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

隨着伏完這話一出,那在樹上扔樹枝的男女幼童的身份,也就昭然若揭了,自然是伏泉的堂妹伏壽和關羽的兒子關平無疑了。

而此刻在樹下,教授其他孩子,被伏壽稱爲三兄的儒服少年,乃是伏完的三子,伏泉的三堂弟伏均。至於那個出身涼州,被伏均教授《論語》的虎頭虎腦的英俊少年,他姓馬,有一個讓伏泉一見之下就甚喜之,主動要求他來伏完門下讀書的名字,那就是馬超,那個後世一直傳誦的“西涼錦馬超”。

樹上下四人被伏完那一聲叫喊,也是嚇了一跳,臉色各異。其中,在樹上的伏壽和關平二人,最是大驚,畢竟,他們二人敢如此放肆,也就是趁着伏完接到書信,回書房看信,而不是將注意力放到他們身上而已。

現在,當伏完回來,伏壽和關平二人,自然如同老鼠見到貓一樣。若是細細觀察,便會察覺那先前被伏均問得一句話都答不上來的馬超,卻是很快的轉頭,對着剛剛從樹下下來的二人,在伏完、伏均二人視線的死角處,吐着舌頭,那副樣子,顯然是在爲伏壽、關平二人接下來的後果而悲哀。

隨着二人小心翼翼的從樹上爬下,伏完一臉陰沉的看着二人道:“爾等不要命乎?竟敢私自爬樹,回去抄錄《孝經》十遍,今日交出,抄不好不得離開大堂一步!”

顧不得組織語言,伏完開口就是一頓大喝,直把關平和伏壽二人給說得頭都不敢擡一下,低聲行禮道“諾”,隨後便欲往大堂而去。

然而,這時候,突然院子前方,傳來一陣打鬥之聲,其中夾雜着兩道熟悉的青澀聲音,一下子令得伏完大驚,忙驚呼道:“黃敘、孫策二子何在?”

“不知,適才還在附近……”這邊伏均看了看四周說道,說話語氣越來越低,顯然,他也是發現了情況的不對。

似乎在伏均把馬超拉出來單獨替父授課時,那兩個年齡和他相近的小魔頭,竟然趁着這機會溜出去了。

說話時候,伏均身邊的馬超,卻是在明白黃敘、孫策那兩個武藝不俗的傢伙打鬥時,眼中突然放光,精神煥發,完全不似剛纔那虎頭虎腦的粗苯模樣,雙手捏成拳頭,不斷摸索,嘴中更像是流出口水一樣,顯然,聽到打鬥,他的手也是手癢無比。

“氣煞吾也!氣煞吾也!”伏完明白那二人可能又私下比武后,大聲怒道,而後也不管這幾人,連忙跑出院子,去循着聲音傳來方向走去。他可不希望這幾個孩子在自己府中出現什麼以外,畢竟他們的父親都是宋氏、伏氏外戚的忠誠勇武下屬,若是出了岔子,顯然無疑會讓那些猛將對宋氏、伏氏不滿。

眼看伏完離開,場上所留四個少年孩童,相互忘了一眼,都選擇了跟着去看好戲。就是伏均這個自小就被伏完教育的禮節不失的小大人,也是整了整自己髒亂的束髮後,帶着其他幾人,直奔武打聲音所傳的方向。

另一處別院內,兩個年輕俊俏的少年郎,正各自持一把木刀,打鬥着。旁人若是小看二人,就一定會吃大虧,因爲他們拿起木刀相互之間的戰鬥,一點兒也不遜於外面那些異於常人的遊俠私鬥,可見這兩個年輕孩子的武力如何。

這兩人自然就是剛剛伏完口中所說的黃敘和孫策了,前者乃是昔日被張仲景救活的黃忠的兒子,而後者卻是深受宋氏、伏氏外戚大恩的孫堅的長子。

他們和先前的關平、馬超一樣,都是伏泉特別要求他們的父親,將孩子送到伏完這裡授學的。畢竟,對伏泉而言,要想籠絡這些絕世猛將,除了給予官職厚祿這些前途以外,更要讓他們不爲後代煩憂,而這讓幾人孩子來伏完這裡學習經書,自然就是一步妙棋了。

讓他們送長子來,其實也是相當於一種變相的試探,有點類似於質子的性質,如果其等有二心,絕對不會立即答應或者說理睬自己的。終究,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會很大,一旦他們以後對自己有所想法,但考慮到長子和伏完有這一層師生關係,都要三思而後行。

而且,這些孩子拜入伏完門下,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更是一種早早的將他們的政治標籤打了進來,將他們的家族和伏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

其中,孫策、馬超都是在歷史上證明過自己,而關平有其父壓制,事蹟不顯,至於黃敘,歷史上卻是早死,也不知其前途如何。但伏泉想來,虎父犬子的事蹟終究是少,就算這兩人都廢了,可有着孫策、馬超的支撐,以後就是伏氏有什麼變故,以這二人後來的權勢的,也會效死力保的。

如果說,倘若關平、黃敘這兩個沒有在歷史上多留幾筆的人,因爲自己的改變,日後發揮出不小的作用,那對自己而言,可就大賺了。所謂“虎父無犬子”,伏泉覺得,只要不是過分放棄自己,紈絝無度,兒子再如何,有其父風采,都是可以成才的,成不了才,也就差的是機緣未至而已。

當然,這收孩子做學生一事對於伏氏來說益處甚多,但對關羽、黃忠、孫策、馬騰這四人來說,甚至他們的家族來說,如果沒有做牆頭草的準備,那麼也是十分有益處的。

畢竟,漢代以經學立本,除非你想做一輩子的武將,否則在文武不分的漢代,肚子裡起碼還是需要一點兒墨水的。這也就讓那些孩子的父親,他們從家貧一路走到現在,成爲了大漢的權利階層後,也在想着如何讓子孫有一個更好的出身和起點。

如此看來,當伏泉提出讓他們送孩子到伏完這裡讀書時,對着四人來說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自然除了馬騰以外,一開始就極度渴望伏完收徒。一來,伏完是現任不其侯,也是青徐伏氏學的大家,是天下有數的知名大儒:二來他更是皇戚,自家孩子能夠拜在伏完麾下,當然要慶祝了。

關羽、黃忠、孫堅三人開始都沒有異議,他們能有今天,不都是宋氏、伏氏的提攜,自然十分清楚這樣的對自家孩子的後果,所以紛紛答應。

而馬騰,則是一開始沒想同意,其實按他本意,是想讓現任馬氏家主馬日磾收馬超爲徒的,畢竟,一來馬日磾也是天下知名的儒士,少小便繼承了大儒馬融的學說,二來這樣還能保證馬騰這一支右扶風馬氏偏支和主家的緊密聯繫,畢竟他這一分支和主家,實在分離的太遠了。

不過,馬日磾即使看到馬騰的增長,也爲馬騰這一偏支證明了身份,縱然伏泉似乎十分高看馬騰,但也沒有答應收馬超爲徒。至於原因,自然是馬騰的資歷和官位,還不值得馬日磾重視,因此,最終馬騰爲了讓馬超從小便有好的出身,還是選擇讓馬超拜在伏完門下了。

“殺……”

前院裡,院子不算大,兩人也只是單純比武,倒是讓這裡成爲一個不錯的習武之地

打鬥時,些許距離對黃敘來說彷彿咫尺,踏步,掄刀,瞬息間,手中木刀帶着厲嘯兜頭斬下,此刀若是由木頭變成鐵的,估計現在已經不知道飲過多少人血了。

“哐!”

孫策雙手持木刀硬擋住黃敘這雷霆一擊,縮後一步巧妙卸下大力,其實心中也在嘀咕,不是說黃敘小時候得過絕症嗎?怎麼還能有這般力氣?

之後,孫策在黃敘發動第二輪攻勢前搶先出手,刀出帶出一陣風聲,瞬間,黃敘也不得不暫避其鋒,心中也在暗道這孫策倒是和他爹一樣,都是勇猛之輩,武藝不低。

兩人再次陷入靜立,他們的目光也都微微下斜,見到手中木刀,都已經出現了不少的裂痕,密密麻麻的,也令得二人微微蹙起劍眉,在清秀的臉上煞是可愛。

“殺……”

而後,兩人同時暴喝一聲,疾走,對刀,隨着木刀似乎要在裂痕中慢慢崩碎,“鏘鏘”不絕於耳。

“唰……”

孫策險險避過敵刀,雙目如炬,揮刀橫掃,黃敘以刀截擊,繼而再度搶攻,雙方打的是難解難分,誰也不讓誰。

“鐺!”

一聲激盪後,黃敘仰頭長嘯,刀勢如奔騰之大河,排山倒海卷往對面,實在難以想象,這麼小小年紀,用木刀就能揮舞出這等刀法,實在非常人所謂,長大之後更是不得了。

孫堅此時額頭微微浸着汗,見此,口中暴喝道:“來得好!”

說完之後,孫堅挺刀相迎,雙方翻轉騰挪,遊走廝殺,刀勢盡爲幻影,看之不清……只是,戰至如此最激烈時,伏完的身影也是到了這裡。

見到打得如此兇險的兩人,很少見到打鬥場面的伏完卻是有些驚呆了,幸好這木刀很難傷及人性命。否則的話,如果不是木刀,他們用任何真刀的,伏完恐怕現在就要拼着這張老臉,忍着被伏泉埋汰,也要把那幾個孩子全部逐出不其侯府,任你父親是誰,都和他無關。

其實,這種孩子比鬥在不其侯府裡並不是一次,那些人對於伏完的脾氣也算是瞭解頗深了,所以一直以木刀相鬥,爲的自然就是避免被伏完踢出軍營。

“黃敘、孫策,爾等還不住手?”顧不得去尋思兩人刀法如何,伏完連忙大喝道,阻止他們繼續比武,實在對於他而言,兩個少年這麼打鬥,太過危險了。

當然,即使是伏完,也不得不承認這二人刀法是了得,可見幾人未來前途,真是可謂是“虎父無犬子”,但此刻當務之急結束兩人這場無休止的爭鬥,這時伏壽等人也趕了過來。

果然,聽得此音,打鬥進入忘我的兩人,這纔回頭看到正一臉怒容看着他們的伏完,立馬和見到鬼一樣,收了自己的木刀,而後和伏泉行禮。

當然,收刀是收刀了,不過他們臉上浮現的神色,明顯是一點反思都沒有。雖然,他們全都在等伏泉訓示,那有些畏畏縮縮的樣子,顯示着他們是害怕了,但並未說明他們會因此收手,顯然以後若是還有機會,他們還是會在課上如此的。

伏完此刻心力交瘁,有些累了,批評了二人以後,如同剛纔懲罰伏壽、關平一樣,也狠狠的懲罰這兩個比武者,這纔將這件事情解決。而後,留下伏均好生看護,又掉來幾個奴僕看守,保證沒人能保住這幾人離開後,伏完這纔去後院休息。

一時間,不其侯府的大堂裡,飄蕩着好幾個抄寫《詩經》的少年哀嘆不公。不過,爲了保證伏完繞過他們,直接登門和他們父母打報告,這幾人就不敢不認真寫,也不敢偷工減料。

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五百二十六章 高歌勁舞震羣賊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一百二十九章 崩其右翼第二百六十四章 將此獠拉出去斬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禍已有先因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八十五章 外放幽州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六章 瘟疫第六百零二章 韓遂疑竇變兵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五十章 宋酆兵敗第一百九十四章 漢蠻激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閻忠誡勸清君側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一百七十一章 雌雞一唱天下白第一百九十九章 何不直入閬中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七章 埋葬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四百二十六章 相遇救鹿第一百七十章 拼搏的屠戶第四十二章 江東生亂第六章 瘟疫第二百六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域第一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賊勢軍力甚難敵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六百三十一章 白馬義從天下無敵乎第六百一十五章 斷糧道者卻中伏第五十七章 麋良買官第三百三十八章 汝曹誤朕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五百八十三章 誰謂我無憂 積念發狂癡第四十七章 月兒第六百六十七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五百一十二章 望陛下收回成命第一百五十九章 梟雄雄傑最大敵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前後夾擊可破漢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三百二十七章 速下鄂縣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家羽翼需盡誅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一百三十六章 捷報傳京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路南行路崎嶇第四百零二章 賈文和主動請纓第六百二十九章 局勢又失控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域第一戰第六十一章 上巳節第六十七章 孫文臺成名戰鮮卑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五百八十六章 聯姻是宋伏的需求第八十九章 楊縣良將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二百三十六章 欲募板楯蠻爲兵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三百八十章 周郎小兒有大略第四百一十六章 伏氏不現約何氏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原秋風漢軍急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二百二十五章 蠻人爭議第四百零六章 敢問交好幾世第三百四十一章 揚州待援第三百一十章 頓兵蘄春將何如第二百六十三章 丟卒保車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宮門第三百五十四章 詐門前夕四百一十一章 一門爭死爲黨人第六百三十章 石門第三百五十九章 提攜長刀爲君死第三百八十章 周郎小兒有大略第六百七十二章 塞北豐收和大婚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三百六十六章 募丹陽兵第六百一十三章 從此無羌唯有漢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三百三十四章 竇武真的是君子楷模嗎第六百八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九十七章 關羽殺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地往事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
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五百二十六章 高歌勁舞震羣賊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一百二十九章 崩其右翼第二百六十四章 將此獠拉出去斬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禍已有先因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八十五章 外放幽州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六章 瘟疫第六百零二章 韓遂疑竇變兵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五十章 宋酆兵敗第一百九十四章 漢蠻激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閻忠誡勸清君側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一百七十一章 雌雞一唱天下白第一百九十九章 何不直入閬中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七章 埋葬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四百二十六章 相遇救鹿第一百七十章 拼搏的屠戶第四十二章 江東生亂第六章 瘟疫第二百六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域第一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賊勢軍力甚難敵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六百三十一章 白馬義從天下無敵乎第六百一十五章 斷糧道者卻中伏第五十七章 麋良買官第三百三十八章 汝曹誤朕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五百八十三章 誰謂我無憂 積念發狂癡第四十七章 月兒第六百六十七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五百一十二章 望陛下收回成命第一百五十九章 梟雄雄傑最大敵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前後夾擊可破漢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三百二十七章 速下鄂縣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家羽翼需盡誅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一百三十六章 捷報傳京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路南行路崎嶇第四百零二章 賈文和主動請纓第六百二十九章 局勢又失控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域第一戰第六十一章 上巳節第六十七章 孫文臺成名戰鮮卑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五百八十六章 聯姻是宋伏的需求第八十九章 楊縣良將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二百三十六章 欲募板楯蠻爲兵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三百八十章 周郎小兒有大略第四百一十六章 伏氏不現約何氏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原秋風漢軍急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二百二十五章 蠻人爭議第四百零六章 敢問交好幾世第三百四十一章 揚州待援第三百一十章 頓兵蘄春將何如第二百六十三章 丟卒保車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宮門第三百五十四章 詐門前夕四百一十一章 一門爭死爲黨人第六百三十章 石門第三百五十九章 提攜長刀爲君死第三百八十章 周郎小兒有大略第六百七十二章 塞北豐收和大婚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三百六十六章 募丹陽兵第六百一十三章 從此無羌唯有漢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三百三十四章 竇武真的是君子楷模嗎第六百八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九十七章 關羽殺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地往事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