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長江三千發動機進展

領導看完復材車間,又問到了最爲關鍵的問題,那就是發動機。

領導問道:“吳總師,咱們C929寬體客機開始對接了,那麼它的發動機具體推進情況如何?”

吳總師連忙道:“請領導放心,咱們的C929寬體客機,客戶有三款發動機可選,分別是羅羅公司的遄達系列和GE公司的GE90nX系列,還有一款發動機就是咱們商飛發動機公司正在開發當中的長江3000系列渦扇發動機。下個月我們就將和羅羅公司,舉行首批八臺發動機的交付儀式,C929寬體客機首飛將採用羅羅公司的產品,確保萬無一失!”

領導聽了不由得高興地道:“很好,發動機是最關鍵的一個東西,咱們自己的長江三千渦扇發動機,也要抓緊時間推進研製工作,爭取早日裝上咱們的C929寬體客機,讓C929寬體客機的國產化率更高。”

的確發動機是一款客機上面,價值最高的子系統了,至少佔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價值,雖然說出於取適航證和時間的原因,C929寬體客機要採用羅羅公司和GE公司的發動機,但最終還是要讓長江三千這款自主研製的發動機裝上C929並且逐步的取得更大的比例。

當然C929客機的客戶可以選擇三款發動機當中的任一一款,不過很顯然裝長江三千發動機的C929寬體客機,還有另一個用途,那就是改裝爲軍用特種飛機,比如預警機,加油機,電子戰飛機,C929寬體客機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

羅羅公司給中國商飛提供的發動機,與波音787相同,遄達1000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的推力達到了35噸級別。

只不過林鵬也知道這款發動機,今後會出現比較大的質量問題,所以在中國商飛與羅羅公司簽訂的發動機合同裡面,就特別註明了因發動機質量問題產生的一切損失,羅羅公司雙倍賠償!甚至有更換髮動機的權利。

羅羅公司爲了拿到中國商飛數百臺發動機的訂單,也是同意了這個違約賠償金的條款。

羅羅公司的高管可不知道,今後這款遄達1000發動機會出現比較嚴重的質量問題。

羅羅的遄達1000發動機其實最主要的質量問題是兩個:渦輪葉片的腐蝕問題和壓氣機葉片的斷裂問題。

壓氣機是航空發動機非常重要的部件,這就是爲什麼後來發現遄達1000壓氣機葉片問題後,航空管理局要求更頻繁的檢查。

當然要說波音787或者是C929寬體客機,今後用的遄達1000發動機有這樣的質量問題,但也不會嚴重到墜機,畢竟對於波音787客機和C929這兩種雙發飛機來說,在設計和適航認證時都要保證在一臺發動機故障情況下,安全飛行好幾個小時,更不要說兩臺發動機同時發生故障的概率幾乎爲零。

雖然如此,如果遄達1000發動機發生質量問題肯定會對裝它的飛機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一款飛機的銷量,所以中國商飛也等於是留了一招後手。

到時候就用國產的長江三千大量取代遄達1000發動機!

吳總師又道:“我們的長江三千發動機,與遄達1000和GE90NX相比,性能相當,並且有我們的一些特色,比如我們將會應用3D打印技術來製造某些零部件。目前長江三千發動機,已經完成了詳細設計,正在原型機制造的階段,相信用不了多久,長江三千發動機就可以進行地面測試,然後就是飛行平臺測試,在可靠性成熟之後,我們就計劃裝上咱們的C929客機。”

長江三千發動機和運三零裝的渦扇二五A發動機,同出一源,是由一個系列的核心機派生出來的,所以可靠性方面來說,長江三千應該沒有問題,畢竟現在運三零都是用的渦扇二五A發動機在進行試飛。

並且到目前爲止,渦扇二五A還沒有出現什麼問題,可見這款發動機的核心機也是非常成功的,那麼用到長江三千渦扇發動機上面,也應該沒問題。

領導高興地道:“不錯,看來咱們的大推力商用渦扇發動機,成爲C929寬體客機的動力,指日可待!它將是全世界最先進的民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之一!咱們一下子就從二十噸推力,跨越到三十五噸的推力,這個跨度真的是很大呀!”

其實這個跨度應該不算大,因爲GENX也好,還是遄達1000也好,它們都是有不同推力等級的,比如說波音787除了裝遄達1000以外,也有裝GENX發動機的。

而GEnx-1B能夠提供最大推力範圍是245kN-334kN,也就是差不多二十五噸到三十四噸的樣子。

長江三千發動機,也是有三種不同推力的型號,最大的一種型號推力爲三十五噸,中間型號爲三十噸,最小推力的爲二十五噸。

其中二十五噸就可以用於縮短型的C929寬體客機,二百座級別的,因爲縮短型的C929起飛重量就要小得多了,因此發動機推力也要相應的減小,這樣飛機與發動機得到最好的匹配,飛機的油耗才能做到最小。

吳總師道:“是啊,三十五噸推力的發動機,這是我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目前這種級別的發動機,全世界也就只有羅羅公司和GE公司能夠研製,現在我們中國商飛航空發動機也要突破了,長江三千渦扇發動機的意義不亞於當年太行發動機的研製成功!”

林鵬補充道:“我們的長江三千發動機,不但推力大,而且設計和技術都是很先進的,我們還將創新性的在長江三千發動機上面,比如用3D打印技術直接打印長江三千發動機的渦輪葉片,這將大大提高發動機的試製速度!”

“我們的3D打印技術越來越成熟,如果能夠成功打印出渦輪葉片,將是世界首創,當然技術難度也是很大的,因爲要用電子束作爲其能量源逐層融化金屬粉末,粉末材料要採用先進的航空航天材料鈦鋁製造。這種材料比常用於低壓渦輪葉片的鎳基合金輕百分之五十左右。這樣的話比傳統加工工藝,發動機總重至少減輕二百公斤。”林鵬滿臉激動地道。

3D打印發動機葉片,確實是非常先進的!

第七百一十九章 殲15裝上矢量發動機會怎樣第四十二章 脫胎換骨的改進方案第十三章 問題竟然被一個年輕人解決了第九百六十二章 ARJ21-1000大支線客機即將首飛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五百五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噩耗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殲20戰鬥機定型審查第七百五十九章 殲10C戰鬥機脈動生產線第四十六章 駕車奔赴空氣動力中心第五十五章 航展進行時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轟二零戰略轟炸機成功的一次試飛第九百九十七章 三代機,骨頭鷹可以一挑十第七百一十一章 羅羅交付遄達1000發動機第四百五十六章 凌動LX3轎跑SUV是最好看的車第四十五章 想和你一起吹吹風第三十一章 成爲引領中國航空工業崛起的人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殲轟8與外軍蘇27戰鬥機要模擬空戰第三百四十章 站在世界航空工業之巔峰第六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其樂融融第三百三十四章 全軍最優秀的女飛行員第五百八十六章 車市上的傳奇第三十六章 航空史上的類似事件第九百二十二章 單發隱身中型四代機第九百三十五章 殲轟8隱身戰鬥轟炸機完成試飛第八百八十八章 ???航發集團渦軸渦槳全面開花第九百二十章 中國空軍爲何不裝備隱身梟龍第六百五十章 轟20計劃亮相七十週年大閱兵第六百九十六章 殲十D矢量戰鬥機首飛第二百五十一章 美女間諜對國家的危害第四百三十六章 開發大鵬汽車首款車型第二百二十八章 即將飛越萬里的新飛豹又來一場震撼的飛行表演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竟然成功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工程樣機開工(國慶第九更)第二百六十二章 闖關迎接新娘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巴空軍似乎找到目標了第九百七十三章 FC20戰鬥機的眼鏡蛇機動更漂亮第二百三十九章 三千萬美元的JJ打敗六千萬美元的JJ第七百四十四章 轟20的自適應揹負式DSI進氣道第七百四十七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震撼起飛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運十五是同級別最先進的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隱身攻擊兩千公里之外第九百六十四章 振奮人心的首飛第八百一十四章 大鵬通用航空完全自主開發第四百九十九章 中國矢量發動機何時現身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型軍用運輸機動力選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太方借C2壓價第三百五十一章 航展四大明星機型第九百九十八章 骨頭鷹戰鬥機又獲大單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轟二零鯤龍震撼起飛第七百五十二章 艦載機是中型的好還是重型好第五百九十七章 又見朱海航展第五百八十章 下一代艦載戰鬥機關鍵技術第七百三十九章 轟20迎來史上最嚴詳細設計評審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鵬汽車專用車模第七十七章 商用飛機研製之艱第三百八十四章 中國商飛要做全球商用飛機品牌ABC當中的C第四百七十六章 轎跑SUV風颳起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搭載傾轉旋翼機和短垂戰鬥機第三十五章 發動機控制系統分析第一百一十章 做客成洛馬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鵬汽車新聞發佈會第九百二十四章 殲20新原型機就等渦扇15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中國空軍王牌女飛行員第一百七十四章 三千萬美元的低配版新飛豹第九百零一章 地效飛行器前景不錯第六百五十九章 空地導彈打靶測試第七百六十三章 還是殲十C厲害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S20飛機訂單大增第四百六十二章 航展開幕前的熱門話題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地效翼船第二百九十四章 團團圓圓過大年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運13首飛成功第一百五十一章 打了一個三比零的結果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第四百一十章 中航工業集團展臺來了一個特別的客戶第四百一十八章 蘇霍伊超級噴氣支線客機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合作打造9AT變速箱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075型兩棲攻擊艦立項論證第四百八十二章 自動變速器哪種才適合中國車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海東青隱身艦載戰鬥機方案第八百九十四章 ???蓉城航空的ARJ21-700支線客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成功獵取波音777-200LR客機技術資料第一百七十三章 比F16多用途戰鬥機更有吸引力第七百九十九章 空中三蹦子首飛第五百八十四章 隱身機的優勢太明顯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中國首部機載相控陣火控雷達第五百八十二章 北金車展震撼上市的緊湊型SUV領派LP6第一百一十四章 將DSI進行到底第三百四十七章 阿三軍迷大戰巴巴羊軍迷第二百二十章 接過先輩的使命實現航空強國的目標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反輻射導彈壓制第五百七十二章 日內瓦車展上的中國車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工程樣機開工(國慶第九更)第三十九章 直指問題根源第七百五十章 試飛中心迎來首位女試飛員第四百零二章 神秘的猛禽戰鬥機終於出現了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殲轟八模擬對抗殲十C第五百四十六章 陣風和颱風誰更出彩第一百六十七章 驚豔亮相的低可視迷彩豹(第五更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引起熱議的新聞採訪
第七百一十九章 殲15裝上矢量發動機會怎樣第四十二章 脫胎換骨的改進方案第十三章 問題竟然被一個年輕人解決了第九百六十二章 ARJ21-1000大支線客機即將首飛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五百五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噩耗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殲20戰鬥機定型審查第七百五十九章 殲10C戰鬥機脈動生產線第四十六章 駕車奔赴空氣動力中心第五十五章 航展進行時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轟二零戰略轟炸機成功的一次試飛第九百九十七章 三代機,骨頭鷹可以一挑十第七百一十一章 羅羅交付遄達1000發動機第四百五十六章 凌動LX3轎跑SUV是最好看的車第四十五章 想和你一起吹吹風第三十一章 成爲引領中國航空工業崛起的人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殲轟8與外軍蘇27戰鬥機要模擬空戰第三百四十章 站在世界航空工業之巔峰第六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其樂融融第三百三十四章 全軍最優秀的女飛行員第五百八十六章 車市上的傳奇第三十六章 航空史上的類似事件第九百二十二章 單發隱身中型四代機第九百三十五章 殲轟8隱身戰鬥轟炸機完成試飛第八百八十八章 ???航發集團渦軸渦槳全面開花第九百二十章 中國空軍爲何不裝備隱身梟龍第六百五十章 轟20計劃亮相七十週年大閱兵第六百九十六章 殲十D矢量戰鬥機首飛第二百五十一章 美女間諜對國家的危害第四百三十六章 開發大鵬汽車首款車型第二百二十八章 即將飛越萬里的新飛豹又來一場震撼的飛行表演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竟然成功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工程樣機開工(國慶第九更)第二百六十二章 闖關迎接新娘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巴空軍似乎找到目標了第九百七十三章 FC20戰鬥機的眼鏡蛇機動更漂亮第二百三十九章 三千萬美元的JJ打敗六千萬美元的JJ第七百四十四章 轟20的自適應揹負式DSI進氣道第七百四十七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震撼起飛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運十五是同級別最先進的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隱身攻擊兩千公里之外第九百六十四章 振奮人心的首飛第八百一十四章 大鵬通用航空完全自主開發第四百九十九章 中國矢量發動機何時現身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型軍用運輸機動力選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太方借C2壓價第三百五十一章 航展四大明星機型第九百九十八章 骨頭鷹戰鬥機又獲大單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轟二零鯤龍震撼起飛第七百五十二章 艦載機是中型的好還是重型好第五百九十七章 又見朱海航展第五百八十章 下一代艦載戰鬥機關鍵技術第七百三十九章 轟20迎來史上最嚴詳細設計評審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鵬汽車專用車模第七十七章 商用飛機研製之艱第三百八十四章 中國商飛要做全球商用飛機品牌ABC當中的C第四百七十六章 轎跑SUV風颳起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搭載傾轉旋翼機和短垂戰鬥機第三十五章 發動機控制系統分析第一百一十章 做客成洛馬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鵬汽車新聞發佈會第九百二十四章 殲20新原型機就等渦扇15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中國空軍王牌女飛行員第一百七十四章 三千萬美元的低配版新飛豹第九百零一章 地效飛行器前景不錯第六百五十九章 空地導彈打靶測試第七百六十三章 還是殲十C厲害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S20飛機訂單大增第四百六十二章 航展開幕前的熱門話題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地效翼船第二百九十四章 團團圓圓過大年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運13首飛成功第一百五十一章 打了一個三比零的結果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第四百一十章 中航工業集團展臺來了一個特別的客戶第四百一十八章 蘇霍伊超級噴氣支線客機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合作打造9AT變速箱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075型兩棲攻擊艦立項論證第四百八十二章 自動變速器哪種才適合中國車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海東青隱身艦載戰鬥機方案第八百九十四章 ???蓉城航空的ARJ21-700支線客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成功獵取波音777-200LR客機技術資料第一百七十三章 比F16多用途戰鬥機更有吸引力第七百九十九章 空中三蹦子首飛第五百八十四章 隱身機的優勢太明顯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中國首部機載相控陣火控雷達第五百八十二章 北金車展震撼上市的緊湊型SUV領派LP6第一百一十四章 將DSI進行到底第三百四十七章 阿三軍迷大戰巴巴羊軍迷第二百二十章 接過先輩的使命實現航空強國的目標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反輻射導彈壓制第五百七十二章 日內瓦車展上的中國車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工程樣機開工(國慶第九更)第三十九章 直指問題根源第七百五十章 試飛中心迎來首位女試飛員第四百零二章 神秘的猛禽戰鬥機終於出現了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殲轟八模擬對抗殲十C第五百四十六章 陣風和颱風誰更出彩第一百六十七章 驚豔亮相的低可視迷彩豹(第五更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引起熱議的新聞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