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佈局潁川

張遼看到唐翔連連推辭,皺起眉頭,不悅的道:“聖人有云,當仁不讓於師,兄長明通經義,又曾擔任丹陽太守,有治理郡縣經驗,如今豈能退縮?”

看唐翔還要說話,張遼打斷他:“兄長自治理好郡縣,令百姓安居樂業便可,至於軍事,小弟自會派人相助。”

唐翔一怔,不由默然,臉色不住變化,顯然在心中遲疑不定。

李旻嘆了口氣,朝唐翔抱了抱拳:“若起鳳兄擔任潁川太守,旻也放心,正如張將軍所說,我如今失去右手,傷殘之身,本不適合擔任太守之職,更是才智不足以任之!”

張遼看了看唐翔:“便如此定了,兄長任太守,小弟再遣返先前俘虜的孔伷五千舊部,足以爲兄長獲人心,再加上陽城六千兵馬,只要訓練得當,足以應對變故!”

“遣返五千俘虜?”李旻和唐翔均是一怔。

李旻是震驚,不知道張遼爲何如此支持唐翔。

唐翔卻是感動了,縱然張遼讓他做潁川太守或有其他圖謀,但潁川太守本身就是重職,雖然張遼說了那是負擔,但唐翔心中卻明白,那只是說說而已,讓李旻心中舒服一些而已,事實上想做潁川太守可做潁川太守的人多了去了,自己白白得來這個重職,張遼又送五千兵馬支持,可謂付出極大了。

“不錯,”張遼道:“這五千俘虜小弟已經操練數月,戰力大不同從前,可以憑恃。”

唐翔深吸了口氣,道:“如此,潁川太守之職爲兄接了也罷,只是難免名不正言不順……”

張遼擺手道:“兄長不須爲此擔憂,小弟自會爲兄長謀一份表奏,至於眼下,就說李太守爲胡賊所害,可令陽翟各世家聯名推舉,兄長先行上任便是。”

唐翔默然片刻,躬身向一旁李旻一禮:“仲秋兄……”

李旻擺擺手,朝唐翔道:“起鳳兄不必介懷,誠如張將軍所言,潁川太守不易謂之,小弟不才,只能苦了起鳳兄了。”他又看向張遼,沉聲道:“無論閣下圖謀什麼,但請不要禍及潁川百姓,否則某死不瞑目!”

張遼道:“李兄儘可放心,某本就是爲了保潁川安定。”

唐翔也道:“定不負仲秋兄所期。”

李旻看向張遼,道:“調兵令符閣下已取走,金印在太守府,可差人取之。”

張遼點了點頭,道:“我已命人傳言,李兄爲胡賊所害,今後李兄恐怕要暗中跟隨在下了。”

李旻面色微變,唐翔忙道:“文遠……”

張遼擺了擺手:“兄長放心,小弟要害李兄,早就動手了,此番帶李兄回去,也未必不是一番際遇,他日還能爲百姓做事。”

李旻呆了下,情知自己反駁也沒用,看了看自己的斷手,神情頹然,不再說什麼。

隨後張遼安頓李旻去休息,自己則與唐翔密談。

“兄長。”張遼沉聲道:“小弟已命人傳言,李太守被胡賊殺害,正是兄長在危急關頭,不惜深入賊巢,清除高循道爲李兄報仇,解去陽翟大難!明日清晨再邀請陽翟各大世家家主,推舉兄長爲潁川太守。”

唐翔點了點頭,沉吟道:“陽翟世家之中,趙氏、嚴氏與唐家頗有齟齬,怕是不會同意推舉爲兄擔任潁川太守。”

張遼淡淡的道:“兄長不必爲此擔憂,但準備做好潁川太守便是。”

唐翔聽出了張遼聲音中的肅殺意味,不由一顫,想要說什麼,卻又沒說。亂世用重典,而且他不得不承認,張遼這個妹夫雖然比他年輕,但行事卻比他老練的多,不必他多說什麼。

張遼又道:“至於潁川太守的奏表,小弟會設法令袁紹上表,他的表奏對於關東郡縣而言,也算名正言順,不過日後要小心袁術便是。”

“袁本初?”唐翔一驚,沒想到這個妹夫居然有如此手段,在董卓麾下,居然還能影響到袁紹!

張遼想的自然是郭圖,郭圖遊說關東諸侯起兵,如今也算名聲不小,以他的本事,說服袁紹上個奏表完全不成問題。

至於郭圖的忠誠問題,張遼不去多想,但賈詡手段豈能小覷,拿準了此人的性格,他的家眷在自己手中,便不會違逆惹怒自己。何況對於這種於他無害的事,他動動嘴皮子變成,何樂不爲。便是瞭解郭圖的郭嘉也對此頗是贊同,因而張遼很是放心。

沒理會震驚的唐翔,張遼又囑咐道:“小弟已取了李旻的調兵符令,明日便將陽城兵馬調回,而後小弟會從軒轅關暗中遣返五千俘虜,由小弟麾下宋超、薛明、蔣奇三人統領,宋超爲主,其餘二將爲輔,他們三人卻要聽從高順調遣,兄長可藉此次高順救援陽翟之事,招攬高順,授其都尉之職,統率潁川諸軍,以高順的能力,足以應對一切。”

說到這裡,張遼神色凝重的道:“兄長不精通兵事,切忌不可過分干涉高順用兵,否則今日李旻之敗就是前車之鑑,到時高順離去,潁川恐遭大禍!”

看到唐翔鄭重其事的點頭,張遼也鬆了口氣,沉吟了下,又道:“小弟方纔詢問過婉兒和蘇嫿,他們說左道長去潁川南部招撫幾股黃巾餘孽了,左道長在道門之中威信頗高,這些黃巾若是暗附,他日或許也是臂助。”

唐翔聞言,不由露出喜色。汝潁一帶的黃巾餘孽一直是潁川的心患,若是左慈能招撫幾股黃巾餘孽,也算他在任的政績了,足以服衆。

張遼安頓了唐翔,已是寅時,他去了唐婉閨房,唐婉卻還在等人,小別勝新婚,夫妻二人自然又是一番繾綣。

第二日一早,典韋便帶着猛虎營趕了回來,密縣的五百羌胡兵不防之下,被他詐取,全軍覆沒。

而後張遼和高順召集陽翟各大世家,商議推舉唐翔爲太守之事,郭家和其他幾家與唐氏關係不錯,均是贊同,而趙氏、嚴氏的家主果然反對。

張遼和高順都戴着面具在場,高順扮演的是高循道的角色,早就得了張遼吩咐,二話不說,直接將二人拿下,又派兵攻打兩家堡塢,兩家不過半個時辰便被攻破,滿門老小被帶了出來,近兩千部曲也全部被俘虜。

其他世家本還自恃堡塢爲防,見狀無不駭然,惶恐不安。

而唐翔則“義正言辭”責問高順,“曾受唐翔之恩”的高順最終看在唐翔的面子上放了兩家老小,不過那兩千部曲卻被高順吞了。

趙氏和嚴氏只能自吞苦果,又不得不附和推舉唐翔爲潁川太守。

隨後,張遼又憑藉調兵符令和幾個世家家主威望,收服陽城駐紮的守軍,向唐翔效命。

自此,張遼算是間接掌控了潁川,隨後他便與典韋、史阿趕回軒轅關,處置五千潁川俘虜遣返之事。

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戰無名第六百九十五章 醒來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十四章 被算計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九十二章 脫身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麼是屠殺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一百四十一章 械鬥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子來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尋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五百七十一章 紛亂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二百九十章 陰險的郭嘉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拳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五百三十一章 陣戰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二百五十七章 僞作第一百八十五章 搏虎!第三百九十三章 追至第四百九十章 背後的力量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百三十一章 見面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第四十章 離開第二百七十七章 馬蜂窩第六百三十五章 壽春城外第二百八十八章 上任前的謀劃第一百五十二章 強行招攬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二百零六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五章 營房外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二百五十章 劉表下荊州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一百八十五章 搏虎!第六百六十七章 曹操之疑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二百三十四章 酸棗歌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六百零五章 建安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三十章 暴怒第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十四)第七十七章 得手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二百零二章 俘虜與兵符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五百七十二章 劉協的決定第六百八十一章 衝鋒!第二百五十章 劉表下荊州第二百七十六章 三英戰張遼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二百九十四章 使君上任(三)第七百二十一章 仙長與書信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蛇低頭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至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二百三十九章 軒轅關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
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戰無名第六百九十五章 醒來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十四章 被算計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九十二章 脫身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麼是屠殺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一百四十一章 械鬥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子來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尋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五百七十一章 紛亂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二百九十章 陰險的郭嘉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拳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五百三十一章 陣戰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二百五十七章 僞作第一百八十五章 搏虎!第三百九十三章 追至第四百九十章 背後的力量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百三十一章 見面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第四十章 離開第二百七十七章 馬蜂窩第六百三十五章 壽春城外第二百八十八章 上任前的謀劃第一百五十二章 強行招攬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二百零六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五章 營房外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二百五十章 劉表下荊州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一百八十五章 搏虎!第六百六十七章 曹操之疑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二百三十四章 酸棗歌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六百零五章 建安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三十章 暴怒第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十四)第七十七章 得手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二百零二章 俘虜與兵符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五百七十二章 劉協的決定第六百八十一章 衝鋒!第二百五十章 劉表下荊州第二百七十六章 三英戰張遼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二百九十四章 使君上任(三)第七百二十一章 仙長與書信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蛇低頭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至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二百三十九章 軒轅關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