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

百騎劫營衝陣,說是說得簡單,但真正敢這麼做,並且能做成功的,卻是很少很少,很顯然,自持武勇的呂布雖然頗有自大之嫌,但他的確是有這個實力的。

丁原站在指揮車上親眼見證了這個奇蹟,撫掌而笑道:“呂將軍壯勇,百騎橫貫十萬胡騎,比昔年廣子李敢有過之無不及,真飛將軍在世,幷州之幸也!”

當然,心裡面,丁原也是有些不滿,呂布驍勇不假,卻不能爲其所用,反而屢次違令。如果可以,丁原自然想納呂布於麾下,縱然呂布內懷桀驁,但是若能將其納入麾下,這種不可多得的猛將於丁原而言,何其幸運!

可惜,丁原終究當這幷州刺史遲了,對方早爲大將軍何進看重,不然也不會這麼年輕就升任偏將軍,依丁原看,若是此戰能將胡人大敗,這呂布少不得要被大將軍徵召入京了。而丁原雖然是呂布上官,但是某些時候,呂布依仗大將軍之勢,也不聽他命令,就像剛纔的百騎衝敵陣,這麼危險的事情,都沒有和丁原這個幷州刺史報備,呂布如今之桀驁不馴,可見一般,然而丁原也是有些無奈,何進和袁氏關係密切,他身爲袁氏故吏,自然不好太多針對何進的心慕之人。

說實話,呂布剛纔的舉動確實是冒失過分,擅作主張之極,此舉可謂是將丁原置於一個極其尷尬的位置上。現在衝陣成功便就罷了,倘若衝陣失敗,傳出去說不得有人要說丁原威信不足,御下無方。

不過隨着呂布功成,兩軍還未決戰,便爲漢軍立下難以估量的大功,一切自然不同。這不,在丁原身旁的董卓和耿祉,都是由心恭祝丁原獲得此等猛將,但只有丁原自己心裡清楚,呂布無論此戰勝或不勝,僅憑此功,其必然會被何進徵召,他已然不屬於自己,不屬於幷州了。

想到得遇猛將,卻不能爲己所用,丁原心中何其苦惱,然而面對身旁二人吹捧,只能苦笑應對,也是難堪。

胡人聯軍後方,看着呂布率二十三漢騎揚長而去,須卜單于臉色奇差,數萬匈奴勇士,莫說追擊,連背後放箭也是不敢,顯然是被對方神勇震懾到了,這一戰從一開始就埋下了一絲陰霾,他能有好心情就怪了。

只是,就算如此,即使與漢軍對戰千難萬難,須卜單于也不能退,因爲他知道,退了將一無所有。如果部民們知道他不敢與漢人對戰,必然恐慌,而到時候漢人帶着於夫羅來奪位,須卜單于用屁股想都能知道那些被自己弒殺羌渠單于而逼迫投降的部民們,會支持誰?

毫無疑問,明顯是於夫羅這個還算是正統的前單于後人,雖然羌渠即位,和當時的漢朝使匈奴中郎將張修有點關係,正是因爲殺了前任的呼徵單于,羌渠才能執掌大匈奴,但是終究沒有證據,沒有人說得清張修和羌渠之間有沒有什麼勾結。

因此在匈奴部民眼裡,須卜這個弒殺單于奪位者,明顯極其不正統,就算匈奴單于繼承從來都是伴隨着血腥的,但一旦奪位者不能給部民帶來好處,部民絕對會選擇更靠譜的人。

“殺!爲了大匈奴,殺……”最終,須卜單于只能拔出自己手中那造型精美彎刀,對周圍大喊道,並且身先士卒的衝鋒,就算漢人再強大,他也不能退縮,爲了他自己,必須和漢人拼命。

“殺!”

“殺!”

“殺!”

……

“嗚嗚……嗚嗚嗚……”上百支牛角號同時吹響,聲音低沉渾厚,伴隨着的是六萬呼嚎着胡語的胡騎,如海浪般呼嘯着向漢軍衝來。

“大匈奴……”須卜單于奮聲吼道,一邊策馬,一邊揮動手中的彎刀,彎刀上那些閃光的寶石,在日光之下,散發出奪目的光彩,如同即將到來的血腥一樣妖冶。

“大匈奴……”屠各人、南匈奴人騎馬賣力的大吼着,他們眼珠通紅,一聲聲從胸腔喉嚨噴涌出的口號,似乎具有催眠之效,暫時驅散了內心的惶恐。

那一聲聲的大喊裡,似乎也有他們內心裡的狼性甦醒,或許,縱然他們依舊對於如今強大的大漢有所畏懼,甚至面對漢軍會瑟瑟發抖,但是一旦有機會,面對富庶的漢人,他們還是會伸出自己的獠牙。

屠各人本就是匈奴別種,是匈奴人的後代他們喊起“大匈奴”這個口號,完全是毫無障礙。一萬匈奴人、兩萬屠各人脫離軍陣,伴隨着“大匈奴”的歡呼聲馳往漢軍方陣,數萬騎發力奔騰,猶如大浪翻卷,聲勢浩大到了極點,大地劇烈搖晃。

與胡人正好相反,漢軍方陣除了那些新兵步卒顯得有些慌亂外,其他漢軍倒是顯得略微安靜,不少士卒隨着令旗有條不紊做着準備。

隨着,十數面令旗向下一揮,兩百餘輛弩車同時發動,巨箭夾帶着淒厲的呼號向胡胡人聯軍射去。內附的屠各人和南匈奴人,作爲漢人僕從軍日久,對付漢人弓弩很有經驗,無一例外將胸膛緊緊貼住馬背,儘可能縮小中箭的面積,然而人可以躲,馬卻不行,上百匹戰馬齊齊摔倒,一下子將胡人衝鋒的軍陣弄的慌亂無比。

漢軍車弩的優點是威力巨大,射程奇遠,缺點也不少,比如上弦慢,數量稀少。此役,董卓身爲西河郡郡守,面對去年西河郡被胡人攻破,府庫皆空,人口損失嚴重的情況下,還能爲漢軍準備兩百餘輛車弩,萬餘步騎,也是難得,足可見他的能力,若非是早有預料,並且早做準備,任誰在剛上任不足半年的時間裡,都做不到董卓這種在苦寒的邊郡將自己的武備擴充到如此地步的程度。

然而,兩百餘輛車弩看似不少,然而相比於對面胡人聯軍的數量來說,這些車弩,就明顯顯得有些不夠看了。

屠各人、南匈奴人內附漢庭百餘年,不少人懷念先祖的榮光,不甘成爲漢人的看門狗,對於漢軍可能研究的比漢軍還要細緻,而漢朝對於這頭看似溫順的狼也是十分警惕,否則也不會設置度遼將軍、使匈奴中郎將等職壓制監視胡人了,可以說兩軍彼此間無一絲秘密可言。胡人深知硬衝漢軍方陣,和送死沒什麼區別,數千人衝到兩百步後,立即下馬持步弓開弓射箭,掩護他們背後其餘的騎兵衝鋒。

雙方箭矢你來我往,遮天蔽日,漢軍的箭頭多爲鐵質,鋒銳異常,胡人則長期受到漢庭武器管制,除非是漢軍徵召必要,否則很難得到足夠的武器,他們的箭頭有鐵質、銅質、骨質,參差不齊,與漢軍相比,殺傷力有如天壤之別。但不可否認的是,漢軍感受到了壓力,也以致弓弩還擊的威力大減。

硬頂着鋪天蓋地的弩雨,胡人鏈接殺到車陣前,或從車間縫隙鑽入,被嚴陣以待的漢軍長戟士殺死,或乾脆直接撞上車廂,倒也不是他們想這樣,而是避無可避。

他們一撥又一撥衝擊下,以陣亡上萬人爲代價衝散車陣,而後,纔是他們準備已久的大招,三千餘隱藏在後的鐵甲精騎直突漢軍方陣,而後萬餘難匈奴人尾隨而入,前仆後繼,雙方展開激烈而血腥的搏殺。

“胡狗竟藏有此等精銳?”

“其等早有異心,藏匿甲具亦無怪也!”

“可恨!當殺!”

“今日必叫其等膽寒!”

……

見到胡人竟然有數千成建制的鐵甲軍,漢軍陣中,不少漢軍將領面面相覷,這種胡人騎兵,是漢軍對陣胡族以來,很少遇到的。無論是鮮卑、羌人,還是其他胡族,雖然他們軍隊中不乏有騎兵着鐵甲,但多是戰場各自繳獲,而且甲冑不全者,像是南匈奴這樣,竟然還能搞出一套甲冑齊全的鐵甲騎兵,實在難以想象。

顯然,在漢朝管制武器下,這些甲冑不是一時之間就能準備的,一定是早有預謀。或許,這些南匈奴人即使沒有這場弒殺單于的叛亂,他們也早就準備了這些鐵甲備用了,即使漢朝如何在武器方面限制,但是他們依然無時無刻不在積累。

須卜單于等胡人貴族見狀大喜,指揮着剩下的胡人大軍整體壓上來,由於漢軍右翼的呂布等人給胡族聯軍留下了過於深刻的印象,以爲這是漢軍中的精銳,有意避開此處,故而打起另一側的主意。

只見,兩萬胡騎呼嘯着衝向漢軍左翼,同時突入漢軍方陣的騎兵聽到號角聲,向右轉向,試圖殺穿方陣,包抄漢軍左翼後方。

被當成軟柿子了,左翼漢軍將士怒不可遏,特別是關羽,見到胡人如此欺他,如何能忍住?

“胡狗安敢欺吾?”當下,關羽怒喝一聲,率先策馬而出,身後八千騎,隨其出陣,如甘寧、張繡、胡封等青年,眼見胡人這般蔑視,自然也是憤怒無比。

見此,伏德和耿祉對視一眼,皆是點頭,而後一聲令下,麾下騎兵也是風馳電掣的殺向胡人。轉瞬間雙方進入射程,兩邊幾乎同時射出自己手中的箭,傷亡卻是三七開,漢三胡七。

南匈奴、屠各人善騎射不假,然漢軍關羽、伏德、於夫羅部,不說於夫羅所帶胡騎也是驍勇之輩,就是伏德麾下的幽州突騎和關羽的涼州騎兵也不是浪得虛名的。因此雙方騎射也是相差無幾,這時防護裝備的優勢就顯擼出來了,鐵甲勝皮甲,兜鍪亦勝銅盔,在漢軍的鐵質弓箭和齊全甲冑下,胡人除了那一支鐵甲精騎外,其他甲冑不全着傷亡都很大。

“轟隆隆……”

兩條長龍迎面相撞,數以百計的人化爲一團肉泥,漢軍前鋒是關羽的八千騎兵,他們猶如一柄大錐,狠狠楔胡人的騎兵陣勢中。

胡人齊逼遭到重擊,死傷慘重,後陣萬騎一分爲二,從兩側繞過,矢如雨下,覆蓋每一寸空間,漢軍鐵甲、兜鍪、木盾俱全,也禁不住密集的箭雨,紛紛掉落馬下。

有部曲保護後方兩側的猛將就是一隻戰場人形怪獸,要命的是漢軍磁針別的不多,就猛將多,伏泉當初給關羽準備的軍中年輕俊傑,此刻發揮了威力。關羽、張繡、胡封、甘寧等人各帶精銳部曲,齊頭並進,瘋狂突擊,所過之處,首級四落,殘肢亂飛,血流成河。胡人被殺得哭爹喊娘,他們這時候才發現,自己失誤了,對面的漢軍哪裡是軟柿子,裡面可是藏着好幾個呂布呢?全都是殺神一般的存在。

一刻鐘,僅僅一刻鐘,正面上萬胡人人就被打散了,漢軍追着一頓大砍大殺,兩側胡人騎兵死死擋住,才使得中路逃兵擺脫漢軍。雙方相隔數裡重整旗鼓,排列陣型,匈奴只剩下一萬兩千餘人,屠各折了一名小首領,南匈奴則有兩個裨王被殺,就是須卜單于自己,也是被關羽殺到近身,若非是身旁的親衛誓死保護,恐怕也得學曾經死在關羽刀下的鮮卑檀石槐那樣,成爲關羽的刀下亡魂了。

不過,就算沒死,須卜單于也是被關羽狠狠的砍了一刀,胸前留下汩汩鮮血,雖然沒傷及要害,但是看着也是駭人無比。

胡人心有餘悸的望着對面,怎麼看都覺得對方人數沒有減少,其實這是匈奴人心理作祟,漢軍方陣亡三千餘人,傷千餘,相當於一個漢兵幹掉兩到三個胡人。當然,那些死去的漢軍騎兵裡,多是新兵,所以對於漢軍而言,也是損失不大,畢竟一支軍隊,老兵永遠是寶貴的財富。

那些胡人整好陣型,正猶豫着是打是退,卻見漢軍是毫不猶豫,你怕我就繼續戰,他們疾速撲上來,使得胡人避無可避,雙方亂戰成一團,這回胡人有些長進,兩刻鐘後纔再次崩潰。

眼見左翼兇猛,右翼的漢軍騎兵也是不敢原本呂布搶到的風光爲左翼所搶,他們擊退了反抗不強的胡人後,便和左翼會合,而後數萬漢騎,列好陣型,齊沖沖往胡人陣中殺來。

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並軍爭誰人勝第六百三十三章 晉陽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二百一十八章 馬可識途 牛亦識羣第四百一十二章 望門投止思張儉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是屠城顯本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二百三十二章 誰人降蠻第六百五十八章 拉攏盟友和打擊政敵的妙招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兒第四百一十五章 太學諸友今何如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直奪權的劉宏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一百三十八章 漢末第一名將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三百三十九章 防民之口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劉宏與劉徹第二章 伏完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四百一十章 黨人何謀第六十章 揭過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二百零八章 當封侯也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五十八章 永樂太后第五百五十五章 涼州 風乍起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雲長可排第幾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一百三十章 猛將之威當如斯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五百八十六章 聯姻是宋伏的需求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時地利皆不在第五百七十七章 葉落歸根當青州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四百八十八章 婿留丈人之命第八十八章 戰畢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二百三十九章 萬軍校閱蠻驚恐第八十八章 戰畢第四十章 事畢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下出聖人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時有變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通三絕 定復西域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里救主朱公偉第一百六十三章 辣劉堅牀榻溫柔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幹摸黑的袁紹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將如命的性格第六章 瘟疫第二百四十七章 曹操 你老婆我收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挾風雷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原秋風漢軍急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滅賊前奏第九十五章 中宦官之計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四百八十五章 蒿里路上同往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亂第二百三十九章 萬軍校閱蠻驚恐第五百零八章 爲君尋覓佳人來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漢四百年之期第三百四十七章 血染山崗鴉渡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第四百八十九章 名將的休止符第一百七十五章 回鄉隱居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四十九章 蘇不韋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異動已先開第四百九十三章 持久遊擊的影子第六百八十章 徵西域第一百三十六章 捷報傳京第六百六十二章 爾等尚爲漢臣乎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四百六十七章 何進竇武兩相比第二百二十章 錦衣賊盜少有膽色第一百六十九章 袁赦自盡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四百三十三章 崤函古道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
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並軍爭誰人勝第六百三十三章 晉陽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二百一十八章 馬可識途 牛亦識羣第四百一十二章 望門投止思張儉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是屠城顯本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二百三十二章 誰人降蠻第六百五十八章 拉攏盟友和打擊政敵的妙招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兒第四百一十五章 太學諸友今何如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直奪權的劉宏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一百三十八章 漢末第一名將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三百三十九章 防民之口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劉宏與劉徹第二章 伏完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四百一十章 黨人何謀第六十章 揭過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二百零八章 當封侯也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五十八章 永樂太后第五百五十五章 涼州 風乍起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雲長可排第幾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一百三十章 猛將之威當如斯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五百八十六章 聯姻是宋伏的需求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時地利皆不在第五百七十七章 葉落歸根當青州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四百八十八章 婿留丈人之命第八十八章 戰畢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二百三十九章 萬軍校閱蠻驚恐第八十八章 戰畢第四十章 事畢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下出聖人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時有變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通三絕 定復西域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里救主朱公偉第一百六十三章 辣劉堅牀榻溫柔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幹摸黑的袁紹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將如命的性格第六章 瘟疫第二百四十七章 曹操 你老婆我收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挾風雷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原秋風漢軍急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滅賊前奏第九十五章 中宦官之計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四百八十五章 蒿里路上同往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亂第二百三十九章 萬軍校閱蠻驚恐第五百零八章 爲君尋覓佳人來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漢四百年之期第三百四十七章 血染山崗鴉渡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第四百八十九章 名將的休止符第一百七十五章 回鄉隱居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四十九章 蘇不韋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異動已先開第四百九十三章 持久遊擊的影子第六百八十章 徵西域第一百三十六章 捷報傳京第六百六十二章 爾等尚爲漢臣乎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四百六十七章 何進竇武兩相比第二百二十章 錦衣賊盜少有膽色第一百六十九章 袁赦自盡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四百三十三章 崤函古道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