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

“哈哈,趙伯父遠道而來,張遼有失遠迎。”

中山郡府,張遼帶着周暉親自在府外大笑着迎了一行人,當先一人是個年過六旬、精神矍鑠的老者,正是天子使節趙岐。

趙岐如今任九卿之一的太僕,與太傅馬日磾一道被派來關東安撫諸侯,馬日磾去了南面袁術所在,而趙岐則來了北面勸和袁紹和公孫瓚。

趙岐看到張遼,臉上也露出笑意:“文遠別來無恙?”

張遼上前攙住他:“伯父一路風塵困頓,先到府中飲茶,再敘別情。”

他又看向趙岐身側一個相貌俊朗的中年人,呵呵笑道:“叔茂兄,許久不見。”

中年人這中年人是趙岐的侄子趙戩,曾擔任尚書,典選舉,性格正直,當初多次違逆董卓之意,王允死後又不顧生死爲王允收屍,張遼對他頗是佩服。

趙戩臉上露出笑容:“文遠,河東治理的很不錯,我與叔父經過時,百姓無不稱道伏虎太守張使君。”

“叔茂兄過譽了,只是爲百姓做了分內之事而已。”張遼哈哈大笑,指着一旁的周暉道:“此周太尉之子周暉。”

趙戩又與周暉見禮,至於趙岐,卻與周暉的父親太尉周忠是同輩。

一行人進了府中,周暉早安排了酒宴接待。

一來趙岐身份不一般,是朝廷使節,代表着天子巡守。

二來張遼與趙岐關係也很不錯,趙岐年輕時曾是胡廣的門生,而胡廣又是蔡邕的師傅,趙岐又精通經學與作畫,因而在關中之時,趙岐與蔡邕來往很多,時常切磋。那時張遼也常在蔡府,蔡邕將他介紹給了趙岐,一來二去,二人也熟悉了。

更重要的是,在李傕郭汜之亂時,張遼不但痛擊李傕郭汜亂軍,更將朝中大臣的家眷幾乎全部救到了左馮翊,其中就有趙岐的家眷,包括趙戩,他們對張遼也很是感激,交情自然不淺。

可以說,張遼當初救走朝臣家眷就是一大妙招,如今朝中大臣大多家眷都在左馮翊,他們也不接回去,因爲長安太危險,放在左馮翊反而安全,這樣一來,這些朝臣自然對張遼都有感激之心,同樣也不敢過於得罪張遼,因爲他們的家眷在張遼手中。李傕郭汜也察覺了這一點,曾數度索要朝臣家眷,都被徐榮打了回去。

此次趙岐前來,自然是被袁紹鼓動,但袁紹不知關中情形,卻低估了張遼在關中的影響力,以及與衆朝臣的微妙關係。所用計策不錯,卻用錯了對象。

郡守府中,推杯換盞,氣氛熱鬧,張遼幾番話將趙岐說的暢快大笑。

席間趙岐談到關中朝廷情形,連連嘆氣,只道李傕、郭汜跋扈,胡兵劫掠百姓,長安城幾乎沒有多少居民了。

談到河東,趙岐和趙戩叔侄皆是興致大起,河東的氣象確實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震撼,他們一路東行,在左馮翊本已驚訝那裡的安定祥和,但到了河東才知道左馮翊不過是起步。

叔侄二人專門在河東書院、新建城池和各地學堂走了一遭,處處感到的是一股盛世氣象,比之關中和長安要強出百倍,完全是一處世外桃源,而河東百姓稱道的皆是張遼。

再往關東,到了冀州、兗州,沿途看到處處戰亂破敗的慘象,巨大的反差讓他們對河東更是嚮往,連帶着對張遼這個後輩小子也敬佩起來。

無他,一切以政績說話。

酒過三巡,趙岐才提起了袁紹的責問,又勸道:“文遠,汝爲幷州牧,來冀州確實不合規矩。”

“哎!”張遼長嘆一聲,擺出一副冤屈和無奈的神情:“小子年前在幷州平定了境內胡人,將他們編戶入坊。”

“平定了南匈奴?”趙岐大爲震驚:“文遠果真如此乎?”

“不敢欺瞞。”張遼肅然道。

趙岐愣了半晌,起身舉酒道:“文遠功在社稷,吾當向天子表奏請賞。”

張遼呵呵一笑:“說來小子能平定胡人,頗受伯父《禦寇論》啓發。”

“咳咳,好一個張文遠。”趙岐嗆了口酒,不由大笑,神情暢快。

卻是張遼不經意給他拍了個馬屁,趙岐在二十七年前就曾擔任過幷州刺史,當是也是正逢南匈奴、烏桓、鮮卑擾邊,趙岐到任後查看情形,出了一份抵禦邊寇的策略,正要上奏朝廷,就遭到黨錮之禍,後來他自己將守邊策略整理成了禦寇論,他時常以當初未能安定幷州爲憾,如今張遼這個馬屁一下子拍在了正處,令老頭大爲歡喜。

他細細詢問了張遼平定南匈奴的情形,一旁趙戩也聽得入迷,不知不覺又是一個時辰。

張遼才接着前面趙岐的問詢,道:“胡人編戶入坊後,過冬糧食便成了問題,小子與中山幾個商人頗有交情,便來借糧,不想在井陘道中,竟然遭到了袁紹的重兵埋伏,小子所帶親衛死傷過半,自己也是身上多處受傷,九死一生,險些見不到伯父了。”

趙岐色變道:“果真如此?”

張遼拉開手臂幾處傷口,道:“此事常山路人皆知,袁紹也折損了不少兵馬。”

趙岐沉默了許久,才長嘆道:“袁本初出身大家,不想竟也如此,襲擊朝廷將軍,實是大逆之罪。”

張遼哼道:“他何止大逆,當初要與韓文節另立劉幽州爲帝,只是劉幽州忠於漢室,以遠走塞外逼迫,袁紹才作罷,他心中何有天子與朝廷。”

趙岐神色黯淡:“天子長思還都關東,只是老夫一路所見,關東人心早已大變,王子師當初寄重望與關東,是失策矣。”

張遼也嘆了口氣:“我爲徵北將軍,幷州南匈奴稍定,便思應對北面鮮卑與烏桓,而常山、中山與烏桓、鮮卑交界,亦是邊地,可與幷州互爲犄角,且幽州、冀州日亂,吾據此處,亦思定亂安民耳。”

趙岐露出欣慰之色:“吾觀河東,便服文遠之能,之德,之愛人,此事老夫不再多提,只望文遠能安定一方,愛惜百姓,抵禦外寇,爲社稷效力。” wωw ☢тт kan ☢C○

“敢不盡力!”張遼肅然抱拳,又看了看一旁的趙戩,道:“伯父,叔茂兄才識過人,小子只是缺乏得力之人,可否將叔茂兄借予小弟一用?”

趙岐一愣,隨即臉上露出大喜之色:“如此甚好,如此甚好。”當即轉頭看向侄子趙戩,肅然道:“叔茂,汝日後便留在文遠身邊助他,定要盡心竭力,助他安撫郡縣。”

如今關中朝廷混亂,趙戩爲王允收屍又得罪李傕郭汜,趙岐此番出使關東帶上侄子,本就有讓他躲難之意,更不乏爲他尋個前程,如今能到張遼麾下,自然大好。

“尊叔父之命。”趙戩俊朗的臉上也露出喜色,向叔父作了一禮,又朝張遼禮道:“趙戩見過將軍,願任將軍驅馳。”

張遼哈哈大笑,忙扶起趙戩道:“從今日起,汝便是我的別駕。”

趙岐登時曉得合不攏嘴,拉過侄子,再次教導起來。

別駕與治中在州牧府中地位最高,原本的別駕張既被張遼任爲常山相,如今趙戩過來,正好補缺,可爲心腹,叔侄二人怎能不喜。

趙戩曾任尚書,能力自然不差,是個大人才,歷史上他客居荊州,曹操破了荊州見到他時也曾嘆相見恨晚,只是他的前半生太過坎坷。

如今張遼既得了大才,又結好了天子使節趙岐,可謂一舉雙得。

事實上,他對趙岐的心思和趙戩的處境也看的很準,纔敢提出來這個想法,果然皆大歡喜。

如果袁紹知道這個結果,恐怕還要吐血。

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四百六十章 離間第三百一十八章 盛事第四百八十一章 平二郡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二百五十七章 僞作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六百六十八章 曹操的強勢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轉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好!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七百三十五章 全面追擊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三百四十章 無恥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八十七章 王方的報復!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八十三章 找茬第四十一章 請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橫生枝節第十一章 堅定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五百一十五章 呂布來投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擊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意人爲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面受阻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二百七十四章 力擒牽招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三百零九章 河東書院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一百三十章 恨之入骨第二百七十九章 跑!跑!跑!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十五章 厚黑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麼是屠殺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黨易主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有謀劃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衝陣第二百九十四章 使君上任(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三百九十七章 志大才疏孔北海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先消敵意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三百九十六章 詔令至
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四百六十章 離間第三百一十八章 盛事第四百八十一章 平二郡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二百五十七章 僞作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六百六十八章 曹操的強勢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轉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好!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七百三十五章 全面追擊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三百四十章 無恥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八十七章 王方的報復!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八十三章 找茬第四十一章 請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橫生枝節第十一章 堅定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五百一十五章 呂布來投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擊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意人爲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面受阻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二百七十四章 力擒牽招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三百零九章 河東書院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一百三十章 恨之入骨第二百七十九章 跑!跑!跑!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十五章 厚黑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麼是屠殺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黨易主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有謀劃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衝陣第二百九十四章 使君上任(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三百九十七章 志大才疏孔北海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先消敵意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三百九十六章 詔令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