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勢在必得

伏勝據說是伏羲的後人,老爺子活了九十九歲,經歷了周、秦、漢三朝。

始皇帝焚書坑儒的時候,伏勝冒着被殺頭的危險,將《尚書》偷偷藏於自家的牆壁裡。

秦亡漢興之時,伏勝才把自己私藏的《尚書》挖出來,不過有部分《尚書》已經毀壞,只保存下來二十九篇。這也是世間僅存的一套《尚書》。文

帝繼位時,聽說了伏勝這個人,向他求《尚書》,不過當時伏勝年事已高,九十開外,已經不能走了。文帝體諒,派晁錯去到伏勝家中,跟着伏勝學《尚書》。因

爲伏勝的年紀太大,連話都已經說不清楚,他的話,也只有他的女兒羲娥能聽得懂。羲娥作爲翻譯,通過伏勝的口授,將《尚書》傳於晁錯。可

以說但凡是《尚書》大家,那都是伏勝的親傳弟子,但凡是學《尚書》的人,那都是伏勝的徒子徒孫。

劉秀上太學期間,主修的就是《尚書》,他能不知道自己的祖師爺伏勝嗎?聽

說伏勝有後人伏湛,那不用問,必是《尚書》大家。劉秀不由自主地挺了挺腰身,問道:“伏湛先生現在何處?”王

樑說道:“在青州平原郡……”

這位伏湛,也堪稱是位奇人。王莽篡位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到繡衣執法。

繡衣執法,也就是繡衣御使,因爲穿着繡衣的關係,因此而得名。繡

衣執法的工作主要是鎮壓地方起義軍,持節和虎符,擁有一定的調兵權,哪裡出現了起義軍,就去哪裡鎮壓。在

王莽期間,伏湛連續五次升遷,一直做到了都尉。再後來,王莽亡,劉玄入主長安,伏湛又被劉玄任命爲平原郡太守。平

原郡位於山東,離長安着實是挺遠的,伏湛任平原太守期間,生活的可謂是逍遙自在,輕鬆愜意。處

理完政務後,有了空閒時間他就去教教書,授授業,至於自己做太守的俸祿,他都拿出來買糧,請捱餓的百姓們來自家吃飯。人

數最多的時候,有上百家一同在他家裡吃飯。

赤眉軍攻陷長安,天下變得更亂,這時伏湛家中有武藝高強的僕人便動了心思,打着伏湛的旗號,四處號召百姓,讓大家都來投奔伏湛,跟隨伏湛一同起兵。

伏湛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抓了那名家僕,將其斬首,首級懸掛於城中示衆。伏湛的爲人,讓平原百姓都深感敬佩,也深得百姓們的擁戴。

正因爲有伏湛在平原做太守,當時全國各地都在興兵,都在打仗,只有平原郡這裡,十分的安寧,由始至終也未發生戰亂。

可以說伏湛是以一人之力,庇護了全郡的百姓免受戰禍之苦。

聽完王樑對伏湛事蹟的講述,劉秀對伏湛其人更加欣賞。他問道:“伏太守可願到洛陽爲官?”

王樑沉吟片刻,搖了搖頭,說道:“陛下,這……恐怕不太容易?”

“哦?爲何?”

王樑說道:“不久前,樑王劉永冊封他的幼弟劉少公爲御史大夫,並加封爲魯王!”劉

秀聞言,眯了眯眼睛,同時也下意識地握了握拳頭。

樑王劉永,是出自於樑孝王劉武一脈,劉秀出自於景帝一脈,景帝和劉武是同母的親兄弟。

王莽篡位後,劉永已無法再繼承樑王王位,直到劉玄登基,劉永前來拜見劉玄,劉玄依照西漢舊制,准許劉永繼承王位,冊封他爲樑王。

劉玄入主長安後,治政混亂,導致三輔怨聲載道,這時候劉永就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以自己的樑國爲根基,招兵買馬,廣招部衆。

等到赤眉軍攻陷長安後,劉永更是沒了忌憚,四處出兵,先後攻佔濟陰郡、山陽郡、沛郡、楚郡、淮陽郡、汝南郡等二十多座城邑。

劉永爲了拉攏地方的割據勢力,又封佔據東海郡的董憲爲翼漢大將軍,封佔據齊郡的張步爲輔漢大將軍,封佔據西防的佼疆爲橫行將軍。

這些地方割據軍閥接了他的封,自然也就成了他的人。通過自己的擴張,加上對其它割據勢力的拉攏,現在的劉永,已經控制了包括山東在內的關東地區。

由於劉秀在河北,劉永在關東,雙方只有過小規模的接觸,之間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爭端。不

過現在劉永冊封劉少公爲魯王,這事可就不簡單了。王不能封王,只有天子才能封王,劉永封劉少公爲魯王,其欲在關東稱帝的心思,已昭然若揭。一

旦劉永在關東稱帝,那麼對於劉秀集團而言,將別無選擇,只能與劉永集團決一死戰。別

看現在劉秀已經稱帝,定都於洛陽,但所面臨的局勢,仍很不樂觀,羣雄割據,誰能笑道最後,真就不一定呢!

當前全國的局勢是,劉秀打着劉漢旗號,佔據河北,定都於河南洛陽;赤眉軍打着劉漢旗號,佔據關西,定都長安;劉永也同樣打着劉漢旗號,佔據關東,欲在關東稱帝。還有霸佔蜀地,已經稱帝了的公孫述。

這時候全國上下,遍地是皇帝。除

此之外,還有地方割據勢力,比如佔據西涼一帶的隗囂等等。

除了這些外在的敵人外,劉秀勢力的內部也沒有十分穩定,鬧得最厲害的還是河北各地的起義軍,像銅馬殘部、尤來殘部、青犢殘部、五校殘部、檀鄉殘部等等,死灰復燃,還在河北各地四處作亂。書

歸正傳。劉永已經顯露出要在關東稱帝的心思,對於伏湛這樣的人才,劉永能不看重嗎?能不去積極爭取嗎?己

方若派出使者到平原,請伏湛來洛陽,估計使者都未必能走到平原郡,在半路就得被劉永的人截殺。

即便平安到了平原郡,到了平原郡城,也成功說服伏湛到洛陽任職,可劉永能放伏湛走嗎?

平原郡在山東,而山東正處於劉永的控制範圍之內。所以在王樑看來,己方想邀請伏湛來洛陽,是挺困難的一件事。聽

完王樑的顧慮,劉秀也陷入沉思,仔細琢磨,王樑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過了一會,他點點頭,說道:“此事,我也需要再想一想。”接

下來,劉秀又與大臣們商議了近期的政務和軍務,等朝議結束後,已經快到中午。劉秀出了卻非殿,去到清涼殿,手拿着書簡,在殿中來回踱步。伏

湛身爲伏勝的後人,其學識自然毋庸置疑,聽其事蹟,品行也高尚,如果這樣的人才不能召來,反而被劉永得去,於自己而言,無疑是莫大的損失。可

是要如何招攬伏湛,這也的確是個問題。劉秀正在殿內心煩意亂的時候,張昆走了進來,輕聲輕語地說道:“陛下。”

“嗯!”劉秀心不在焉地應了一聲。“

非煙姑娘求見。”

“請她進來。”劉秀終於停下腳步,於案後坐了下來。時

間不長,花非煙從外面走入,向劉秀福身施禮,說道:“非煙見過陛下。”

“非煙不必多禮。”

“謝陛下。”花非煙走到劉秀一旁的桌案後,提着裙襬,跪坐下來。有內侍上前,給她遞了一杯茶水。等

到內侍退下後,花非煙說道:“陛下,河內的修武、獲嘉一帶出現檀鄉賊軍,修武和獲嘉的秋糧,皆遭受損失。”稍

頓,她又道:“修武、獲嘉那邊的消息,應該很快也要傳到洛陽了。”

雲兮閣的消息,還是比官方的消息更快一步。劉

秀輕拍了下桌案,說道:“賊軍之害,猶如蝗災,甚至比蝗災更甚!”

此時劉秀真有衝動,親自去往河內,平定賊患。想到親自去往河內,他心中頓是一動,突然問道:“非煙對平原郡可熟悉?”花

非煙一怔,不明白劉秀爲何這麼問。她說道:“雲兮閣在平原郡沒有據點,我們的人,也很少會到平原郡。”稍頓,她不解地問道:“陛下爲何會有此問?”

劉秀想了想,說道:“我打算藉着去河內平定賊患的機會,親自去平原郡走一趟。”花

非煙心頭大驚,平原郡可是在青州,不屬己方控制的範圍,而是屬劉永的勢力範圍,己方與劉永的關係並不好,曾經還發生過小規模的衝突。她

問道:“陛下爲何要去平原郡?”劉

秀說道:“平原太守伏湛,是治世之能臣,我當收爲己用。”花

非煙說道:“陛下何不派使者前往?”

劉秀搖頭,說道:“尋常使者,只怕難以勝任。”先不說會不會被劉永攔截,只怕使者見到伏湛,也未必能說服他到洛陽。只

有自己親自前往,邀請伏湛,才最有把握。花

非煙眉頭緊鎖,說道:“只是,陛下此行太過兇險了。屬下以爲,陛下當三思。”

劉秀說道:“伏湛本身已是賢能之士,而且他還是伏生(伏勝之尊稱)之後,門下子弟,數以百計,倘若能將伏湛收入己用,之後吸引來的賢能,將不計其數。”最

起碼,伏湛的那些門徒弟子們便會紛紛來投,精通於《尚書》的良才賢士,也會紛紛慕名而來。天

下大亂,羣雄並逐,四方割據,爭的不是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爭民心,爭人才。誰能爭取到民心,誰能爭取到大量的人才,誰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對

伏湛,劉秀已經打定了主意,勢在必得!看

出劉秀已經下定了決心,花非煙沉吟片刻,斬釘截鐵掉說道:“屬下當與陛下同行。”

劉秀說道:“非煙剛纔也說了,此行兇險。”

花非煙正色說道:“正因爲非煙知道此行兇險,所以,非煙務必要與陛下同行。”

劉秀與她對視片刻,含笑點點頭,說道:“那麼,就煩勞非煙了。”花

非煙欠身說道:“陛下客氣了,這是屬下當盡之責!”

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次相遇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八百一十四章 進獻寶物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三百九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大威脅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章 情有獨鍾第六百四十章 身爲人臣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三百六十五章 昭然若揭第四百八十九章 接受諂媚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六百八十章 增派援軍第七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七百零三章 滿城風雨第八百章 迷霧重重第八百五十九章 權掌九州第五百三十章 宮廷政變第二百六十五章 蔡陽會盟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四百二十九章 上門挑釁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敗再敗第六百八十五章 不祥徵兆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人相求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七百四十七章 赤眉落幕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手行刺第三百七十三章 誅殺之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遙望宛城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離析第七百五十一章 夢寐以求第八百三十五章 心頭起疑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一十六章 後院偶遇第三百五十九章 將星隕落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之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生變數第七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七百零三章 滿城風雨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二十四章 兄弟匯合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二百四十四章 赤霄魔劍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勁敵第八百二十六章 剛柔並濟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軍壓境第五百七十八章 兩漢並立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七百一十二章 仁至義盡第一百五十章 兄弟情深第三百五十一章 兵者詭詐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七百六十四章 陷入僵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巧佔朝陽第八百三十八章 處理結果第六百七十一章 結下樑子第八百四十八章 馳援桃鄉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生警惕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七十三章 暗中解圍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言提醒第五百六十七章 渡河北上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八百一十四章 進獻寶物第二百四十四章 赤霄魔劍第五百七十一章 行事機敏第五百九十八章 黑手之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當年舊識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中吃味第八百九十九章 變數到來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意如此第七百七十五章 賣主求榮第七十四章 來龍去脈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五百四十二章 暗示警告第五百八十四章 豁出老臉第三百九十七章 契機出現第二百八十五章 獨木擎天第四百一十章 繼續努力第七百二十九章 知恩圖報第一百九十一章 江湖援兵第七百八十六章 貴胄欺人
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次相遇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八百一十四章 進獻寶物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三百九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大威脅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章 情有獨鍾第六百四十章 身爲人臣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三百六十五章 昭然若揭第四百八十九章 接受諂媚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六百八十章 增派援軍第七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七百零三章 滿城風雨第八百章 迷霧重重第八百五十九章 權掌九州第五百三十章 宮廷政變第二百六十五章 蔡陽會盟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四百二十九章 上門挑釁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敗再敗第六百八十五章 不祥徵兆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人相求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七百四十七章 赤眉落幕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手行刺第三百七十三章 誅殺之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遙望宛城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離析第七百五十一章 夢寐以求第八百三十五章 心頭起疑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一十六章 後院偶遇第三百五十九章 將星隕落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之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生變數第七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七百零三章 滿城風雨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二十四章 兄弟匯合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二百四十四章 赤霄魔劍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勁敵第八百二十六章 剛柔並濟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軍壓境第五百七十八章 兩漢並立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七百一十二章 仁至義盡第一百五十章 兄弟情深第三百五十一章 兵者詭詐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七百六十四章 陷入僵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巧佔朝陽第八百三十八章 處理結果第六百七十一章 結下樑子第八百四十八章 馳援桃鄉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生警惕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七十三章 暗中解圍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言提醒第五百六十七章 渡河北上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八百一十四章 進獻寶物第二百四十四章 赤霄魔劍第五百七十一章 行事機敏第五百九十八章 黑手之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當年舊識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中吃味第八百九十九章 變數到來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意如此第七百七十五章 賣主求榮第七十四章 來龍去脈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五百四十二章 暗示警告第五百八十四章 豁出老臉第三百九十七章 契機出現第二百八十五章 獨木擎天第四百一十章 繼續努力第七百二十九章 知恩圖報第一百九十一章 江湖援兵第七百八十六章 貴胄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