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爭取早日立項

記者高興地道:“太好了,聽了林工介紹的脈動式生產線技術,我覺得我們國家的航空工業一定會強大起來,我們的ARJ21飛機和大客機事業,一定會取得成功!好的,謝謝林工接受我們的採訪!”

記者與林鵬握手言別,這時候林鵬才發現自己好像說得有點多,這搞得都有點像是專訪了。

開工儀式結束之後,林鵬又跟着唐總師他們,一起參觀中海飛機制造廠。

對於中海飛機制造廠,林鵬可不陌生了,前世的時候他就經常進入這裡,無論是總裝車間還是其他車間都留下過他的足跡。

中海飛機制造廠作爲商飛下屬的飛機總裝製造中心,是今後中國航空工業民機制造的中心,也是ARJ21噴氣支線客機的總裝廠。

儘管當年曾經在這裡總裝過麥道客機,但以林鵬的目光看來,中海飛機制造廠的工藝和裝備都還比較落後。

如果能在這裡建成ARJ21支線客機脈動式生產線,那就好了。只不過現在林鵬也只有想想而已。

進入總裝車間,記者們也是一路的猛拍,這時候唐總師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來到林鵬身邊,小聲道:“小林啊,先前我好像聽到你在跟那記者說什麼脈動式生產線,對麼?”

林鵬點了點頭道:“對,唐總師,我覺得我們應該高度關注這項飛機制造技術,並且有可能的話,我們也要搞我們的脈動式生產線。比如我們的殲轟七A,還有ARJ21支線客機,都可以搞!”

唐總師若有所思地道:“嗯,這個技術倒是可以提高我們國家航空工業製造水平,只是我們設計單位,好像還管不了那麼寬吶!”

林鵬道:“唐總師您說得對,但是我們可以提建議,並且要實現脈動式生產線技術的應用,也離不開我們設計單位的先行,現在我們的殲轟七已經實現了無圖紙生產,完全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搞出我們中國的第一條脈動式生產線。”

飛機制造是非常複雜的一項系統工程,脈動式生產線屬於總裝階段了,僅僅是拿機體制造來說,就要經過工藝準備,工藝裝備製造,毛坯的製備,零件加工,分段製造,最後纔是總裝。

要知道一架飛機的零部件都是數以十萬計,甚至百萬計的,要把它們變成一架飛機,經歷的時間是很長的,而有了脈動式生產線,就可以在總裝階段大大縮短製造的時間。

而在總裝階段也是最爲關鍵的,因爲飛機裝配是按構造特點分段進行,做成幾個大分段後再運到總裝車間進行總裝,僅僅是分段的合成,就對精度要求特別高。總裝就更不用說了,如果對接好的機身各個部件,誤差大了就會嚴重影響飛機的結構安全,以及氣動特性參數。

當然總裝不僅僅是對接各個分段,還要對發動機,起落架進行安裝和調整,各系統線纜和導管的敷設,這也是工作量相當大的,據說僅僅是梟龍戰鬥機這樣的輕型戰鬥機,機上的線纜加起來就有幾十公里長。

林鵬還記得C919大客機的總裝車間,僅僅是一個150工位,就有四個班組,包括了結構、機械和特設三大專業,涵蓋電氣線路互聯繫統敷設,內飾結構、環控、飛控、液壓、防火、燃油和水等系統的安裝和調試工作。

唐總師沉思片刻,目光轉向總裝車間空曠的穹頂,意味深長地道:“小林啊,你這個提議非常不錯,雖然我們提出要搞脈動式生產線,有點越俎代庖的嫌疑,但我非常認同你的說法,只要能對我們的航空工業有推動作用,哪怕就是犯錯我們也要去做。就拿這個總裝車間來說,比空客波音不知道落後了多少,也許脈動式生產線就是我們航空製造技術的突破點吧!”

林鵬點頭道:“對,我想我們應該成爲世界上第二個建成飛機脈動式生產線的國家,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我們航空工業的製造水平,改變我們的航空工業製造部門生產效率低,質量管控差的弊病,並且隨着我們國家航空工業未來飛機制造數量的增長,也必須要有這樣的先進製造技術來支撐,否則我們就算設計出再好的飛機,也無法實現製造的同步推進。”

唐總師神情凝重地道:“好,回去以後,我們再仔細研究一下,爭取儘快向上面提出建議,及早開始調研論證,推動早日立項!”

林鵬還記得,前世的時候,中國航空工業第一條飛機脈動式總裝生產線,是在二零零六年開始論證,到二零零八年才正式立項,二零一零年才基本完成殲轟七A脈動式生產線的建設。

而現在這個時間節點,應該可以提前不少了,這也是與殲轟七A改進相適應的,一旦殲轟七A完成了終極改進目標,那麼生產數量肯定會遠遠超過前世的時候那可憐的裝備數量,這時候要是沒有脈動式生產線,就會大大的影響殲轟七A裝備部隊的速度。

林鵬道:“飛機脈動式生產線,原理並不複雜,也就是運用精益製造思想,對裝配過程進行流程再設計、優化和平衡,實現按設定節拍的站位式裝配作業,達到縮短裝配週期、滿足客戶要求的裝配生產形式。M國人能做到,我們一定也可以!”

唐總師點頭道:“嗯,小林啊,你對脈動式生產線有多少了解?雖然業界都知道M國波音搞出了阿帕奇直升機的脈動式生產線,可是波音公司的保密工作也做得相當好,外人無從知曉其核心的技術!”

林鵬道:“唐總師,我在網絡上到處蒐集過一些資料,通過分析我大概判斷了一下,脈動式生產線的關鍵技術,應該包括了數控定位器多自由度調姿定位技術、大部件自動化對接技術、數字化測量技術和軌道移動技術這幾大塊,把它們集成應用起來,就基本上差不多了!”

唐總師道:“嗯,想不到你還如此有心了。你的擔子也不輕,接下來DSI進氣道首架驗證機,也快要進行改裝了,辛苦你了!”

林鵬忙道:“唐總師,我這點兒工作算不了什麼,跟您比起來,我算是輕鬆的了!”

第一百八十章 西波音的絕殺方案第八百一十一章 雲雀一號首飛儀式第三十九章 直指問題根源第七十八章 都是M國人在搗鬼第一百三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三百二十三章 戰鬥轟炸機VS戰鬥教練機第一百七十三章 比F16多用途戰鬥機更有吸引力第一百五十七章 唐總師的接班人(第五更,求訂閱)第九百二十五章 殲十D大秀超機動性第八十四章 首批兩架殲轟七A交付第八十二章 引起熱議的新聞採訪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順利進入大鵬通用航空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轟20遇上曙光女神偵察機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們的遠程戰略轟炸機應該是這樣的第五百九十四章 第二個自主豪華品牌第三百二十五章 殲轟七B要逼死蘇三零?第八百五十章 ???瞄準當今世界先進航空技術第五百三十八章 希飛國際試飛站驚現隱身戰機!第六百六十九章 向高端市場發力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們的遠程戰略轟炸機應該是這樣的第三百三十一章 中航工業與中國航發第八百九十四章 ???蓉城航空的ARJ21-700支線客機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龍之利爪霹靂15遠程空空導彈第八百九十七章 ??靜態體驗翔鳳的魅力第六百二十六章 年產二十萬輛整車的新工廠第五百六十九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迎來關鍵時刻第九百一十二章 渦扇15峨眉發動機第十五章 瘋狂的想法第一百零七章 長弓阿帕奇也沒得跑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攻克高溫渦輪葉片的難題第二百四十三章 增材製造技術在飛機上應用未來可期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三十四章 試飛事故分析會第三十七章 三餘度三軸增穩數模混合自動飛行控制系統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轟二零戰略轟炸機迎來首飛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運15大型運輸機首滑測試第八百五十章 ???瞄準當今世界先進航空技術第一百五十七章 唐總師的接班人(第五更,求訂閱)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全世界最優秀的男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七一八工程驗證機迎來首飛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攻克高溫渦輪葉片的難題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M軍也搞新一代隱身武裝直升機第七百八十五章 武直10G重型武裝直升機第二百五十章 三個人都在演戲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鵬汽車和中航汽車可聯合開發AT變速箱第五百三十六章 殲轟八正式下線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隱身攻擊兩千公里之外第二百二十九章 全世界第一款投入現役的DSI進氣道戰機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轟的動力:渦扇25C加力式渦扇發動機第六百四十八章 狂飆的賽車第四百一十一章 又是衝着新飛豹來的第六百零九章 中國航發太給力了(國慶第三更)第六百一十章 轟20立項研討會(國慶第四更)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殲20和殲轟8的相遇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空貓捉老鼠遊戲第六百四十三章 6000kW渦軸發動機預研情況第十六章 把李鐵嚇着了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075兩棲攻擊艦的動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階段任務完成得很漂亮第六百一十一章 老專家反對自主研發(國慶第五更)第五百二十七章 掃蕩奧迪展臺,不必用市場換技術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奇駿逍客不算啥第六百三十二章 國產版圖160轟炸機第五百二十一章 自主品牌敢賣二十萬?第八百二十七章 C929寬體客機終於亮相了第四百四十章 正向開發OR逆向開發第九十四章 傳送秘密文件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秘的寶馬車技術資料第八百八十六章 ???奇怪的運九引起軍迷熱議第九百六十七章 運三零飛行試驗平臺第一百八十八章 中國首部機載相控陣火控雷達第九百八十八章 還是中國武直好啊第二百二十五章 葉子和林鵬的婚事商定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隱身梟龍的第一個客戶第五百零一章 震撼人心的殲十B首飛第九百三十二章 工業4.0、高端製造與大飛機第一百八十五章 給大飛機項目提點建議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不小心成了中國的凱利約翰遜第九百零四章 打造未來飛行汽車第十五章 瘋狂的想法第八百五十三章 ??運十三要一口氣吞下各類戰車第二百八十六章 精確轟炸第六百一十七章 六架殲轟七B同時出廠試飛(國慶第十一更)第二百七十五章 總師們的小聚會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中國空軍的野鼬小隊第八百三十九章 毛子也想買長江發動機第九百六十八章 亞洲航展明星第九百九十九章 總師親上節目推銷骨頭鷹戰鬥機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航工業接連三場新聞發佈會第七百七十八章 航發集團全面開花結果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遭遇“海空武器之王”的佛吉尼亞級第三百八十四章 中國商飛要做全球商用飛機品牌ABC當中的C第一千一十七章殲轟八隱身戰機太MAN了第二百一十章 泥日力亞空軍代表團到來第七百零一章 渦輪葉片隱形裂紋的隱患第一百八十七章 國內首條飛機脈動式生產線第九百零三章 發展私人水上飛機產業第一百三十七章 砂特人來了(跪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飛機將帶動萬億市場第九百八十六章 毫米波雷達加天燕90空空導彈
第一百八十章 西波音的絕殺方案第八百一十一章 雲雀一號首飛儀式第三十九章 直指問題根源第七十八章 都是M國人在搗鬼第一百三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三百二十三章 戰鬥轟炸機VS戰鬥教練機第一百七十三章 比F16多用途戰鬥機更有吸引力第一百五十七章 唐總師的接班人(第五更,求訂閱)第九百二十五章 殲十D大秀超機動性第八十四章 首批兩架殲轟七A交付第八十二章 引起熱議的新聞採訪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順利進入大鵬通用航空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轟20遇上曙光女神偵察機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們的遠程戰略轟炸機應該是這樣的第五百九十四章 第二個自主豪華品牌第三百二十五章 殲轟七B要逼死蘇三零?第八百五十章 ???瞄準當今世界先進航空技術第五百三十八章 希飛國際試飛站驚現隱身戰機!第六百六十九章 向高端市場發力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們的遠程戰略轟炸機應該是這樣的第三百三十一章 中航工業與中國航發第八百九十四章 ???蓉城航空的ARJ21-700支線客機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龍之利爪霹靂15遠程空空導彈第八百九十七章 ??靜態體驗翔鳳的魅力第六百二十六章 年產二十萬輛整車的新工廠第五百六十九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迎來關鍵時刻第九百一十二章 渦扇15峨眉發動機第十五章 瘋狂的想法第一百零七章 長弓阿帕奇也沒得跑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攻克高溫渦輪葉片的難題第二百四十三章 增材製造技術在飛機上應用未來可期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三十四章 試飛事故分析會第三十七章 三餘度三軸增穩數模混合自動飛行控制系統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轟二零戰略轟炸機迎來首飛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運15大型運輸機首滑測試第八百五十章 ???瞄準當今世界先進航空技術第一百五十七章 唐總師的接班人(第五更,求訂閱)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全世界最優秀的男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七一八工程驗證機迎來首飛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攻克高溫渦輪葉片的難題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M軍也搞新一代隱身武裝直升機第七百八十五章 武直10G重型武裝直升機第二百五十章 三個人都在演戲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鵬汽車和中航汽車可聯合開發AT變速箱第五百三十六章 殲轟八正式下線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隱身攻擊兩千公里之外第二百二十九章 全世界第一款投入現役的DSI進氣道戰機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轟的動力:渦扇25C加力式渦扇發動機第六百四十八章 狂飆的賽車第四百一十一章 又是衝着新飛豹來的第六百零九章 中國航發太給力了(國慶第三更)第六百一十章 轟20立項研討會(國慶第四更)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殲20和殲轟8的相遇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空貓捉老鼠遊戲第六百四十三章 6000kW渦軸發動機預研情況第十六章 把李鐵嚇着了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075兩棲攻擊艦的動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階段任務完成得很漂亮第六百一十一章 老專家反對自主研發(國慶第五更)第五百二十七章 掃蕩奧迪展臺,不必用市場換技術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奇駿逍客不算啥第六百三十二章 國產版圖160轟炸機第五百二十一章 自主品牌敢賣二十萬?第八百二十七章 C929寬體客機終於亮相了第四百四十章 正向開發OR逆向開發第九十四章 傳送秘密文件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秘的寶馬車技術資料第八百八十六章 ???奇怪的運九引起軍迷熱議第九百六十七章 運三零飛行試驗平臺第一百八十八章 中國首部機載相控陣火控雷達第九百八十八章 還是中國武直好啊第二百二十五章 葉子和林鵬的婚事商定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隱身梟龍的第一個客戶第五百零一章 震撼人心的殲十B首飛第九百三十二章 工業4.0、高端製造與大飛機第一百八十五章 給大飛機項目提點建議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不小心成了中國的凱利約翰遜第九百零四章 打造未來飛行汽車第十五章 瘋狂的想法第八百五十三章 ??運十三要一口氣吞下各類戰車第二百八十六章 精確轟炸第六百一十七章 六架殲轟七B同時出廠試飛(國慶第十一更)第二百七十五章 總師們的小聚會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中國空軍的野鼬小隊第八百三十九章 毛子也想買長江發動機第九百六十八章 亞洲航展明星第九百九十九章 總師親上節目推銷骨頭鷹戰鬥機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航工業接連三場新聞發佈會第七百七十八章 航發集團全面開花結果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遭遇“海空武器之王”的佛吉尼亞級第三百八十四章 中國商飛要做全球商用飛機品牌ABC當中的C第一千一十七章殲轟八隱身戰機太MAN了第二百一十章 泥日力亞空軍代表團到來第七百零一章 渦輪葉片隱形裂紋的隱患第一百八十七章 國內首條飛機脈動式生產線第九百零三章 發展私人水上飛機產業第一百三十七章 砂特人來了(跪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飛機將帶動萬億市場第九百八十六章 毫米波雷達加天燕90空空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