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陣戰

時隔三年,張遼再次與曹操對戰沙場。不同於滎陽之戰,當時的張遼只是輔助徐榮,而曹操依舊有鮑信的兵馬支持。

此戰勢在必行,曹操有必戰之由,兩年來他先後擊敗於毒黑山、青徐黃巾、於夫羅與袁術聯軍、徐州陶謙,皆是以弱勝強,氣勢如虹,漸至巔峰,如今卻被張遼當頭敲了一棒,沉重打擊了士氣,損失慘重,曹操必須扭轉這個態勢,否則他的兵馬將無法與張遼再對戰沙場,就像公孫瓚與袁紹一般,明明兵強馬壯,但自界橋戰敗後就一直是敗多勝少。

而且張遼的威名太盛,如果曹操能打敗張遼,那他的威名必然令四方震顫。

至於張遼,更要與曹操一戰,一者看到徐州的情況,他想戰,將士想戰。二者如今的曹操膨脹太快,猶如蛟龍起陸,猛虎添翼,將要一飛沖天,他要一把將這翅膀折斷!

相隔數百步,兩軍對陣,殺氣凜冽。

張遼的軍陣整齊,典韋領三千猛虎下騎爲步,個個身披鐵甲,作爲中軍,史阿領四百擊剎與三百張遼親衛弩兵在後掩護,左右兩翼,臧霸領千騎,張遼領八百騎。

將士渾身浴血,肅立無聲,殺氣沖天。

相比起來,曹操一方陣容豪華,不但軍陣宏偉,而且猛將倍出,此戰曹操可謂用了全力,絲毫沒有輕視張遼。

前軍三千,是陷陳都尉樂進統領,樂進此人容貌短小,膽烈勇猛,此人不擅長統帥全軍,但卻最擅長衝鋒,單一能力強到了極致,是曹操手下的一柄尖刀,每戰必爲先登,他手下的兵馬也是曹操手中的精銳步兵。

中軍是夏侯淵和史渙,,領一萬兵馬緊跟樂進之後,其間有曹洪和夏侯淵嫡系三千,還有七千收編的青州兵,其中列陣兩千弓箭手,緊跟樂進之後。

左軍是于禁領五千兵馬,曹洪領三千兵馬,尤其是于禁治軍素來嚴謹,指揮有度,軍容也是曹操軍陣中最爲整齊的。

右軍是李乾和呂虔,領八千兵馬,除了李乾和呂虔的三千家兵,餘下五千皆是青州兵。

後軍是曹操居中,曹仁領一千騎兵在左,曹純和任峻護衛在右。

軍陣之中,曹操身披甲冑戰袍,位於大旆之下,高坐絕影寶駒,手持長劍,看到張遼軍容,心中凜然,卻戟指張遼,大喝道:“張遼豎子,前番趁亂偷襲,折我兵馬,此人慣於偷襲,卻不精陣戰,今日,定要一戰而擒張遼!”

“擒拿張遼!”曹仁大吼。

“擒拿張遼!擒拿張遼!擒拿張遼!”

數萬曹軍齊聲大吼,氣勢陡漲,聲威震天。

張遼看着舉兵器大吼的曹兵,鉤鐮刀指前,厲喝:“向前,屠殺!”

“屠殺!”數千將士氣勢凜冽,殺氣騰騰。

這幾日,他們的口號就是兩個字:屠殺!

無復他言,只這兩個字,就能激起他們心中最強烈的殺意!曹兵屠城的慘象歷歷在目,令他們殺機無限。

典韋領猛虎闊步向前,前排刀盾,中間陌刀與大戟,後方則是與史阿擊剎一樣的弩兵。

曹操大軍也行動了,如潮水一般向前涌來。

兩方中軍鼓聲如雷,那邊曹操中軍未動,這邊張遼與臧霸的騎兵也未動。

張遼默默的觀察着曹操的軍陣,兩軍距離迅速拉近百步之內,曹操軍陣中弓箭手已經拉開了弓弦,而張遼這邊七百弩兵率先發矢!

這是張遼與李傕郭汜、匈奴歷次作戰中的經驗,百步之內,弩兵率先壓制,連弩射程不如勁弩,但卻略強於普通弓箭。

嗡!一波弩箭打擊,曹操前軍倒下一片。

五步功夫,又是一波弩箭打擊,前軍又數百人中矢。

再五步,再一波弩箭打擊。

曹操前軍將領樂進被一連數波弩箭打懵了,如此下去,他的前軍還沒有接觸到敵人就要折損殆盡了,他格開數枝弩箭,當機立斷,急忙指揮弓箭手發箭,箭矢飛出,但如此距離難以形成有效殺傷,何況張遼前軍猛虎士皆是身披鐵甲,箭矢基本無功。

再五步,弩箭再次打擊。

每次七百弩箭不爲多,但一連五發,曹操前軍驚亂起來,連帶兩翼前鋒也損失不少。

但樂進此人最是兇悍,他身中兩箭,卻不管不顧,身先士卒,厲聲大吼,直衝向前,將爲兵之膽,前軍轉眼之間又穩定了下來。

曹操中軍之中,坐在絕影寶駒上的曹操看到這一幕,悚然驚道:“此何弩箭,爲何發矢如此之快!”

他說話之間,又是一波弩箭發出,射入了曹操的弓箭兵之中。

一連十發,曹操前軍損失慘重,尤其是其後幾波弩箭,目標不在前軍,而是緊跟前軍之後的弓箭手,軍陣整體向前,夏侯淵和史渙來不及指揮弓箭手躲避,就死傷大半,士氣大跌。

張遼這邊,擊剎十箭連發後,在後裝箭,準備點射,典韋背插雙戟,手持陌刀,率猛虎士大步向前,殺入敵陣之中,兩軍轟然相撞。

樂進手持鐵矛,勇猛無前,但他此次遇到的是典韋,實力遠強於他的頂尖猛將,陌刀連砍,殺的樂進寸步難前。

緊隨典韋的猛虎士與曹操前軍殺在了一起,除了數量,猛虎士的強悍與裝備完全碾壓曹操前軍,直破而入。

不過三千猛虎士比之曹操數萬大軍,數量差距實在太大,後方史渙與夏侯淵看到樂進苦戰典韋不下,反而落了下風,立時迎上,合戰典韋,典韋一手拔戟格殺,一手陌刀橫掃,大開大合,絲毫不懼。

猛虎陣中,擊剎士已經裝好了弩矢,三人一組,沉着冷靜,不斷阻殺指揮戰鬥的敵將,夏侯淵和史渙幾次險些中箭,不得不分心應對,他們的親兵急忙上前幫助格擋,但那些軍侯、屯長、隊率之類中低層將領卻不成了,轉眼之間就被射殺了十餘個。

曹軍左右兩翼看到前軍失利,立時向典韋猛虎營合圍,準備夾擊。

右軍李乾和呂虔各自殺進,左軍的曹洪也不差,但于禁這邊卻突然出現了變故,他軍中數員將領拒戰,正是曾經在張遼麾下訓練過的竇老三和陳個小麾下的士兵,壽張一戰中活下來的幾人,如今在鮑信軍中已經擔任將領。

他們本就不是曹操本部兵馬,只是被鮑信派來協同作戰,曾被張遼灌輸過軍民魚水的理念,此番對曹操屠殺百姓厭惡至極,之前就拒絕屠殺百姓,還諫言于禁勸阻曹操,終是無果,此次戰前他們得知是與舊主張遼作戰,屢次向于禁請命拒絕作戰,被于禁處罰了一番,強行拉上戰場,此時真正與張遼兵馬對陣沙場,面對曾經熟悉的典韋,他們再次以死拒戰。

于禁沒想到戰場上竟然出現變故,震怒之下便要斬殺幾員將領,但卻被他們手下千數士兵阻止,這些將領訓練出的士兵同樣很獨特,被灌輸過守護百姓的理念,他們的數目更是佔到于禁兵馬的一半,如此一來,于禁的五千兵馬立時出現了混亂,跟不上了曹洪的節奏。

在後方觀戰的曹操從前軍傷亡慘重的痛惜中回過神來,一下子就發現了于禁兵馬的變故,臉色不由沉了下來。

他萬萬沒想到竟然是治軍最爲嚴謹的于禁這邊出了問題,心中瞬間浮現過一件事,那就是鮑信與張遼的交情。

張遼這邊,大陣之後,觀察着敵陣的張遼同樣發現了曹操左軍的變故,臧霸振奮的道:“將軍,可要從那裡衝殺?”

張遼搖了搖頭,突然指向敵陣右翼,眼神凌厲:“宣告,與我一道衝擊敵陣右翼!”

他看出來了,曹操右翼,大多都是青州兵!青州兵順風勇而逆戰慫,軍紀差而軍陣不齊,最容易陷入混亂。

突弱以亂強,正是騎兵衝陣的秘訣之一。

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一百零四章 百鼓雷動!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黨易主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衝鋒第五百九十一章 發難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大逃亡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衝鋒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二百四十章 請命第二百零四章 謀劃,亂營,入城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五章 營房外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手第三百九十六章 詔令至第一百一十六章 奪功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挖我也挖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六百一十七章 按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定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第一百三十章 恨之入骨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七百一十一章 落幕第一百三十二章 接納第六百五十三章 夜見第三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急智第五百三十八章 八百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五百一十一章 圍困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處第五百八十八章 詐馬第三百七十八章 先下劉囂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七百二十一章 仙長與書信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三百六十四章 急智第一百七十章 身影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處第二百二十三章 錯過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四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拳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六百三十五章 壽春城外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四百六十二章 定匈奴第六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四十六章 拉近第六百五十二章 退走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之計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四百零六章 牛輔遭劫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三百一十三章 關平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顯手段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五百三十二章 亂軍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幷州牧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交
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一百零四章 百鼓雷動!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黨易主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衝鋒第五百九十一章 發難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大逃亡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衝鋒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二百四十章 請命第二百零四章 謀劃,亂營,入城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五章 營房外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手第三百九十六章 詔令至第一百一十六章 奪功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挖我也挖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六百一十七章 按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定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第一百三十章 恨之入骨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七百一十一章 落幕第一百三十二章 接納第六百五十三章 夜見第三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急智第五百三十八章 八百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五百一十一章 圍困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處第五百八十八章 詐馬第三百七十八章 先下劉囂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七百二十一章 仙長與書信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三百六十四章 急智第一百七十章 身影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處第二百二十三章 錯過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四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七百八十一章 一拳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六百三十五章 壽春城外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四百六十二章 定匈奴第六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四十六章 拉近第六百五十二章 退走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之計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四百零六章 牛輔遭劫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三百一十三章 關平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顯手段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五百三十二章 亂軍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幷州牧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