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除夕

第162章 除夕

除夕。

章越身在汴京過得第一個新年。

太學裡的學生各自歸家過年,只有無處投奔的過年則留在太學裡。

不過歐陽修,陳襄卻都邀了章越到自己家中過節。

章越聽了又是高興,又是煩惱。

這是一個幸福的煩惱,歐陽修,陳襄這樣誠意邀請顯然都是將自己當作了自家子侄般看待,但是自己要去誰家過節呢?

章越想了想還是上午前往歐陽修吃個午飯,晚飯前再找個情由離去,然後在陳襄家中吃年夜飯如此。

除夕之日,章越與劉佐,向七,黃好義作別。

黃好義的兄長黃好謙家中過年,劉佐自也是回家,至於向七本以爲有章越相伴,卻孤零零地留在了齋舍之中。

章越帶了禮物前往歐陽修府中。

歐陽發見章越大包小包提了一堆東西,面上佯裝責怪道:“三郎,早說了拿此地當自己家,何必買這些東西,下次不可如此了。”

章越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有時候不必說太多話,一個‘不好意思’的表情即勝過千言萬語。

歐陽發當即帶章越去拜見歐陽修與家中女眷。

即是請到了家過年,就是通家之好,如此是可以拜見女眷。

章越至堂上拜見了歐陽修與其妻薛氏。薛氏是薛奎之第四女。

薛奎也是有識人之明,範鎮,龐籍,范仲淹都曾受過他舉薦。

當初薛奎很早就賞識歐陽修的才華,想將女兒嫁給他。但歐陽修中了進士後,卻給另一個大臣胥偃捷足先登搶先嫁女,此令薛奎很是懊惱了。

但歐陽修的原配胥氏卻不幸病故,這次薛奎可沒有錯過歐陽修,將自己四女兒嫁給了歐陽修。

至於薛奎的另一個女婿則是搶了歐陽修狀元的王拱辰。

歐陽修當年文才極好,是公認的狀元才,於是作了一件紅袍子準備狀元及第時穿。當時王拱辰與歐陽修同在廣文館讀書,看了歐陽修這袍子甚好,於是借來穿來還四處與人道:“我中了狀元啦!”

後來歐陽修殿試名次一落千丈,王拱辰卻成了狀元。

王拱辰娶得是薛奎三女兒,但不久病逝了,於是薛奎又趕緊將五女兒嫁給了王拱辰。

於是歐陽修藉機寫一首詩調侃王拱辰‘舊女婿爲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章越上堂拜見了薛氏行了子侄之禮,薛氏仔細打量章越相貌,不由稱許道:“果真是龍章鳳姿,難怪老爺一心要給你說親。”

歐陽修聞言意味深長地看了章越一眼,面上卻沒有言語。

歐陽發則道:“母親,這是自然,當日曾子固見了三郎也稱讚不已。我記得子固可還有三個妹妹待字閨中。”

薛氏笑了笑,看了一眼歐陽修卻沒有表態。

歐陽發倒是很熱心對章越道:“曾家是書香門第,又是清寒之家。如此出身的女子,必定又可持家又不凌人,正所謂娶妻娶賢,曾家女子乃是良配。爹爹,子固是你最得意的學生……”

章越心道,我也在爬牆在那,望眼欲穿等着呢,至於發哥你的意思是讓我主動一把?

歐陽修微微笑道:“聽聞曾家七娘過了年就是十九,比着三郎年長不少呢。”

“年長也無妨,福祿壽麼,倒是……”

歐陽發正需繼續說話,腿邊卻被人踢了一腳。歐陽發知是其妻吳氏踢的,於是立即收住話道:“也是,三郎或再等等也好。”

薛氏笑道:“三郎如此人才樣貌,何愁不能配個好女子,也不知汴京城的姑娘哪個有這等福氣。”

章越忙誠惶誠恐地道:“老夫人謬讚了。”

薛氏笑道:“老身從不輕易夸人,有一句話便是一句真話。”

吳氏笑着道:“兒媳可以作證,來咱們家的後生裡,母親可沒如此稱許過別人。”

章越心底很是高興,忙道:“在下惶恐,可是嘴拙不知說什麼纔好,只好謝過老夫人。”

薛氏慈和地笑道:“口拙了即心明瞭,甚好甚好。”

不久章越先行退下,薛氏對歐陽修笑着道:“你門下那麼多年輕後生,我看那曾子固與這章三郎皆可入眼的。”

歐陽修笑道:“修已明白,修若有女兒,定是早早嫁予三郎。”

衆人一陣笑聲。

歐陽修雖說說得是笑話,但吳氏笑了之餘,心底卻又有一番計較。

如今文才好樣貌又好的少年郎倒是哪裡都不好找。

似吳家如此家世,自也不喜歡等少年郎君中了進士,再上門求親,如此與那些榜下捉婿的商賈一般,有些失了身份。

說回來,她嫁了歐陽發,但發覺歐陽發才華是有才華,但不用心於舉業上,只知研究金石,把玩古器,以至於科舉連連碰壁。

至於十七……他們姐妹之中,就屬十五娘與十七娘心氣最高。

只是十五娘是明着,十七是暗着。十五娘高嫁給文彥博的兒子後,倒是一切和諧,令她本繃着的心倒是鬆了口氣。

如今她在想十七的婚事如何。後來她知道爹爹有可能相中了章越時,吳氏雖覺得這少年人才相貌都不錯,但畢竟出身寒門,倒覺得比吳家其他幾位女子的夫家實在差了不少,但如今看來這章越倒是不可小覷。

她與十七娘一起長大,雖說情同姐妹,但姐妹之間哪怕再好,都有個高低上下之心。若是將來章越中了進士,歐陽發仍是不第,如此……自己不就墊底了。

吳氏看了一眼章越,或許十七日後纔是幾個姐妹裡嫁得最好那個?

章越午飯之後即是尋了個藉口告辭,畢竟歐陽修家還有女眷,留着過夜不方便。

章越即前往陳襄家中。

陳襄的禮物,章越也是備了一份放在齋舍裡,如今去太學裡取了再前往對方家中。

但見小巷子的門前停了一輛騾車,章越猜想到底是誰會在此時拜見陳襄,但必是極親近的人才是。

老僕給章越開了門,章越入內後,但見堂上陳襄正與一名男子對坐聊天。

章越見了正要挪步離去,卻在這時陳襄叫住了章越道:“三郎……”

章越不好走開,只得上得廳堂對陳襄行禮道:“三郎見過先生。”

章越面對着陳襄卻將這名男子晾在一旁。

沒錯,此名男子就是章惇。

不意他今日也來拜見陳襄。

Ps:今日思路卡了,明天更五千字,一次性還賬。

(本章完)

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請假第203章 那人是誰?第785章 再入河州第492章 除裳第645章 奪三職第766章 齊家第170章 家宴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980章 遼國的饋贈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416章 政事堂論政請假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522章 入直第446章 投名狀第776章 正副之爭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435章 臨潭書絕壁第247章 考試政策第497章 無名之輩第308章 心流第56章 焚香禮進士第36章 不學有術第221章 考場夜雨第220章 開掛第127章 說親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405章 鈔法第677章 火燒天都山第193章 價值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314章 六論第317章 考後第822章 時代與變革第560章 升遷之喜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712章 庭參第797章 受賀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620章 強勢復出第291章 催婚第258章 真話第224章 表白第924章 宣麻拜相明日更新第990章 入京(兩更合一更)第100章 險峰第851章 抵京第861章 孤勇第632章 呂公弼第1053章 要章相公助我第974章 物物不務於物第983章 刺殺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790章 成功的辦法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974章 物物不務於物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784章 復仇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第242章 玉簪第214章 大佬的論斷第193章 價值第420章 有錢人家第397章 三衙第392章 改變第497章 無名之輩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196章 村夫第410章 你這缺人嗎?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訂閱)第514章 荒政(兩更合一更)第568章 帝王心術第848章 問話第879章 殿議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第131章 佩服第844章 入朝相爭第1048章 高樓第812章 大略第638章 出身第858章 怎麼有空來看老夫第1024章 章惇回京第876章 處置辦法第97章 翻山越嶺第567章 論王安石第454章 歐陽修父子第226章 盡心第149章 外室第1023章 惟精惟一(兩更合一更)第874章 抱負第694章 首戰第530章 商議第159章 上奏第373章 知經筵第884章 讒言第462章 臺諫(第二更)
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請假第203章 那人是誰?第785章 再入河州第492章 除裳第645章 奪三職第766章 齊家第170章 家宴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980章 遼國的饋贈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416章 政事堂論政請假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522章 入直第446章 投名狀第776章 正副之爭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435章 臨潭書絕壁第247章 考試政策第497章 無名之輩第308章 心流第56章 焚香禮進士第36章 不學有術第221章 考場夜雨第220章 開掛第127章 說親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405章 鈔法第677章 火燒天都山第193章 價值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314章 六論第317章 考後第822章 時代與變革第560章 升遷之喜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712章 庭參第797章 受賀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620章 強勢復出第291章 催婚第258章 真話第224章 表白第924章 宣麻拜相明日更新第990章 入京(兩更合一更)第100章 險峰第851章 抵京第861章 孤勇第632章 呂公弼第1053章 要章相公助我第974章 物物不務於物第983章 刺殺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790章 成功的辦法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974章 物物不務於物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784章 復仇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第242章 玉簪第214章 大佬的論斷第193章 價值第420章 有錢人家第397章 三衙第392章 改變第497章 無名之輩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196章 村夫第410章 你這缺人嗎?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訂閱)第514章 荒政(兩更合一更)第568章 帝王心術第848章 問話第879章 殿議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第131章 佩服第844章 入朝相爭第1048章 高樓第812章 大略第638章 出身第858章 怎麼有空來看老夫第1024章 章惇回京第876章 處置辦法第97章 翻山越嶺第567章 論王安石第454章 歐陽修父子第226章 盡心第149章 外室第1023章 惟精惟一(兩更合一更)第874章 抱負第694章 首戰第530章 商議第159章 上奏第373章 知經筵第884章 讒言第462章 臺諫(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