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夜間超低空實彈對地打擊試飛科目

試飛員秦風抱着頭盔大步走向隱身梟龍戰機,這次任務確實非常的重要,也充滿了風險。

完成了飛機的檢查後,秦風登上了飛機,進入隱身梟龍戰鬥機的先進座艙。

雖然說隱身梟龍戰鬥機,並不是爲中國空軍研製的,而是一款純外貿的戰鬥機,但是秦風還是感到了責任重大。

當然這並不是需要全程超低空飛行,起飛後他將以三千米的高度飛向目標區域,在到達目標區域二百公里才下降到一千米,進入目標五十公里範圍纔開始進行一百米高度的超低空突防。

夜間超低空飛行,並且進行打擊,這可比白天的難度高得多了。

不過隱身梟龍戰鬥機,採用了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擁有很強的地形跟蹤能力,除此之外,秦風佩戴的頭盔還是具備夜視功能的數字化多功能頭盔,一個就需要數百萬元。

對於普通的戰鬥機來說,夜間超低空突防,確實比較危險,但是對隱身梟龍戰鬥機來說,卻並不是什麼難事。

渦扇十九發動機,在十數秒後成功啓動,只聽見一陣轟鳴聲響徹機場,控制中心的揚威總師等人,面上都露出凝重之色。

要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畢竟這是試飛,而且是夜間超低空飛行實彈打擊。

一名地勤給出指示,秦風操縱着先進的隱身梟龍戰鬥機,開始滑出機棚。

擁有一臺推力高達十一噸的先進中推發動機是什麼體驗?秦風感覺開起來很順滑,先進的座艙航電,再加上頭頂着數百萬元的先進數字化多功能頭盔,可以說除了指哪兒打哪兒,還能夜視!

雖然掛載了重達三點五噸的外掛,但是隱身梟龍戰鬥機的滑行速度卻是一點兒不減,非常的輕快。

畢竟渦扇十九發動機,加力推力達到了十一噸。

進入跑道後,秦風便打開了加力燃燒室,瞬間強大的推力就來了,隱身梟龍戰鬥機開始快速滑跑起來。

先進的多功能數字頭盔,連接了座艙航電系統,頓時秦風就感覺整個戰機都彷彿和他融爲一體。

擁有夜視功能的目鏡,可以讓秦風看到機場上很遠的目標,這就是先進的頭盔所帶來的效果,這是二代機和早期三代機所不具備的。

同時隱身梟龍戰鬥機的航電系統的主要參數,都能清楚的顯示在目鏡上,這是一款非常先進的數字頭盔。

加力推力全開,十一噸的推力,遠遠看去,隱身梟龍戰鬥機尾噴口,形成了一道長長的尾焰,看起來相當的壯觀。

經過三百多米接近四百米的滑跑,秦風輕輕一拉桿,隱身梟龍戰鬥機便輕盈的起飛了。

確實不錯,相較於第一代梟龍戰鬥機,現在的隱身梟龍可以說又有了質的飛躍,無論是動力還是航電火控,武器系統。

隱身梟龍戰鬥機擡頭直刺黑暗的天空,飛向預定高度。

很快戰機就爬升到了三千米的高度,然後進入平飛,目標在五百公里之外,隱身梟龍戰鬥機不需要掛載副油箱,就可以輕鬆達到這個作戰半徑。

通過加密通信頻道,秦風與控制中心保持着密切聯繫,揚威總師等人也緊緊盯着大屏幕上顯示的數據。

雖然說夜空是漆黑的,人眼是無法看到周圍環境的,但是通過先進的合成孔徑有源相控陣雷達,還有夜視功能的頭盔,他可以看到三千米高度之下,地面上的物體。

沿着設定好的航線,現在隱身梟龍戰鬥機,靠着數字地圖,開始快速向目標逼近。

距離二百公里,隱身梟龍戰鬥機進入一千米低空,開始進一步逼近目標區域。

這時候秦風通電激活了隱身武器繭包內的對地打擊武器,精確制導炸彈。

一百五十公里的距離,看似很遠,可是在七百多公里的時速下,十來分鐘就到了,秦風再次下降高度,現在只有一百米的高度了,在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合成孔徑測繪地圖,地形跟蹤功能幫助下,秦風操縱戰機快速逼近目標區域。

先進的頭盔瞄準,把機載雷達截獲的地面目標信息,都傳送過來了。

秦風沉着冷靜地,猛然躍升到了數百米空中,同時按下了發射按鈕,十數枚精確制導脫離隱身武器繭包,向目標精準的撲去。

這些目標有僞裝的地面防空導彈系統,也有坦克和裝甲車。

只見十幾枚制導炸彈,就像長了眼睛一樣,飛快的掠向那些目標,片刻之後,只聽見轟轟轟一陣爆炸聲接連響起。

所有目標均被精確摧毀,信息很快就通過先進的戰場偵察系統反饋回來了,這次夜間超低空突防實彈打擊,取得圓滿成功,十二個目標均被準確的命中,摧毀。

秦風心裡激動無比,此時控制中心更是成爲了一片歡樂的海洋,這是最後一次試飛,它的成功意味着隱身梟龍戰鬥機,終於完成了全部的試飛任務,接下來就要進行定型審查,通過之後就可以投入批量生產。

進入高空飛行模式,返航就更快了,五百公里的航程,半個小時就飛過了,隨着一陣尖嘯聲傳遍機場上空,隱身梟龍戰鬥機回來了,大家都興奮地看着夜空中的那一抹亮點。

在塔臺引導和跑道指示燈標記下,這架隱身梟龍戰鬥機成功的降落在跑道上,然後滑向停機坪。

在地勤人員旗語引導之下,秦風操縱着隱身梟龍戰鬥機,滑回了機棚內。

關閉發動機,航電系統和電源後,秦風一下機,就受到了英雄式的接待,大家都圍了上來,問這問那。

……

宋雨晴驚訝地看着甘明道:“1.0T三缸發動機?這真的行嗎?排量這麼小,低速扭矩恐怕更是低得不行吧?”

的確,1.5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有不少機型都被消費者們詬病,動力不足,特別是低扭不足,爆發力太差了,換句話說就是起步,提速不行。

當然那主要還是早期的多點電噴機型,而且是用1.5自吸發動機改進的1.5T纔有這個問題,像大鵬汽車的直噴1.5T完全沒有這樣的問題,渦輪介入也比較早,即便是低速扭矩也是比較足的。

一些1.5T發動機低扭不足,這是因爲基礎排量低的原因,要是換了1.0帶T還是三缸,那估計要把很多性子急的車主給急死。

甘明笑道:“我認爲這是可以通過技術途徑解決的問題,雖然說三缸發動機是具有一些爭議,但是我們看到在八十年代,它可是紅遍大江南北的。當年微型車界的傳奇——鈴木奧拓,搭載鈴木1.0L自然吸氣發動機,是過去老舊三缸機技術的代表,還有夏利同樣也是三缸發動機。”

夏利最初使用的1.0L L3發動機就是引進大發CB系列發動機。不過這臺發動機卻被稱作當年馬路上的三大男高音之一,無論怎麼吼,就是跑不起來。

夏利使用的1.0升三缸發動機,是一種單點電噴發動機,壓縮比爲9.5,汽缸容量約1升,最大功率爲39千瓦,也就是52馬力,最大扭距77牛米。

這個動力確實是太弱,畢竟現在比較弱的1.5升自吸發動機,也有一百一十馬力左右了。

動力弱只是這種小排量三缸發動機的毛病之一,它還有一個無法克服的毛病,那就是怠速抖動。

所以宋雨晴笑了笑道:“可是三缸發動機的抖動,怎麼解決呢?三缸發動機由於其缸數爲奇數,一階、二階慣性力矩都不平衡,抖動是天生的,只怕寶馬也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甘明笑道:“據我們瞭解,寶馬B38發動機專門專門開發了一套平衡軸系統,這套平衡軸由曲軸前端的齒輪驅動。這個系統可以很好的平衡三缸發動機帶來的抖動,所以三缸發動機的問題,是完全可以解決的!”

頓了頓,甘明道:“我們可以看福特去年推出的1.0T三缸發動機,最大功率九十二千瓦,最大扭矩一百七十牛米,單從賬面數據就吊打很多1.6L及1.8L自然吸氣發動機。

另外福特爲這臺1.0T三缸機配備了許多先進的技術,比如採用低慣量渦輪增壓器、頂置缸內直噴、平衡軸、雙質量飛輪、雙VVT、集成式排氣岐管、雙節溫器等等,使得它在去年就獲得國際發動機1.0L組最佳發動機獎!”

宋雨晴道:“可是,消費者對這種發動機的接受度非常小,我們還必須要考慮市場!”

甘明笑道:“是啊,我們正是在考慮未來的市場,因爲三缸發動機,還可以與新能源組成混動系統,三缸機搭配混合動力系統之後,發動機可以專注於提高熱效率,控制發動機在最經濟的工況下工作,採用米勒循環降低油耗!三缸發動機更小排量、更低油耗、更少污染排放的優點,各國車企也紛紛將其作爲研發的重點。所以我們可不能落後呀!”

宋雨晴道:“這個我們還需要認真的研究,纔可以做出決定。畢竟這是關係到公司的發展戰略問題!大鵬汽車未來將會更加側重發展新能源汽車,小排量渦輪增壓,目前來說不是我們的重點!”

甘明苦笑道:“看來無論我怎麼說,宋總還是不爲所動,不過沒關係,我相信有一天,你會明白的,到時候我們還是希望可以與大鵬汽車進行深入的合作!”

晚上,宋雨晴就給林鵬打了電話,聊起了關於吉力汽車尋求合作的事情。

宋雨晴笑道:“大鵬,不會打擾到你休息吧?”

林鵬笑道:“怎麼會呢,雨晴你可是難得打我的電話,有什麼事情就說吧!”

宋雨晴道:“是這樣的,今天吉力汽車總裁甘明找到我,提出希望與我們合作開發小排量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我感覺目前來說,這種發動機似乎不太被消費者接受,所以我就拒絕了。不過我還是想聽聽你的意見!”

林鵬一聽,三缸發動機,確實現在不被消費者接受,不要說現在,就是再過幾年,消費者都不太接受,只是因爲政策的原因,不得不爲罷了。

當然小排量的三缸機,後來還是發展出不少性能很不錯的機型,比如說福特不斷改進其1.0T三缸發動機,後來最新的版本竟然達到了一百八十馬力,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也就是這一款1.0T三缸機的功率,已經與很多1.5T直噴發動機相當了。

當然能做到這麼強,是因爲採用了電動機械增壓裝置,驅動小的渦輪,並以其帶動另一個渦輪,以使發動機進氣壓力進一步增強。

只不過三缸發動機帶來的抖動問題,卻一直沒有很好的解決。

林鵬笑道:“我們可以關注小排量三缸發動機的發展,但是我們暫時不開發這種發動機,因爲未來幾年,國內消費者都很難接受。我們的重點還是向上突破,當然我們可以繼續優化我們的1.5T發動機,把它的性能再提升到更高的水平,這可比1.0T三缸發動機要好多了!”

宋雨晴笑道:“我也是這麼想的,我覺得1.0T三缸發動機,還是比較適合那些微型轎車,我們並沒有準備進入微型轎車領域,所以不搞小排量三缸發動機,也是明智的選擇!”

林鵬道:“是的,未來我們要開始花大力氣,發展新能源汽車了。這是趨勢,雖然說消費者接受度可能也不高,但是隨着政策的逼近,車企都必須要走出這一步,當然混動也是一種選擇,我們可以一步一步來!”

現在林鵬已經到了又要去掃描寶馬奔馳先進的混動和新能源車技術的時候了。

不然大鵬汽車還得投入更多的研發資金的時間,這樣是不利的,而有了寶馬奔馳的技術,那可就快多了。

宋雨晴笑道:“是啊,可是我們在新能源這方面,確實還處於起步階段!”

林鵬道:“沒關係,過一段時間,我給你一些資料,我相信大鵬汽車會很快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獲得突破的。”

宋雨晴一直很好奇,大鵬汽車那些先進的技術,林鵬是從哪兒得到的,現在她終於忍不住問道:“真的嗎?可是我能問一個問題嗎?這些技術資料,你是從哪兒得到的?”

林鵬笑道:“這個就是我們的秘密哦,不過我暫時還是不能告訴你,以後你會知道的!”

雖然很好奇,可是宋雨晴也沒有再問。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下一代艦載機要做到世界最強第七十六章 一飛院威武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低端隱身戰機專用隱身武器繭包第四百八十八章 中航工業迎來開門紅第七百六十九章 航空史上的奇蹟第一千零二十章 最先進的重型直升機之一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四架殲轟八原型機(國慶第十更)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殲20戰鬥機最後一次試飛第一百三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五十六章 國產飛豹殲擊轟炸機外銷可行性與市場需求分析第九百一十章 梟龍VS鷹獅第一千零六十章 運十五大型運輸機的新進展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轟20遇上曙光女神偵察機第七百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試車的震撼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第三百一十七章 讓毛子飛行員嚐嚐中國女飛飛的厲害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萬人圍觀的首飛儀式第五十六章 國產飛豹殲擊轟炸機外銷可行性與市場需求分析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鵬汽車專用車模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殲轟8與外軍蘇27戰鬥機要模擬空戰第七百七十章 航母style真來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汽車產業帶動榮富經濟發展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國產新航母動力系統第四百六十三章 自主品牌汽車設計新高度第八百三十三章 直十K空軍型武裝直升機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構建最強反潛力量第八百二十一章 渦扇二五B/C發動機進展不錯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大鵬豪華遊艇製造公司第四百一十五章 A380客機的技術太先進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新一代隱身戰轟-殲轟八第二百二十六章 在榮富市買婚房第六百九十三章 最好的航空時代第七百一十三章 2012範保羅航展開幕第七百八十五章 武直10G重型武裝直升機第一千零四十章 運30飛行平臺上的渦扇25B第二章 消失的萊格賽650第九百四十八章 波音737迎來最強競爭對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意外總是不經意就發生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075兩棲攻擊艦的動力第三百二十七章 殲轟七B下線爲偉大祖國生日獻禮第一百六十八章 闊別六年再回朱海航展的全新飛豹第六百一十九章 翔龍X1正式上市第四百零五章 打造一個世界級的汽車工業集團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雲豹戰機的動力渦扇九改第五百一十七章 中航工業集團的公務車要用中航造第四百八十四章 中國自主6AT可期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C929加油機立項第二百六十四章 蜂鳥一號無人機火了第九百七十七章 第一批量產型殲轟8隱身戰機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殲轟8的美名第五百零三章 殲十B首飛的消息在軍壇炸鍋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機一體化綜合設計理念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鵬航空要搞空中三蹦子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招待宴會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定首筆國外意向訂單第七百八十一章 垂直爬升竟然超音速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今年八月交付首批C929-300客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源相控陣也有優點第五百八十一章 世博會貴賓專用車LX3轎跑SUV第四百一十一章 又是衝着新飛豹來的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鵬汽車新聞發佈會第六百二十三章 殲轟教運直家族全面發展第八百零五章 同時擔任三個型號總師第六百五十七章 殲轟八試飛緊鑼密鼓第三十九章 直指問題根源第一百零五章 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競標正式開始第五百四十九章 偶遇未來的女設計大師第九百三十四章 直三五重型直升機突破第六百六十七章 運三零首飛取得圓滿成功第七十章 殲轟七改進型引起的熱議第三百一十五章 蛙足與飛豹之間的模擬空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6000kW渦軸發動機預研情況第四百九十一章 飛翼20引起的轟動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零一的三發鯤龍轟炸機第三百五十三章 阿連求航空公司奔着C929來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百億遊艇市場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猛龍VS戰隼第八百八十八章 ???航發集團渦軸渦槳全面開花第三十五章 發動機控制系統分析第四百四十章 正向開發OR逆向開發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燃氣輪機與電熱化學炮是新坦克的絕配第六百九十章 長江三千發動機進展第九百二十九章 騰飛吧C929客機第六百九十章 長江三千發動機進展第一百四十八章 異型機小組對抗戰術(跪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傳送秘密文件第九百六十七章 運三零飛行試驗平臺第四百零二章 神秘的猛禽戰鬥機終於出現了第五十八章 溫馨的運八機組第四十八章 風洞基地第二百六十三章 無人機制造的浪漫婚禮第三百一十七章 讓毛子飛行員嚐嚐中國女飛飛的厲害第六百九十二章 林鵬教授的第一堂航空課第六百四十三章 6000kW渦軸發動機預研情況第六百六十八章 振奮人心的運三零首飛引發熱議第五百五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噩耗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國產新航母動力系統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波音737MAX和空客A320NEO不足爲懼第八百三十六章 兩位老院士親手揭幕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下一代艦載機要做到世界最強第七十六章 一飛院威武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低端隱身戰機專用隱身武器繭包第四百八十八章 中航工業迎來開門紅第七百六十九章 航空史上的奇蹟第一千零二十章 最先進的重型直升機之一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四架殲轟八原型機(國慶第十更)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殲20戰鬥機最後一次試飛第一百三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五十六章 國產飛豹殲擊轟炸機外銷可行性與市場需求分析第九百一十章 梟龍VS鷹獅第一千零六十章 運十五大型運輸機的新進展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轟20遇上曙光女神偵察機第七百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試車的震撼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第三百一十七章 讓毛子飛行員嚐嚐中國女飛飛的厲害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萬人圍觀的首飛儀式第五十六章 國產飛豹殲擊轟炸機外銷可行性與市場需求分析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鵬汽車專用車模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殲轟8與外軍蘇27戰鬥機要模擬空戰第七百七十章 航母style真來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汽車產業帶動榮富經濟發展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國產新航母動力系統第四百六十三章 自主品牌汽車設計新高度第八百三十三章 直十K空軍型武裝直升機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構建最強反潛力量第八百二十一章 渦扇二五B/C發動機進展不錯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大鵬豪華遊艇製造公司第四百一十五章 A380客機的技術太先進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新一代隱身戰轟-殲轟八第二百二十六章 在榮富市買婚房第六百九十三章 最好的航空時代第七百一十三章 2012範保羅航展開幕第七百八十五章 武直10G重型武裝直升機第一千零四十章 運30飛行平臺上的渦扇25B第二章 消失的萊格賽650第九百四十八章 波音737迎來最強競爭對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意外總是不經意就發生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075兩棲攻擊艦的動力第三百二十七章 殲轟七B下線爲偉大祖國生日獻禮第一百六十八章 闊別六年再回朱海航展的全新飛豹第六百一十九章 翔龍X1正式上市第四百零五章 打造一個世界級的汽車工業集團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雲豹戰機的動力渦扇九改第五百一十七章 中航工業集團的公務車要用中航造第四百八十四章 中國自主6AT可期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C929加油機立項第二百六十四章 蜂鳥一號無人機火了第九百七十七章 第一批量產型殲轟8隱身戰機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殲轟8的美名第五百零三章 殲十B首飛的消息在軍壇炸鍋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機一體化綜合設計理念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鵬航空要搞空中三蹦子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招待宴會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定首筆國外意向訂單第七百八十一章 垂直爬升竟然超音速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今年八月交付首批C929-300客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源相控陣也有優點第五百八十一章 世博會貴賓專用車LX3轎跑SUV第四百一十一章 又是衝着新飛豹來的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鵬汽車新聞發佈會第六百二十三章 殲轟教運直家族全面發展第八百零五章 同時擔任三個型號總師第六百五十七章 殲轟八試飛緊鑼密鼓第三十九章 直指問題根源第一百零五章 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競標正式開始第五百四十九章 偶遇未來的女設計大師第九百三十四章 直三五重型直升機突破第六百六十七章 運三零首飛取得圓滿成功第七十章 殲轟七改進型引起的熱議第三百一十五章 蛙足與飛豹之間的模擬空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6000kW渦軸發動機預研情況第四百九十一章 飛翼20引起的轟動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零一的三發鯤龍轟炸機第三百五十三章 阿連求航空公司奔着C929來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百億遊艇市場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猛龍VS戰隼第八百八十八章 ???航發集團渦軸渦槳全面開花第三十五章 發動機控制系統分析第四百四十章 正向開發OR逆向開發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燃氣輪機與電熱化學炮是新坦克的絕配第六百九十章 長江三千發動機進展第九百二十九章 騰飛吧C929客機第六百九十章 長江三千發動機進展第一百四十八章 異型機小組對抗戰術(跪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傳送秘密文件第九百六十七章 運三零飛行試驗平臺第四百零二章 神秘的猛禽戰鬥機終於出現了第五十八章 溫馨的運八機組第四十八章 風洞基地第二百六十三章 無人機制造的浪漫婚禮第三百一十七章 讓毛子飛行員嚐嚐中國女飛飛的厲害第六百九十二章 林鵬教授的第一堂航空課第六百四十三章 6000kW渦軸發動機預研情況第六百六十八章 振奮人心的運三零首飛引發熱議第五百五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噩耗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國產新航母動力系統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波音737MAX和空客A320NEO不足爲懼第八百三十六章 兩位老院士親手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