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

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

浦城,章越,章度之?

何人也?

在座之人響起了陣陣嗡嗡聲。

吳安詩,吳安持的神色很精彩,一旁有人問吳安詩道:“吳兄,這章越章度之你可識得?”

吳安詩神色一僵。

此人以爲吳安詩不知,又轉頭對旁人問道:“章度之是何人?”

這人道:“似有幾分耳熟啊。”

“對啊,我也是耳熟,一時卻記不起了。”

“莫非就是那個……那個寫三字詩,而被天子賜同三傳出身的太學生?”

“不錯,你這麼一說,我倒是記起了。那封辭三傳出身疏,文辭樸實無華,但卻字字動人。我還特意命族學先生教授給每位子弟。”

“嗯,那辭三傳出身疏實乃磨志練心之文。”

“吾倒更喜歡他爲諸葛孔明寫得攻心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此言極是精要,道盡治國之妙,聽聞曾樞密曾將此聯掛在書房,後聽聞對方是一名太學生後實在驚訝,言此非一介秀才可言也。”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不禁將章越勾勒了一番,他經學有三字詩,聯有攻心聯,文章有辭同三傳出身疏。

在座衆人雖是文壇宿老,但不免看過一或二,但也不足以令他們留下特別深刻印象。甚至不到一成人知道此子與歐陽修,三蘇,曾鞏有所交往。

畢竟汴京是爭名之地,每日每月每年都有無數青年才俊至京,有人作了好文章或詩詞什麼的或轟動一時,若沒有續作,就很快湮沒了。

真正能留下一席之地,除非真的非常非常拔尖方可。

如今提及章越大家心底有了個數,之前大家都不知道此詞作者何人,若說一個之前從未聽聞過的無名之輩驟然爲之,那麼無論是誰心底多多少少都有些不信服。

現在聽聞是章越,不少聽過他名字的人都有所改觀,對這青玉案之詞的作者,心底也稍稍有了底。

“聽聞這章三郎的兄長是章惇章子厚,狀元公章子平的族親。”

衆人再度明白。

再好的文章詩詞也有人從雞蛋裡挑骨頭,但聽聞是章惇章衡,也就是前宰相章得象的族親,那可不好輕易惹得。

章氏子弟衆多,萬一自己罵了一句,被對方的族人上門來理論或暗中記恨就不好了。

身家背景作用就是如此,不管能不能讓你得譽,至少可以不讓你莫名招黑。

其實一個詩詞風靡和流傳就是如此,比如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一問世即轟動四方,以至於洛陽紙貴。

但很多作品也要經過時光的錘鍊。歷史上青玉案剛問世其實並不轟動。

這首詞問世時有些默默無名,以至於衆人連此詞在歷史上到底是何時所作,也是各執一詞,前後跨度達到二十年之長,若一面世即是風靡,或是有人公開讚賞提及,絕不至於什麼時候寫得都不知道。

宋朝詞壇主流風格是婉約風,如‘溶溶月,淡淡風’,‘細雨溼流光’。

後來才漸變豪放風,蘇軾與辛棄疾就是豪放風的代表。豪放派風格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先是蘇軾的清放,到辛棄疾時雄放,再後來則爲粗放。

就好有人喜歡清淡口味,有人喜歡大火爆炒,不同風格的人看對方流派詩詞皆有異端之感。

而辛棄疾這首詞就屬於豪放派中的婉約詞。

而且時人總是對同時代的作品進行貶低,而對年代久遠的作品進行拔高。

比如央視爸爸拍得《笑傲江湖》剛播的時罵聲可謂鋪天蓋地,大家總拿來與港版對比,二十年後在某瓣上居然已翻到了八分多。

至於梅堯臣這樣詩壇宗師,年事已高,身子又多疾,已不怎麼看後輩文章,對於章越名字確實沒聽過。而且老者的思維總是有一等難以改變的定勢,年輕人作的詩詞,旁人看得再激動,他們要麼覺得離經叛道,要麼覺得蹈襲舊作。

梅堯臣沒看過章越的文章,可卻聽過歐陽修在自己面前不止一次提過章越的名字。

如此說來也是自己人。

梅堯臣可是歐陽修摯友,好得不能再好的那等,時人將他們稱之爲‘歐梅’。

梅堯臣心底有數,他再看了一遍,倒真有幾分欣賞。這也並非是看人下菜,其實也是大多人的心理。

此詞真的是好,同時也有拉朋友子侄一把的心思。或者說看在歐陽修的面子上。

梅堯臣道:“方纔我等還道元夕詞至今幾千首,皆是反覆,令人有無耳目一新之感。不意此青玉案倒是有推陳出新。”

其實梅堯臣觀點不一定對,但詩壇地位就在那邊,這是權威,必須給予尊重。

如此再有意見的也要收起來,至於之前本是讚賞此詞,如今也可公然表達出了。

仔細說來,詩詞鑑賞的圈子,也有那麼些官場的意思。

酒香也怕巷子深,必須有伯樂,可說到底還是那句話‘打鐵還需自身硬’。大佬可以將有實力的進行拔高,但卻不能將沒有的說成有的。

梅堯臣一言之後,有一人道:“此詞既有大聲鞺鞳,亦有小聲鏗鍧。道盡此下半闕婉約之處,不在大晏小晏之下。”

下面衆人一片片嗡嗡之聲。

“聞上半闕則掩口,聞下半闕則神傷。”

一人道:“然也,正如梅公所言上半闕極盡豪放,下半闕則峰迴路轉,婉約之至。尤足稱道,我看今年的元夕詞第一,非此青玉案莫屬。”

說到第一,衆人之中有點頭的,也有搖頭的。

此公說完見衆人表情,梅堯臣笑道:“今年元夕詞第一在可言不可言之間,但這等好詞在此,我只爲分個伯仲,豈非糟蹋了這滿汴京的燈光,當空之皓月,詞中的妙韻。”

衆人都是笑着稱是。

“向來文無第一,我倒覺得王俊民這首元夕詩更高一籌,也不怕諸位說笑。”

衆人都是笑了。

如此倒是爲了這首青玉案少了很多爭論。

此刻連吳安詩也看出來道:“梅公倒是袒護章度之。”

吳安持道:“一是確有賞識,二來也是看在歐陽公的面子上。”

吳安詩道:“多是看在歐陽公的面上。”

吳安持道:“哥哥,梅公再看在歐陽公的面上,也不能將沒得說成有的。”

吳安詩不悅道:“這還沒娶十七,你倒如此爲三郎說話了,連我這兄長的話也不放在眼底了麼?我倒要知道這燈火闌珊處那人到底是誰?說不準是樊樓裡哪個歌伎呢,這還未成婚就勾搭起人來了?”

吳安持道:“方纔梅公不是說,未必是姑娘,而是汴京,官家,甚至天下皆可。”

吳安詩這纔不說話了。

一人笑道:“依我之見,這兩面金旗怕是給這章家郎君了。”

“此爲壓軸之作。立即填寫詞牌。”

這時樊樓中酒客未散。

有人忽道:“你看最後一面詩詞牌,寫得是何等詩句?”

“可爲壓軸之作麼?”

店夥計在衆目睽睽下將詞牌掛上時,不少人跟着念至‘東風夜放花千樹……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一時之間,樊樓的喧鬧聲一下子少了一半。

衆人都在仰頭讀詞。

有的歌妓已是按着這青玉案的詞牌,低聲吟唱起此詞來。

王魁看後道:“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好詞,到底何人所作?”

王魁轉頭回顧,不知何時何七已不告而別。

“你看詩牌掛起來了。”

王魁一擡頭,但見二樓之處,章越韓忠彥等一羣太學生扶欄而立。

一人手指得詩牌笑道:“齋長看到了麼?你的青玉案掛在了樊樓之中了。”

章越雙手扶欄而望點了點頭,此刻他立在這裡,下面是樊樓的散鋪。臺下衆人得知他已是青玉案的作者後,紛紛抱拳或作揖行禮。

章越笑着一一回禮,這時他看見了王魁。

但見王魁神色有些落寂,向他作揖表露了一個恭賀的意思,章越亦是回禮。

正在這時,卻見樊樓名妓蘭欣兒端着兩面小金旗的盤子走到章越面前。

樊樓中名妓衆多,歷史上李師師也是出自樊樓的。

樊樓也是獨有安排,每一面金旗都由名妓送至各方的才子手上,至於蘭欣兒則排在最後一人,她也是樊樓裡最有名的幾個妓女之一,不少有錢家的公子哥要見她一面也是千難萬難的那等。

蘭欣兒見了章越有些不可置信地問道:“這位可是章家郎君?”

“正是。”

蘭欣兒美目綻出光彩道:“實不曾料到……”

下半句蘭欣兒沒有說,她沒料到章越如此年輕,又是如此俊朗,甚至還比自己小了幾歲。

衆人都是笑了,不少人看着章越心底羨慕道,好啊,寫了一首詞,不僅得了兩面金旗,還博得了名妓的歡心。

蘭欣兒道:“郎君之詞我方纔讀了,上半闕是滿城燈火,滿街遊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極盡繁華,但下半闕卻寫了一位女子,此女子不慕榮華,甘守寂寞,獨自而孤高,這滿城鶯鶯燕燕,若是缺了這樣一位女子,又有何滋味呢?”

“欣兒方纔讀了此詞實是淚不能止,敢問郎君一聲,這女子郎君是否已是找到了?”

(本章完)

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273章 論名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538章 新黨舊黨第466章 任守忠完了第861章 孤勇第956章 韓琦身後第263章 真相請假下第97章 翻山越嶺第433章 酒量第756章 數其罪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131章 佩服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165章 信約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596章 正反相攻第690章 經營第367章 懲罰第773章 異化第938章 底線和規矩第300章 官職第463章 柳暗花明第392章 改變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606章 皇帝一句話頂你一車話第675章 擂鼓第900章 縱火和救火第123章 章府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64章 (第四更,求月票)第379章 心底話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137章 府元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219章 入場第999章 熙寧十年第934章 臺諫第1049章 殺牛分肉第399章 伯樂歐陽修第791章 淺攻的抉擇第380章 建儲之議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993章 商談(兩更合一更)第207章 不累心第205章 憑信(感謝kown1書友的盟主)第416章 政事堂論政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602章 決定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97章 翻山越嶺第868章 事先第36章 不學有術第646章 閒居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874章 抱負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920章 執政第301章 瓊林宴第898章 提條件第145章 期限第445章 霸道第405章 鈔法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1009章 公羊之儒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156章 客人第895章 鬥爭第384章 我不願作官家第316章 破天荒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241章 執牛耳第943章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第572章 激勵族侄第355章 夫妻第173章 傳頌請假第782章 金牌之下勒令退兵第143章 詩第227章 如意郎君第1058章 利民是爲了利國第485章 章越的發明第420章 有錢人家第259章 朋友圈第298章 有錢故而任性第399章 伯樂歐陽修第887章 兄弟同院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321章 御試第769章 名覆金甌第617章 其才勝己十倍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302章 大科名世第259章 朋友圈
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273章 論名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538章 新黨舊黨第466章 任守忠完了第861章 孤勇第956章 韓琦身後第263章 真相請假下第97章 翻山越嶺第433章 酒量第756章 數其罪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131章 佩服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165章 信約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596章 正反相攻第690章 經營第367章 懲罰第773章 異化第938章 底線和規矩第300章 官職第463章 柳暗花明第392章 改變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606章 皇帝一句話頂你一車話第675章 擂鼓第900章 縱火和救火第123章 章府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64章 (第四更,求月票)第379章 心底話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137章 府元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219章 入場第999章 熙寧十年第934章 臺諫第1049章 殺牛分肉第399章 伯樂歐陽修第791章 淺攻的抉擇第380章 建儲之議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993章 商談(兩更合一更)第207章 不累心第205章 憑信(感謝kown1書友的盟主)第416章 政事堂論政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602章 決定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97章 翻山越嶺第868章 事先第36章 不學有術第646章 閒居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874章 抱負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920章 執政第301章 瓊林宴第898章 提條件第145章 期限第445章 霸道第405章 鈔法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1009章 公羊之儒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156章 客人第895章 鬥爭第384章 我不願作官家第316章 破天荒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241章 執牛耳第943章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第572章 激勵族侄第355章 夫妻第173章 傳頌請假第782章 金牌之下勒令退兵第143章 詩第227章 如意郎君第1058章 利民是爲了利國第485章 章越的發明第420章 有錢人家第259章 朋友圈第298章 有錢故而任性第399章 伯樂歐陽修第887章 兄弟同院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321章 御試第769章 名覆金甌第617章 其才勝己十倍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302章 大科名世第259章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