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漢奸無處不在

“以前是不可能,但是並不能代表着現在不行。”身邊的謀士們還沒有開口說話,皇太極卻是幽幽的說道:“我軍打敗,短時間內,恐怕是沒有餘力經營草原了,甚至這次大敗,那些草原部族也會不穩。林丹汗雖然有點實力,但是此人卻不是李信的對手,而且林丹汗已經老大了,聽說身體也不行了,這樣的人物,又怎麼能是李信的對手呢?可以說,李信正是把握住了這個機會,纔敢在草原上立足。”皇太極的話頓時像一盆冷水一樣,從頭澆到腳,一下子讓衆人清醒過來,這個時候,衆人才想到自己已經不是當初的大清了,剛纔可是死了好幾萬人,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滿勤的精銳,想這滿清人口稀少,上下加起來也就幾十萬人,這下死了這麼多人,哪裡還有機會掌控草原呢?總體上,建奴的兵力不過是六萬人上下,加上蒙古八旗也只有七萬多人,如今一口氣損失了四萬多人馬,其中大部分還是滿清主要力量,仔細算來,建奴自己手中根本就沒有多少人馬。這麼點人馬哪裡是能進攻李信的。

“難道就這樣看着李信佔據草原不成?”豪格不滿的說道。

“自然不能,李信若是佔據了草原,纔是我大清的真正的大敵。”范文程想也不想就說道:“大清不能沒有蒙古,李信此人狡詐如狐,又有蓋世勇力,若是讓此人佔據蒙古,弄不好又是一個成吉思汗。到時候,他第一個滅的就是我們大清。”

“那先生以爲如何是好?”皇太極也焦急道。他現在也着急了,建奴這次損失太嚴重了,嚴重的防守都有問題,更不要說是進攻了。但是偏偏又不能讓李信得了天大的便宜,這纔是最重要的。

“既然我們得不到,那就不要讓別人得到。”范文程想也不想的說道:“皇上可召集草原各部族聯盟,言能滅李信者封其爲蒙古可汗。如此一來,必定有許多人都先去攻打李信。”

“只是如此一來,蒙古就將不爲我所用了。”皇太極皺着眉頭說道。

“皇上在此之前,可是冊封各部落的臺吉、旗主,劃分其領地、臣民,這樣一來,整個蒙古都會變成一個鬆散的部落,這些部落或大或小,在進攻李信的同時,他們也會自相殘殺。草原之上將會變成一個混亂的草原。這樣一來,我們大清就可以藉着機會修生養息,積蓄力量,等我們的力量夠了,那個時候的草原恐怕也殺的差不多了,盡是一些老弱,疲憊不堪的草原如何是我大清的對手,相信很快就能一統草原了。”范文程得意洋洋的說道。

“先生好計謀。”皇太極忍不住拍手說道。其餘衆人也都連連點頭,那豪格更是感嘆這些漢人謀士雖然膽小無節操,但是卻是能想出一些惡毒的計策。

“奴才愧不敢當。”范文程一見自己的計策得到衆人的誇讚,心中雖然十分得意,但是臉上卻不敢有絲毫的驕傲之處,仍然是一副謙遜的模樣。

“先生此計雖然不錯,萬一草原之上,又有一位大能力之人統一了草原,又是一個新的成吉思汗出現,到時候,我大清的西面就會出現一個強敵,到那個時候,我們如何能牧馬中原,佔據中原花花江山呢?”多爾袞皺着眉頭說道。

“這種情況不會出現的。”范文程顯然很是有把握,想了想說道:“莫說如今草原上還沒有如同成吉思汗這樣的人出現,就算出現了又如何,草原一片混亂,而我大清卻是蒸蒸日上,一旦發現有部落正在強大的時候,我大清可以使用遠交近攻的策略,不斷的削弱對方。使的草原上永遠沒有部落可以超越我大清,草原之上永遠沒有平靜的機會,十四貝勒,您以爲這種情況下,會出現對我大清不利的人嗎?”多爾袞聞言面色一動,卻是不再說話。就是一邊的豪格也不得不承認眼前的范文程還是有點智慧的。

“不錯,先生此計甚妙。”皇太極連連點頭,說道:“只要草原上保持混亂,而我大清卻是能休養生息,積蓄力量,李信自然是不得安生,而在中原,有無數興兵造反之人,有些人可以拖住明朝,使他們也不能積蓄力量,只有如此,我大清最後纔是勝利者。”

“皇上聖明。”衆人紛紛拜道。

“即可傳旨與草原,我要與草原上的諸位蒙古王公貝勒相會。”皇太極卻是趕緊下旨。時間對於皇太極來說極爲重要,因爲他了解李信,這是一隻虎狼之將,一旦讓李信在草原上站穩了腳跟,那就是他皇太極的大敵,所以他要迫不及待的要將李信剷除。

“皇上,明朝有人來了。”就在這個時候,有太監闖了進來,小心翼翼的說道。

“明朝?何人前來?”皇太極神情一愣,不光是他,就是其他的人也是神情一愣,此戰結束之後,明朝和建奴可以說是兩敗俱傷,但是相比較而言,明朝的底蘊遠在建奴之上,建奴的滿清大軍死一個是一個,但是明朝卻是不同,人口衆多,經濟實力強大,儘管建奴屢次南下入侵中原,但是也僅僅是騷擾明朝北部,而作爲明朝經濟最爲繁華的江南卻不曾影響過。江南有無數的金銀財寶,無數的糧草,可以說明朝只要稍加整頓,崇禎皇帝就能獲得無數大軍,到時候,建奴也只有死路一條。所以說,皇太極對明朝來人很是驚訝。

“一個叫做孔有德的將軍派來的,說是來投降我大清的。”那名太監趕緊說道。

“範先生,這孔有德是何許人也!”皇太極有些好奇的問道。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此人前來,以後我朝兵馬最起碼能增加數萬之衆。”范文程神情一愣,思索了片刻,大聲說道。

“先生,這孔有德真的有如此本領?”多爾袞好奇的問道。

“皇上,這孔有德如何奴才不知道,但是有一個人皇上肯定知道,那就是毛文龍,這孔有德乃是毛文龍的舊部。”范文程得意的說道:“一個孔有德並不算什麼,但是此人前來,卻是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大清已經得到漢人之心,孔有德前來之後,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漢人前來投奔我大清。”

“既然如此,朕要厚賞孔有德。”皇太極聞言大喜,對那太監說道:“傳旨,讓信使進來。朕要見他。”

“小人李九成拜見大清皇帝陛下。”這個時候一個胖臉將軍大踏步走了進來,朝皇太極拜道。

“你在孔將軍麾下擔任何職,爲何來我大清?”皇太極和顏悅色的問道。

“小人乃是孔將軍麾下副將,奉孔將軍、耿仲明將軍、尚可喜三位將軍之命前來面見陛下,商討歸順大清之事。”那李九成不敢怠慢,趕緊將事情解釋了一變。

原來,這孔有德投清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想那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都是毛文龍舊部,實際上山東發生的叛亂源於皮島的亂相,皮島位於鴨綠江口,是當年毛文龍一手打造的抗金根據地,在招撫遼東逃民,襲擾後金等方面發揮過巨大作用,可惜的是這一作用因爲袁崇煥處死毛文龍而不復存在。毛文龍死後,皮島發生了一系列變故,這些變故與劉興祚、劉興治兄弟密切相關。

毛文龍死前,曾經策反了投降後金的劉興祚兄弟,劉興祚很早就加入到滿人的陣營,並在後金與明朝的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受到**哈赤的賞識,**哈赤將遼東漢人居住區金、復、海,蓋四州全部交由劉興祚管轄。但是在女真人壓迫漢人的大環境下,李永芳、劉興祚這樣的漢族高官也不可避勉地受到了女真人同僚的欺負和排擠,在這種情況下,劉興祚兄弟產生了迴歸明朝的念頭。

在毛文龍的策反下,經過一系列苦心孤詣的連環設計,劉興祚兄弟終於避開了女真人的監視,成功逃回了皮島,並在毛文龍麾下任職。在皮島,毛文龍一手遮天,權勢很大,最終引起了劉氏兄弟的不滿。因此,當袁崇煥假冒聖旨殺了毛文龍以後,劉興祚兄弟持歡迎態度,並想取而代之,他幫助袁崇煥彈壓毛文龍舊部的反抗,得到了袁崇煥的賞識,袁崇煥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他殺死毛文龍之後,就將皮島之兵分爲東西兩協,毛文龍舊部陳繼盛與劉興祚各領一協,後來劉興祚被調往內地,其弟劉興治繼之。

不久發生了己巳事變,袁崇煥下獄,而劉興祚遇襲身亡,失去後臺的劉興治在島內的地位岌岌可危,以陳繼盛爲首的毛文龍舊部對其充滿了猜忌。爲了扭轉局面,劉興治發動兵變,襲殺了東協首領陳繼盛,企圖獨霸皮島,在明朝和後金之間建立第三世界。但是他的陰謀沒有因爲除掉對手而得逞,朝廷又派來了總兵黃龍,而毛文龍舊部張燾、沈世魁再次發動兵變襲殺了劉興治和他所率領的女真親兵。

在毛文龍舊部與外來可疑人員劉興治兄弟的鬥爭中,同樣是毛文龍舊部的孔有德和耿仲明似乎站在了劉興治的陣營裡,因此當劉興治掛了以後,他們受到了排擠,不得不遠走他鄉,投在登萊巡撫孫元化帳下。孫元化任命孔有德爲步兵左營參將,耿仲明則被派往登州要塞。

而這個時候留在皮島的耿仲明胞弟耿仲裕圖謀叛亂,暗通後金,被黃龍逮捕入獄。耿仲明爲救出耿仲裕,指使耿仲裕的部下以討餉爲名圍攻黃龍衙署,並將黃龍捆綁,可惜的是黃龍被部下親信救出,黃龍一怒之下將耿仲裕處死,並上疏朝廷請治耿仲明唆使之罪,然而在孫元化的庇護下,耿仲明並沒有受到處分,但他從此與黃龍結下樑子,心懷不軌。

wωω• тTk án• C○

就在這時,大淩河戰役就打響了,朝廷急令登萊出兵支援遼東,不得不說孫元化雖然有點本事,可惜的是在看人方面差了許多,他用人失察,派孔有德率軍前往,孔有德雖然迫不得己出徵,但他一路磨蹭,想拖到戰爭結束,然而皇太極在大淩河打得是持久戰,持續了好幾個月,加上李信在一邊搗亂,使的戰役時間拖的越來越長,孔有德沒有拖到戰爭結束,倒是把自己先拖垮了。當部隊走到河北吳橋時,糧食己經吃完了,天氣轉寒,天降大雪,將士飢寒交迫,怨聲載道。此時的孔有德己經走到了十字路口,要麼去遼東吃飯,要麼就地搶劫,孔有德必須在兩者之間作出選擇。在部將李九成等人的慫恿下,孔有德高舉造反大旗,縱兵虜掠。只是孔有德又害怕失敗,所以造反之後,立刻派遣李九成前來盛京,請求歸順清朝。

第265章 伏擊李信第308章 王輔臣第188章 周道登,你行嗎?第458章 北京第275章 巧奪連山關(二)第102章 李信殺來第256章 叛軍的末日第311章 冒功第108章 不降即死第446章 洪承疇兵敗第309章 身臨絕境第2章 商人張翼輔第183章 招攬第110章 陰雲第367章 政客第458章 北京第283章 石灰克敵第79章 沮喪的明軍第37章 戲耍皇太極第425章 進軍殺胡口第252章 高起潛驚慌了第90章 陷阱第383章 沸騰的京師(二)第427章 再破第387章 如此國丈第174章 江南士紳第287章 大玉兒到手第32章 皇太極和多爾袞第343章 趙廣領兵第324章 宋矮子的厲害第231章 條件第403章 歸順第201章 兩女第245章 皇帝睡不着了第80章 李信來了第64章 動搖第41章 皇太極氣的吐血第15章 天上掉下十萬兩第428章 第429 餘波第361章 遵化失守第170章 再見白蓮聖女第410章 義軍第247章 崇禎的決定第431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105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103章 反敗爲勝第175章 開倉放糧第429章 戰正酣第162章 入中原第65章 行常人所不能第161章 陰謀第2章 商人張翼輔第403章 歸順第178章 婁東張採第58章 各方反應第253章 聯合第277章 盛京震動第362章 要挾第344章 皮島總兵引發的爭端第226章 名揚山東第69章 瞞天過海第122章 漁翁得利第405章 齊聚雲中城第210章 奇兵飛奪登州城第348章 皮島落幕第76章 祖大壽上當第368章 遵化揚威第8章 錦州第463章 大決戰(三)第294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148章 大破林丹汗第276章 滿奸一名第244章 彼此利用第1章 遼東第218章 要挾第146章 大戰林丹汗(二)第365章 盧象升掩面而走第299章 江山日落第223章 招降第398章 崇禎的意第410章 義軍第259章 援軍前來第33章 突出重圍第274章 巧奪連山關(一)第199章 剿賊第273章 斬盡殺絕第266章 到達皮島第117章 草原上的狼第186章 吳淞大亂第343章 趙廣領兵第98章 決戰(一)第185章 闖入周府第163章 侯氏父子第193章 逼迫第248章 驚慌失措的崇禎第207章 當誅第279章 兵臨城下第174章 江南士紳第109章 後悔的崇禎皇帝第92章 鴻門宴
第265章 伏擊李信第308章 王輔臣第188章 周道登,你行嗎?第458章 北京第275章 巧奪連山關(二)第102章 李信殺來第256章 叛軍的末日第311章 冒功第108章 不降即死第446章 洪承疇兵敗第309章 身臨絕境第2章 商人張翼輔第183章 招攬第110章 陰雲第367章 政客第458章 北京第283章 石灰克敵第79章 沮喪的明軍第37章 戲耍皇太極第425章 進軍殺胡口第252章 高起潛驚慌了第90章 陷阱第383章 沸騰的京師(二)第427章 再破第387章 如此國丈第174章 江南士紳第287章 大玉兒到手第32章 皇太極和多爾袞第343章 趙廣領兵第324章 宋矮子的厲害第231章 條件第403章 歸順第201章 兩女第245章 皇帝睡不着了第80章 李信來了第64章 動搖第41章 皇太極氣的吐血第15章 天上掉下十萬兩第428章 第429 餘波第361章 遵化失守第170章 再見白蓮聖女第410章 義軍第247章 崇禎的決定第431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105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103章 反敗爲勝第175章 開倉放糧第429章 戰正酣第162章 入中原第65章 行常人所不能第161章 陰謀第2章 商人張翼輔第403章 歸順第178章 婁東張採第58章 各方反應第253章 聯合第277章 盛京震動第362章 要挾第344章 皮島總兵引發的爭端第226章 名揚山東第69章 瞞天過海第122章 漁翁得利第405章 齊聚雲中城第210章 奇兵飛奪登州城第348章 皮島落幕第76章 祖大壽上當第368章 遵化揚威第8章 錦州第463章 大決戰(三)第294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148章 大破林丹汗第276章 滿奸一名第244章 彼此利用第1章 遼東第218章 要挾第146章 大戰林丹汗(二)第365章 盧象升掩面而走第299章 江山日落第223章 招降第398章 崇禎的意第410章 義軍第259章 援軍前來第33章 突出重圍第274章 巧奪連山關(一)第199章 剿賊第273章 斬盡殺絕第266章 到達皮島第117章 草原上的狼第186章 吳淞大亂第343章 趙廣領兵第98章 決戰(一)第185章 闖入周府第163章 侯氏父子第193章 逼迫第248章 驚慌失措的崇禎第207章 當誅第279章 兵臨城下第174章 江南士紳第109章 後悔的崇禎皇帝第92章 鴻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