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未雨綢繆

第440章 未雨綢繆

歲末之時,汴京很是熱鬧。

大相國寺,開寶寺,龍興寺,天清寺等汴京諸大寺皆作浴佛會,各寺煮七寶五味粥與信徒們,此粥亦謂之臘八粥。

到了臘月時,寺廟會派僧人一一送面油給信徒們,同時請他們捐上元燈油錢。

這日在汴京交引所內,大相國寺的空清禪師,帶着寺中的都寺,監寺抵此,親自與交引所贈予了面油。

接待大相國寺一行的乃蔡京。

蔡京如今得了吏職,是書令使。

似書令使在汴京各衙門一抓一大片,算不得什麼人物,但管理這交引所近一年來,他已算得汴京商界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聽得對方提及捐上元燈油錢的言語,蔡京將茶碗一合言道:“大相國寺的上元燈會天下聞名,京早已慕之,故而我打算以交引所的名義捐三萬貫燈油錢!”

空清禪師雖是出家人,但聽得蔡京居然肯出三萬貫錢,當即率全部僧人相謝。

蔡京笑道:“我早有心慕佛,不過燈會時,我交引所要九十九盞燈,其中最大最亮的那盞燈,需掛在寺央,讓所有來大相國寺看燈的汴京百姓都見到!”

“正當如此,貧僧一定辦到,”空清禪師心想,之前猜想能化得五千貫一萬貫已是了不起,沒料到居然得了三萬貫,見事情辦得如此順利。空清禪師又是高興又是忐忑地道:“此事不用過問沈令使?”

蔡京笑道:“區區三萬貫,我還能是能做主的。”

空清禪師合十而去,衆僧人都是面有喜色。

蔡京回至衙門時,頓聞得一陣陣香氣傳來,原來今日交引所的公廚用果子雜料煮粥,提前過臘八。

蔡京負手走到院間,公吏們紛紛向他行禮。

蔡京露出志得意滿的神色,想當初他不過是興化軍普普通通的士子,旁人提及他不過是蔡襄的族親而已。

他如今放棄了進士考試之路,他的弟弟蔡卞曾屢次與他說,爲了交引所的差事竟放棄了讀書進取,值得麼?

蔡京覺得值得,爲官這條路走得實不容易,多少讀書人進取?其中考中進士又有幾人,就算考中了,可能皓首窮經一輩子,頭髮也花白了。

就算中了進士,也是選人,要經歷多少年的磨堪,內調外調到地方任官輾轉多年,官至如蔡襄這般三司使,十個進士出身的官員也不到一人,至於宰相更是不敢想象。

與其如此,倒不如抓住眼前實實在在的好處,更關鍵是在蔡京心底,章學士學究天人,是一個值得跟隨的對象。

章越去陝州公幹時,曾傳授給蔡京一副陰陽燭圖冊,按章越的說法,他畢生之所學都在此中。

此圖共有三十六幅,上合北斗天罡之術,其中‘紅三兵’,‘黃昏之星’,‘烏雲蓋頂’,‘曙光初現’,‘三飛烏鴉’,‘十字星’等等,這些圖形變幻莫測,用以預測鹽鈔之價格極準,可謂極盡鬼神之事。

蔡京每日研學此三十六圖,夜不能寐。

若用打個比方,蔡京現在就似撿到九陽神功的張無忌,平白從章越身上落得了一個絕世武功秘籍。

然後蔡京通過高賣低買,在交引所裡呼風喚雨,半年之內鯨吞得十餘萬貫。

蔡京感嘆章越真爲神人也!

隨隨便便傳得一副陰陽燭圖冊,即有如此奪天地造化,神鬼莫測之能。

章越身上還有多少本事,蔡京實不知也。

這時聽有人在他身邊耳語了幾句,蔡京一聽露出大喜之色,匆忙趕至堂上。

章越正坐在堂上一面喝茶,一面看帳本。沈言沈陳叔侄正陪在下首。

蔡京見此屏息靜氣地至章越身邊行禮。

章越擡起頭看見蔡京溫和地笑道:“元長來了,我走這段日子,交引所着實辦得有聲有色。”

蔡京連忙道:“一切都是託學士的威福。”

章越繼續看帳道:“大相國寺的僧人都走了?”

蔡京道:“是,他們爲了上元節燈油錢而來,我自作主張給了三萬貫,要他們添九十九盞書寫交引所名字的燈,其中還有一盞十餘丈高的龍鳳彩燈,所有來觀燈的百姓都可以看到。”

章越欣賞地看了蔡京一眼,這個時候沒有廣告的概念,但蔡京能利用上元燈會的人流量,將交引所的名頭打出去,着實是想在了前面。

章越道了一句:“三萬貫不貴!”

蔡京聞言大喜,爲章越的賞識而高興。

仁宗皇帝好佛,汴京上下崇佛風氣很盛,十七娘也是這般,家裡每年都要佈施寺廟錢財。章越知道十七娘的生母出家修行,故而對於十七娘佈施寺院也是支持的。

章越看了帳本後,覺得無誤於是道:“我不在汴京這段日子,三位着實辛苦了。”

三人皆是一臉恭敬。

章越道:“既是人都在此,就召開董事會吧!”

四人之中,章越代表三司,沈家父子代表沈家的股份,沈言還是董事長,蔡京則代表管理層,至於陝西運司缺席,薛向已將陝西運司的表決權全部讓章越代行。

至於其他人無一持股至三千股以上,故而無法出席董事會。

其實章越之前送給文彥博兩千股後,手上仍有沈家父子給的一千股,此外還有些零散股份,十七娘前前後後在市面上買了五百股,還有歐陽家,吳安詩等持有也超過一千五百股。

若是可以章越還可以再送一個自己人進董事會,但沒有這個必要。

故而章越召開董事會,三人皆表示無異議。

章越道:“此番交引所半年之利爲三十七萬三千餘貫。我打算拿出三十二萬五千貫分紅,你也知道朝廷如此用度緊張,三司那邊入不敷出,陝西那邊西夏人虎視眈眈,故而必須以分紅之錢財上繳朝廷,以消弭朝野之間對交引監之非議。”

交引所年中時分紅二十四萬貫,當時陝西運司分十五萬貫,三司七萬五千貫,一萬五千貫爲管理分紅。

當時陝西運司佔了大頭爲五萬股,三司兩萬五千股,五千股爲管理股。

此一股分紅爲三貫。

但分紅三十二萬五千貫,卻又是一個樣子,之後沈家叔侄入兩萬五千股(原先三萬股,減持五千股),交引監又出兩萬股與民間募資一百萬貫。

一共合計是十三萬股。

其中兩萬五千股在民間流通,故稱之爲流通股,流通股就是認股不認人。如今在市場上炒得一百貫一股的就是流通股。

而十萬五千股則爲非流通股,在交引監裡存案,一旦有哪位大股東要減持必須經過董事會同意方可。

(此流通股與非流通股定義與今日不同!只是引個名頭)

如此算來十三萬股最後每股可分得兩貫五百錢。

陝西運司分得十二萬五千貫,三司爲六萬兩千五百貫,管理股爲一萬兩千五百貫,沈家叔侄爲六萬兩千五百貫,流通股亦分得六萬兩千五百貫。

累計交引所一年每股分紅五貫五百錢。

沈家叔侄分得與三司一般多,但章越認爲是必要的。

蔡京雖有才幹,但市場經驗與威望都不足。而讓官員來管理,縱有威望,但容易犯官僚主義的錯。沈家父子入股以後,負責交引所大部分的管理,使之與市場實現了真正的接軌,而且章越知道他們之前身爲汴京第一大金銀交引鋪,身後必有神秘大佬的支持。

至於是哪位大佬,沈家叔侄既是守口如瓶,當然章越也不會過問。

總之一個董事會,將各方面的利益統籌在一起。

如今聽得章越分配,蔡京與沈家叔侄自是章越說什麼,他們聽什麼,全然一切以章越馬首是瞻。

“董事會如此運作必須定下,如此我若調離三司判官也可放心了……”

聽得章越這麼說,三人不由一驚,這完全沒有準備啊。

說實話交引所競價制度的建立,以及交引所的股份分配,無一不是開先河之舉,但是章越卻要走調離了……

沈言問道:“敢問學士是否聽說什麼消息?”

沈言心道自己一直未聽說此事,若真是有,他也要替章越擺平此事。交引所如今太需要章越的眼光與見識來領導了。

章越道:“我並未聽得什麼消息。”

其實章越辦交引所的第一日就在準備自己離開交引所,如何繼續運作之事。

章越道:“我聽得一人若是得志之前,要經得住兩關,第一關是謠言,有人會在背後中傷你,第二關邊是污水,有人會構陷你莫須有之事。古往今來莫不過如此。”

“這交引所也是如此,之前不顯山不露水,賺了多少你知我知,但如今一股已值得近一百貫,咱們交引所一共是多少股,一共十三萬股,那便是一千三百萬貫,朝廷一年四分之一之所入!這麼多的錢誰能不眼紅?”

“這時一定有人打他的主意,這個是誰我如今不知道,但一定會有!就似一塊黃金掉在地上,總有人按捺不住會過來撿的。”

衆人聽了臉色都很沉重。

蔡京則感慨這就是未雨綢繆,料事於前,自己又從學士身上學得一手。

章越道:“其中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我從三司鹽鐵案的任上調走,換一個人過來主事,最後將朝廷的真金白銀侵吞漁利,中飽私囊!”

“故而我今日是告訴你們需早有這個準備!”

(本章完)

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118章 真先生第208章 蒐集齋第1043章 良知(兩更合一更)第58章 考取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505章 安排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818章 便商貿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356章 新婚燕爾第694章 首戰第521章 人間隨處有乘除第556章 便這麼定了請假下第1040章 上門認錯第771章 改變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454章 歐陽修父子第541章 年輕的官家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60章 上架感言第397章 三衙第668章 福將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500章 山居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950章 坐而論道第55章 考試第488章 澤國第492章 除裳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32章 學霸第846章 還有機會嗎?第602章 決定第473章 御前敲打第780章 下岷州第258章 真話第100章 險峰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1031章 放手去幹便是(第二更)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283章 平邊策第670章 將帥分歧第259章 朋友圈第122章第156章 客人第118章 真先生第186章 三蘇父子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30章 用六第81章 初會第774章 喂餅第778章 就事論事第988章 參知政事(兩更合一更)第917章 入京召對第70章 趙押司之死第967章 遼道宗第13章 求學第892章 送你吃劍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81章 初會第455章 人才第864章 上日第655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第606章 皇帝一句話頂你一車話第1009章 公羊之儒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506章 事功難第169章 同進士出身第890章 國是第516章 面君第651章 興亡百姓苦第57章 神童詩第901章 出外(兩更合一更)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170章 家宴第368章 開封府實在暗無天日請假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第1004章 天下拜託章公了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507章 梯子沒了第387章 嘉祐八年第1042章 論孟第296章 期集二第792章 決戰第85章 這個人已經瘋了第601章 吳府壽宴
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118章 真先生第208章 蒐集齋第1043章 良知(兩更合一更)第58章 考取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505章 安排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818章 便商貿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356章 新婚燕爾第694章 首戰第521章 人間隨處有乘除第556章 便這麼定了請假下第1040章 上門認錯第771章 改變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454章 歐陽修父子第541章 年輕的官家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60章 上架感言第397章 三衙第668章 福將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500章 山居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950章 坐而論道第55章 考試第488章 澤國第492章 除裳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32章 學霸第846章 還有機會嗎?第602章 決定第473章 御前敲打第780章 下岷州第258章 真話第100章 險峰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1031章 放手去幹便是(第二更)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283章 平邊策第670章 將帥分歧第259章 朋友圈第122章第156章 客人第118章 真先生第186章 三蘇父子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30章 用六第81章 初會第774章 喂餅第778章 就事論事第988章 參知政事(兩更合一更)第917章 入京召對第70章 趙押司之死第967章 遼道宗第13章 求學第892章 送你吃劍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81章 初會第455章 人才第864章 上日第655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第606章 皇帝一句話頂你一車話第1009章 公羊之儒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506章 事功難第169章 同進士出身第890章 國是第516章 面君第651章 興亡百姓苦第57章 神童詩第901章 出外(兩更合一更)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170章 家宴第368章 開封府實在暗無天日請假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第1004章 天下拜託章公了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507章 梯子沒了第387章 嘉祐八年第1042章 論孟第296章 期集二第792章 決戰第85章 這個人已經瘋了第601章 吳府壽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