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

中平四年,初春時節,北方的幷州,尚顯得寒冷無比。而在連番平定張純、張舉和黑山賊的叛亂後,準備了數月的大漢,也終於要向去歲反叛的南匈奴人和屠各人,伸出復仇的獠牙了。

只是,漢朝準備對胡人有圖謀,胡人對於漢人,同樣也早有計劃。這不,漢軍尚未有董卓,沉寂了一個冬天的屠各人、南匈奴人便開始有所動作,而且是大動作,他們突然出兵,西掠北地、南下河東,東寇晉陽、雁門,北攻定襄,連略涼州、幷州、司隸三州之地,一時間,在這初春時節,大漢國北疆烽火四起,造成了三地不可計量的損失。

晉陽城外,漢軍連綿,卻說關羽自收攏了使匈奴中郎將的不足兩千殘部,在淘汰退伍了一些傷卒老弱後,關羽又招募一些精壯,並向伏泉求援,借了數千良馬,終是湊足了八千騎,因其地盤被胡任所佔,故而也只能屯兵晉陽。

後來隨着降賊中郎將伏德率部集結晉陽,兩軍無論主帥到兵卒都是淵源頗深,自然兵合一處,步騎近三萬人駐紮於晉陽城外十數裡的龍山腳下。

此地風景甚好,滿山紅葉與阡陌翠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晉陽大湖恰似鑲嵌在翡翠大地的一塊碩大明鏡,素來爲晉陽人外出踏青的不二選擇。不過如今那秀麗景色,被關羽和伏德部的聯軍霸佔,每日軍營裡喊殺操練聲不斷,伴隨着馬蹄聲響起,實在大煞風景,往來遊人來此聽到後都頓覺失望,不過畢竟是漢軍駐地所在,並且關羽、伏德部軍紀嚴明,如今又是胡人叛亂之時,幷州剛剛經歷胡人劫掠的災難不久,倒是沒什麼人說閒話。

接到幷州刺史部的軍情消息,正在軍營裡監督兵卒訓練的關羽和伏德,當即喊上親信,乘馬趕往晉陽城內的刺史部。

到了刺史部,與諸人草草打了招呼,幷州刺史丁原便說出了胡人的戰略,此番屠各人和南匈奴的戰略很見到,就是在西北兩線各自派兵一、兩萬人,其目的就是搶掠,他們能搶就搶,能不打最好不打,這樣一邊干擾大漢的北方戍衛,一邊又聚兵數萬,號稱“十萬”,直撲幷州刺史部所在晉陽,如同前番殺張懿一樣,就再次打垮大漢這個北疆重地的實力。、

屋內寂靜無聲,面對氣勢洶洶的屠各人、匈奴人,所有人都感到了壓力,晉陽西方無險可守,一旦胡騎翻越呂梁山,將一路毫無險阻的推到晉陽城下。

“董西河如今正領兵於皋狼,以待胡騎,並傳訊州署,合兵西河以待胡騎,諸君如何看?”丁原開口道,語氣裡慍怒不已,衆人皆知那是丁原氣董卓不知規矩,刺史乃郡守上官,董卓如此無禮,竟然直接要求丁原出兵和他合兵一處,一點問詢語氣都沒有,這不是明擺着不知尊卑嗎?

當然,心思靈敏者也猜得出來,董卓與其說對丁原無禮,倒不如說是氣丁原搶了他的幷州刺史位置。畢竟,自從前番董卓因司徒袁隗復起,被掉到幷州剿滅黑山賊後,屢立戰功,去歲屠各、南匈奴聯軍反叛攻幷州,殺刺史張懿、西河郡太守邢紀後,可是一直想要爭這幷州刺史的位置。

只是,與董卓一樣,同爲袁氏故吏的丁原,明顯更值得袁隗去重用,畢竟,董卓有着前面剿滅太平道不利的事情在,就讓袁隗有所遲疑。袁隗在深思之後,也不管董卓有過曾經擔任過幷州刺史的經歷,明顯比丁原更合適,還是將丁原舉薦爲幷州刺史了,至於董卓,考慮到他有豐富的軍事經驗,便舉薦其爲西河郡太守,令其正面對陣屠各、南匈奴聯軍。

在場不少人見丁原樣子,皆不敢言語得罪他,氣氛略顯微妙,度遼將軍耿祉見此忙轉移話題道:“胡人此來,氣勢洶洶,諸君議議,是攻是守?”

朔方郡太守董援立即開口道:“晉陽城內可用之兵約五萬,以五萬對十萬,其中大半爲新兵,毫無勝算,下官不才,以爲當守之。有晉陽堅城在,胡騎可奈吾何?”

太原郡太守委進當即搖頭道:“據守不出,胡人必繞城劫掠,到時太原十六縣三十萬百姓必致大禍,不可!不可!”

董援當即反駁道:“出城攻之,一旦戰敗,不僅太原百姓將出大禍,到時幷州都未必能保得住。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如何取捨,望諸君深思!”

雲中郡太守樂賀這時連忙附和道:“下官贊同董朔方之意,以晉陽堅城挫胡銳氣,而後尋機破之,乃良策也。倘若出城與胡決戰,出現差錯,恐有去歲張幷州、邢西河之禍,到時悔之晚矣!”

此時,因爲度遼將軍和使匈奴中郎將駐地,皆爲胡人所有,關羽部和耿祉部皆在晉陽,約三萬人,再加上伏德部萬餘人和丁原自己的兩萬幷州兵,一共有約六萬餘人。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決戰會動用六萬人,畢竟晉陽郡各地也要派兵守不是,因此一旦全軍出動,漢軍最多能動用的兵力也就五萬出頭而已,而且其中如丁原、耿祉部兵卒,大半都是新兵,真正依靠的只有關羽和伏德的馬步近三萬人,這點兵馬實在令不少人憂心,畢竟胡人兵馬可都是拿了刀劍便可上馬的精銳。

其中,便有董援、樂賀二人,他們都是新任太守,所管地方,其實大半都已爲賊所陷,甚至自己都沒辦法回轄地了。說白了,現在的他們,一方面根本不相信漢軍能夠取勝,另一方面也是根本不在乎太原郡百姓的死活,他們只在乎自己在任上不出錯,只要他們能否收回失地,立下戰功,然後回到轄地上任並取得政績升官。

關羽素來不懼胡人,見二人如此怯戰,大怒道:“胡人狗輩,何懼之?諸君怕之請便,羽麾下八千騎必出城決戰!”

伏德當即附和,也說出其麾下萬餘步騎,也要出戰,兩人之意,就是逼衆人做出抉擇。

或許關羽份量低,在場衆人對他這個使匈奴中郎將不會在意,他們都是郡守,權利可比關羽大的多。但是伏德不同,雖然伏德還是一個雜牌中郎將,但他的背景就不是衆人可比,甚至出自右扶風耿氏的耿祉也不敢小覷,並且因爲去歲大敗黑山賊,斬首張燕的功勞,伏德也被朝廷封爲亭侯了,這身份上也不是他們可比的。

耿祉本就想要奪回失地,讓他一個度遼將軍一直待在晉陽,如何讓他受得了,現在又被如此逼戰,當下也應道:“吾亦願出兵與胡逆戰之!”

此時四位晉陽手中有兵者,有三位出言,在場其他人紛紛噤聲,而後望向幷州刺史丁原,他是晉陽城內最後一個手中有兵的人,若他無異議,那麼誰反對也沒有用。

見到衆人望向自己,丁原並未立即迴應,而是轉移話題道:“去歲張幷州爲胡逆所害,晉陽城內幷州唯兵兩萬,然幷州各地尚需留守,城內州署兵馬僅數千步卒爾。”

這話一出,耿祉、伏德、關羽三人臉色一變,紛紛怒極,丁原這話意思就是說他就出幾千雜兵,而如果作戰,很明顯是讓他們三人做主力,一個幷州刺史如此保存實力,能不讓他們發怒?

當下,耿祉當先喝道:“使君爲幷州之主,豈能如此?”

伏德也跟着道:“莫非幷州無人?區區胡狗,竟無人敢戰?”

話語裡是赤裸裸的打想要保存實力的丁原的臉,不過,丁原也是老謀深算。他深知此戰險惡,把兵派出去,能不能勝先不說,就是勝了,也要損兵大半,對於剛剛掌控幷州的他而言,絕對不能無兵,因此絲毫不爲二人話語所動,而且,也因爲二人的背景,一點話也不反駁。

眼看丁原如此無賴,最終若非伏德也跟着無賴說丁原不出兵,他便帶兵去雁門偷襲胡人後方,把晉陽的爛攤子全部丟給丁原,而後耿祉、關羽也有模有樣的威脅,這才讓丁原服軟。

畢竟,胡人十萬聯軍,只要圍了晉陽城,丁原本身在晉陽也就萬餘人而已,再分守各地,沒有其他人的支援,說不得真要被胡人再把幷州劫掠一遍。到時候,再算上去年胡人劫掠幷州留下的後遺症,幷州人口經這兩次大難,恐怕最後他這幷州刺史,說不得最後連一個郡守都不如。

所以,丁原怕了,同意加兵,再加得不多,也只出兵八千,衆人也只晉陽各地也需要人守,丁原幷州的兩萬兵,一部分還在雁門、定襄等地,能給八千已經不容易,這才勉強同意。

一番準備之後,漢軍幷州刺史丁原部八千步卒、度遼將軍耿祉部步騎約兩萬人,使匈奴中郎將關羽部八千騎,降賊中郎將伏德部步騎一萬八千人,共合約馬步五萬四千人,出了晉陽城,直奔西邊,往西河郡的方向行軍而去。

遠處,西河郡與太原均交接的呂梁山,橫壓八百餘里,崢嶸突兀,疊嶂競險。

在這山中曲曲折折的小道上,鳥雀驚飛,黑壓壓的胡騎列陣而過,直向西方,一眼望不到邊。這些胡騎,人人身披雙層皮甲,乃至三層皮甲,攜弓帶箭,短兵以匈奴劍矛爲主,少數人佩戴着漢國制式環首刀,約佔人數的兩成左右,堪稱精銳中的精銳,他們之中,多數人都是曾經被漢國徵召,隨漢軍征討鮮卑、羌人,剿滅國內叛亂的老卒,實力不容小覷。

在胡人大隊騎軍的後方,是成羣結隊,數之不盡的牛羊,足有幾十萬之多。這些都是胡人的糧草,其優點是不用千里運糧,隨地宰殺,但也有缺點,那就是一旦胡人兵敗,他們的牛馬很難跟得上軍隊的逃跑速度,這樣的話,多半會便宜了戰勝他們的對手,爲其繳獲。史書之中,常常記載破某胡,獲牛馬羊數萬、數十萬、不計其數等語,便有此因。

如今,隨着這些內附大漢的胡人反叛,他們又一次將牛羊帶着,用刀劍向大漢百姓劫掠他們的兇殘,也不知最後,這些牛馬羊,最終又會被誰所有?

“報!前方發現漢國大軍……”

一聲斥候的大喊,驚醒了新任須卜單于,他便是前須卜骨都侯,當下問明白漢軍人數後,雖有些擔憂,畢竟漢軍人數不少,而且他們的戰力,一直不低。

但是,最終須卜單于還是命令大軍前進,他不想打,而是不得不打,據說漢國正熱情招待他背叛的羌渠單于兒子於夫羅,大有爲他奪取單于之位的打算,這是須卜單于的逆鱗,絕不能容忍,所以必須要打,否則,一旦漢人帶着須卜單于殺過來,須卜單于可以肯定,那些南匈奴部落裡不滿自己的部民,肯定會支持他,勢必會影響他的統治。

而且,深深知道漢國實力的須卜單于也明白,他們的背叛,一定會引起漢國的憤怒,他們只有打怕了漢國,讓漢國正視他們,才能換得一線生機。否則,一旦漢國平定了國內的叛亂,用他們的人口對付自己的話,南匈奴肯定要走前漢時的匈奴先輩的老路。

所以,這一戰,南匈奴不得不打,只有打怕了漢朝人,才能取得自己的統治……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不似良人也第二百零五章 孤身說降心意絕第一百五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二百八十九章 孤這就隨仙姑成仙得道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宗城內賊已動第六百二十四章 割肉般的考驗第一百八十一章 酷吏瑕疵必報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六百零一章 每一發兵 頭鬢爲白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二百八十二章 他日必生亂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二百四十四章 懷孕的女人最可怕第四百九十九章 封狼居胥漢爲傲第二百五十七章 雪夜行刺第五百一十七章 歸去蜀中還諸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兒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四百零二章 賈文和主動請纓第十八章 渤海王涉謀反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州叛軍尚有後手第二百八十九章 孤這就隨仙姑成仙得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疆兵戈第二百三十二章 誰人降蠻第四百一十二章 望門投止思張儉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八十章 夭兒多嬌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命一說何有之第五百零五章 襲擾後方逼決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二百七十二章 在嘴中徜徉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三百七十九章 周瑜小兒 休得胡言第三百七十六章 孤必奏請封侯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四百三十九章 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三百零一章 把賈詡揪出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三百一十章 頓兵蘄春將何如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三十六章 臣不討賊非臣 子不復仇非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歸去蜀中還諸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手尾誰先從第九十六章 到任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一百二十八章 死戰不退第六十七章 孫文臺成名戰鮮卑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捨晝夜第四百六十六章 漢人英雄永垂不朽第四十九章 蘇不韋第一百二十章 以命搏命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裡北地羌亂第二十九章 幫助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子駕崩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八十四章 對峙第四十七章 月兒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八十七章 武聖第六百六十一章 形勢變了人皆自私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蠻何去何從第三百九十三章 鮮卑內亂第六百五十四章 擒僞君入雒陽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七十五章 徵拜議郎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邸求官謀得權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前絕後的舞蹈戰術第三十一章 救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城樓危如卵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第三百一十二章 蘄春有詐第六百十六章 盧水胡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四百八十二章 進則事成 走必盡死第三百零七章 寧拜見明公第二百三十一章 此大丈夫之志哉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九十章 以兄事之第三百七十九章 周瑜小兒 休得胡言第四百三十一章 受冠禮成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不似良人也第二百零五章 孤身說降心意絕第一百五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二百八十九章 孤這就隨仙姑成仙得道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宗城內賊已動第六百二十四章 割肉般的考驗第一百八十一章 酷吏瑕疵必報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六百零一章 每一發兵 頭鬢爲白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二百八十二章 他日必生亂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二百四十四章 懷孕的女人最可怕第四百九十九章 封狼居胥漢爲傲第二百五十七章 雪夜行刺第五百一十七章 歸去蜀中還諸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兒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四百零二章 賈文和主動請纓第十八章 渤海王涉謀反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州叛軍尚有後手第二百八十九章 孤這就隨仙姑成仙得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疆兵戈第二百三十二章 誰人降蠻第四百一十二章 望門投止思張儉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八十章 夭兒多嬌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命一說何有之第五百零五章 襲擾後方逼決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二百七十二章 在嘴中徜徉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三百七十九章 周瑜小兒 休得胡言第三百七十六章 孤必奏請封侯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四百三十九章 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三百零一章 把賈詡揪出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三百一十章 頓兵蘄春將何如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三十六章 臣不討賊非臣 子不復仇非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歸去蜀中還諸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手尾誰先從第九十六章 到任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一百二十八章 死戰不退第六十七章 孫文臺成名戰鮮卑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捨晝夜第四百六十六章 漢人英雄永垂不朽第四十九章 蘇不韋第一百二十章 以命搏命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裡北地羌亂第二十九章 幫助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子駕崩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八十四章 對峙第四十七章 月兒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八十七章 武聖第六百六十一章 形勢變了人皆自私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蠻何去何從第三百九十三章 鮮卑內亂第六百五十四章 擒僞君入雒陽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七十五章 徵拜議郎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邸求官謀得權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前絕後的舞蹈戰術第三十一章 救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城樓危如卵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第三百一十二章 蘄春有詐第六百十六章 盧水胡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四百八十二章 進則事成 走必盡死第三百零七章 寧拜見明公第二百三十一章 此大丈夫之志哉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九十章 以兄事之第三百七十九章 周瑜小兒 休得胡言第四百三十一章 受冠禮成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