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

到了次日清晨,天色剛亮,王越與史阿便帶着一衆遊俠來到開陽門前,而張遼已經早早在門前等候。

看到王越師徒召來的遊俠竟足足有兩千多人,張遼心中大喜,只是不同於那些官吏和羌胡將領,他並沒有強行命令這些遊俠,而是與王越師徒一番計議,將遊俠的指揮權完全自主的交給了他們師徒。

他知道這些遊俠不同於有職務的官吏和將領,大多都是桀驁不馴自在慣了的,索性都交給王越師徒指揮和控制,可謂省時省力,事半功倍。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這些遊俠對他可是敬畏的很,一來是他們已然聽說了張遼昨日的“俠之大者”之論,令素來無所事事打混等死的他們似乎看到了遊俠的另一條道路。

二來這些遊俠消息最是靈通,昨日張遼四處捕捉趁火打劫的行兇無賴和亂軍,皆盡斬殺於開陽門外,如今的千數頭顱還在那擺着,而且其中很多無賴的頭顱曾經是他們的對手,他們無力對付,如今卻陳首於此,他們又怎能不心生敬畏!

有着這些微妙的情緒,對於遊俠的任務下達很是順利,不多時,有大約一千六百多遊俠分散開去,到雒陽各處去查探和幫忙。餘下的四百遊俠,則隨史阿留在了張遼身邊,隨時可派作其他用場。

接下來的兩日,張遼在一衆遊俠的帶領下,快馬加鞭,在雒陽各處奔馳,查探準備情況,防範一些變故,又對發現的一些細節問題進行了完善。

在這期間,司馬郎和司馬懿兄弟都幫了不少忙,二人辦事能力都很強,又有父親的人脈,爲張遼和李儒分擔不少。

除此之外,張遼在第二日巡查各地時,又從司隸手下救了被追殺的兄弟二人,名叫周曠與周暉,這二人身份很不一般,他們的父親是九卿之一的大司農周忠之子,二人聽聞雒陽大變,本是趕來想把父親接回老家,不想父親已經西行,他們被劉囂的司隸發現,一路追殺。

張遼沒見過大司農周忠,但對於周暉的身份卻很吃驚,周暉在兩年前竟然擔任過雒陽令,是司馬防的前一任!張遼見狀不由大喜,忙請求周暉兄弟二人留下來幫忙。不想這二人也頗有江湖義氣,他們既感激張遼救命之恩,又爲張遼心繫百姓的大義和舉動所折服,便留了下來幫助張遼,處理起事務果然是頭頭是道,給了張遼很大幫助。

到了第三日,百姓開撥的前一日,他留下高順和張郃帶三千士兵守在雒陽,繼續監督四方,掃蕩不法,留下司馬朗、周暉兄弟與大小官吏溝通處理事務,他自己則帶了一百親衛和兩百遊俠,直奔雒陽西面。

到了畢圭苑,先向董卓稟報了準備情況後,他又一路向西,查看沿途粥棚水點的準備情況。

他這兩日忙於雒陽之事,沿途準備粥棚之事,董卓早已傳令了弘農楊氏和各大世家豪強。由於關東諸侯起兵以來,董卓曾命司隸校尉劉囂以“爲子不孝,爲臣不忠,爲吏不清,爲弟不順”的理由,在雒陽大肆誅殺一批皇親國戚和世家豪強,搜刮財富,司隸至今仍未止息,是以這些世家接到命令後哪敢怠慢,沿途粥棚早已搭好。

張遼過去查看時,見到一切準備妥當,倒讓他大是鬆了口氣。要知道,自古以來,無論哪次大遷徙必然都會有很大傷亡,但只要這些粥棚水點佈置好,那就不知能拯救多少人了。

與此同時,在這三日裡,中軍校尉董璜帶着五千禁軍,護送着天子劉協的車駕與一衆大臣,已經西行近百里,入了函谷關,到了澠池。而駐守弘農一帶的中郎將段煨早已做好沿途防禦準備。

到了第四日,百姓開始起行,百萬百姓不可能一次全部涌向關中,所以張遼制定了起行順序,先西后東,依次西行。他又大略估摸了需要遷往關中的人數,百萬人之中,有近十萬邊區山裡百姓外不用遷徙,又有近十萬不便長途跋涉的百姓遷往邊縣,除此之外,大約有八十多萬需要遷至函谷關以西。

張遼又將這八十多萬百姓分作十六批,基本每日一批,大約五萬人,預計十六日遷完,與董卓給的半個月時限也差不多,他估摸着到了後面速度會加快許多,應該能在十五日遷完。而且這樣拉開時日,後面的百姓就能準備的更充分一些,車輛都能臨時製造不少。

不過百萬百姓遷徙,縱然分成很多股,但規模也是浩浩蕩蕩,前不見頭,後不見尾。

由於張遼提前佈置得當,大小官吏和一衆將領在他的威懾下,不敢有絲毫怠慢,遷徙的準備還是比較妥當的,雖然也有一些問題,但這是在所難免的,張遼並沒有過於苛求。

至於那些心懷不軌、慣於趁火打劫的亂軍和無賴,在張遼命人將數千人頭擺列到西行大道之側後,無不噤若寒蟬,不敢妄動。

而那些受害的百姓則是無不稱快,而且張遼力諫董卓爲百姓請命之事,不知從哪裡傳了出來,在那些遊俠的宣傳下,很快大多百姓都知道了一個張文遠爲民請命。

但無論如何,搬遷對於百姓而言都是一場痛苦和災難,只分大小而已。無數的百姓因丟了傢什,離開住了數百年的祖居,一路哭哭啼啼,牽衣頓足,但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張遼權當沒有聽到。

隨後就是行進中的問題了,張遼命士兵萬數士兵,數千遊俠和民壯沿途分佈在道路兩側,一來是維護秩序,處理變故,二來就是幫助百姓搬運一些東西。

除此之外,長途跋涉最大的問題就是老弱婦孺不良於行,速度太慢,縱然張遼早已給一衆官吏下了死命令,但車馬少是現實問題,老人和婦孺很多,車馬根本不夠用,他們也不可能憑空變出車馬來。

幸好張遼對此早有計較,他在前三日已命人急速從河內、河東兩郡購置車馬,從大河運過來,總算緩解了不少。

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五百九十二章 北渡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四百二十五章 猛攻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五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三百三十六章 突變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尋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三十三章 力可頂牛?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第三百五十三章 危機過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一百九十九章 酸棗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一百一十六章 奪功第五十章 不平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幷州牧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五百四十三章 犒勞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雒陽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備離開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七百零五章 定製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八十章 奔襲第六百一十章 短歌行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轉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三章 形勢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三百七十八章 先下劉囂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敗孫堅第三百四十六章 威逼恐嚇第四百八十一章 平二郡第一百七十七章 挖皇陵的呂布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有謀劃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四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九)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五十一章 踩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定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
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五百九十二章 北渡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四百二十五章 猛攻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五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三百三十六章 突變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尋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三十三章 力可頂牛?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第三百五十三章 危機過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一百九十九章 酸棗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一百一十六章 奪功第五十章 不平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幷州牧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五百四十三章 犒勞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雒陽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備離開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七百零五章 定製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八十章 奔襲第六百一十章 短歌行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轉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三章 形勢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三百七十八章 先下劉囂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敗孫堅第三百四十六章 威逼恐嚇第四百八十一章 平二郡第一百七十七章 挖皇陵的呂布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有謀劃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四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九)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五十一章 踩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定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