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莊路上。
陳勝忍不住好奇,向池二憨問道:“那塊無字牌位供得是誰?”
池二憨搖搖頭道:“除了老爺,恐怕沒人知道。”
“難道你家少爺也不知道?”
池二憨古怪地看了陳勝一眼,答道:“少爺問過老爺兩次。”
“怎麼說?”
“前一次挨一記大耳刮子,後一次被老爺踹了一腳。”
陳勝大汗,默然無語。
……。
豐惠城,如今是“財大氣粗”了,這形容詞是相對於之前兵力的捉襟見肘而言。
咱有人了!
這讓朝廷文武官員一時間都腰桿子挺了起來。
他們從紹興府到驛亭再到豐惠,這一路上,也就在驛亭外水田初嚐了一下勝利的滋味,其餘時候都在奔波。
就算心性再懦弱的人,一直被這麼壓抑着,久了,都會有爆發的那一刻。
於是,一場對敵反擊戰就在這麼個氣氛中醞釀起來。
這也是開戰以來,紹興府朝廷第二次上下形成一致。
戰鬥開始了。
非常順利!
城外清軍幾乎在同時,發動了對豐惠城又一次攻城。
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城中明軍也同時發動了反擊。
以有備對無備,以衆擊寡,可想而知,清軍這時會是怎樣的意外和慌亂。
三千人的清軍攻城部隊被明軍兩路迅速擊潰,大半人被當場格殺,少部分人潰散於田間荒野。
宜將餘勇追窮寇!
朱以海、錢肅樂等人站在城樓上意氣風發,下達了將戰鬥進行到底的命令。
此時腦子清醒的人也有,譬如張煌言,譬如廖仲平……可他們無法左右整支明軍。
於是,明軍一路高歌對城外清軍的大本營,發動了此次戰爭以來,第一次反擊殲滅戰。
其實話得反過來說,如果僅僅是戰術而言,錢肅樂等人發動這樣的反擊戰無可厚非,而且適當、及時。
折損了近半的清軍,此時兵力最多不足六千人,而出城擊敵的明軍卻有萬人之衆。
明軍已經佔據了局部兵力、士氣、補給等諸方面有利因素。
這樣的條件下,取得局部戰的勝利,確實是可以指望的,也是幾乎可以肯定的。
可將與帥的區別在於,前一個的本份是思考戰術,後一個的本份是籌謀戰略。
明軍此時缺少的是帥才,以戰略目光去審視整個局勢。
錢肅樂終究是個文人,哪怕再豪邁悲壯,也不足以勝任領導起這麼大的一次野戰,他甚至沒有給明軍留下一支可以救急的預備隊,而朱以海,那就更不用說了,他此時除了意氣風發,沒有別的了。
朱媺娖說到底只是個十七歲的女孩,空有一付捨身爲天下的理想,又怎麼可能精通軍事呢?
在她看來,能贏,就是好事。
加上對於吳爭的抗令(主要是抗她的令),她同樣憋着一肚子的氣,能在此克敵制勝,其實與她內心的渴望,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這也是她不去阻止的真正原因。
朝廷上下,由此步調一致。
可他們卻沒有時間去想,或者說根本就沒往那方向想過,如果真能取勝,又何必棄驛亭轉進豐惠呢?
只要調豐惠明軍協防驛亭,不就完了嗎?
驛亭和豐惠距離太近了,近到沒有供明軍殲滅城外清軍,轉來迎戰驛亭清軍的時間。
如果城外只有一千以內的清軍,或許可以在殲滅之後,再從容撤回城內防禦。
可那是六千清軍啊,追隨多鐸入關的八旗軍。
就算是六千頭豬,任由你殺,得多久?
正因如此,明軍在與清軍激烈交戰之時,多鐸親率大軍,不期而至。
對於明軍來說,是不期而至,對於清軍,卻是如願以償。
而明軍最大的噩夢不是因多鐸率大軍趕來,而是從吳莊撤退的博洛率騎兵穿插至明軍與豐惠城之間,截斷了明軍回城的路。
明軍由此陷入了清軍合圍之中。
不僅如此,博洛騎兵還對明軍後部發動了突擊。
戰場局勢瞬間扭轉,如同一個天,一個地。
明軍士兵並非不英勇,可任何一個人,在滿身熱血的時候,突然被一盆冰水從頭淋下,這種酸爽,都會導致士氣的急劇低落,反差太大了。
明軍的進攻勢頭迅速停止,開始往後退。
城牆上的朱以海、錢肅樂此時卻傻了。
特別是朱以海,他從驛亭城外拎過“泥炸彈”之後,這滿腔的熱血正熊熊燃燒着。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這口號猶在他的耳邊迴響。
可怎麼就突然成了這樣呢?
錢肅樂急了,可他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他迅速下令,要親率城中僅有的三千守軍出城增援。
這下張煌言真按捺不住了,堅決抵制了錢肅樂的決定。
而這次朱媺娖也站在了張煌言這一邊。
三千守軍,那就是城中數千傷兵加上婦孺的命啊。
如果再出戰,豐惠就是不設防的城了。
官員們滿臉悲愴地在城樓上看着這一幕,無不涕淚交流。
在這個時候,他們才認識到一點,自己確實不是指揮大軍作戰的那塊料。
廖仲平的性格,介乎於陳勝和厲如海之間。
只是穩重不如厲如海,血性不如陳勝,但他的軍事閱歷、經驗確實勝過厲如海,果斷勝過陳勝。
他在多鐸援軍到達時,便迅速下令,令己部脫離明軍進攻序列,從側面迎擊多鐸大軍。
此時的廖仲平,雖然還是千戶,但他麾下一營,已經升格爲紹興府近衛,加上當時方國安叛亂,其部被吳爭收編,後朝廷和王之仁瓜分了這支明軍,廖仲平部已經擴充至三千人。
這也是廖仲平敢毅然揮師迎擊多鐸援軍的底氣。
好在豐惠城的格局不大,周邊已經容納不下多鐸上萬人的軍隊,加上多鐸大軍中也已經沒有了騎兵。
廖仲平部雖然獨木難支,卻也真的擋住了多鐸大軍,給了明軍一絲喘息的機會。
可博洛的騎兵,確實給明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倉促之下,明軍根本無從防禦騎兵。
短短一柱香的時間,明軍後部已經被博洛騎兵犁了一遍,至少數百明軍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