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

書房中,那個陰沉老者早已等候,他看着進來的族侄,問道:“董璜,楊定都行動了吧?”

“叔父真是神機妙算!”那年輕人興奮的道:“侄兒早已安排人暗中打探董璜和楊定二人府邸,他們府中果然有人暗中出來推波助瀾,陷害張遼。”

陰沉老者點了點頭,道:“汝再去命人散播一個消息,就說司徒王允幼子王定與天子表兄王端是好友,當日也曾在歌舞坊中,並親眼看到了張遼行兇,只是他恰好如廁躲過了一難。”

年輕人興奮的道:“叔父此計大好,王司徒掌管朝政,深得董卓信任,若他也被牽扯起來,那張遼此番必然休矣!族兄大仇可報!”

陰沉老者搖了搖頭:“張遼是董卓親信愛將,致命的一擊,只能靠董卓。”

年輕人愕然道:“要靠董卓?既然殺不死掌控,那叔父爲何要將王司徒、董璜、楊定等人算入其中?又讓人傳播消息,豈非無功?”

陰沉老者眼裡露出怨毒之色:“老夫要讓張遼在死前身敗名裂,遺臭萬年!如此方能解老夫喪子之痛!”

年輕人打了個冷顫,忙低下頭,下意識的問了句:“要靠董卓,張遼既是董卓愛將,若是董卓不殺張遼呢?”

陰沉老者淡淡的道:“自然是讓他們決裂了。”

“決裂?”年輕人遲疑道:“這個怕是不易,董卓爲張遼的靠山,他巴結來來不及,又豈會與董卓決裂?”

陰沉老者搖了搖頭,道:“會決裂的,張遼與董卓是兩種人,遲早必生衝突,若是他遠在河東倒也無妨,而今近在咫尺,則必生裂痕。我們要做的,就是助推一把,讓他們反目。”

……

就在長安流言紛紛揚揚,各個魑魅魍魎暗中行事之時,一手遮天的太師董卓從郿塢趕來長安了。

董卓回長安,聲勢浩蕩,僭越乘坐青蓋金華車,爪畫兩轓,威風凜凜,呂布跨坐赤兔,手持方天畫戟,帶着兩千甲士親自護送,旗鼓喧天,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董卓回到長安城,並沒有立時詢問張遼與劉囂之事,而是回了太師府,他隨行的還有孫女渭陽君董白。

到了府中,一衆姬妾婢僕來迎,董卓屏退衆人,讓呂布看護府邸,留下了李儒、劉艾、楊定、田儀幾個親信在堂中。

董卓的臉色並不好,他目光凌厲的掃過下面幾人,道:“諸位,老夫亦知劉重寧與張文遠有舊怨,但二人竟然以兵戈相見,又雙雙入獄,鬧得長安紛紛揚揚,大失老夫所望,望諸位引以爲戒!”

“喏!”

看到董卓神情不悅,下面幾人都是心驚膽戰,哪敢有絲毫反駁。

“說說罷,”董卓目光第一個看向長史劉艾:“他二人究竟是怎麼回事?又怎麼扯出個血案,還牽涉到了王斌之子?”

劉艾正要說話,董卓又補充了一句:“若有半句偏頗不實欺瞞之處,哼!”

劉艾身子一顫,登時收起了小心思,將他所知的情況如實說來。

董卓聽罷,皺起眉頭,以他對張遼的瞭解,這種滅門血案是做不出來的,劉囂有些趁火打劫的意味,但究竟是什麼人在陷害張遼?

他看向衆人:“汝等可有何發現?”

衆人紛紛搖頭。

董卓不滿的哼了聲:“老夫還是將張文遠和劉重寧召來親自詢問,沒有老夫許可,廷尉怎敢私自捉人?”

劉艾聽聞董卓有將張遼放出來的想法,當即道:“張文遠未必與血案有關,但涉及王國舅,何況張文遠抗拒司隸執法,確實桀驁不馴。太師要審張文遠與劉重寧,還是召集王司徒、廷尉共審爲好,也顯得太師英明。”

一旁楊定趁機道:“太師,張文遠不顧太師顏面,打殺太師喜愛的車師王侍子胡漢三,真是膽大妄爲!”

聽到車師王侍子之事,董卓臉色陰沉下來,哼道:“漢三雖是車師胡種,卻常逗得老夫歡心,對老夫更是一片忠心,張文遠擅殺之,定要嚴懲!”

這時,一直沒有開口的李儒也撫須道:“太師,張文遠與劉重寧此番皆有過錯,太師不急救之,不如便暫時將他們關在廷尉獄中數日,一來令天下知太師之公,二來也可對此二人示以懲治之意。”

董卓聞言,詫異的看了一眼李儒,隨即點了點頭:“如此,便依文優所言,三日後再召他二人。”

衆人退下後,到了外面,田儀立時將李儒拉到一旁,不滿的質問道:“文優,文遠也曾於汝有救命之恩,爲何要建議太師關押他數日?”

李儒苦笑着搖了搖頭,從懷中掏出一小卷紙條來,打開來,上面寫着幾個字:“小弟還要燉大魚”。

田儀不由愕然:“此是何意?”

“還要蹲大獄,”李儒撫了撫鬍鬚:“我想文遠的意思是想要趁機引出陷害他的幕後黑手。”

田儀看着那張紙條,不由無言。

……

午後的太陽頗有幾分暖和,長安城一處宅院中,左慈雙目微瞑,懶洋洋的坐在那裡曬太陽。

依舊是一襲宮裝的古採英不滿的看着左慈。

這時,一身青衣的史阿匆匆進來,肅聲道:“坊間又出了傳言,王司徒之子王定曾在歌舞坊親眼看到主公行兇。”

“嘖!嘖!”左慈摸着鬍鬚,嘖嘖搖頭道:“這事該不是真是這小子晚上偷偷跑出去尋花問柳,因愛成恨,一怒拔劍做的吧?”

史阿和古採英同時怒視他,古採英哼道:“牛鼻子,若是再懶懶散散,胡言亂語,姎回去便要告知蘇嫿。”

左慈臉一下子黑了下來:“不要喊我牛鼻子,張遼這狗小子取得什麼破名歪名!汝這小女子莫要跟着他學壞了!”

古採英冷哼道:“牛鼻子,快快找出幕後黑手,否則姎回去告訴蘇嫿,汝在長安四處尋花問柳,栽害文遠。”

“汝……”左慈瞪着古採英,好一會才悻悻的道:“汝這小女子真的跟着狗小子學壞了,栽贓嫁禍順手拈來。”

看古採英不爲所動,一副準備栽害他的樣子,左慈只能無奈的搖搖頭:“要找出幕後黑手,難吶,這狗小子平日裡橫行霸道,仇人太多。”

說罷,他看了一眼史阿,哼道:“就說你小子,他曾派你行過刺殺之事吧?單說在河東就處斬了一個縣令,好像就是宋翼族侄,他這次也動手了吧?”

“不錯,”史阿點頭道:“除了宋翼,董璜、楊定也暗中派人出手了,只是長安太大,人生地不熟,我們人手又少,一時之間很難找出還有什麼人出手。”

左慈看了一眼古採英,悠然道:“且聽天由命吧,反正這小子沒有性命之憂,何必太過擔心。”

史阿沉聲道:“可是任由事情這般發展下去,主公名聲必然大壞,何況那幕後之人多半還有詭計。”

“長安十幾萬人,老道是沒有辦法了。”左慈無奈的道,要是有目標還好,以他的手段可以連幕後黑手穿不穿內褲都打探出來,但是如今沒有目標,他也無從着手。

古採英眉頭緊蹙,唐婉託她照顧張遼,如今張遼身陷囹圄,又壞了名聲,她回去卻不知該怎麼向唐婉交代了。

就在這時,一人匆匆進了院子,卻是一個暗影,那人神情古怪,向史阿行了一禮,道:“統領,小人得到一個消息,左中郎將蔡邕之女蔡琰一個時辰前去了廷尉,說……說是主公當夜在她房中過夜,不可能是行兇之人,如今長安已經傳遍了這個消息。”

“嘎?”左慈一下子蹦了起來,發了會呆,看着那人,大怒道:“張文遠真的去夜會女人了?不成!我要回去告訴嫿兒,還要去揍那蔡邕老兒,訓他個教女不嚴之過!”

古採英眼裡也透出惱怒之色,顯然是對張遼大爲不滿,又遷怒蔡琰:“素聞蔡琰才名……沒想到……”

這時,史阿看着二人,肅聲道:“僕卻知道,主公當夜在衙署過夜,並沒有去其他任何地方,只是僕的證言在廷尉不作數。”

左慈和蘇嫿一怔,不由沉默了下來。

良久,古採英眼裡流露出敬佩之色,喃喃道:“蔡琰,敢作敢爲,真奇女子也。”

她是女子,所以她才知道名聲對於一個女子的重要性,尤其是蔡琰還是一個未出閣的女子,如果張遼是一個未婚俊傑也算,偏偏張遼已經是有了妻室的,而蔡琰卻是出身名門大家。

她在廷尉爲張遼作證後,從此以後,她將再也無法嫁作他人爲妻,只能給張遼作妾,偏偏她爲張遼做的還是僞證,不惜自己名節做的僞證。正因爲如此,蔡琰的行爲才令人敬佩,這是一個敢作敢爲的女子!

古採英對她再也沒有了偏見,心中只有敬佩之意。

“這狗小子,”左慈撇了撇嘴:“相貌平平,資質又差,又一肚子壞水,怎麼偏偏有這般女子看上他……真是天理難容,難怪要下獄,這是遭天譴哪。”

古採英怒視了他一眼。

史阿卻頗是振奮的道:“這下子,主公有了不在場的證據,而坊間再也不會有他殺人的傳言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趕第一百五十四章 橫生枝節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四百零二章 先謀郿塢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見蔡琰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三百九十六章 詔令至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三百一十四章 史督郵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三百零九章 河東書院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處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一百七十八章 好!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六百二十章 後院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備離開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狠辣之計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一百三十一章 見面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四百二十七章 離間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退第六百一十七章 按兵第四十八章 警示第一百章 再次出擊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三百九十四章 拐來援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入流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三百四十章 無恥第七百二十一章 仙長與書信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一百一十六章 奪功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七十二章 初平元年第四十五章 唐突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一百七十七章 挖皇陵的呂布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璀璨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四百章 董卓伏誅(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一百三十二章 接納第二百一十九章 唐母第七十七章 得手第六十一章 想法第三百九十二章 脫身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四百三十八章 坦然
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趕第一百五十四章 橫生枝節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四百零二章 先謀郿塢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見蔡琰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三百九十六章 詔令至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三百一十四章 史督郵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三百零九章 河東書院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處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一百七十八章 好!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六百二十章 後院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備離開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狠辣之計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一百三十一章 見面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四百二十七章 離間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退第六百一十七章 按兵第四十八章 警示第一百章 再次出擊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三百九十四章 拐來援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入流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三百四十章 無恥第七百二十一章 仙長與書信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一百一十六章 奪功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七十二章 初平元年第四十五章 唐突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一百七十七章 挖皇陵的呂布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璀璨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四百章 董卓伏誅(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一百三十二章 接納第二百一十九章 唐母第七十七章 得手第六十一章 想法第三百九十二章 脫身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四百三十八章 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