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殺服人

剛剛講課完畢,楊憙未加整理衣袍,出了前堂,便匆匆趕回後院,他未帶家人赴任,此刻官舍無人接待上門之人,即使他們算是自己的下官,但將他們滯留後院也是十分失禮的事情。

哪知道剛剛踏入後院,聽到衆人議論,便停在院外細細聽從衆人意見,沒想到竟然聽了伏泉這番言論,當下怒極,開口便怒喝起來。

汝真戾龍也?

戾龍?

伏泉被面前突然到來的楊憙這句話弄得錯愕不已,這是到底給自己的是美名還是罵名?這個第一次見面的上官,連番無緣無故的給自己找事情,自己到底招誰惹誰呢?

“見過明公!”不過心中罵歸罵,伏泉還是與前來拜訪衆人一齊向楊憙行禮。

楊憙頷首,“嗯”了一聲,隨即眼中冒火的看着伏泉道:“汝便是伏羽林?”說完,只見老人家眼睛瞪得渾圓,頭髮似乎都要豎起來了,手上的青筋迸起,呼呼的喘着粗氣,看着像是生氣極了,令人害怕不已。

“正是,在下琅琊伏流川。”伏泉行禮回道,心中暗想,肯定又要被這老人家罵了。

果然,只見楊憙怒聲訓斥道:“果真是那屠俘的‘戾龍’,《論語》有言,上天有好生之德,汝既出自琅琊伏氏,竟做此滅絕人性之事,有何面目去見汝先祖伏公?”

好嘛,果然老人家說話就是犀利,直接擡出自己的祖宗伏生,把伏泉說得啞口無言,一句話也不敢頂嘴。楊憙用的是儒家言論,他若是敢反駁,就是反駁自己的家傳學術,傳出去,恐怕回京後,伏完知道會氣的直接提劍來砍伏泉,只能聽之任之。

趙苞眼見情形不對,趕緊出來打圓場道:“明公息怒,流川年少氣盛,故大戰之後意氣用事,殺俘泄憤。然其亦是爲國分憂之舉,莫要責難太重。”

“罷了,罷了,此事自有陛下定奪,多說無益。今日諸君前來,憙待客不周,已是失禮,吾已令人備好酒菜,諸君便於此就食如何?”楊憙擺擺手,不提此事,語氣裡大概也知道提也沒用,告到劉宏那裡也不能動伏泉分毫,索性轉移話題。

衆人對望一眼,隨後趙苞率先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然後,衆人爭相附從。

許是楊憙年長,牙口有些不好,官舍的餐宴很是簡樸,多見素菜,不過衆人並未在意,對他們來說此時只要有酒就夠了。

入冬後,幽州大雪連番,才停了幾日。現在天氣端是淒冷無比,加上塞外寒風刺骨,幾人皆是換了厚衣,穿了長袍而來,雖然長袍亦是爲了冬天特製而成,料子頗爲保暖,內中還縫有部分動物皮裘,但終究還是覺得冷了。這時候取來幽州的烈酒痛飲,頓時覺得全身暖洋洋的,所以菜色好壞倒也無所謂了。

楊憙與衆人輪流敬酒後,可能是年長酒量漸小,便命人喚來其掾吏代自己陪酒。可巧,便是來時引他們進屋的中年男人,衆人隨後觥籌交錯,開懷暢飲。古代講求食不言寢不語,除了相互敬酒外,宴中無話。

飯後,楊憙估計年歲大了,又多飲了酒,臉上似有睏意,衆人見此,相望一眼,隨即一齊起身告辭。楊憙大概也知道衆人所想,並未挽留,只是送他們到官舍外,這纔回去。

路上,趙苞讓衆人先行,自己留下隨伏泉齊走,顯然有話要說。

“流川此番殺戮太過,進京後需得收斂,莫忘柳城外放一事,欲害汝者甚多,不可不防。”趙苞用只有兩人可聽到的聲音說道。

伏泉臉露疑惑,這位亦不喜自己殺俘的太守爲何如此提醒自己,問道:“明府爲何如此擡愛流川?”

趙苞看其臉色,當然知道伏泉所想,豪爽笑道:“吾與流川只是思想不同耳,雖有偏見,各堅所執,卻不礙私情。流川乃吾戰場手足,此番禍事,提醒所屬應當。”

伏泉點頭,暗道河北男兒真多乃豪爽率真之人,即使與朋友意見相左,但卻不放於心中,僞善交友。想了想,伏泉隨即問道:“明府可是不喜餘之言論?”

“非是不喜,乃是不妥。吾與楊公不同,楊公以爲殺俘不詳,不能屠胡,吾卻以爲殺俘尚可,然卻不可亂殺。大漢立國以來,多收四野諸胡,賜地內附,養其部民,戰時徵其兵以爲附庸,羌人、匈奴人、烏桓人等等皆是如此,本意以胡治胡,使胡人自相殘殺,不費大漢一兵一卒。若是大漢以後皆用流川策,以‘殺’震之,恐憑白折損無數漢卒,而歸附胡人皆懼而棄漢,到時大漢無可用胡人,便是這烏桓邊塞十郡騎兵亦會羣起而逃,那這朝廷百年謀算豈不是盡皆作廢?”趙苞說完便快步離去,留下伏泉一人獨走。

看着前方那漸行漸遠的身影,伏泉不禁搖頭,來於後世的他知道,若“殺”真的會讓那些胡人潰逃,不再攀附漢室,那自己前世所知道的歷史又是什麼?相反只有“殺”纔會讓胡人畏懼和依附,最終短時間血腥融合,而感化,或許用了千年,依舊蔑視漢族,後世所謂的中華一家不就是用來搞笑,上的少民們不斷詆譭漢族先輩,肆意篡改歷史,甚至後來某些商業文亦在不斷噁心漢人,跪舔少民,這不就是漢族千年落下的“好欺負”名聲所致?

突然之間,伏泉想起上次所拉攏之烏咽,在自己的威逼利誘下,又有自己前番屠俘之威,那位毫無節操的烏氏還是同意了做自己的眼線,遼西烏桓若有異動,必會率先通知漢朝。

因爲,只有“殺”纔可使異族臣服,匈奴歐洲之上帝之緶,蒙元所過之處稍不如意必屠城,明末滿清更是屠得數百年江山,若不是自己作死,或許晚晴時候一輩子做個殖民國都顛覆不了統治,以“殺”之威令外族膽寒,畏懼臣服,可見如故。而且這還是後世中國之歷史,那西方世界的征服史比者更血腥的多,這些不都生生的告訴他,“殺”乃崛起最佳之途?

一時間,伏泉稍顯稚嫩的臉上,一雙烏黑眸子裡殺機漸顯,有朝一日,若掌虎賁十萬,必屠盡異胡……

————————————————————————————————————————————

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載物之厚。摘自《論語·顏淵》

孟子致爲臣而歸。王就見孟子,曰:“前日願見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棄寡人而歸,不識可以繼此而得見乎?”對曰:“不敢請耳,固所願也。”摘自《孟子·公孫丑下》

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六十九章 獻策治蝗第三百七十六章 孤必奏請封侯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十二章 隱憂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之肱骨第四百九十三章 持久遊擊的影子第八十章 夭兒多嬌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儀式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直奪權的劉宏第十八章 渤海王涉謀反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三百五十四章 詐門前夕第一章 皇親國戚第二百二十八章 爾等竟不知漢朝班定遠使西域乎第二百六十章 爲了黃巾而上位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四百七十三章 龐德第二百四十九章 甘氏疑雲第三百七十二章 小民從來不可輕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北家族靠軍功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四百五十六章 好自爲之莫多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二百四十四章 懷孕的女人最可怕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一百七十三章 閹人不除 國無寧日第五百五十五章 涼州 風乍起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第三百一十八章 莫名針對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心惶惶漢軍至第四十六章 提前謀劃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爲漢三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三十六章 臣不討賊非臣 子不復仇非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殺服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家羽翼需盡誅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王允惦記上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閻忠誡勸清君側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平之世可真有第三百二十八章 摘桃子沒門兒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遁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六百零六章 韓文約兵進平襄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殺服人第三十二章 伏子全一豚犬耳第六百四十九章 周勃 陳平可不是容易做的第二百二十五章 蠻人爭議第二十四章 翻案機會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手尾誰先從第七十五章 徵拜議郎第三百三十九章 防民之口第三十二章 伏子全一豚犬耳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三百零二章 有何喜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四百六十九章 馬騰胡封第六百七十五章 開考取吏第二百六十七章 難捉緣由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撈軍功鍍金的第五百三十六章 酒徒狂生戲志才第一百七十六章 彈劾蔡邕第六十一章 上巳節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第三百七十二章 小民從來不可輕第四十章 事畢第六百章 伏泉小兒必敗也第三百八十八章 荊揚大亂解第三百八十四章 嘭嘭噹噹第五十六章 枉爲名門之後第九十一章 幷州第一百二十章 以命搏命第四百四十四章 僕從兵比職業兵好使第五百五十四章 古之惡來誓效死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六百四十四章 調外兵入京第四百七十章 張繡楊阿若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六百一十三章 從此無羌唯有漢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一百四十章 可願通漢
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六十九章 獻策治蝗第三百七十六章 孤必奏請封侯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十二章 隱憂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之肱骨第四百九十三章 持久遊擊的影子第八十章 夭兒多嬌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儀式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直奪權的劉宏第十八章 渤海王涉謀反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三百五十四章 詐門前夕第一章 皇親國戚第二百二十八章 爾等竟不知漢朝班定遠使西域乎第二百六十章 爲了黃巾而上位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四百七十三章 龐德第二百四十九章 甘氏疑雲第三百七十二章 小民從來不可輕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北家族靠軍功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四百五十六章 好自爲之莫多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二百四十四章 懷孕的女人最可怕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一百七十三章 閹人不除 國無寧日第五百五十五章 涼州 風乍起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第三百一十八章 莫名針對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心惶惶漢軍至第四十六章 提前謀劃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爲漢三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三十六章 臣不討賊非臣 子不復仇非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殺服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家羽翼需盡誅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王允惦記上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閻忠誡勸清君側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平之世可真有第三百二十八章 摘桃子沒門兒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遁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六百零六章 韓文約兵進平襄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殺服人第三十二章 伏子全一豚犬耳第六百四十九章 周勃 陳平可不是容易做的第二百二十五章 蠻人爭議第二十四章 翻案機會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手尾誰先從第七十五章 徵拜議郎第三百三十九章 防民之口第三十二章 伏子全一豚犬耳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三百零二章 有何喜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四百六十九章 馬騰胡封第六百七十五章 開考取吏第二百六十七章 難捉緣由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撈軍功鍍金的第五百三十六章 酒徒狂生戲志才第一百七十六章 彈劾蔡邕第六十一章 上巳節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第三百七十二章 小民從來不可輕第四十章 事畢第六百章 伏泉小兒必敗也第三百八十八章 荊揚大亂解第三百八十四章 嘭嘭噹噹第五十六章 枉爲名門之後第九十一章 幷州第一百二十章 以命搏命第四百四十四章 僕從兵比職業兵好使第五百五十四章 古之惡來誓效死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六百四十四章 調外兵入京第四百七十章 張繡楊阿若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六百一十三章 從此無羌唯有漢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一百四十章 可願通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