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中宦官之計

幽州自古苦寒,遼西郡亦不富裕,陽樂縣雖未郡內治所,然與中原大城比起,無疑小家子氣。

遠遠地,陽樂略顯殘破的城池浮現眼中,城高三丈五尺,層層夯土築就,四角築有角墩,是城牆之一倍高。

城根下站滿了觀望的百姓,最前方則盡爲身着官服之人。

伏泉凝神細看衆人冠帽,不覺一驚,漢代官員官職不同,所佩帶的冠亦不相同,而那居首之人所帶冠帽卻是一郡太守可戴,能在遼西郡帶此帽者唯有一人耳,太守趙苞趙威豪也。

伏泉呼吸一緊,腳下疾進幾步,甩臂拜道:“下官何德何能,敢令明府君相候。”

趙苞望之三十餘歲,容貌剛毅威武,勇武尚義,看似有股豪爽之風,但或許因修習經學之故,偏偏有股儒士之風,說不出的奇怪。只見他輕輕一擡手臂,朗聲笑道:“別人當不得,流川當得。‘治瘟郎’任事本郡,消息一出,上至官吏、下到百姓無不拍手稱樂,僕亦欣喜不能自禁。”

“不敢,區區薄名耳。”伏泉又是一禮,因趙苞親自相迎,心中擔心漸少,似乎這位宦官親屬有些不太一樣。

趙苞又道:“流川勿需過謙,幽州今歲受蝗災深害,百姓祈天祛蝗而不得,只能坐看蝗蟲侵食五穀,不得其法,若不是流川獻治蝗之策,善得其法,百姓恐又是一年困頓,故當得起吾等相迎。”

原是如此,的確縱然自己有治瘟疫之名,但若說邊郡百姓皆仰慕自己無疑不合常理,但是說道治蝗便合理了。

趙苞說完,功曹、五官掾、主薄等太守親信藉機上前見禮。其後是郡府各曹,其等執禮極恭,言語謙遜,不知道的還以爲他們是在迎接新任太守大駕,這可倒讓伏泉哭笑不得,自己區區一縣令,竟然上官尊敬,傳出去別人聽了或許都當是吹牛。

後來想想也就釋然了,自己外戚身份對於這些郡吏來說可不一般,與自己交好說不得於以後仕途有所裨益,若如此,看來自己外放應該不會有太多上官責難。

只是認識一圈,卻不見督郵,問曰督郵前幾日被太守令出巡視各縣,不在治所,倒讓伏泉鬱悶不已,看來自己與那蘇不韋真是“有仇”,只能等下次見面再結識了。

一番結識後,伏泉隨趙苞入城內敘話,在官署裡,聆聽吩咐。

趙苞坐於案首道:“流川斥辱閹寺,實乃善事,但閹寺此番報復,放流川於柳城實乃兇險,不知流川可有應對?”

閹寺?

你不是趙忠從弟嗎?

爲何罵他?

柳城怎麼不安全了?

伏泉被趙苞這話說得一愣,一時間竟不知如何答覆,稍久,才試探問曰:“明府何以如此言語?”

趙苞一愣,略一思索便反應過來,笑道:“怪不得適才見面,流川多有防備,原是如此,流川是言吾與趙忠乃是同族一事?”

“正是。”伏泉不知趙苞底細,略一猶豫,還是回道。

“趙忠此人身爲宦官,不思爲君分憂,反而把持朝政,禍亂中樞,賣官求財,此等賊子苞羞於與其同宗。吾不與其往來久矣,流川可知此事?”

伏泉聽後眼色一亮,看趙苞不似作僞,趕緊請罪道:“請明府贖泉無禮。”

畢竟趙苞若是謊騙自己,自己派人調查便知真假,是以其不需騙自己。

趙苞大笑:“誤會耳,莫需如此。只是流川此次爲柳城令,須得萬分小心,近來鮮卑寇邊日重,途經柳城已逾兩次,兵卒百姓死傷甚多,殘敗不堪,汝往之,難知禍福。”

什麼?

柳城是鮮卑人常來劫掠的地方?

伏泉大驚,忙問道:“太守何處此言,今歲上計,柳城排遼西郡首位,豈是破敗之縣?”

趙苞聽後一臉怪異,突然,拍案而怒道:“閹寺爲非作歹,竟連朝廷上計都敢更改,實在可恨!”

說完,便對伏泉道:“流川不知,上計前柳城的確物歲豐饒,然歲初以來,鮮卑二經柳城,劫掠無算,雖未被破城,但柳城百姓青壯苦守縣城,戰死甚多,可謂是家家披麻戴孝,室室皆有哀嚎之聲,故柳城已不復先前繁華耳。”

“郡內無人告知朝廷乎?”

“早已派人奏報,怎會不知?”

一語說完,伏泉大驚,此時他還能不知自己中計嗎?

有人故意在今歲上計中動了手腳,故意不提及柳城已破敗之事,讓自己乖乖的去柳城上任。至於爲何如此煞費心機,定是要借鮮卑人謀害自己,其心真是歹毒之極。

這人能是誰?

想來定是宦官,畢竟只有他們能夠一手遮天,如此膽大妄爲修改上計結果。

有那麼一刻,伏泉想立即棄官解印,返回雒陽,畢竟自己這一去生死難料。

後來想想還是算了,畢竟自己初次外放,未上任就先逃官,劉宏以後還能信任自己?

雖然漢代以來,擅自棄官解印的人不在少數,但自己如此爲之,肯定會在劉宏眼裡上眼藥水,無形之中降低了對自己的看着,這對想在漢末亂世前混得一席之地的伏泉顯然是致命的,是以他只能赴任。

稍後,伏泉與趙苞又聊了不久,這才告辭離去。於陽樂驛站歇息一夜後,翌日便帶領車隊前往陽樂西南方的柳城而去。

————————————————————————————————————————————

《後漢書·獨行列傳·趙苞傳》遼西太守甘陵趙苞到官,遣使迎母及妻子,垂當到郡;道經柳城,值鮮卑萬餘人入塞寇鈔,苞母及妻子遂爲所劫質,載以擊郡。苞率騎二萬與賊對陳,賊出母以示苞,苞悲號,謂母曰:“爲子無狀,欲以微祿奉養朝夕,不圖爲母作禍,昔爲母子,今爲王臣,義不得顧私恩,毀忠節,唯當萬死,無以塞罪。”母遙謂曰:“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顧以虧忠義,爾其勉之!”苞即時進戰,賊悉摧破,其母妻皆爲所害。苞自上歸葬,帝遣使弔慰,封鄃侯。苞葬訖,謂鄉人曰:“食祿而避難,非忠也;殺母以全義,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於天下!”遂歐血而死。

第五百七十五章 安撫諸軍誰效死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精兵出丹陽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五百五十四章 古之惡來誓效死第四百七十章 張繡楊阿若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襲功成誰可敵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九十一章 幷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了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兩百零一章 直搗閬中第六百四十五章 劉備求職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域征服史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三百六十四章 簡單的障眼法第四十二章 江東生亂第三百三十五章 政治妥協第六百八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第三百八十九章 儒家兩面第一百二十二章 令支潛行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一百二十九章 崩其右翼第四百零一章 何人可令段紀明爲輔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時地利皆不在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二百七十五章 信都不信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子威儀可真威風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三百八十九章 儒家兩面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了第六十章 揭過第三百五十七章 火焰四起糧秣焚第四百七十七章 王庭京觀胡兒懼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五百零七章 萬戶陽都侯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九十九章 無錢募兵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疆兵戈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十一章 神醫醫聖第六百四十三章 驃騎將軍涼州牧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一百四十章 可願通漢第三百六十四章 簡單的障眼法第五百零八章 爲君尋覓佳人來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摘桃子沒門兒第二百三十四章 舍私而取公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臉談第六百四十五章 劉備求職第一百七十三章 閹人不除 國無寧日第六百零六章 韓文約兵進平襄第六百三十七章 獻關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雌雞一唱天下白第四百三十章 冠禮伊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子威儀可真威風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王庭放兵一日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四百六十三章 馬踏彈汗山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二百六十八章 朝中驚變 帝心何意第五十章 宋酆兵敗第十四章 考校第六百二十四章 割肉般的考驗第二十章 人情第四百三十一章 受冠禮成第四百四十四章 僕從兵比職業兵好使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四百一十八章 解危度厄何伯求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二百一十五章 起死回生第二百五十七章 雪夜行刺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雲長可排第幾第二百九十七章 半緣修道半緣君
第五百七十五章 安撫諸軍誰效死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精兵出丹陽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五百五十四章 古之惡來誓效死第四百七十章 張繡楊阿若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襲功成誰可敵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九十一章 幷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了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兩百零一章 直搗閬中第六百四十五章 劉備求職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域征服史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三百六十四章 簡單的障眼法第四十二章 江東生亂第三百三十五章 政治妥協第六百八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第三百八十九章 儒家兩面第一百二十二章 令支潛行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一百二十九章 崩其右翼第四百零一章 何人可令段紀明爲輔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時地利皆不在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二百七十五章 信都不信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子威儀可真威風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三百八十九章 儒家兩面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了第六十章 揭過第三百五十七章 火焰四起糧秣焚第四百七十七章 王庭京觀胡兒懼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五百零七章 萬戶陽都侯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九十九章 無錢募兵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疆兵戈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十一章 神醫醫聖第六百四十三章 驃騎將軍涼州牧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一百四十章 可願通漢第三百六十四章 簡單的障眼法第五百零八章 爲君尋覓佳人來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摘桃子沒門兒第二百三十四章 舍私而取公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臉談第六百四十五章 劉備求職第一百七十三章 閹人不除 國無寧日第六百零六章 韓文約兵進平襄第六百三十七章 獻關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雌雞一唱天下白第四百三十章 冠禮伊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子威儀可真威風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王庭放兵一日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四百六十三章 馬踏彈汗山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二百六十八章 朝中驚變 帝心何意第五十章 宋酆兵敗第十四章 考校第六百二十四章 割肉般的考驗第二十章 人情第四百三十一章 受冠禮成第四百四十四章 僕從兵比職業兵好使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四百一十八章 解危度厄何伯求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二百一十五章 起死回生第二百五十七章 雪夜行刺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雲長可排第幾第二百九十七章 半緣修道半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