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進卷排名

第311章 進卷排名

翰林學士爲內製。

舍人院知制誥爲外製。

在大宋兩制官極爲清要,有兩府必取自兩制,兩制必取於館閣之說。館閣即是儲相養才之地。

如今兩制大臣正商定此次制科考試的名次。

制科需由兩名大臣推舉,此番被推舉來的有三十餘人之多。

但這三十餘人並非能直接參加秘閣考試,需兩制官通過三十餘人所呈的進卷篩選出合適的人。

先提名,次兩制篩選,再是難如登天的秘閣六試,最後纔是天子親自策問的御試。

宋朝自開制科以來所取不過三十餘人,仁宗皇帝在位四十多年也不過取了十二個,最後制科入等的考生就是如此一關一關闖過來的。

如今兩制大臣們正篩選進卷。

外製則有祖無擇,胡宿,王安石,張瑰,沈遘,吳奎。

卻說王安知知制誥也是新命。

之前官家讓王安石修起居注時,一連八疏表示我真的不想幹。你派人送詔書給我,我還要躲到廁所裡去。

這邊還與富弼一個勁的說,我要外任,我在京水土不服,要出外爲官。

不過知制誥的詔命一下,王安石居然就不推辭了,突然也是適應汴京的環境了。

這也是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

內製則是王珪,賈黯,蔡襄,範鎮。

這些人都是大宋名稱一時的文章大匠,同時也是未來宰執之選,如今要從三十多人中篩出合適人選。

範鎮率先出言道:“我推舉蘇軾,蘇轍二人爲此番的第一第二,章越爲第三,餘下他人也就罷了。”

衆人心想範公與二蘇可是老鄉,推舉兩位老鄉爲進卷第一第二有私心否?至於章越聽聞之前省試時,範鎮還打算篩掉對方的,結果誰知範鎮的女兒可是章越將來的內嫂。

吳家一發話,範縝女兒哭哭啼啼地回了孃家說了好一陣,之後聽聞範鎮託範祖禹給章越帶了份親筆信去。

這些事傳得是有鼻子有眼的,也不知真假。

衆人商議了一陣。

吳奎亦道:“我贊同範公此論。此外王魁,王介二生也可。”

張瑰也贊同了吳奎的意見。

此刻祖無擇出聲,他們推舉排名如下,分別是蘇軾,王魁,章越,蘇轍,王介。

王安石出面他推舉是王介,王魁,章越,至於二蘇則也可,但排名當靠後。

衆人聽了心想難道你王安石也有私心?這個王介是何人?王安石的摯友,二人過從甚密。

王安石推王介也太過分了吧。

賈黯則出聲言道:“吾以爲章越可爲第一,其餘老夫不問。”

沈遘,胡宿也是出面認爲章越第一,二蘇爲二三,其餘人不算。

最後只剩翰林學士承旨王珪沒表態了。

王珪綜合了一番道:“舉章越,王魁,王介,蘇軾蘇轍兄弟他們五人推舉最多,老夫以爲讓他們赴秘閣六試,諸位無意義吧。”

衆人商議了一番,也是表示贊同。

三十餘士子經過兩制大臣篩選最後列名五人。

不過名次還要最後排定。

制科要排定三次名次,進卷一次,秘閣閣試一次,御試一次,最後綜合定成績。

最後章越,蘇軾,蘇轍三人的進卷並列一等,至於王魁,王介則爲二等上奏排名呈給天子。

其中本來蘇軾要第一等,章越,蘇轍第二等的,不過王安石等數人出面反對,這三人才併爲一等。

坊間裡雖傳聞章越的文章並非上乘,但在場官員哪個不是飽學鴻儒,貫通經史,章越進卷的妙處都看在眼底。

最後朝廷下文給正在懷遠驛的二蘇,太平興國寺的章越,大相國寺的王魁及住朝集院的王介。

到了六月,汴京上空出現了日食這等異象。

天子再度起復富弼爲昭文館大大學士。

富弼辭而不受。執政遇喪皆起付,但富弼言金革變禮,不可用於太平盛世。官家連派五次遣使請富弼出山,富弼都不願意。

朝堂上陸續有官員上疏請韓琦出任昭文相。

韓琦也不推辭,大有天子任之,我即登位的意思。

這時候朝野上陸續有人傳聞,說韓琦與富弼在政事堂議論宰相起復之事時,韓琦故意當着富弼的面說到,此非朝廷盛典。

朝堂上傳聞起富弼與韓琦二人不和。

富弼女婿馮京回京後,數月不曾去見韓琦。但富弼出言請馮京登韓府,這才化解了誤會。

衆人都稱讚富弼忍讓,有賢相之風。韓琦任事,堪爲能臣之範。

不過韓琦還未出任昭文相,就遭人打臉了,打臉不是別人,正是王安石。

但王安石剛知制誥,就有詔下,說舍人院以後不許申請塗改(詔書)文字。

王安石一點不含糊,新官上任就洋洋灑灑地寫了一篇文章表示反對說道,這塗改文字是外製的職責所在,誰也不可以剝奪我們的權利。

王安石在上疏裡有這樣一句‘特以出於執政大臣所建而不改,是則陛下不復考問義理之是非,一切苟順執政大臣所爲而已也’。

這已不是含沙射影地批評了,而相當於指着韓琦的鼻子在罵了。

王安石與韓琦本就合不來,從此以後,二人索性就連見面也不打招呼了。

這時候有人猜測,王安石一再在制科中貶損二蘇,是不是因爲二蘇是韓琦推薦的緣故,故而挾私報復。至於爲何殿試製科上要一再推舉王魁,難道是因對方是富弼侄孫女婿的緣故。

若王安石真是這麼想的,那麼在韓琦與富弼之間,他可是真是提前站隊。

而王安石的好基友司馬光自知諫院後,屢屢就事上疏懇言,官家不僅一一接受,還在大宋的官場上刷足了存在感。

與此同時,與章越,王魁一併參加制科考試的蘇轍突然患病不能赴考。

韓琦親自上疏,讓蘇轍與章越同例,一併推辭制科考試的日期,以示朝廷重賢之意。

官家同意了韓琦的上疏,將本在七月進行的制科考試,又延至了八月。

一時之間,制科未開考,但卻因章越,蘇轍二人兩度將考試延期,都令汴京官員百姓對這一次制科考試充滿了期待。

二蘇早已名聞汴京,至於章越,王魁也是今科中翹楚,還有一位王介也是飽學俊傑。

這五人究竟有幾人可入等?誰又能得敕頭?甚至入三等?

轉眼就至八月十七,制科秘閣考試這日。

(本章完)

第477章 因禍得福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473章 御前敲打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421章 故交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第934章 臺諫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792章 決戰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396章 新君(感謝加十塊錢牛肉麪書友成爲第768章 韓絳的人情第657章 西北行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875章 女色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謝太子啊扶朕起來書友第930章 表態第895章 鬥爭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747章 人選第851章 抵京第367章 懲罰第248章 展望第468章 同年宴第573章 蘇軾三言第447章 安國寺塔記第456章 王韶第17章 山間歲月第636章 知制誥第113章 入汴京第890章 國是第392章 改變第987章 盜書第220章 開掛第154章 買賣第916章 安排差事第906章 古渡題詩第536章 深宮大雪第768章 韓絳的人情第327章 奏對第475章 效太宗皇帝第997章 章家和吳家(兩更合一更)第829章 長風破浪第317章 考後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431章 入潼關第625章 御試第572章 激勵族侄第246章 殘信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371章 經筵第534章 知人之難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153章 茶香第464章 一夜失勢第972章 戰爭威脅第577章 酒宴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756章 數其罪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樂第989章 衣鉢(兩更合一更)第420章 有錢人家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1001章 野望(兩更合一更)第972章 戰爭威脅第472章 轉對之制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631章 不易第692章 約降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68章 三字詩作者(第三更)第879章 殿議第859章 支持或反對第378章 消息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524章 省元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566章 蘇氏兄弟請假第51章 小溪西流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68章 三字詩作者(第三更)第21章 師兄弟第547章 比喻第244章 王安石第867章 補鍋第619章 天下絕不可無參政第498章 離開第988章 參知政事(兩更合一更)第274章 議親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718章 班底
第477章 因禍得福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473章 御前敲打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421章 故交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第934章 臺諫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792章 決戰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396章 新君(感謝加十塊錢牛肉麪書友成爲第768章 韓絳的人情第657章 西北行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875章 女色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謝太子啊扶朕起來書友第930章 表態第895章 鬥爭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747章 人選第851章 抵京第367章 懲罰第248章 展望第468章 同年宴第573章 蘇軾三言第447章 安國寺塔記第456章 王韶第17章 山間歲月第636章 知制誥第113章 入汴京第890章 國是第392章 改變第987章 盜書第220章 開掛第154章 買賣第916章 安排差事第906章 古渡題詩第536章 深宮大雪第768章 韓絳的人情第327章 奏對第475章 效太宗皇帝第997章 章家和吳家(兩更合一更)第829章 長風破浪第317章 考後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431章 入潼關第625章 御試第572章 激勵族侄第246章 殘信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371章 經筵第534章 知人之難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153章 茶香第464章 一夜失勢第972章 戰爭威脅第577章 酒宴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756章 數其罪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樂第989章 衣鉢(兩更合一更)第420章 有錢人家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1001章 野望(兩更合一更)第972章 戰爭威脅第472章 轉對之制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631章 不易第692章 約降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68章 三字詩作者(第三更)第879章 殿議第859章 支持或反對第378章 消息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524章 省元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566章 蘇氏兄弟請假第51章 小溪西流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68章 三字詩作者(第三更)第21章 師兄弟第547章 比喻第244章 王安石第867章 補鍋第619章 天下絕不可無參政第498章 離開第988章 參知政事(兩更合一更)第274章 議親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718章 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