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周郎小兒有大略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那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可是好好的把周瑜誇讚了一遍,初聞有人叫喊周瑜之名,伏泉還是有些驚訝,畢竟這麼巧就讓他遇到三國時基本奠定三足鼎立的形勢的周郎,運氣可真是大的很。

當伏泉帶着心腹幾人入了郡署官舍時,只見到一箇中年文吏正指着一個孩童喝斥着,雖然那中年文吏聲音嚴厲,但是他對面的孩童卻是一點兒不懼,反而似乎有種要和那文吏吵架的樣子,真是有點英雄出少年的意思。

在那文吏還待喝斥,卻看到郡署官舍門外來了數人,領頭一人正是太守陸康長子陸儁,連忙不敢怠慢,舍了自己那族侄,連忙向陸儁等人行禮。如今是陸康作爲廬江太守,掌管這一郡之地,自然作爲陸康長子的陸儁,因爲陸康親屬的關係,受廬江城內百姓官吏的禮遇。

有人行禮,伏泉當然不會在外人行禮時,自己卻很沒禮貌的做其它事情,那樣的有失自己身份,因此自然在那人行禮後,還禮應對。

隨後,在陸儁的引薦下,兩人一番介紹,對方因爲面前的是“戾龍”伏流川而吃驚,而伏泉也因爲對方報出他的名號爲“周亮”後,心中稍安。的確,以周瑜的年齡,自然不可能是伏泉面前這個明顯脫離了年齡的中年文吏,而不是他的話,那周瑜只能是眼前那個不遠處的孩童了。

看着自己眼前不遠處的那個真實歷史上,一把大火將掃滅北方,氣吞天下的曹阿瞞徹底燒得狂不起來,將他平定南方的希望徹底燒沒了的美周郎,伏泉心裡暗笑,誰能想到,那位奠定三分天下基礎的周公瑾,此時還是個被人指着鼻子罵的臭小子呢?

有趣,有趣,實在是有趣之極!

當然,本來因爲聽到周瑜名字,心中有着幾分異樣心思的伏泉,此刻明白那孩童是周瑜時,也是心裡斷了那些念想。畢竟,這周瑜此時就是毛都沒長齊的熊孩子,對伏泉而言根本一點兒用處都沒有,就算想要培養,這年齡未免也是太小了。

可是,伏泉不想招惹周瑜這熊孩子,但周瑜在聽到伏泉和他族叔相互介紹後,可不會輕易放過伏泉。只見得周瑜在兩人相互介紹後,聽到伏泉名字,眼前一亮,跑過來,虎着嘴巴問道:“爾便是那‘戾龍’伏流川?”

“豎子,平日所教禮儀何在?貴人在此,如此無禮,氣煞吾也!”伏泉還未回話,那個文吏周亮聽了後,卻是一臉怒容的提前喝斥道,古人最重禮儀,特別是世家大族,更是從小教授家中子弟爲人禮節,那周瑜如此不知禮數的直呼旁人姓名,真是大大的失儀,也難怪周亮聽後大爲光火。

不過畢竟是世家出身,周亮也只是喝斥教訓一聲。可不像後世許多家庭會玩那種“棒棍之下出孝子”的事情,深信儒家的漢朝士人可只會學習孔老夫子的勸誡教育而已,至於動手,那是粗人沒文化的纔會那麼做,這也是兩漢世家豪族子弟年少時許多人頑劣不堪,但依舊成才成名的是世家豪族子弟多的原因,除了世家豪族的教育資源以及他們步入仕途的政治人脈資源好以外,更多的還是他們對族內子弟循循善誘的教育。

周亮喝斥過周瑜之後,又趕快對伏泉行禮,賠罪道:“下官族侄年少頑劣,失禮之處,還望君侯見諒!”

“無妨!無妨!”伏泉擺手制止了周亮,轉而低頭看着面前個頭小小的周瑜,笑着問道:“天下之中,人稱‘戾龍’,又名伏流川者,唯孤是也,不知爾這小兒尋孤有何事?”

“善!善!”小周瑜跳着腳拍手道,剛要繼續說話,卻聽得一聲冷哼,他知道那是自己族叔的聲音,連忙停下,然後對伏泉正色行禮道:“周瑜見過伏巴郡。”他知道,這是自己那族叔周亮還在發怒他在外人面前失儀,連忙補救。

雖說周瑜父親和他的諸位伯父都不在舒縣,在外地做官,家族裡沒什麼能治得了他,然而若是真得把這族叔得罪慘了,搞得周亮直接寫信給他父親周異,說不得以後又要捱得一番訓斥,所以這時候周瑜是連忙補救。果然,在周瑜這番補救的行禮之後,周亮的臉色才稍好,不過他那眼神還是讓周瑜不安,顯然是周瑜無端端的衝撞伏泉讓周亮心情十分不好。

“嗯!真佳兒也,來日必定不凡,舒縣周氏果乃著姓,不愧爲太尉周公後輩哉!”伏泉頷首應道,同時也是爲了提前和這未來的江左美周郎結個善緣,好好誇獎了一番周瑜。當然,伏泉相信自己這誇讚的客氣話估計也就這面前的少年周瑜會信,從他欣喜的眼神裡便可看出他的開心,至於周亮等人,肯定是不信的,只當是伏泉爲了給舒縣周氏一點面子,不計較熊孩子周瑜的先前失儀,才誇獎的,畢竟無緣無故的就誇獎小孩子日後不凡,有點清醒的人都不會去信這一套的。

至於伏泉口中所說的太尉周公,卻是讓周亮臉上一喜,因爲說來他們舒縣周氏裡,這周公卻是他們的驕傲。周公說得是周瑜的從祖父周景,這位乃是做過三公里司空和太尉兩職的名臣,如果能活得再久一點的話,說不得就能做成上位三公的大滿貫,把司徒、司空、太尉給做齊了,實實在在的官場牛人一個。

當然了,周景最令人樂道的是他那句“臣子同貴,若之何不厚”的名句,當時周景轉任河內郡太守,不管是在豫州刺史還是河內太守任上,他都愛才好士,擢賢薦善,唯恐有所疏漏。每到節歲的時候,總是邀請所舉的官吏前往後堂,與他們共同歡宴,如此多次,才讓他們就任。贈送的財物,沒有不齊全的,既而又選用他舉薦的門生的父兄子弟爲官,對這希爾都特別厚待,之後周景面對世人輿論便經常說這句名句來自我讚美,意思就是兒女猶一體,怎麼不能厚待他們。

能將提拔門生,收受賄賂,說得這麼有理的,也是不凡。不過,縱然如此,人家也是做到了三公位置的牛人,而且不僅周景如此,周景的二兒子周忠也不差,歷史上靈帝死後,獻帝即位,他也和他父親一樣,登上了三公里的太尉的位置。

有時候伏泉會想,如果漢末未亂,三國並未出現,說不得舒縣周氏會在周瑜的手裡完成三世三公的壯舉,以他的能力做到三公並不困難。不過,如果只是如果,世上沒有那麼多可能出現,就像羅貫中寫小說,刻意貶低摸黑周瑜,襯托諸葛亮一樣,導致後世許多人認爲周瑜是個心胸狹窄、嫉賢妒能的僞君子,而卻不知周郎是個寬宏大度、風流雅緻、少年英才、有勇有謀,爲孫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能人。

如果羅貫中沒這麼寫的話,恐怕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討厭周郎吧。至於周瑜和周亮的這一切伏泉是沒在意的,而且他也沒有心思去尋根究底,因爲他的注意力都被周瑜吸引。

適才周瑜那一番行禮,可謂是有禮有節,配上他從小孩子開始天生便有的一副帥氣臉蛋,真有一種風度翩翩的樣子,若是用這姿容想象長大後周瑜的樣子,伏泉不由得感慨,果然後世有名的“美周郎”真是不虛此名。

同時,看這周瑜的樣子,伏泉心裡也是不由有些嫉妒,本來伏泉長得也不差,按理來說他家族的基因也不錯,不然也不會出過一位貴人,兩位駙馬,但和周瑜這小孩時便展露的帥氣相比,就有些自愧不如了。

想到這周瑜不僅文武雙全,直接可以說是入則拜相,出則拜將,而且還精通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有“曲有誤,周郎顧”之傳,簡直就是後世網文裡開了掛的重生者,治政打仗無所不精,還可以各種文藝技能撩妹。

與他相比,伏泉感覺自己這個正經重生者卻是失敗到了極點,猶如天生的高富帥和後天的屌絲逆襲的區別,開了掛都不如,真是人比人,氣死人。當然,現在這個“美周郎”還是個孩子,伏泉想來這一世,以他早活這麼多年,佈局這麼久的大前提下,任你這“美周郎”再厲害,還能厲害到逆天不成?

之後,周瑜明顯有話想要伏泉說,不過卻被他那族叔周亮制止,因爲這次來伏泉可不是閒聊的,而是要拜見陸康的。畢竟伏泉見陸康除了敘舊以外,更重要的是和陸康商議如何應對剛剛被他擊敗一陣的黃穰叛軍的,自然不能在這裡和周瑜這個少年扯皮太多。

最後,伏泉只能和周瑜這小傢伙說了一句“來日去府上做客”後,在陸儁的帶領下往官舍裡走去,留下小傢伙一臉恨恨的眼神。不過周瑜自始至終也不敢上去強行和伏泉攀談,因爲他族叔周亮一直守在他旁邊,死死的盯着他,想來若是他再做出失禮行爲,他那族叔肯定輕繞不了他,寫信就給他在外爲官的父親打報告去了。

“叔父,那黃穰賊子定無糧也,此刻賊軍新敗……”

“住口!豎子小兒哉,休得胡言!”

沒辦法,周瑜只能繼續走他本來想走的策略,通過自己這個在郡署爲官的叔父的關係,把自己關於叛軍的想法推測告訴太守陸康。只是,很顯然,周瑜那族叔根本不聽周瑜的“一派胡言”,在他看來自己這族侄連毛還沒長齊,就想議論軍事,明顯是異想天開了,就算他從小熟讀兵法韜略又如何,等他長大些再和自己提這建議,自己說不得會聽。

只是,有人不信,有的人卻是會信,如果伏泉在此,聽到周瑜此言,說不得又要嫉妒起來了,只能說有的人天生就是將才的命,天賦極好而已……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也。從祖父景,景子忠,皆爲漢太尉。父異,洛陽令。

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摘選自《三國志》

景字仲饗。闢大將軍樑冀府,稍遷豫州刺史、河內太守。好賢愛士,其拔才薦善,常恐不及。每至歲時,延請舉吏入上後堂,與共宴會,如此數四,乃遣之。贈送什物,無不充備。既而選其父兄子弟,事相優異。常稱曰:“臣子同貴,若之何不厚!”先是司徒韓演在河內,志在無私,舉吏當行,一辭而已,恩亦不及其家。曰:“我舉若可矣,豈可令遍積一門!”故當時論者議此二人。

景後徵入爲將作大匠。及樑冀誅,景以故吏免官禁錮。朝廷以景素著忠正,頃之,復引拜尚書令。遷太僕、衛尉。六年,代劉寵爲司空。是時宦官任人及子弟充塞列位。景初視事,與太尉楊秉舉奏諸奸猾,自將軍牧守以下,免者五十餘人。遂連及中常侍防東侯覽、東武陽侯具瑗,皆坐黜。朝廷莫不稱之。視事二年,以地震策免。歲餘,復代陳蕃爲太尉。建寧元年薨。以豫議定策立靈帝,追封安陽鄉侯。

長子崇嗣,至甘陵相。

中子忠,少歷列位,累遷大司農。忠子暉,前爲洛陽令,去官歸。兄弟好賓客,雄江淮間,出入從車常百餘乘。及帝崩,暉聞京師不安,來候忠,董卓聞而惡之,使兵劫殺其兄弟。忠後代皇甫嵩爲太尉,錄尚書事,以災異免。復爲衛尉,從獻帝東歸洛陽。

摘選自《後漢書》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丟卒保車第四百八十七章 攔腰截斷鮮卑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薦才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二百一十四章 益州分野有王氣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爲也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三百零三章 吾段公外孫也第一百四十章 可願通漢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原秋風漢軍急第八十三章 斬袁赦 天下乃安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二百四十九章 甘氏疑雲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七十五章 徵拜議郎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二百四十七章 曹操 你老婆我收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雪夜行刺第五百八十八章 必令涼州成赤地第四百二十六章 相遇救鹿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五百三十八章 孝子名士皆宣傳第二百五十七章 雪夜行刺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餘亦亡矣第一百三十章 猛將之威當如斯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檄文討賊板楯蠻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四章 帝心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四百四十三章 彈汗山和連第二十章 人情第三百一十章 頓兵蘄春將何如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子威儀可真威風第六百零二章 韓遂疑竇變兵事第二百四十三章 形同烝母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三百四十七章 血染山崗鴉渡來第四百一十八章 解危度厄何伯求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二十一章 旨意不妥第一百六十九章 袁赦自盡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六十章 揭過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三百零二章 有何喜事第四百一十二章 望門投止思張儉第一百二十九章 崩其右翼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六百三十一章 白馬義從天下無敵乎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襲鮮卑狼豕突第一百二十九章 崩其右翼第六十二章 文姬尚在懷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計宋伏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各有志 出處異趣第五百零五章 襲擾後方逼決戰第六章 瘟疫第六百四十三章 驃騎將軍涼州牧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七十章 伏完假節第三百五十四章 詐門前夕第二百一十三章 太公涓釣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臉談五百一十三章 無地百姓出塞屯田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十章 佳兒早慧第六百七十一章 黑山賊滅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五百六十一章 蛾賊軍勢雲泥別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域征服史第三百七十二章 小民從來不可輕第一百一十四章 夜襲第四百五十章 打仗就是來搶劫的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丟卒保車第四百八十七章 攔腰截斷鮮卑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薦才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二百一十四章 益州分野有王氣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爲也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三百零三章 吾段公外孫也第一百四十章 可願通漢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原秋風漢軍急第八十三章 斬袁赦 天下乃安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二百四十九章 甘氏疑雲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七十五章 徵拜議郎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二百四十七章 曹操 你老婆我收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雪夜行刺第五百八十八章 必令涼州成赤地第四百二十六章 相遇救鹿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五百三十八章 孝子名士皆宣傳第二百五十七章 雪夜行刺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餘亦亡矣第一百三十章 猛將之威當如斯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檄文討賊板楯蠻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四章 帝心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四百四十三章 彈汗山和連第二十章 人情第三百一十章 頓兵蘄春將何如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子威儀可真威風第六百零二章 韓遂疑竇變兵事第二百四十三章 形同烝母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三百四十七章 血染山崗鴉渡來第四百一十八章 解危度厄何伯求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二十一章 旨意不妥第一百六十九章 袁赦自盡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六十章 揭過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三百零二章 有何喜事第四百一十二章 望門投止思張儉第一百二十九章 崩其右翼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六百三十一章 白馬義從天下無敵乎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襲鮮卑狼豕突第一百二十九章 崩其右翼第六十二章 文姬尚在懷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計宋伏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各有志 出處異趣第五百零五章 襲擾後方逼決戰第六章 瘟疫第六百四十三章 驃騎將軍涼州牧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七十章 伏完假節第三百五十四章 詐門前夕第二百一十三章 太公涓釣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臉談五百一十三章 無地百姓出塞屯田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十章 佳兒早慧第六百七十一章 黑山賊滅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五百六十一章 蛾賊軍勢雲泥別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域征服史第三百七十二章 小民從來不可輕第一百一十四章 夜襲第四百五十章 打仗就是來搶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