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

和皇甫嵩、朱儁商量完賊寇俘虜的處置事情後,伏泉便帶人出了官舍,準備拜訪長社士族。

畢竟此生第一次來潁川,而潁川又是和自己老家徐州一樣,在漢末三國出了名的是人才集中地。雖然自己這外戚身份可能不受那些潁川政治士族的待見,可是說到底自己也是出身大儒世家,漢朝的兩千戶陽都侯,就算他們不待見自己,不欲見自己,也得看自己背後的家族和政治背景的面子上,和自己一敘。

想到潁川郡在後漢以來崛起,可謂是備產精英人才,許多名士、或書法、或謀略、或律法等等方面的精英都是潁川人,伏泉就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想要去拜訪這些精英。

至於潁川郡能突然如此厲害的原因,在伏泉看來,則是有多種原因交替,而且除此一地,天下其他州郡都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人才盛景,即使是徐州、益州這樣的漢末人才庫,在某些政治方面,也比不過潁川的政治人才。

原因其一,漢承秦制,有漢以來,對律法非常重視。前漢武帝“外儒而內法”,宣帝認爲“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不可“純任德教,用周政”,入本朝以來,雖儒家的學說傳播越來越廣泛,但律法的地位仍十分重要,有許多的世代衣冠,以明律法而出仕高官的律法名家。

特別潁川這個地方,春秋時屬鄭,後鄭國被韓國所滅,又成爲韓國的都城和主要勢力範圍,從鄭國時的子產鑄刑書、立法制,到申不害在韓國的變法,再到韓非在戰國末期集發家思想之大成,以及漢初的郡人賈山、晁錯、韓安國等極力推崇刑名法術,從而逐漸地在潁川形成了“高仕宦,好文法”的社會風氣,其中陽翟郭氏、長社鍾氏便是此中的翹楚。

其二,自後漢伊始,潁川郡旁的汝南郡內,原有的西楚士風開始漸漸轉變,演變成爲放蕩不羈、敢於犯上的士人風氣,之後,這種風氣向着緊鄰的潁川郡靠攏,導致潁川郡其地的政治風氣,再原有法家學術的激進勇敢風氣上變得更加激進犯上,以至於潁川本土的士人更加崇尚政治,其本身的政治色彩越來越濃厚。

其三,便是後漢一直繞不開的黨人勢力了,可以說,如今漢朝的黨人勢力,最初的發起點便是潁川郡。而潁川郡也正是因爲黨人勢力的存在,在整個後漢,甚至於漢末三國,都確定了自己獨樹一幟的一面,以至於魏晉時期,潁川郡甚至豫州士人,在整個天下都有不可比擬的名望和勢力。

之所以如此,那便是潁川名士互爲交結,相與婚姻,吏俗朋黨的情況,特爲緊密,爲其他郡縣所不能比。可以說凡郡內望族,互相之間皆有姻親,當年黨人堆積朝堂時,潁川士人的官吏甚多,這也是黨錮開啓,潁川士族損害最多,最爲痛恨漢室的原因,根本原因便是其家族子弟多有被禁者,此生不能爲官,可以相見,此番黃巾大亂,黨錮解除,對於潁川士族而言,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

其四,後漢自順帝開始,宦官獲權,皇權政治無法正常運轉,且少數民族與內部起義不斷,險惡的政治形勢讓士人不再專心學術,轉而投身政治事業。

用後世的一句話來講,任何東西一旦扯到了政治,那就會變了味,後漢的潁川郡便是如此,他們真正掌握朝堂權利,特別是黨人領袖便爲李膺後,結黨營私的行爲便普遍發生。當然,對於這些世族而言,普通的貪污受賄明顯不是他們的目標,他們那一家不都是大族富戶,他們真正的索求的,卻是皇權一直在保護的政治權利,所以纔會有內朝和外朝之爭。

其五,自順帝以後,士人羣體奔走呼號,“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簸公卿,裁量執政”,力圖挽狂瀾於既倒,鏟閹宦,清君側。

不過,一次又一次,僅僅只掌握朝堂話語的他們,被皇權之下的軍隊所打壓,歷經無數次的打壓,所以嚴格的政治形勢,纔會讓他們更加急迫聯姻,來保證自己的朝堂勢力的壯大,從而更加加劇了潁川士人之間的結黨和某種程度的超然和排外。

其六,便是自後漢以來,地方權力在世族豪強的影響下,不斷失衡的緣故。而中央士人結爲黨人,通過自己的政治權利,不斷影響地方官吏的任免,導致地方名士大族因爲自己家族的特殊背景,可以通過壟斷州牧郡守僚佐之職,操控地方政治。

這一方面更加促進潁川本地大小世族的結黨,也讓漢朝中央對潁川的控制能力大大削弱。當然,這一點,不僅僅是潁川獨有,此刻整個大漢,也全部都是這一套路。

其七,在宦官專權後的嚴峻的政治形勢下,對於缺乏儒雅之風、熱衷於政治的汝穎名士們簡直是天賜良機,在這種條件下,汝穎地區的特殊優勢由隱而顯,汝穎名士遂乘時而起,雄居士林之首。

而相對於汝南郡,潁川郡在黨人之中,有名望者甚多,最終更是拿下了黨人領袖的稱呼,這更加加劇了潁川郡的士族豪強之間的姻親結黨,或許在他們的骨子裡,已經慢慢養成了這種唯有靠着親親相護,才能獨霸朝堂,保證自己政治權利不失去的意識吧!

此番,伏泉要拜訪的便是潁川郡的大士族,長社鍾氏,其家世衣冠,乃潁川郡望族。是和陽翟郭氏並稱的一個法律世家,其出名者如鍾皓,曾任潁川郡功曹,教授過門生弟子千餘人,而另一人,便是一個叫鍾繇的人。

敲開了鍾氏在長社城內的豪宅,向鍾家僕人報了身份,

因爲前番入城之時,長社城內的士族都隨朱儁前來迎接過伏泉和皇甫嵩,所以

夜色深深,長社以西,皎潔的月光之下,無數頭戴黃巾的人匆匆逃遁,越往西行,隊伍人數就越多,所到之處,靜謐的夜空都被黃巾蛾賊的行軍聲,打破原有的安詳。

這支黃巾蛾賊的隊伍前方,幾百匹騎馬的蛾賊裡,波才望着後方拖沓步行的隊伍,喜憂參半。

喜的是自己這支隊伍,本來慘敗而逃,在漢軍的剿殺下,能活命者加起來也就剩兩萬餘人,沒想到這一番逃遁,隊伍竟然又多了一倍人馬,有五萬餘人。

憂的是相比較波才叛亂前預備已久的兵馬,現在這支隊伍,衣甲不全,兵器不足,糧草不豐,戰力不精,無論是人數、裝備、兵員素質和作戰實力,都遠遠不如前番,也不知日後該何去何從。

至於波才的軍隊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自然是因爲他從長社敗逃後,帶着殘軍一路西行,可謂是快馬加鞭,累了就只令兵卒小歇片刻,困了也就只令兵卒假寐一會,沿路之上,但凡遇到稍有人煙的村莊裡邑,必是令麾下敗軍燒殺搶掠一番,激勵士氣,同時恢復實力。

有反抗的人就地革殺,然後挨家挨戶搶掠值錢的物品和糧食,最後燒燬村落裡邑,摧毀天地,逼得原本安居樂業的有地百姓,變成無地無房的“平民”,再強迫裹挾他們入黃巾軍中,再用太平道的教義慢慢將他們洗腦,自然就擴大了自己的實力。

當然,如同歷史上很多泥腿子流民反叛的初期套路,波才這樣做的後果,拉起隊伍來自然迅速,只是無疑這裡面會有很多婦孺,以及不少根本不知兵朕戰鬥的青壯,和職業兵卒比起來,他們恐怕上了戰場,多數都可能會嚇得逃跑。

不過,即使知道如此,波才也不會去計較的,就是這些強拉的兵卒一點兒戰鬥力沒有,但是作爲炮灰,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反正他也不會心疼。

如果說真正讓波才心疼的,當然是猛攻皇甫嵩未果,反而屢番被漢軍施計擊敗,損失慘重。

四、五萬披甲士,弩具數萬,兩萬太平道忠實信徒,十餘萬兵馬,可以說是豫州太平道之大半精華,潁川郡黃巾主力,一戰而沒,而且未得全功,孰爲令波才心疼不已。

何以致此?何以致此?

逃亡的時候,波才心中總是不斷想着這話,要知道豫州曾是太平道發展最順利的一個州,是讓大漢天子寢食不安,漢朝百官公卿爲之驚恐,受天下矚目的存在,如今竟然被漢軍打敗城如此,這實在是讓波纔想不通。

潁川郡黃巾軍如此,也不知同爲豫州太平道的汝南郡黃巾軍又該如何?而北方冀州的大賢良師,也不知反叛情況如何?莫非,這漢室的蒼天真不該死嗎?

心中無比失落,波纔不再去想那縹緲的未來,此刻還是想着怎樣帶自己麾下的兵馬在這天下求生吧!

“傳令,各部整訓兵卒,戒備行軍,全力攻佔陽翟,入城之後,放兵三日。”看了眼西方,本就是潁川郡人的波才,心中有數,知道潁川郡郡治陽翟離此尚有五十里,便下令道。

爲了保證自己離開潁川郡,還能有一些不小的實力,波纔此刻便將自己的目標放在了潁川郡的郡治陽翟了。

其實,陽翟本來就在波才的進攻計劃裡,要不是皇甫嵩、朱儁的漢朝兵馬平亂,波才早就整編好麾下兵馬,攻打陽翟縣城了。

而現在,波才之所以在逃亡路上,還冒險惦記着要進攻陽翟,自然是因爲陽翟作爲潁川郡郡治,城內武庫中兵器衆多,只要攻佔陽翟,以他拉流民的手段,完全可以靠着陽翟的武庫,再一次打造出不遜於他原本的大軍,這也將是波才能夠再次反叛的根本。

其次,潁川自本朝以來,士族衆多,富戶無數,陽翟作爲潁川郡的郡治,城中士族富戶當然不需要多說。對於現在剛剛打敗,急缺錢糧的波纔來說,這些士族富戶,完全可以解他的燃眉之急,所以這也是波才即使知道他的軍隊後方,可能會有漢朝的追兵,但他還是要冒險攻打陽翟的原因。

“殺!”

“破城之後,放兵三日!”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

數刻之後,一羣剛剛經歷過慘敗逃亡的黃巾蛾賊,以及失去家園,被迫從賊的百姓,不時高喊着口號,彷彿聽到什麼令人興奮的事情一樣。

或許可能是他們單純的想要報復,想將自己所遇到的不幸,完全傾加於他人身上一樣,這些黃巾蛾賊們,不斷揮舞着手中所帶的各式兵器,直奔陽翟縣城而去。

第五百七十七章 葉落歸根當青州第八十六章 遇賊第九十九章 無錢募兵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第六百一十一章 馬鐙馬蹄鐵初顯威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第三百四十九章 名臣良將究何爲第四百三十九章 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第六百八十九章 重開西域都護府第四百三十九章 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第二百八十八章 不似良人也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爲漢三策第二百七十六章 內院暗潮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三百零七章 寧拜見明公第六百二十一章 手段厲害不如軍事牛逼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二百五十六章 宜速不宜遲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二百七十八章 道觀異象第一百六十三章 辣劉堅牀榻溫柔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五百二十章 本爲韓約欲變遂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殺服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遁第四百零五章 此女日後必大貴之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儀式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五百零八章 爲君尋覓佳人來五百一十二章 望陛下收回成命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馬分屍以祭旗第四百八十章 槍頭無有唯投杆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一百九十一章 檄文討賊板楯蠻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二百一十四章 益州分野有王氣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六百零三章 孫堅將計欲襲賊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七章 埋葬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三十一章 救人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日再來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三百一十二章 蘄春有詐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五百五十三章 陳留壯士黑漢者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四百八十七章 攔腰截斷鮮卑軍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持久遊擊的影子第九十四章 幽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二百五十章 楊季休強問得選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州叛軍尚有後手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六百二十三章 張玄被劫 黃忠再戰第二百零三章 莫要負隅頑抗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五百四十六章 潁陰荀氏才俊多第三百四十五章 強弩長弓戰不休第二章 伏完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俘不詳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二百二十五章 蠻人爭議第三百二十七章 速下鄂縣第三百六十六章 募丹陽兵第六百四十三章 驃騎將軍涼州牧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是屠城顯本心第四百二十三章 段煨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二百三十八章 蠻度康負荊請罪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五百零四章 兩軍皆撤無勝負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子駕崩第五百八十二章 千里相聚涼州事第四章 帝心
第五百七十七章 葉落歸根當青州第八十六章 遇賊第九十九章 無錢募兵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第六百一十一章 馬鐙馬蹄鐵初顯威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第三百四十九章 名臣良將究何爲第四百三十九章 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第六百八十九章 重開西域都護府第四百三十九章 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第二百八十八章 不似良人也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爲漢三策第二百七十六章 內院暗潮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三百零七章 寧拜見明公第六百二十一章 手段厲害不如軍事牛逼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二百五十六章 宜速不宜遲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二百七十八章 道觀異象第一百六十三章 辣劉堅牀榻溫柔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五百二十章 本爲韓約欲變遂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殺服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遁第四百零五章 此女日後必大貴之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儀式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五百零八章 爲君尋覓佳人來五百一十二章 望陛下收回成命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馬分屍以祭旗第四百八十章 槍頭無有唯投杆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一百九十一章 檄文討賊板楯蠻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二百一十四章 益州分野有王氣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六百零三章 孫堅將計欲襲賊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七章 埋葬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三十一章 救人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日再來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三百一十二章 蘄春有詐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五百五十三章 陳留壯士黑漢者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四百八十七章 攔腰截斷鮮卑軍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持久遊擊的影子第九十四章 幽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二百五十章 楊季休強問得選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州叛軍尚有後手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六百二十三章 張玄被劫 黃忠再戰第二百零三章 莫要負隅頑抗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五百四十六章 潁陰荀氏才俊多第三百四十五章 強弩長弓戰不休第二章 伏完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俘不詳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二百二十五章 蠻人爭議第三百二十七章 速下鄂縣第三百六十六章 募丹陽兵第六百四十三章 驃騎將軍涼州牧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是屠城顯本心第四百二十三章 段煨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二百三十八章 蠻度康負荊請罪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五百零四章 兩軍皆撤無勝負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子駕崩第五百八十二章 千里相聚涼州事第四章 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