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守住中國這個市場商飛就成功了

並且這些新一代的大支線客機,加長型號事實上在機身長度方面,已經超過波音737基本型這一類的中短程幹線客機了。

而ARJ21-700這個基本型,視覺上看起來,其實是有些粗短的,儘管它的機身長度達到了三十四米左右,但加長到四十米左右的ARJ21-1000,看起來會更加的協調,顯得更加修長,優美。

要知道ARJ21系列支線客機的機艙寬度達到了3.14米,比起巴西安博威的E195支線客機要寬得多,那一款機型才2.74米寬。

所以ARJ21系列採用經濟佈局時,會是二加三一排的佈局,而E195支線客機是二加二佈局,這樣E195-E2這種最後發展出來的加長型,機長就達到了四十一點五米,而ARJ21-1000雖然達到一百五十座,長度卻還要短一些,在四十米左右就差不多夠了。

再看波音737-800,加長型的,一百六十二座,也還不到四十米長。

在林鵬前世的時候,中國商飛發展的C919客機,也只有三十八米長。

所以未來支線客機和幹線客機之間的界限,確實會變得非常模糊。

這也就是林鵬爲什麼提出重新定義支線客機與幹線客機這個建議的原因,因爲他一個重生者,知道未來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在林鵬看來,未來能夠稱爲幹線客機的機型,就必須是雙通道的寬體客機了,像波音737這樣的單通道窄體客機,就只能淪爲和ARJ21-1000這樣的大支線客機一個級別的客機了。

甚至像龐巴迪的C系列中,在C130調整CS300後,最大載客量達到了一百六十座,已經接近波音737加長型的載客量了。

當然龐巴迪的C系列最終也是拖延了太多的時間,耽誤了最好的發展時機,所以最終被波音和空客打垮,並最終成爲了空客公司的A220系列。

對於中國商飛來說,ARJ21-1000這個型號,同樣面臨着這樣的問題,那就是這個型號會侵佔波音空客的市場,所以它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所有的設計和製造工作,並儘快取得適航證,才能夠完成重新定義支線客機與幹線客機的重任。

否則,ARJ21-1000就會和龐巴迪C系列一樣,落得一個不好的結局。

並且ARJ21-1000和C系列一樣,會給乘客們帶來新的體驗,那就是二加三的佈局,這樣的佈局,其實是比波音737客機三加三的佈局有明顯優勢的。

因爲ARJ21-1000經濟艙座椅標準寬度超出了波音及空客同級別客機座椅寬度,並且在其中一側只有兩個座位,乘客進出會更加方便。而且整體看起來不會那麼擁擠。

林鵬也很清楚龐巴迪C系列客機遭遇到的問題,因爲ARJ21-1000同樣會面臨到。

那就是爲了阻擊龐巴迪的C系列客機,波音和空客,除了在適航證以及供應付商這方面製造麻煩以外,還有一個很有效的手段,那就是他們可以用個別型號產品的虧損,來打擊競爭者。

比如說波音老舊的737-300/500,波音公司曾經用將近三折的優惠,搶走C系列客機的客戶,畢竟打了折之後的737-300/500,每一架才二千多萬美元,要比C系列便宜多了。

現在不止是中國商飛,要加入一百到一百五十座客機市場,還有毛子和RB也要加入,再加上原來的龐巴迪和安博威,一共就是七家了。所以未來在這個級別的客機市場上,競爭將會相當激烈。

雖然中國商飛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但是它背後靠着的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

作爲全世界實力最強的航空工業集團之一,中航雖然在客機制造領域並沒有太深的底蘊,但是也有幾十年的飛機研發製造經驗。

再說就是龐巴迪這樣的支線客機巨頭,早年也並不是研發製造客機的。

因爲龐巴迪最早只是一家機動雪橇的製造商。此後龐巴迪因爲收購了螺旋槳支線客機制造商德哈維蘭後,才正式進入飛機制造領域。

並且在九十年代,龐巴迪又買下了里爾噴氣飛機公司,通過這些買買買,佔據了全球公務機的霸主地位,接下來就將噴氣公務機拉長,變成了噴氣支線客機。

龐巴迪的CRJ支線客機在九十年代大獲成功,因此這家公司也不甘於只是做支線客機巨頭,推出更大的C系列客機,想要進入小幹線客機市場。

只不過龐巴迪的買買買,並不一定適合中國商飛。因爲中國商飛和龐巴迪不一樣,兩家飛機制造商背後的國家也不一樣。

所以中國商飛就必須立足於自身,而不是去收購國外的公司。

不過中國商飛也有一個天然的優勢,那就是ARJ21支線客機,哪怕就是無法取得FAA頒發的適航證,也可以在國內和南美,亞非等地區的航線上運營。

特別是國內市場,只要佔領一半,就足夠讓ARJ21系列活下來了。

對於民航客機,這麼一種重要的戰略產業,國家和人民能不支持嗎?中國的航空公司,如果不採購國產的客機,而盡是去買波音空客,龐巴迪和安博威的客機,那肯定會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

當然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說,中國航空公司,購買一定數量的國外機型也沒有問題,但肯定得支持國產。

試想如果本國航空公司,都不支持國產的客機,那麼國產客機還有希望嗎?這就跟汽車是一樣的,國產汽車能夠發展起來,也是多虧了很多愛國的老百姓支持,才能夠發展到後來佔據乘用車半壁江山的地位。

而在商用飛機領域,同樣也是如此。

中國汽車市場會成爲全球最大的,同樣在商用飛機領域,中國也將成爲全球最大的商用飛機市場,只要守住了這個市場,中國商飛就成功了。

當然在ARJ21系列支線客機,和C929寬體雙發乾線客機成功以後,中國商飛就可以瞄準下一代的客機,開展研發工作了。

當然這也就是說,留給ARJ21的時間其實不多,因爲這種大支線客機也好,還是波音737也好,產品生命週期還說不好,因爲越是到未來,客機也好,還是汽車也好,產品生命週期只會越來越短,不會有波音737這樣生產了半個世紀,還賣得很火爆的產品存在了。

在未來客機的競爭之時,中國商飛和波音空客,幾乎可以說都是同時起步了,到時候看誰笑到最後,這個還真說不好。

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起準備復活的遠轟和大飛機第五百七十八章 國產艦載戰鬥機路在何方第七百二十三章 轟20即將完成詳細設計第八章 天才第四百六十九章 終結合資品牌暴利第一千一十三章 凱旋歸來的英雄第二十五章 低空大表速試飛第六百八十二章 對標CH-53K重直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威龍戰鬥機變形記第七十八章 都是M國人在搗鬼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李鐵是條大魚第二百七十七章 蜂鳥和新飛豹都很火爆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林鵬的大手筆第九百三十二章 工業4.0、高端製造與大飛機第八百五十六章 ???超越殲20的FC31骨頭鷹第七百四十一章 戰略運輸機和轟炸機的共通之處第二百六十四章 蜂鳥一號無人機火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運十五大型運輸機的優勢第五百三十三章 持續火爆中的LX3轎跑SUV第五百五十四章 LX3新車上市引起的轟動第五百零一章 震撼人心的殲十B首飛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們的遠程戰略轟炸機應該是這樣的第五百八十章 下一代艦載戰鬥機關鍵技術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大鵬航空科技集團未來戰略第六百八十六章 倚天品牌中型SUV上市第九百六十一章 加力燃燒室尾噴管一體化第五百三十四章 LX3碰撞測試滿分!第四百五十二章 驚豔全場的中航首發車型第四百七十六章 轎跑SUV風颳起來了第一千一十三章 凱旋歸來的英雄第八百五十八章 ???鷹掠長空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部風銳車評榜大獎第一千零五章 世界第一防務巨頭第五百三十九章 殲轟八首滑被衛星拍到了第一千一十九章 直三五重型直升機詳細設計第二百五十九章 XX隱身吸波塗料性能超過預期第二百四十四章 走在兄弟單位前面第一個吃螃蟹第五百二十六章 渦輪增壓加直噴技術難在哪兒第六百三十六章 總師們探討短垂起降戰鬥機第三百五十一章 航展四大明星機型第五十六章 國產飛豹殲擊轟炸機外銷可行性與市場需求分析第八章 天才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飛機也分兩步走第七百零五章 超越F35的發財FC31第六百七十五章 新能源汽車必須要搞第三百六十章 咆哮的電戰飛豹第四百三十三章 飛機設計師也能設計汽車?第一千零一章 隱身梟龍戰鬥機最後一次試飛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插上了翅膀的九六改測試車第二百四十四章 走在兄弟單位前面第一個吃螃蟹第四十四章 艱難起飛的“翔鳳”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殲20和殲轟8的相遇第二百二十七章 首批出口巴巴羊FBC-1A戰機交付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成爲像林總那樣的飛機設計師第二百六十三章 無人機制造的浪漫婚禮第九百二十一章 殲十戰鬥機隱身型號第三百八十一章 ARJ21這是要搶波音737和空客A320的飯碗第八百一十三章 未來將生產噴氣式私人飛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隱身武器繭包亮相引起轟動第八百三十五章 長江三千發動機正式發佈第六十三章 等一分鐘第一百八十八章 中國首部機載相控陣火控雷達第八百一十章 C929寬體客機快要下線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鵬的理想信念仍舊沒有改變第九百四十二章 最大載重50噸!第七百三十章 飛機心臟病問題解決了啥都好辦第五百六十一章 2001號機首飛引起的熱議第一千一十三章 凱旋歸來的英雄第二百九十八章 中國大客機要與A350和B787對標第七百六十三章 還是殲十C厲害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全球最先進空中加油機第三百三十七章 殲轟七B首飛第六百八十四章 直三五重型直升機通過立項評審第七百零一章 渦輪葉片隱形裂紋的隱患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百億遊艇市場第七百零九章 中國的全村雕無人機第二十二章 震撼的演講第三百三十章 林鵬和葉子的約定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原來蘇二七戰鬥機纔是鼠第一千零八十章 空警3000預警機立項!第三十四章 試飛事故分析會第五百一十章 誰說自主品牌不能出精品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合作打造9AT變速箱第八百二十六章 C929寬體客機不是萬國造第五百一十章 誰說自主品牌不能出精品第八百八十三章 ???滿外掛起飛的殲轟八第九百七十三章 FC20戰鬥機的眼鏡蛇機動更漂亮第七百三十二章 待轟20首飛之日第二百八十六章 精確轟炸第七百一十九章 殲15裝上矢量發動機會怎樣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轟20最後一滑第二百五十章 三個人都在演戲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飛豹的名字不是白叫的第九百二十九章 騰飛吧C929客機第三百七十九章 羅羅和GE都想進入中國市場第七百零九章 中國的全村雕無人機第五百零六章 隆重的LX3轎跑SUV下線儀式第一千零七十章 在海上狂飆的052D導彈驅逐艦第七百六十七章 先來三次模擬着艦第八百章 雲雀一號首飛取得圓滿成功
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起準備復活的遠轟和大飛機第五百七十八章 國產艦載戰鬥機路在何方第七百二十三章 轟20即將完成詳細設計第八章 天才第四百六十九章 終結合資品牌暴利第一千一十三章 凱旋歸來的英雄第二十五章 低空大表速試飛第六百八十二章 對標CH-53K重直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威龍戰鬥機變形記第七十八章 都是M國人在搗鬼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李鐵是條大魚第二百七十七章 蜂鳥和新飛豹都很火爆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林鵬的大手筆第九百三十二章 工業4.0、高端製造與大飛機第八百五十六章 ???超越殲20的FC31骨頭鷹第七百四十一章 戰略運輸機和轟炸機的共通之處第二百六十四章 蜂鳥一號無人機火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運十五大型運輸機的優勢第五百三十三章 持續火爆中的LX3轎跑SUV第五百五十四章 LX3新車上市引起的轟動第五百零一章 震撼人心的殲十B首飛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們的遠程戰略轟炸機應該是這樣的第五百八十章 下一代艦載戰鬥機關鍵技術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大鵬航空科技集團未來戰略第六百八十六章 倚天品牌中型SUV上市第九百六十一章 加力燃燒室尾噴管一體化第五百三十四章 LX3碰撞測試滿分!第四百五十二章 驚豔全場的中航首發車型第四百七十六章 轎跑SUV風颳起來了第一千一十三章 凱旋歸來的英雄第八百五十八章 ???鷹掠長空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部風銳車評榜大獎第一千零五章 世界第一防務巨頭第五百三十九章 殲轟八首滑被衛星拍到了第一千一十九章 直三五重型直升機詳細設計第二百五十九章 XX隱身吸波塗料性能超過預期第二百四十四章 走在兄弟單位前面第一個吃螃蟹第五百二十六章 渦輪增壓加直噴技術難在哪兒第六百三十六章 總師們探討短垂起降戰鬥機第三百五十一章 航展四大明星機型第五十六章 國產飛豹殲擊轟炸機外銷可行性與市場需求分析第八章 天才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飛機也分兩步走第七百零五章 超越F35的發財FC31第六百七十五章 新能源汽車必須要搞第三百六十章 咆哮的電戰飛豹第四百三十三章 飛機設計師也能設計汽車?第一千零一章 隱身梟龍戰鬥機最後一次試飛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插上了翅膀的九六改測試車第二百四十四章 走在兄弟單位前面第一個吃螃蟹第四十四章 艱難起飛的“翔鳳”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殲20和殲轟8的相遇第二百二十七章 首批出口巴巴羊FBC-1A戰機交付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成爲像林總那樣的飛機設計師第二百六十三章 無人機制造的浪漫婚禮第九百二十一章 殲十戰鬥機隱身型號第三百八十一章 ARJ21這是要搶波音737和空客A320的飯碗第八百一十三章 未來將生產噴氣式私人飛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隱身武器繭包亮相引起轟動第八百三十五章 長江三千發動機正式發佈第六十三章 等一分鐘第一百八十八章 中國首部機載相控陣火控雷達第八百一十章 C929寬體客機快要下線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鵬的理想信念仍舊沒有改變第九百四十二章 最大載重50噸!第七百三十章 飛機心臟病問題解決了啥都好辦第五百六十一章 2001號機首飛引起的熱議第一千一十三章 凱旋歸來的英雄第二百九十八章 中國大客機要與A350和B787對標第七百六十三章 還是殲十C厲害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全球最先進空中加油機第三百三十七章 殲轟七B首飛第六百八十四章 直三五重型直升機通過立項評審第七百零一章 渦輪葉片隱形裂紋的隱患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百億遊艇市場第七百零九章 中國的全村雕無人機第二十二章 震撼的演講第三百三十章 林鵬和葉子的約定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原來蘇二七戰鬥機纔是鼠第一千零八十章 空警3000預警機立項!第三十四章 試飛事故分析會第五百一十章 誰說自主品牌不能出精品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合作打造9AT變速箱第八百二十六章 C929寬體客機不是萬國造第五百一十章 誰說自主品牌不能出精品第八百八十三章 ???滿外掛起飛的殲轟八第九百七十三章 FC20戰鬥機的眼鏡蛇機動更漂亮第七百三十二章 待轟20首飛之日第二百八十六章 精確轟炸第七百一十九章 殲15裝上矢量發動機會怎樣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轟20最後一滑第二百五十章 三個人都在演戲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飛豹的名字不是白叫的第九百二十九章 騰飛吧C929客機第三百七十九章 羅羅和GE都想進入中國市場第七百零九章 中國的全村雕無人機第五百零六章 隆重的LX3轎跑SUV下線儀式第一千零七十章 在海上狂飆的052D導彈驅逐艦第七百六十七章 先來三次模擬着艦第八百章 雲雀一號首飛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