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

朝會結束,伏泉與伏完剛於宮門前上了馬車,宋酆隨後便來了,招呼二人上他的馬車。兩人明瞭,其是要商討今日之事,便上其馬車,招呼家僕趕馬跟隨。

馬車緩緩行進,宋酆道:“今日實在兇險,若非陛下改了初衷,何氏子必定東宮也。”

伏完亦是憂心道:“是也。”隨後又狠狠瞪了眼伏泉道:“汝今日如此莽撞,日後如何立足朝堂?吾伏氏經此一鬧,不知是福是禍。哎!罷了罷了……”

伏泉愣在當場,不知作何言語,即使自己所做之事乃是爲了家族安危,但長輩訓話他能反駁的餘地?更何況還是與自己親如父子的伏完。

宋酆見此趕緊調解道:“子全勿需如此,今日若非檀奴出言,恐袁、楊之謀必成也。”

“吾也是爲其憂心耳,其今日之言可謂是將袁氏得罪死了,難以善了,以後仕途說不得舉步維艱。”伏完無奈說道,不過語氣帶着一股慈愛與關心,一時間倒讓伏泉心裡暖暖的。

……

且說袁逢回到府裡,袁隗已然來了,其雖早於袁逢登上三公,不過去年十月便被罷免了司徒之位,後才由楊賜繼任。這段時間袁隗一直賦閒在家,不過按照袁家的勢力背景,他賦閒的時間不會長久,今日朝中之事自有袁氏子弟告知,是以便早早來到袁逢府上與其商討。

袁隗恨恨問道:“兄長,伏氏小兒如此張狂,是否有他人示意?”

“吾不知,今日全力助‘史侯’登位,未想竟落得如此結局,真乃吾袁氏之恥也。不殺此人,不能泄吾心頭之恨。”袁逢臉色猙獰,拍案怒道。

“兄長息怒,此乃雒陽,不宜妄動。加之陛下甚寵伏氏,信賴有加,若是出了差錯,讓陛下得知,使吾袁氏失了聖眷,反而不美。”

袁逢點頭,一臉思索道:“汝言有理,可若讓伏氏小兒如此輕易避過,外人得知,定會恥笑吾袁氏無能。”

“這有何難?弟只言不暗中加害此人,並未言不與其作對。”

“哦?汝有何計,制於那豎子?”

袁隗笑道:“其年少便被徵爲議郎,便知陛下對其信任。吾等不需多勞,只需選一合適時機,助其外放一地便可。”

“外放一地?”袁逢一愣,這和報仇有何關係,微微思索便明白袁隗之言,笑道:“果乃妙計。”

“然也,今鮮卑寇略三邊,兵鋒強盛,到時選一破敗之地,令其赴任,伏氏子僅一區區儒生,定不善兵事,加之吾等略施手段,予其萬難,借鮮卑之手滅之,乃大善耳。若事不可爲,至不濟,吾等半路派人伏殺此豎子,暗扮匪寇盜賊所爲,焉不能滅之?”

“可陛下會讓那豎子去破敗之地乎?”

“兄長糊塗,破敗不破敗陛下怎知?只需派人僞造修飾一番,縱是一小城變一大城,亦不難也!”

“呃……”

若是伏泉在此,定會感嘆袁隗比其兄袁逢早登三公之位,並非偶然,畢竟能相出如此手段,合理合法的幹掉自己政敵,僅此一點,便勝了其兄不少。

朝會一事經過,很快便在雒陽傳開,袁氏丟臉一事自然成爲各方笑柄,茶餘飯後談資。但朝野勢力之間爲太子一位的角逐則更加吸引人,而且最終劉宏態度令人玩味,倒是讓人遐想頗多。這其中,一直在宮中等兄長消息的何貴人,在知道自己兒子的太子之位被伏泉破壞之時,頓時怒火中燒,暗道必須要讓劉宏不再信任伏氏和宋氏,不然遲早還會壞事。

此時何氏臉色陰沉,似乎在思索什麼,做着思想鬥爭。未幾,其一咬牙,拿出懷裡一個白色瓷瓶,拿出瓶上塞子,從裡面取出一點白色粉末倒入自己殿內的酒厄之中,案几上是皇帝劉宏最近愛吃的幾樣蝗蟲菜餚,有油炸的、清蒸的,泡了蜜汁的,靜等皇帝的到來。

因何氏長得貌美,肌膚雪白,身材高挑,個頭約七尺一寸,加之長的成熟,又有宦官等人幫助,是以入宮後就一直比宋皇后處境好的多,常受劉宏寵幸,按照日子,今日劉宏應來她這裡休息。

三日後,宮中傳言,皇帝劉宏食用蝗蟲身體不適,臥病休養。隨後,雒陽城內傳出消息,蝗蟲本神靈之物,不可輕食,而大漢有賊臣,其心可誅,竟蠱惑皇帝食用蝗蟲,上天因此釋罪皇帝,劉宏故而生病。

本來伏泉聽聞此言,只當無稽之談。不過,皇帝之後連續幾日身體皆未有起色,太醫令裡數位名醫也都是束手無策,就連朝會議政時,說話也都有氣無力,整個人臉色也不好,像是得了重病一樣。

這時候,雒陽城裡關於“大漢賊臣獻蝗蟲於皇帝食用,以加害皇帝”的傳言越傳越離譜,這就讓伏泉不淡定了。

賊臣?

還能是誰?

當然是伏泉這個向劉宏進言蝗蟲可以食用,害他生病的議郎而已。第一時間,伏泉想到了是袁氏在害他,畢竟自己剛剛落了袁氏的面子,他們不報復纔怪,而用這子虛烏有的謠言詆譭自己倒也不錯,說不得會因此讓劉宏不再信任自己。

不過這也只是猜測,伏泉無暇去想,現在當務之急是查出劉宏到底生了何病,何以太醫令那些國之名醫都束手無策?

只是一個從宮中傳來的消息,一下子讓他警覺起來,司徒楊賜、太僕袁逢又一次入宮求見皇帝,再次進言早定國本,議定皇儲。而這次,劉宏卻未拒絕,只言下次朝會具體商議,似乎這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讓他再次動搖了初衷,畢竟與他被架空相比,大漢江山得以延續纔是重中之重。

消息突如其來,卻在情理之中,但伏泉深思的是會不會有人故意讓劉宏生病,以此來逼迫皇帝快速立儲。

就在伏泉焦急萬分的時候,不其侯府外,一人一馬在前,後面跟着一輛馬車,來到侯府前。

馬車上坐着兩人,此時一年輕少年看着熟悉的故地,激動道:“夫子,到了。”

守門的蒼頭見了騎馬那人,趕快笑臉相迎,爲其牽馬,這人卻是黃忠,其於豫州尋了華佗返回,跟在他後面的馬車上的自然便是華佗與其弟子。

第三百六十六章 募丹陽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各有志 出處異趣第二百四十三章 形同烝母第五百二十七章 漢騎衝陣敗賊援第三百六十四章 簡單的障眼法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第九章 出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城山第六十七章 孫文臺成名戰鮮卑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六百零三章 孫堅將計欲襲賊第三百七十九章 周瑜小兒 休得胡言第二百六十七章 難捉緣由第三百八十二章 囊中之物周正太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通人事聽牆角第六百八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三百二十七章 速下鄂縣第五百三十一章 政略改之曹魏亡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蠻何去何從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四百六十三章 馬踏彈汗山第九十七章 關羽殺人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遁第二百八十章 張魯 休得呱噪第六百三十五章 張燕之謀第五百二十二章 小城望援唯死戰第二十六章 綁架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歲無戰第一百章 青青子衿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六百零五章 洪流喪膽皆慼慼第四十三章 培養外戚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禍已有先因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宗城內賊已動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音公孫瓚第二百三十四章 舍私而取公第四十七章 月兒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四百七十九章 前後夾擊可破漢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五百三十一章 政略改之曹魏亡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殺服人第二百零九章 拜巴郡太守第三百四十一章 揚州待援第三十七章 劉悝進京第六百零八章 涼州風再起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四百一十三章 何不行伊霍之事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五十六章 枉爲名門之後第六百零六章 韓文約兵進平襄第二百六十四章 將此獠拉出去斬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起死回生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六章 瘟疫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挾風雷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計宋伏五百一十三章 無地百姓出塞屯田第六百一十九章 麴義要成名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異動已先開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六十六章 三互法第三百一十四章 疾回蘄春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挾風雷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爲糧第六百零二章 韓遂疑竇變兵事第六百零一章 每一發兵 頭鬢爲白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二百四十八章 奏請討伐錦衣賊盜第三百一十四章 疾回蘄春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命一說何有之第九十五章 中宦官之計第三十七章 劉悝進京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四百八十一章 殺機隱現漢寨後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下出聖人第五百章 大鮮卑山行軍進行時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四百七十三章 龐德第三百零一章 把賈詡揪出來第五十八章 永樂太后第五百七十五章 安撫諸軍誰效死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八十六章 遇賊第二百零三章 莫要負隅頑抗第二百三十五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心惶惶漢軍至第二百零三章 莫要負隅頑抗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
第三百六十六章 募丹陽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各有志 出處異趣第二百四十三章 形同烝母第五百二十七章 漢騎衝陣敗賊援第三百六十四章 簡單的障眼法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第九章 出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城山第六十七章 孫文臺成名戰鮮卑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六百零三章 孫堅將計欲襲賊第三百七十九章 周瑜小兒 休得胡言第二百六十七章 難捉緣由第三百八十二章 囊中之物周正太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通人事聽牆角第六百八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三百二十七章 速下鄂縣第五百三十一章 政略改之曹魏亡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蠻何去何從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四百六十三章 馬踏彈汗山第九十七章 關羽殺人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遁第二百八十章 張魯 休得呱噪第六百三十五章 張燕之謀第五百二十二章 小城望援唯死戰第二十六章 綁架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歲無戰第一百章 青青子衿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六百零五章 洪流喪膽皆慼慼第四十三章 培養外戚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禍已有先因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宗城內賊已動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音公孫瓚第二百三十四章 舍私而取公第四十七章 月兒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四百七十九章 前後夾擊可破漢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五百三十一章 政略改之曹魏亡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殺服人第二百零九章 拜巴郡太守第三百四十一章 揚州待援第三十七章 劉悝進京第六百零八章 涼州風再起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四百一十三章 何不行伊霍之事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五十六章 枉爲名門之後第六百零六章 韓文約兵進平襄第二百六十四章 將此獠拉出去斬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起死回生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六章 瘟疫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挾風雷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計宋伏五百一十三章 無地百姓出塞屯田第六百一十九章 麴義要成名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異動已先開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六十六章 三互法第三百一十四章 疾回蘄春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挾風雷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爲糧第六百零二章 韓遂疑竇變兵事第六百零一章 每一發兵 頭鬢爲白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二百四十八章 奏請討伐錦衣賊盜第三百一十四章 疾回蘄春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命一說何有之第九十五章 中宦官之計第三十七章 劉悝進京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四百八十一章 殺機隱現漢寨後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下出聖人第五百章 大鮮卑山行軍進行時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四百七十三章 龐德第三百零一章 把賈詡揪出來第五十八章 永樂太后第五百七十五章 安撫諸軍誰效死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八十六章 遇賊第二百零三章 莫要負隅頑抗第二百三十五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心惶惶漢軍至第二百零三章 莫要負隅頑抗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