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孫堅將計欲襲賊

獂道縣,乃隴西郡與漢陽郡之要害,自古便爲涼州要道,其名由來,顧名思義,乃戎狄聚集之地也。

據古書記載,獂是一種兇猛的豪豬類動物,虎狼不能近身,而生活在這一代的子民之所以命名獂道,作爲本民族的象徵,是有威嚴強盛,不可侵犯的意思。而在漢代,“道”類似於後世的自治縣區,是胡漢雜居的所在,和漢代羌道、狄道一樣,獂道是漢人和戎狄的雜居之地。

後來三國時候,蜀漢丞相諸葛亮六出祁山,便是取道時屬南安郡的獂道縣城,最終直取時已又改名天水郡的漢陽郡和安定郡,使得蜀漢兵勢迅猛,直逼長安,引得魏帝茶飯不思,難以安睡,可見獂道縣之重要。

就像現在,獂道縣縣城外,就已經聚滿了不少衣甲不一的涼州叛軍,其軍中羌人最多,漢人較少,雖然顯得不倫不類,但是叛軍聲勢卻是不低。

因爲獂道縣城外,並無護城河,周圍地形十分開闊,城池也不是非常高,北宮伯玉和李文侯又十分驕傲自大,因此直接命令麾下將領各將萬騎堵住四門,並且令兵士圍攻,他們二人則率領剩餘叛軍在獂道東門外,隨時準備接應。

按他們的想法,就是把這小小的獂道縣城,作爲他們攻破冀縣縣城的開胃菜,他們必須以雷霆之勢,掃滅獂道縣縣城內的漢軍,好好震懾一番這漢陽郡的其餘各地守軍。

只是,叛軍的想法註定要破滅,在連續數番的強攻下,獂道縣縣城雖殘破不已,但是依然挺立,那城頭上的漢軍軍旗,彷彿誰也拔不動一樣,挺立在城頭。

遙望着滿地己方軍隊屍首,粗粗估略了下,北宮伯玉知道,小小的獂道縣城,這幾次他們進攻起碼死了兩千多人,而受傷的也有快三千人,這種損失是他從來沒有預料的。

雖說漢軍居高臨下佔據地利,但是以前番屢屢被他們打敗的漢軍戰力而言,就是頂住他們數番攻勢,守住了小小的獂道縣城,也不該給他們造成這麼大的損失纔對,莫非城內有了漢朝的援軍不成?

這是北宮伯玉的第一反應,隨即便對身邊衆人道:“獂道如此難破,城內莫非有詐,漢軍已有援軍應對不成?”

“應該沒有。”李文侯心中有所懷疑,但看着獂道城樓,還是搖頭道,城樓上的漢軍數量並不多,旗幟也沒有可以的軍隊旗幟,這並不像有援軍的樣子。

“那爲何如此難攻?”北宮伯玉繼而問道,他可不信漢軍真的實力大漲,漢陽郡的叛軍實力他們領教,也不是一天兩天應對的了,這獂道縣縣城內的漢軍不該有這種實力纔是。

一旁的邊章見此,捋了捋自己的短鬚道:“獂道自古便有諸戎聚集,如今雖已屬漢地,然漢胡雜居,其民風彪悍,於涼州城內,亦是前列之選。今吾大軍盡起,城內軍民死戰,有此戰力,應有此因。”

聽得此言,北宮伯玉和李文侯這才點頭,大概也只有這種原因可以解釋了,他們歷次奇襲冀縣,都沒有攻獂道,此番第一次圍攻,受此大損,也只能找這個原因了。

而此刻的城樓上,漢軍再又一次擊退叛軍攻勢後,整理城樓狼藉的同時,又嚴陣以待城外的叛軍。

城樓一角,脫掉兜鍪,扮成普通兵卒的孫堅,正仔細窺視着城下的叛軍,生怕獂道縣內的虛實爲叛軍偵查。當然,不止是他,其他漢軍也都是改變了衣着,全部變成縣卒模樣,甚至各部將領,都不得打出自己的旗號,旁人不知城內虛實,一定都會以爲他們都是原本獂道縣內的兵卒的。

自從伏泉率兵至落門聚後,念及獂道縣城內的漢軍守軍,恐怕抵擋不住叛軍攻擊,便一邊抽調冀縣縣城內的漢軍步卒兩千人,又派了孫堅統率這支步軍,令其守城,原獂道縣城內的一衆兵將,皆聽其命。

對伏泉來說,此番行動絕對不會出現意外,而這獂道縣就是其一,畢竟,渭河支流上游的人工沙包堤壩,可都是從河水周邊的獂道、冀縣等地徵召來的民夫,若是獂道縣城被破,那麼極有可能會被叛軍知道渭河支流的虛實,所以獂道縣城必須要守住。

至於叛軍攻不下獂道縣城,會不會因爲漢軍實力增長停止入侵,伏泉卻是不怕,畢竟,叛軍出兵是爲了搶劫的,若是直接退兵,無疑會讓叛軍內部出現問題,在伏泉想來,除非叛軍的主帥都是豬腦子,否則即使明知漢軍實力可能增加,也會咬牙去冀縣縣城的。

因爲叛軍需要進攻,他們需要攻佔縣城,搶劫財物,來維持士氣,若是得不到他們想要的利益,這支一盤散沙的叛軍聯盟,必將崩潰。

“孫將軍,以如今形勢,叛軍若再大舉壓進,獂道恐將破也!”孫堅身邊,獂道縣令十分恐慌的對孫堅道,畢竟,誰都知道叛軍來攻,如果投降還好,不投降,城破之後,或許叛軍因爲有漢人將領的關係,對於百姓迫害不深,但是像他這樣的縣令,死命抵抗,肯定連同家屬都有身死受辱之苦。

自從一開始孫堅入城時告訴他叛軍要大舉來襲,這位獂道縣令就忐忑不已,若不是孫堅帶着兩千兵卒來,城外還有伏泉的一萬騎兵,他都準備一旦守城不利,就識時務的出城請降。

反正叛軍之中有漢人,都是涼州人,而且獂道縣城裡面也是漢胡雜居,天生就比其他涼州郡縣於叛軍而言有優勢,因爲縣內也有不少歸化羌胡,所以叛軍對他這個治理獂道縣還算不錯的縣令肯定有好感。如果他再十分識時務的話,一般都不會爲難,反之,若是死死帶人抵抗,恐怕城破自己也得跟着受累。

孫堅聽後笑道:“放心,賊子攻城半日,以吾觀之,賊子必將退也。”

“爲何?”

“時間!”

“時間?”

“正是!”

那獂道縣令細細思索,也是明白孫堅的意思,的確,按照他得到的消息,叛軍此番入侵,卻是想和前番入侵一樣,奇襲攻打冀縣。而他的獂道縣城,只不過是叛軍摟草打兔子,順手而爲。

本來恐怕在叛軍眼裡,他這獂道縣城,應該只需要一、兩個時辰便能攻破,到時候他們搶了東西,再去攻打冀縣,一點兒也不浪費時間。

現在,叛軍在獂道縣城已經浪費了快半日了,再拖下去進攻,恐怕冀縣也該知道他們的行軍目的,到時候他們的作戰意圖明顯就很難實現了,這可是叛軍不願意看到,因此孫堅說叛軍要退,這獂道縣令也是明白了。

“將軍大才,下官佩服。”

那獂道縣令隨即小小的拍了一下孫堅的馬屁,只是很明顯,這套路孫堅不吃,卻見孫堅依舊死死盯着城下,觀望叛軍一舉一動,若有所思,像是在計劃着什麼一樣。

獂道縣城外,當麾下兵馬又休整好後,叛軍主將北宮伯玉、李文侯、韓遂幾人,在又討論了一會兒後,權衡利弊之下,終於決定退兵,轉道直接攻擊冀縣了。

對於他們而言,絕對不能捨本逐末,冀縣纔是此戰的關鍵,若是因爲在獂道縣城外浪費太多時間,而讓身爲涼州州治、漢陽郡郡治的冀縣有了準備,調來精兵護衛的話,那麼他們這次入侵的目的,顯然達不到了。

因此,現下於叛軍而言,只能放棄繼續進攻獂道縣城,往冀州縣城而去,那裡,無論是進攻難度,還是城內能夠劫掠的東西,都遠比獂道縣城多得多。

“嗚!嗚!嗚……”

嘹亮的號角聲夾雜着無數羌笛聲,以及羌人的嘶吼聲音,隨着馬蹄陣陣,叛軍的數萬騎兵頓時遠走獂道縣城的西北方向,徒留下一地的叛軍屍體。

“孫將軍、孫將軍,叛軍已退!叛軍已退!”獂道縣令見到叛軍撤退,興奮的手舞足蹈起來,他懸着的心,終於是可以放下了。

不過,叛軍撤退,顯然沒讓孫堅高興,他要的可不是僅僅完成伏泉給他的死守獂道縣城的任務,這數萬叛軍在他眼裡,就是戰功,如果不能參與最終的大戰,無疑他會後悔死的。

望着叛軍撤退的方向,孫堅冷冷問道:“城內尚有多少兵卒?”孫堅前番作戰時,一直守着東門,其餘三門爲他麾下其他將領守着,因此對於城內守軍數量,不太清楚。

那獂道縣令聞得此言,氣勢一弱道:“尚不足兩千,且多數帶傷。”

孫堅聽後一愣,這才明白這獂道縣令爲什麼說叛軍再進攻的話,獂道縣城就保不住了,他自己帶來兩千,而獂道縣城內因爲地方也毗鄰金城郡,又有前番叛軍奇襲冀縣的事情,所以郡內也有兩千重兵把守,算上他入城以來蒐集的精壯,足有近五千人。

現在,獂道縣城內就剩不到兩千人,這一切的發生也就半日時間而已,如果真給叛軍足夠的時間,孫堅不敢去想後面會發生什麼。

這場戰鬥,孫堅就一直沒想過用什麼計謀守城,實在是兩軍兵力懸殊太多了,本來他還以爲死守能守個幾天了,沒想到竟然可能半日就被破城,不由得,對於這支叛軍的實力,孫堅有了新的認知。

然而,叛軍強又如何,他孫堅從不怕對手強,當下,孫堅下令道:“傳令,命吳景、程普等,聚麾下可戰之兵,於東門集結!”

話語裡,孫堅語氣冰冷,令得身邊的獂道縣令,不敢直視。

“諾!”

獂道縣令如蒙大赦,行了一禮後,便離開,對於孫堅這個官位比他大的上官,這縣令實在不想多和他有太多聯繫。半日的相處,他就明白,孫堅這位上官的脾氣,可不是太好,一旦激怒,誰都不認,還是遠離的好。

孫堅治軍還是很有一套的,雖說他帶來的兩千兵卒,多數都不是他本部兵馬,但是像他的親信妻弟吳景,老手下程普等人,能力都不俗,隨着命令一下,事情辦得很順利,不到半個時辰,東門之外,便集結了近九百兵將。算上他東門所剩的兩百餘人,還是能湊出一支不錯的戰力的。

東門外,孫堅帶領東門所剩之兵,會合衆軍,而後掃視衆人,揚聲道:“吾欲追敵,爾等敢同赴否?”

當下,吳景、程普先聲暴喝道:“有何不敢?”

“願效死力!”隨後,其他兵將立即響應,衆人吼聲如雷,直衝雲霄。

“善。”孫堅豪氣沖天的大喊,而後躍上兵卒準備的戰馬,同時疾呼:“欲報仇雪恨者,於武庫領兵械,速來東門!”

“欲報仇雪恨者,於武庫領兵械,速來東門集結……”

千餘人跟着孫堅大呼,他們的吼聲,瞬間傳遍每個角落,獂道城爲之鼎沸。

城西角的一個破屋前,一個看着十六七歲的少年,正怔怔看着被拖回的父親,其身體佈滿了刀痕,骨碴外露,慘不忍睹。

阿父爲什麼會死?因爲叛軍來了,那些羌人兇殘,縣裡要每家都要出一個壯丁守城,阿父年近五十,早已年邁,刀都不能砍動多少,可是爲了讓他活下去,把他鎖在家裡,自己去守城了。

本來……本來……應該死的人是他,而不該是阿父啊,該死的叛軍,好好跟着大漢過日子,爲什麼還要反叛?

“欲報仇雪恨者,於武庫領兵械,速來東門集結……”

城內的喊聲又至,這少年仿若受到什麼感召一樣,當下將父親屍體放在屋裡,取來一塊白布蓋上,便自己往縣武庫而去。

少年剛硬的臉龐,顯然不是純正漢人,但此時,他的心裡,對於可能和他有着一族血液的叛軍,心中只有仇恨。

城東,王老漢年不到六旬,頭髮卻全白了,渾濁的眼睛佈滿了乾澀的淚水。他曾是漢軍的一員,後來便在此落戶,娶了當地一個歸化羌女,原因是那個羌女曾經在一次大戰後,救了受了重傷的他。

兩人恩愛非常,後來也生了兩個兒子,而受他影響,兩個兒子先後成爲了大漢士卒,可大兒子早年死在西羌之亂,如今,小兒子也因爲守城死了,至於他的妻子,也因爲曾經出外,被叛軍所殺,現在,他成了孤家寡人,而他一個人孤零零留在世上還有什麼意思?

自從漢羌百年大戰以來,受到傷害,損失巨大,並因此疲憊衰弱的,不僅僅是大漢朝,還有大漢治下的涼州百姓。他們在這些戰鬥裡,失去的不僅僅是財產,還有親人,當一切都隨着戰爭失去的時候,他們最後只會選擇去報仇。

這也是孫堅爲什麼不懼怕叛軍,獂道縣內,戶口不少,並且因爲漢胡雜居,民風彪悍,而且百姓體格健壯,這些都是優秀的兵員,都是拉到戰場上便可亂戰的兵卒。

如今叛軍攻城,死的不僅僅是孫堅的援軍,還有城內百姓的父子兄弟,當仇恨的怒火起來之時,他的麾下就不愁兵員了。至於這些兵卒,上了戰場,能不能行軍陣,孫堅卻是不怕,反正一旦叛軍遇伏,到時候就是一場亂戰,還需要什麼軍陣?

一個時辰後,孫堅帶着麾下明顯參差不齊的五千餘人,往獂道城東的渭水支流走去,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怒火……

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時地利皆不在第一百一十七章 上天所賜之李陵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柳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漢人殺向彈汗山了第四百零四章 與庸人不識馬骨有何異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平道平閻忠遁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計宋伏第三百二十七章 速下鄂縣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五百九十八章 終至漢陽第一百六十八章 活路何在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七十七章 被架空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六百六十七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一百九十五章 士氣血勇何人敵第三百五十五章 類似官渡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襲功成誰可敵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第六百零八章 涼州風再起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五百三十六章 酒徒狂生戲志才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八十章 夭兒多嬌第四百六十章 男子最大之樂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將是寶貝第四十四章 宋酆與蔡邕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三百一十四章 疾回蘄春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三百二十三章 汝子文聘乎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四百六十四章 漢人殺向彈汗山了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一百四十二章 豎子戾龍也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歲無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一百零六章 激將第二百四十五章 朝中紛亂又多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七十五章 徵拜議郎第五十三章 無妄之災第二百四十一章 募蠻兵劉堅至江州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六百八十一章 化肥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爲漢三策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五百八十八章 必令涼州成赤地第六百六十七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戮征服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雲長可排第幾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第二百二十章 錦衣賊盜少有膽色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三百三十八章 汝曹誤朕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第二百九十七章 半緣修道半緣君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第四百六十七章 何進竇武兩相比第四百八十五章 蒿里路上同往第三百零二章 有何喜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殺服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第二百三十一章 此大丈夫之志哉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四百八十八章 婿留丈人之命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三百八十五章 滅賊前奏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五十六章 枉爲名門之後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
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時地利皆不在第一百一十七章 上天所賜之李陵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柳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漢人殺向彈汗山了第四百零四章 與庸人不識馬骨有何異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平道平閻忠遁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計宋伏第三百二十七章 速下鄂縣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五百九十八章 終至漢陽第一百六十八章 活路何在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七十七章 被架空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六百六十七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一百九十五章 士氣血勇何人敵第三百五十五章 類似官渡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襲功成誰可敵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第六百零八章 涼州風再起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五百三十六章 酒徒狂生戲志才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八十章 夭兒多嬌第四百六十章 男子最大之樂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將是寶貝第四十四章 宋酆與蔡邕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三百一十四章 疾回蘄春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三百二十三章 汝子文聘乎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四百六十四章 漢人殺向彈汗山了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一百四十二章 豎子戾龍也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歲無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一百零六章 激將第二百四十五章 朝中紛亂又多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七十五章 徵拜議郎第五十三章 無妄之災第二百四十一章 募蠻兵劉堅至江州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六百八十一章 化肥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爲漢三策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五百八十八章 必令涼州成赤地第六百六十七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戮征服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雲長可排第幾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第二百二十章 錦衣賊盜少有膽色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三百三十八章 汝曹誤朕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第二百九十七章 半緣修道半緣君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第四百六十七章 何進竇武兩相比第四百八十五章 蒿里路上同往第三百零二章 有何喜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殺服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第二百三十一章 此大丈夫之志哉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四百八十八章 婿留丈人之命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三百八十五章 滅賊前奏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五十六章 枉爲名門之後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