門學子百中無一,幾乎清一色的‘貴三代’,沒什麼屁用。
爲此,就連身爲太學院祭酒的楊川,都懶得去太學院上班。
這一次隴西郡的‘辯論賽’,在楊川這裡,是一場針對朝廷、李氏家族的算計,在董仲舒那裡,也是如此;可在天下讀書人眼裡,卻無異於一場‘天下文會’,是難得一見的機會,若能在貴人面前刷一波存在感,說不定便能一步登天……
“這便是臨洮新城?”
“嘖嘖,長寧侯好大的手筆,這城牆,這街道,這屋舍,比長安城的都要結實、闊綽一二分呢!”
“賢弟慎言,此爲地方郡守治所,怎能與帝都相提並論!”
“……”
平日間吃肉喝酒時,這些讀書人望着河谷地帶熱火朝天的築城工地,並沒有幾個人關心過,此番一進城,登時便被眼前一幕驚呆了。
城牆箭垛的高大結實自不待言,全部採用石塊堆壘、水泥混凝土澆築的方式,那些讀書人自然看不懂其中道理,反正就是覺得比黃土夯築的城牆牢靠上檔次;真正讓讀書人們目瞪口呆的,卻還是那十幾條四通八達的街道,足足有七八丈寬,整體呈現出一種十分好看的淡青色,平展展的,硬得很,馬車行駛在其上,竟是一絲一毫的顛簸都不曾有,哪像長安城的黃泥大道,雨天全是水坑爛泥塘,晴天塵土飛揚能嗆死個人。
眼瞅着讀書人們大驚小怪的樣子,楊川一陣心累。
不就是幾堵水泥混凝土澆築的城牆和幾條馳道麼,至於如此大驚小怪?
若是讓他們知道,這些道路下面都被挖空,用石塊、水凝混凝土、鐵條等箍成了甬道,修築了排洪溝,不僅可以應對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還能在戰時進行地下運兵運糧……
估計這些讀書人都會罵他這位長寧侯是敗家子吧?
漢帝國的讀書人,向來重視口頭交流,楊川稱之爲‘嘴交’。
對於農桑稼穡之事,對於工程機械之事,向來都是嗤之以鼻,認爲這些玩意兒都是僕役、工匠等下等人應該去幹的事情,君子嘛,憂國憂民,升官發財睡婦人才是正道。
當然,並非所有的讀書人都如此。
董仲舒就不一樣。
這老賊進城時就跳下馬車,硬拖着長寧侯楊川跟他一起緩步而行,一路上喋喋不休,東問西問,竟是比楊川家的幾名學生還要認真好學。
“長寧侯,接下來做什麼?”
趁人不備,老賊突然壓低聲音問一句。
楊川不動聲色的說道:“把你的學生撒出去,開荒屯田,興辦學堂,三年之內,讓隴西郡富起來。”
董仲舒點頭,對楊川的計劃自然是瞭然於胸,道:“好。”
然後,只見老賊大踏步走到自己的馬車前,一步跨上去,就站在車轅的踏板上,大袖飄飄的朗聲說道:“長寧侯,你休要欺人太甚,不就一座小小的城池麼?真以爲我儒門讀書人是好惹的?”
一嗓子便將所有人的目光吸引過去,齊齊看向董仲舒。
董仲舒十分騷包的彈一彈衣冠上看不見的塵埃,負手而立,淡然說道:“長寧侯,老夫與你的這一場論道,能否換一種方式?”
楊川面無表情的說道:“董公,你若不敢比試,就趕緊回長安城去,本侯再送你十幾名小舞娘、小廚娘、小歌娘?”
董仲舒冷哼一聲,開口道:“長寧侯,你可敢與老夫打賭?”
楊川:“賭什麼?”
董仲舒沉吟幾聲,道:“都說你長寧侯楊川熟稔農耕稼穡,很會搞錢,在朔方郡當太守時,只用了一年時間,便將一片不毛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條、生機勃勃,老夫便與你賭一把農耕稼穡之事,如何?”
楊川輕笑一聲:“怎麼,將天下讀書人召喚過來,就不敢與本侯論道了?”
董仲舒搖頭,傲然道:“不是老夫不敢與你論道,而是那種坐而論道的事情太過無趣,古人云,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老夫只不過想給世人證明一次,我儒門讀書人不僅書讀得好,就算是治國平天下的本事,比你長寧侯一點都不遜色。
這樣吧,老夫以三年爲期,與你長寧侯賭上一場。
三年內,老夫和門人弟子治理的幾個縣,若是不如你長寧侯親自治理的幾個縣,老夫甘拜下風,從此退隱山林,不再招收門人弟子,一直到死,如何?”
董仲舒此言一出,衆人登時大驚失色。
長寧侯楊川人品不行,名聲不佳,在眼下的漢帝國讀書人眼裡,其實就跟平陽侯曹襄、舞陽侯樊離等紈絝惡少並無二致,都能被點評成‘長安城四大惡少之一’,可人家在農耕稼穡和做買賣搞錢方面,卻也是有目共睹,無論誰提起來,都會忍不住伸出大拇指點個贊……
董仲舒要與楊川賭農耕稼穡,這不是用自己的短處,比人家的長處麼?
自取其辱。
這是諸多讀書人的一致想法。
甚至,已經有人開始勸解董仲舒,自然又是一陣嘈雜紛亂。
“董公,請三思。”
“董公不可也!”
“……”
董仲舒卻絲毫不爲所動,只是微微搖頭,嘆一口氣,瞅着楊川問一句:“怎的,長寧侯不敢還是不願?你可要知曉,老夫這是以自己的短處,與你長寧侯的長處比試,難道這一份膽氣都沒有了?”
楊川微微皺眉,似乎在反覆沉吟、思量着什麼。
良久良久,他才頗爲勉強的說道:“也罷,本侯答應董公便是,若本侯輸了,自會自當請辭隴西郡太守一職,並上表請奏皇帝,將本侯的爵位降一階,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