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種辭官

bookmark

從曹府出來,上午已經過了一半,李延慶去客棧找到了燕青三人,打算回軍營了,基本上他已經查清了真相,但想動童貫和樑師成報仇,那幾乎是不可能,至少現在不可能。

好在他們的好日子也沒有幾年就要到頭了,自己要好好勸一勸种師道,該忍就得忍,等他們徹底倒了再報仇也不遲。

衆人剛出了封丘門,卻迎面看見張虎慌慌張張騎馬奔來,見到李延慶,他顧不得行禮便急聲道:“種副都統讓我趕緊來找統制,大帥出事了。”

李延慶嚇了一跳,“大帥怎麼了?”

“大帥去朝廷論理去了,他不準親兵泄露,副都統逼問親兵才知道情況,不知是誰泄露了消息,種師的事情已經在軍中傳開了,將士們異常憤怒,要去皇城給種帥討要說法,兩位副都統急壞了,拼命勸說將士,種副都統讓你去勸勸大帥別做傻事。”

李延慶頭腦‘嗡!’的一聲,要是軍隊真的跑去皇城替种師道討要說法,种師道真的就死定了,他也心急如焚,對張虎道:“你去告訴兩位副都統,務必要壓制住將士,絕不准他們出營一步,我這就去皇城!”

李延慶說完,調頭便催馬向皇城奔去,燕青三人急忙催馬跟上。

封丘門離皇城很近,只片刻,他們便來到了東華門,李延慶把馬交給他們三人,讓他們在皇城外等候,他自己則快步走進了皇城。

東華門和西華門是東西兩座最重要的皇宮大門,它們之間的一條大街叫做橫街,是皇城內東西主幹道,南面是大慶殿等重要的朝會場所,而北面則是宰相重臣們處理朝務的軍政重地。

李延慶在橫街上快步行走,卻不時見一羣羣大臣聚在一起低聲議論,這時,李延慶忽然看見了一個熟人,他的老上司御史中丞鄧雍,他也正和兩個大臣談論着什麼。

“鄧中丞,好久不見了!”李延慶連忙上前笑着打招呼。

正和鄧雍說話的兩名大臣看了一眼李延慶,便告辭走了,鄧雍連忙把李延慶拉到一邊,低聲問道:“你們種帥是怎麼了,竟然做出了逼宮之舉!”

李延慶心中一顫,連忙問道:“他現在在哪裡?”

“他現在跪在延福宮大門前呢!要辭去一切官職和爵位,連剛封的廣陽郡王也不要了。”

李延慶額頭上的汗都下來了,他知道這是種帥的火爆子脾氣發作了,未必是逼宮,但確實是撂挑子不幹了。

“他跪了多久了?”

“大概一個時辰吧!把官袍都脫了,穿一身白衣,這個時候沒有誰敢去勸他。”

李延慶轉身要走,鄧雍一把拉住他,“你小子別傻了,你會被种師道連累的!”

李延慶掙脫了鄧雍的手,低聲道:“中丞,我不能不去!”

李延慶轉身便向延福宮方向跑去,鄧雍望着他背影跑去,不由低低嘆了口氣,經歷了範黨一案,這個李延慶一點也不吸取教訓啊!

片刻,李延慶便來到延福宮的迎陽門前,老遠便看見种師道穿着一身白色中衣,頭上官帽也沒了,裹着頭巾,正直挺挺跪在宮門前的拱橋上,面前放着官服和官印。

李延慶望着种師道花白的鬚髮和無助的背影,鼻子不由一酸,他知道種霖之死對大帥打擊至深,大帥已經萬念皆灰了。

周圍遠遠站滿了圍觀的大臣,雖然常常有大羣文臣跪在迎陽門前請願逼宮,這種舉動在宋朝也算是常事,但种師道用辭官來逼宮確實是第一回,而且种師道始終一言不發,誰也不知道出了什麼事?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不知道,至少王黼心裡明白,他遠遠站在知政堂二樓,目光復雜地望着一身白衣的种師道,不知爲什麼,他心中竟然有一絲莫名的期待,如果童貫的勢力從開封府拔起,那自己就可以趁機伸手進去了。

就在李延慶正準備跑上去勸大帥之時,忽然從宮內走出一名宦官,對种師道不冷不熱道:“太子殿下請種大帥先回府,他答應會給你一個說法。”

但种師道依然紋絲不動,宦官見說不動种師道,不由哼了一聲,轉身又進宮了。

這時,李延慶心中嘆了口氣,在衆目睽睽下,他走上前輕輕扶住种師道的胳膊,在他耳邊低聲道:“軍隊爲了大帥之事,已經快要譁變了,大帥就算不管自己生死,但也要考慮一下種家世代創下的忠名,不能揹負謀反之名啊!”

种師道渾身一震,兩顆渾濁的淚珠從佈滿滄桑的眼中滾落出來,他低頭思索片刻,終於點了點頭。

李延慶連忙扶起种師道,又想去取地上的官服和官印,种師道卻制止住他,嘶啞着聲音道:“就放在那裡,我不會再要它們了。”

李延慶無奈,只好扶着种師道慢慢離去。

.......

皇宮內,趙佶鐵青着臉坐在榻上一言不發,太子趙桓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父皇,种師道失子痛心疾首,一時糊塗,他絕不會有逼宮的想法,懇求父皇看在他北伐立功的份上,饒恕他這一次吧!”

“你不要勸朕,你去勸他,朕惹不起這位廣陽郡王,只好躲在宮裡不敢出去了!”趙佶冷冷回了趙桓一句。

這時,一名宦官奔來,在堂下稟報道:“陛下,种師道已經走了。”

趙佶重重哼了一聲,趙桓心中驀地一鬆,連忙問道:“是誰勸走他的?”

“是他的手下大將李延慶勸了他幾句,把他扶走了。”

趙桓心中暗暗叫苦,怎麼是李延慶,這個關鍵時刻.....他迅速瞥了一眼父皇,見他臉色異常難看,趙桓心中暗歎,李延慶在這個關鍵時刻和种師道攪在一起,不明智啊!

這時,趙佶冷冷問道:“他們去了哪裡?”

“回稟陛下,他們是走東華門方向,應該是回軍營了。”

趙佶臉色一變,他似乎想到了什麼,他沉吟一下道:“朕要下旨!”

一名當值學士鋪開了黃宣紙,趙佶緩緩道:“開封府少尹張惲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罪該嚴懲,特免去其一切官職,全家發配嶺南充軍!”

當值學士揮筆寫下聖旨,趙佶又道:“北伐東路軍凱旋歸來,理應犒勞,責令光祿寺送去軍營豬羊萬頭,美酒一萬罈,另賞賜彩帛五十萬匹,以上犒勞賞賜立刻要辦妥,一刻不得延遲!”

一千個种師道的冤情趙佶都不會放在心上,可如果八萬東路軍由此譁變造反,那纔是出大事了。

........

隨着种師道歸營,躁動不安的北大營終於平靜下來,很快,朝廷的犒賞也到了,頓時三軍歡動,畢竟想替种師道出頭的都是中高層將領,下面的士兵和底層軍官卻沒有那麼多想法,酒肉送來,每人至少能得到兩三匹彩帛,一時間,將士們都忘記了取消凱旋儀式帶來的不快,沉浸在浩蕩的皇恩之中。

种師道卻坐在房間給天子寫一封懇乞退仕信,他已經知道了開封府少卿張惲全家被流放充軍的消息,他也清楚天子並不是在安撫自己,而是怕軍隊起來造反,這次急如火一般犒賞不正好說明了問題嗎?

這時,親兵在門口稟報:“大帥,李統制來了!”

“請他進來!”

對於自己這員愛將,种師道是發自內心的喜愛,患難才見真情,今天上午,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敢來勸自己,只有李延慶挺身站出來,這是一個有擔當的年輕人。

不過种師道心中有頗爲愧疚,他激憤之下只想自己解脫,卻不料還是連累了李延慶,在天子眼皮子底下扶走自己,這會影響他的仕途。

這時,李延慶走進房間,單膝跪下行一軍禮,“卑職參見大帥!”

“起來吧!”

李延慶站起身,他一眼看見桌上寫的乞退書,心中黯然,柔聲問道:“大帥一定要辭職嗎?”

种師道點點頭,“今天早上已經鬧到那個地步,我怎麼可能不走,其實就算沒有這件事,官家也不會容我,我這個老軍頭一直是他心中的一根刺,童貫惡行累累,卻依舊在軍中不倒,不就是因爲他是官家的心腹!”

李延慶知道种師道退仕的心意已決,便不再勸他,他沉吟一下道:“我昨天已經把真相調查清楚了,大帥想聽一聽嗎?”

种師道嘆了口氣:“官家已經丟卒保帥,我還能在說什麼?”

李延慶注視着种師道平靜道:“童貫只是構陷令郎的第一人,但害死令郎卻另有其人。”

种師道粗濃的眉毛一挑,目光陡然間變得凌厲起來,“是誰?”

“是樑師成!”

种師道愕然,剛剛凌厲的目光又迅速黯淡下來,半晌沉聲道:“他這樣做有什麼意義?”

“或許是想挑撥童貫和太子之間的矛盾,這應該是他的初衷。”

“可你一夜間就查出來了,童貫查不出來嗎?太子會不明白嗎?”

“我雖然查出來,但沒有任何證據,而童貫那邊卻是證據確鑿,加上官家嚴懲了張惲,太子這把火究竟還是會燒在童貫身上。”

雖然這樣說,但真正的原因李延慶卻不敢說出來,那就是太子只是表面上看重种師道,就算太子查出真相,也不會爲种師道同時去得罪兩個朝廷權貴,最多做做表面文章,將來找個機會嚴懲童貫,收買西軍人心,以樑師成的心機,他怎麼可能看不出這一點,怎麼可能做作繭自縛之事?

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太子本性比較刻薄,薄情寡義,用人之時加以籠絡,用完了就一腳踢開,歷史上,他對宗澤,對李綱都是如此。

而另一方面也是种師道自身的問題,种師道忠於大宋,忠於天子,他之所以忠於趙桓,只是因爲趙桓是太子,如果是趙楷爲太子,他同樣會忠於趙楷,這樣的人會讓上位者賞識,卻不會真正視他爲心腹。

种師道長長嘆口氣,“朝廷官場之複雜,不是我能生存的地方,我還是回家安安靜靜度過最後的幾年餘生吧!”

就在這時,門口有親兵稟報,“大帥,給事中吳敏有事要見大帥。”

李延慶立刻明白了,這是太子要和种師道談一談了,他知趣地告辭而去。

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嘉王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賊立威第八百七十七章 膚施防禦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佳人賞雪 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九百零三章 偷運軍資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鄉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議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絕殺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七百零五章 各自站隊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八百六十六章 萬獅軍寨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軍殺至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上架感言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九百一十九章 引金入甕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會 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誅心之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六百三十章 西夏選擇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七百六十四章 民意勝天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九百二十六章 賀蘭老劍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六百零三章 攻佔燕京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第五十二章 股份合夥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第二百一十四章 困題求解 上第六十九章 調解矛盾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八十一章 再回縣城第八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斷處置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五百六十四章 揪出奸細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鬧大
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嘉王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賊立威第八百七十七章 膚施防禦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佳人賞雪 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九百零三章 偷運軍資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鄉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議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絕殺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七百零五章 各自站隊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八百六十六章 萬獅軍寨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軍殺至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上架感言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九百一十九章 引金入甕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會 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誅心之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六百三十章 西夏選擇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七百六十四章 民意勝天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九百二十六章 賀蘭老劍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六百零三章 攻佔燕京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第五十二章 股份合夥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第二百一十四章 困題求解 上第六十九章 調解矛盾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八十一章 再回縣城第八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斷處置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五百六十四章 揪出奸細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