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誰人降蠻

帳外跑來的蠻兵一句斷斷續續的“漢人大軍來了”的話語,一下子震驚了帳內衆位蠻人渠帥,而正志得意滿的度康更是驚得瞪大了眼睛。

漢人真有軍隊來?

他們來了多少人馬?

糟了,漢使如今有難,必須不能讓他們出事?

……

頃刻間,無數的念頭出現在衆板楯蠻渠帥腦海中閃過,最後一個最重要的念頭出現在他們腦中,漢人大軍來了,他們絕不能讓漢使出事,不然板楯蠻會因此而招致滔天大禍,那位戰勝他們數次的巴郡太守肯定不會放了他們,這時候他們必須保證那三名漢使的安全。

“讓開,擋吾者死!”

“度康,若不想見板楯蠻滅族,速放吾等離去。”

“快!放行!”

……

這下子,不止龔蘇那幾人要出營帳,便是營帳裡的大部分渠帥也叫喊着要出去,度康臉色頓時陰沉無比,卻不敢妄動。板楯蠻能延續這麼多年,靠的便是族內七姓的團結,他可以強留這些渠帥在自己的營帳裡,卻不敢對他們動粗,甚至動刀,不然即使他血腥滅了漢朝使者,團結一致的板楯七姓也會因此而分崩離析。

“安靜,諸位渠帥,暫且稍待。”說完度康看着那進來報信的蠻兵道:“漢人真來了此地?現到何處?”

那蠻兵回道:“千真萬確,此時就在營外十里。”

度康點頭,隨即問道:“來人幾何?”

“兵馬無數,粗粗不可打量。”

“恩?”度康一怔,他明顯對漢人來的兵馬數量有所懷疑,怎麼可能來那麼多?只是這蠻兵是他心腹,不然他也不會能入得這帳中,不會撒謊,若如此,莫非漢人真有大軍到閬中縣了嗎?

一時之間,度康深陷兩難之中,按道理來說,漢朝大軍來了,他便該放手了。可是他不甘,他捨不得,他不想失去這一場勝了一統板楯蠻,稱霸巴蜀的好機會,否則,他將如一條喪家之犬一般惶惶不可終日。

不過,這度康在抉擇,但現場的其他渠帥可不會給他時間猶豫,看他不言語,這些渠帥又再次逼問度康。甚至其中有的渠帥要直接硬衝出營帳,不過卻被外面的蠻兵堵得死死的,雙方僵持不下,渠帥們衝不出去,蠻兵們此時也不敢真動刀子對付那些渠帥。

“度康,事危矣,再不決斷,真要令漢人滅吾板楯乎?”那和度康提出效仿班超計策的板楯蠻渠帥見度康依舊猶豫,立即喝問道,他們要板楯蠻叛漢不假,但也是爲了能讓板楯蠻興盛,如今有滅族之危,那就該放下的放下,該做順民就做順民。

“哎!”度康長嘆一聲,這才眼神不甘的對帳外蠻兵道:“放行。”接着又對自己一個心腹道:“速去找度均,無論殺沒殺漢使,都帶人遠遁巴西山中,此地不可久留,吾稍後便至。”

“諾!”

很快,原本被圍堵的營帳被徹底打開了缺口,那些被堵在營帳裡的渠帥如同脫繮的野馬一般跑回自己營帳,召集人馬。唯有一蠻兵模樣的兵卒,出了營帳直奔此刻正爆發激烈衝突的漢人營帳的位置。

未幾,各家蠻人渠帥便帶着自家兵馬出營觀望漢軍軍陣,在蠻人營地十里外,只見一處平原上,無數剛剛到來的漢軍整齊密佈,軍陣後方煙塵滾滾,裡面似乎有無數旌旗搖動,一眼看去那漢軍步卒後面定是還有許多兵馬。

蠻人陣營裡霎時間陷入靜止,誰也不知道此番漢人來了多少人馬,就連心中依舊奢望板楯蠻人崛起的度康,此刻見了那似乎成千上萬的漢人兵馬,也是極度震驚,這漢人真的集結了這麼多兵馬等着他們?

而此時,在另一邊的板楯蠻營地裡,秦宓帳外的戰鬥尚未結束,不過已經無足輕重了,龔楊的二十餘人,此刻只剩下幾人在死戰了,其他都倒在地上,生死不明。

“秦五官,帳外要見分曉了。”一個文吏手持長劍,死死的盯着帳篷外,一臉忐忑的說道。他的手微微顫抖着,長劍隨着晃動,帶出了搖晃的劍影,即使已經預感到稍後的結果,可是面對死亡的威脅,這文吏依舊無法像身邊的秦宓那樣灑脫。

此刻的秦宓冷靜至極,彷彿帳外的動靜與他無關,他眼神犀利的看着手中的長劍,似乎又回到當初求學時,與好友習劍的時候。一晃多年已過,自己避仕拒闢,如今才因董扶出仕,入得伏泉麾下,今日便是他成名之時,不成功則殺身以成仁。

“嘶”的一聲,營帳被人用刀子劃破,接着便見幾名蠻人手持短刀衝了進來,一點言語也沒有,舉刀便向三人砍來。

“殺!”秦宓顧不得說其他,挺劍便擋,其他兩人雖然慌亂,但畢竟是事關自己生死存亡的時候,跟着秦宓一起揮劍便上,臨死也不能這麼屈辱的死。

漢代的儒生還沒有墮落到和後世宋明那般讀書人一樣,手無縛雞之力,他們從小君子六藝也是學習不少,雖然不會是什麼蓋世神功,但基本的劍藝還是會的,可以保證他們一時之間,手持兵刃,防身無憂。

兵器撞擊的聲音在帳內出現,狹小的空間裡,刀與劍開始一場不是你活,便是我亡的生死對決。礙於營帳的空間限制,此刻也就只有五個蠻人進了營帳,這對於秦宓三人來說卻是個好消息,畢竟三人對五人,蠻人也沒有太多的人數優勢,而且他們又使得是長劍,當然以他們的實力,這也只能暫時抵抗而已,受限於體力,以及戰場經驗的問題,這三人若無意外,註定只會是被打敗,最終成爲板楯蠻人的刀下亡魂。

度均冷冷的看着營帳裡的戰況,適才他派人將龔楊那剩下的幾人圍住後,便隨即命令其他人殺進營帳。對他而言,龔楊拖着便好,殺了反而不好,畢竟龔氏一族也是板楯七姓一員,龔蘇優是板楯蠻裡的大名士,殺了其他普通蠻人,最多也只是結怨而已,但誰也不會爲了普通的蠻人而去真的和其他七姓成員火拼。

至於爲何如此,其實很簡單,後世有句話說得好,有人的圈子就有江湖。市井生活如此,朝廷權謀如此,這板楯蠻的聚居生活依然如此,自從板楯七姓渠帥統治板楯蠻以來,他們在板楯蠻羣體裡就是最上層的統治者。

涉及了統治,便牽扯到了政治,在他們沒有成文規定的潛規則下,只要沒有真的不可化解的仇恨,大家都要遵守政治底線。而這板楯七姓的政治底線,很顯然沒有其他,那就是自己七姓族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只要這個底線沒破,他們就不可能真的分崩,這也是度康即使設計困住板楯蠻渠帥,也不敢殺他們的原因,因爲這是板楯蠻一直團結的原因,是他們統治板楯蠻的基礎。

一旦破了,他們的團結將不復存在,就像再堅固的堡壘多是從內部被打破一樣,這層團結的堡壘不破,板楯蠻就不會因此而喪失他們的聚居統治,否則,他們根本連起兵反抗漢朝統治的機會都沒有。

“啪”的一聲,秦宓手中的長劍應聲而斷,他本人也因爲劈開的後坐力,而摔倒在地,原來是對面的蠻兵一刀將其砍斷,接着便見那蠻兵揮刀向他襲來,另外兩文吏連忙擋了自己面前的蠻兵,回身救援秦宓,“乓、乓”,又是兩聲清脆的鐵器碰撞聲,兩柄長劍又一次將劈來的蠻兵的長刀擋了回去,兩人藉助這功夫連忙扶起剛纔倒地的親密。

“秦五官,吾等死也!”一文吏悲鳴道,他們三人幾乎人人身上都有血痕,要想在這些悍勇的蠻人刀下毫髮無損,無異於癡人說夢。此刻情景,除非奇蹟出現,不然他們都將死於蠻人刀下,想要活命,基本已無希望。

“論語云,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今吾等受大漢國恩,深陷蠻營,便殺身成仁,以報國家。”秦宓回道,此刻他的心中也爲自己的大膽而後悔,同時也爲董扶的讖語感到懷疑。

當時董先生不是告訴他,只要和伏泉一起,自己必將成名於世,日後三公九卿不在話下,爲什麼今日他秦宓就要在此命喪蠻人刀下了。早知如此,自己真不該出仕,真是後悔自己那沒來由的功名利祿之心。

對面的五名蠻人此刻靜了下來,倒不是他們不着急殺秦宓幾人,而是他們在擺弄陣型,此刻秦宓無劍,秦宓三人也只有兩把可以反抗殺人的劍,他們只需要全力對付那兩名持劍人便好,將他們制服,再對付一個手中無兵刃的秦宓,這三名漢人還能活嗎?

時間只靜止了那麼一刻,五名蠻兵站好了位置,便要再次取秦宓三人的性命,只是就在他們大喝一聲,便要上前的時候,帳外突然傳來一陣熟悉的聲音,那聲音喊道:“走!快走,不殺漢使!”

這是度均的聲音,五名蠻人一怔,便是秦宓三人也是不明所以,不過那五名蠻人畢竟是度康選來的心腹,既然得到度均的命令,當然執行。他們轉身便出了營帳外,一點也不和秦宓幾人糾纏,看也不看他們,而秦宓幾人猶如重獲新生,此刻都是大喜,也自然不會主動和這幫要殺他們的蠻兵接觸了。

營帳內外發生的事情解釋起來很簡單,那便是度康派來的蠻兵將他的口信交給了度均,度均聽到報信的蠻兵說道漢軍已至,自然也明白自家叔叔的意思,連忙阻止了營帳裡繼續襲殺漢人的五名蠻兵。

召回他們後,度均看了一眼被圍的龔楊幾人,便帶自己的人馬離開,他們從營地另一端離去,直奔巴西的山林之間而去。此刻他們不走,等到漢人來時,再想走便走不了了,到時候漢人肯定都知道這次他們聚集的原因。

他們若是留在蠻營,憑白拖累板楯蠻,自己族人或許向掩護他們都掩護不了,而逃往山中,等風聲過了,再出來也是一樣。只是那時,他們可能再也無法如今日這般再搞一些計劃反叛的事情了,畢竟漢人也不會是傻子,不可能再給他們預謀叛亂的機會,或許以後他們永遠都只能藏在漢人找不到的地方苟活,不能被漢人發現他們依舊在板楯蠻。

漢軍陣前,伏泉冷冷的看着面前那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板楯蠻營地,心中卻是道蠻人連番吃了虧後,終於是長了記性。雖然這營寨依舊不如漢軍多了去了,但是起碼也是像模像樣,防禦上多了些難度。

“蠻人出陣,卻觀望吾軍,定是畏懼吾後軍兵馬。吾欲派人搦戰,逼其束手,蠻人膽怯,定畏吾軍威勢,此定可降服蠻人,誰人敢戰?”伏泉望了眼那數千出營的蠻人軍隊,謂左右大喝道。

這次伏泉巡視巴郡各縣,身邊所帶將領不多,此刻除了黃忠、關羽外,便只有得漢城裡帶來的役兵將官而已,而其餘心腹都在江州嗎,或早被他派遣其餘諸縣任職。畢竟地盤大了,就要合理的安排手下人的職位,不然分配不明確,賞罰不公的話,一個團結的政治勢力就會從內部垮臺。

黃忠和關羽卻是因爲伏泉甚喜兩人武藝,再加上自己只帶百餘人出行,其中還是文吏居多,身邊沒有強者護衛他心裡也不踏實,便讓兩人隨自己左右巡視諸縣。兩人倒也沒有推辭,畢竟他們在江州做別部司馬也就是日夜操練兵馬而已,此刻有合適理由隨太守出遊,當然應允,而且在伏泉身邊,無疑也是一種親信心腹身份的體現,聰明的下屬都不會放棄這種和上官時刻拉近關係的機會。

“忠願往!”

“羽去也!”

伏泉話音落下,黃、關二人便上前請纓,之後再無他人,其他將領紛紛低頭,不願上前。這些得漢城帶兵的將領多是屯長、軍侯之職,縱然有些武藝,但真要讓他們以一人之力降服蠻人,無疑太過爲難了。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摘選自《論語·衛靈公》

第五百章 大鮮卑山行軍進行時第三百九十八章 喪師取死之道第五百四十四章 奇男子香味極重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馬分屍以祭旗第四十章 事畢第五百二十七章 漢騎衝陣敗賊援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襲鮮卑狼豕突第一百二十章 以命搏命第三百五十五章 類似官渡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三章 鄭颯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四百九十三章 持久遊擊的影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安撫諸軍誰效死第四百八十章 槍頭無有唯投杆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通三絕 定復西域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馬分屍以祭旗第四百六十八章 張然明起復涼州第四百零八章 孔文舉批司徒府第六百八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決戰已先發第二百一十九章 古怪的一行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疆兵戈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一百二十章 以命搏命第六百三十九章 呂布百騎衝胡陣第六十四章 黃漢升抱子求醫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二百四十七章 曹操 你老婆我收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廣 張伯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四百二十九章 宋後所思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第六十五章 天災不絕第四百四十章 張奐終應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九章 出城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三百七十章 激戰事急唯行險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六百零八章 涼州風再起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六百一十一章 馬鐙馬蹄鐵初顯威第一百九十五章 士氣血勇何人敵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將是寶貝第四百一十章 黨人何謀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二十五章 索賄第五百九十三章 擎受者並非禽獸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宗城內賊已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雌雞一唱天下白第四百二十二章 校獵伊始聞白鹿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日再來五百一十二章 望陛下收回成命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六百六十七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六百四十九章 周勃 陳平可不是容易做的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第九十六章 到任第六百零四章 天上怪異的黑東西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一百七十章 拼搏的屠戶第六十二章 文姬尚在懷中第一百零三章 不屈蘇氏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邸求官謀得權第五百二十六章 高歌勁舞震羣賊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二十七章 怨上加怨第六十九章 獻策治蝗第三百四十九章 名臣良將究何爲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六百零三章 孫堅將計欲襲賊第一百六十四章 只有累壞的牛沒有耕壞的地第四百八十四章 龐柔第六百六十九章 掃定南匈奴屠各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聲 爾不知乎第六百七十一章 黑山賊滅第二百零五章 孤身說降心意絕第一百八十章 朝會初爭第四百六十六章 漢人英雄永垂不朽
第五百章 大鮮卑山行軍進行時第三百九十八章 喪師取死之道第五百四十四章 奇男子香味極重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馬分屍以祭旗第四十章 事畢第五百二十七章 漢騎衝陣敗賊援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襲鮮卑狼豕突第一百二十章 以命搏命第三百五十五章 類似官渡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三章 鄭颯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四百九十三章 持久遊擊的影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安撫諸軍誰效死第四百八十章 槍頭無有唯投杆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通三絕 定復西域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馬分屍以祭旗第四百六十八章 張然明起復涼州第四百零八章 孔文舉批司徒府第六百八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決戰已先發第二百一十九章 古怪的一行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疆兵戈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一百二十章 以命搏命第六百三十九章 呂布百騎衝胡陣第六十四章 黃漢升抱子求醫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二百四十七章 曹操 你老婆我收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廣 張伯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四百二十九章 宋後所思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第六十五章 天災不絕第四百四十章 張奐終應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九章 出城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三百七十章 激戰事急唯行險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六百零八章 涼州風再起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六百一十一章 馬鐙馬蹄鐵初顯威第一百九十五章 士氣血勇何人敵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將是寶貝第四百一十章 黨人何謀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二十五章 索賄第五百九十三章 擎受者並非禽獸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宗城內賊已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雌雞一唱天下白第四百二十二章 校獵伊始聞白鹿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日再來五百一十二章 望陛下收回成命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六百六十七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六百四十九章 周勃 陳平可不是容易做的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第九十六章 到任第六百零四章 天上怪異的黑東西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一百七十章 拼搏的屠戶第六十二章 文姬尚在懷中第一百零三章 不屈蘇氏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邸求官謀得權第五百二十六章 高歌勁舞震羣賊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二十七章 怨上加怨第六十九章 獻策治蝗第三百四十九章 名臣良將究何爲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六百零三章 孫堅將計欲襲賊第一百六十四章 只有累壞的牛沒有耕壞的地第四百八十四章 龐柔第六百六十九章 掃定南匈奴屠各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聲 爾不知乎第六百七十一章 黑山賊滅第二百零五章 孤身說降心意絕第一百八十章 朝會初爭第四百六十六章 漢人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