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蕩陰之戰

看着中箭的孫禮在江面上奮力的撲騰,漸漸的,他的撲騰越來越弱,人也隨之沉入水裡。人們瞠目結舌地看向射殺孫禮的將官,臉色煞白,身子都哆嗦個不停。

這名將官扔掉手中的長弓,對周圍衆人說道:“留在這裡作戰是死,逃回河內也是死,橫豎都是一死,我們不如帶着孫禮的首級,獻於漢軍,向蕭王投降!”說

話之間,他將身上的甲冑一一脫掉,然後噗通一聲跳入江水當中。

衆人如夢方醒,會水的將官們也都紛紛脫掉甲冑,接二連三的跳入江中。沒

過多久,那名射殺孫禮的將官把孫禮的屍體從江裡拽了上來,人們七手八腳的幫忙,把屍體拽上岸。

還是射殺孫禮的將官抽出佩劍,一劍砍下孫禮的首級,看了看左右,然後他高舉着孫禮的人頭,邊向漢軍那邊走去,邊大聲喊道:“不要打了!兄弟們都不要再打了!孫禮已死,我們向漢軍投降!”

其實,仗打到這個地步,再打下去,接下來就是一場大屠殺。這名將官的喊話,讓交戰的雙方紛紛停了手。

他高舉着孫禮的人頭,從青犢軍陣營走出來,到了漢軍陣營的近前,大聲說道:“孫禮已死,我軍弟兄,願向漢軍投降!”

還沒有等到漢軍那邊做出表態,青犢軍陣營這邊,已先響起一陣嘩啦啦的聲響。只

見人們紛紛扔掉手中的武器,跪伏在地,放棄了繼續作戰。現在自己都已經被逼到了絕路,而且孫禮也死了,哪裡還有再打下去的必要。

時間不長,消息也傳到了劉秀和謝躬那裡。聽

聞青犢軍的主將孫禮被部下所殺,剩餘的近十萬青犢軍,全部繳械投降,謝躬喜出望外,猛的一拍大腿,笑道:“我軍一戰功成!”

劉秀的臉上也露出笑容,他點點頭,對身邊的朱祐說道:“仲先,你去把斬殺孫禮的那人帶過來。”

“是!大王!”朱祐插手領命,騎馬向前方跑去。過了有兩刻多鐘,朱祐把射殺孫禮的青犢軍將領帶到劉秀面前。劉

秀看到他時,他手中還提着孫禮的首級。朱祐冷着臉,沉聲說道:“趙琦,這位便是蕭王!”

聽聞朱祐的提醒,這名青犢軍將領急忙放下孫禮的人頭,跪地叩首,說道:“小人趙琦,叩見蕭王!”劉

秀問道:“你帶來的可是孫禮首級?”

“正是!”“

舉高一些。”趙

琦雙手托住斷頭,高舉過頭頂。謝躬低頭看了一眼,立刻便別過頭去。斷頭自然談不上有多賞心悅目,齜牙咧嘴的,表情猙獰,看着既噁心,又駭人。劉

秀慢條斯理地問道:“這確是孫禮?”“

小人不敢在蕭王面前扯謊,請蕭王明鑑。”

“嗯,你起來吧!”“

謝蕭王!”趙琦從地上慢慢站起身形,小聲說道:“我等皆不願與蕭王爲敵,皆因孫禮下令,我等纔不得不從,今,小人斬殺孫禮,將功補過,還請蕭王饒過我等性命。”劉

秀沒有立刻做出表態,轉頭看向謝躬,問道:“謝尚書的意思呢?”

在欽山,謝躬坑殺了一萬餘衆青犢軍,劉慶被伏擊的仇算是報了,心中的那口惡氣也算出了,另外,現在的青犢軍可不是一萬人,而是接近十萬之衆,要全部殺掉,他也下不了這樣的狠心。思

前想後,他向劉秀欠了欠身,說道:“下官聽從蕭王的。”劉

秀沉吟片刻,說道:“孤志在河北平定賊患,還河北太平盛世。你部雖爲賊軍,但念及主動請降,孤可既往不咎。有願意回家者,孤可以給他們路費,放他們自行離去,有願意留下充軍者,孤也歡迎。趙琦,你認爲可好?”

趙琦聞言,再次屈膝跪地,向前連連叩首,哽咽着說道:“小人代十萬弟兄,多謝蕭王,蕭王仁德,恩濟萬澤……”說到這裡,趙琦忍不住伏地大哭起來。

劉秀暗歎口氣,走到趙琦近前,將他扶起,說道:“起來吧!孤雖志在平叛,但更願意看到河北百姓,安居樂業,百業興盛,太平盛世!”

趙琦雖被劉秀扶起,但仍是哭得泣不成聲,但凡還有活路,誰願意提着腦袋造反?

當初他們之所以加入青犢軍,跟着孫冒、孫登、孫禮三兄弟造反,是真的活不下去了。

倘若蕭王真能平定河北的戰亂,再創河北的太平盛世,那當真是恩濟萬澤,是河北萬民之福啊!

劉秀向來是言而有信,他說不殺青犢降軍,當真就一個沒殺。

他說給青犢降軍自由選擇的權利,當真就做到了。青犢軍除了戰死的數萬人外,剩下的十萬降軍,其中大半都選擇了回家。對

於這些要回家的青犢軍,劉秀沒有任何的爲難,真就給他們每人一筆路費。當然了,從他們身上繳械的盔甲和武器,沒有再還給他們。

餘下的三萬來人,選擇投靠漢軍。這些人,本來就沒有田地,即便回家,也沒有營生,與其回家捱餓,還不如留在漢軍,不管怎麼樣,起碼能有口飯吃。對

於這些願意留在漢軍的三萬降軍,謝躬眼饞不已。

要知道劉秀麾下已經有十多萬的大軍了,而自己手裡,現在還不到五萬人,倘若能把這三萬降軍收入麾下,他在河北的實力能提升一大截,在劉秀面前也更有底氣。

只是這三萬降軍,可不是他想要就能從劉秀那裡要過來的。蕩

陰之戰,以漢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此戰,漢軍不僅一舉平定了魏郡之賊患,而且還重創了青犢軍,讓青犢軍折損了十多萬人,併成功擊殺了青犢軍三巨頭之一的孫禮。但

是這一戰還遠遠沒有結束,聽聞孫禮在魏郡戰敗被殺的消息,身在河內的孫冒部和孫登部,都在率領着各自麾下的大軍,向魏郡方向進發。其

來勢洶洶的勁頭,明顯是奔着爲孫禮報仇而來。與

此同時,尤來軍也在不斷的向魏郡方向靠攏,看起來,青犢軍和尤來軍似乎已經聯手一處。青犢軍目前有兵力二十多萬,尤來軍的兵力十多萬,兩者的兵力加到一起,有三、四十萬之衆,這麼多人若是進入魏郡,先不說漢軍能不能應對得來,魏郡非得被攪個底朝天不可。在

蕩陰軍營裡,劉秀召集謝躬,以及麾下衆將,商議如何應對青犢軍即將到來的報復行動。謝

躬眉頭緊鎖,一籌莫展。己方雖然剛剛獲得一場大勝,但孫禮部畢竟才十萬來人,戰力不強,可是現在,以孫冒、孫登爲首的青犢軍有二十多萬人,與青犢軍一同向魏郡而來的尤來軍,也有十多萬人,這麼多的敵人,己方能應對得來嗎?他

清了清喉嚨,說道:“蕭王,賊軍兵力衆多,且來勢洶洶,我方……不如暫避鋒芒,方爲上策啊!”寇

恂眼神黯了黯,幽幽說道:“謝尚書,我軍可以躲,可以暫避鋒芒,那魏郡之百姓呢?他們也能躲,也能暫避賊軍之鋒芒嗎?”謝

躬被寇恂質問得啞口無言,地垂下頭,沉默未語。寇

恂看向劉秀,正色說道:“大王,此戰,我軍避無可避,只能與賊,決一死戰,方可保存魏郡百姓之性命!”

孫冒和孫登,就是爲報孫禮的被殺之仇,漢軍跑了,他二人在魏郡找不到漢軍,滿腔的怒火就得發泄在魏郡百姓身上,到時,不知得有多少無辜之百姓蒙難。

所以,他們現在根本不能跑,只能戰。打贏了自然是最好,戰敗了,孫冒、孫登也會殺他們這些漢軍泄憤,不會殃及到魏郡百姓。

謝躬有聽明白寇恂的意思,他忍不住輕輕嘆息一聲,說道:“早知如此,我們當初不該殺孫禮啊!”

寇恂提醒道:“孫禮殘忍好殺,不知多少無辜之人慘死在他的手裡,罪無可恕,理應伏法。何況,孫禮是被其部下所殺,並非我等動的手。”劉

秀擺擺手,現在不是爭論這些的時候,他環視在場衆人,問道:“誰有破敵之策?”一

直穩如泰山的鄧禹,聞言一笑,拱手說道:“敵軍雖衆,但皆爲匹夫爾,不足爲慮。”謝

躬精神一振,急忙追問道:“鄧將軍可有破敵之良策?”

鄧禹說道:“與其留守魏郡,被動挨打,不如主動出擊,殺賊軍個措手不及!”謝

躬面露驚訝之色,喃喃說道:“主動出擊?”鄧

禹說道:“孫冒由犬射向魏郡進軍,孫登由溫縣向魏郡進軍,尤來軍,由山陽向魏郡進軍,三路賊軍,出兵的地點爲三處,抵達魏郡的時間也各不相同。”聽

聞這話,在場衆人紛紛點頭,謝躬也是點頭表示沒錯。鄧

禹繼續說道:“孫登由溫縣發兵,距離魏郡尚遠,可暫時排除在外。山陽雖離魏郡更近,但尤來軍顯然不想打頭陣,故行軍速度緩慢,反倒是由犬射發兵的孫冒部,會先尤來軍一步,抵達魏郡。倘若讓三路賊軍的兵力匯聚在一起,三四十萬之衆,我軍的確難以應對,但若是分而擊之,我軍可輕取之!”用

現代用語來解釋鄧禹的戰術,就是打時間差。

三路敵軍,三條進軍路線,不可能同時抵達魏郡,其中必然有個時間差,只要抓住這個時間差,漢軍便可以逐一擊敵,將敵軍各個擊破。人

們認真考慮着鄧禹的戰術,經過反覆斟酌,認爲這應該是對於己方而言,最佳的戰術了。

謝躬幽幽說道:“對付十多萬的敵軍,的確要比對付三四十萬的敵軍輕鬆許多,可是,他們要連續打三場啊!”

兵法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要連續打三場硬仗,神仙也受不了啊!

這時候,劉秀突然哈哈大笑起來,說道:“我們不會連續打三場,充其量,就是打兩場,甚至,極有可能只打一場!”

第八百零八章 封地修真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一百二十五章 入京刺莽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七百五十九章 戰局如棋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歹毒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三百九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四百一十二章 德行天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敵要害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四百四十章 發兵信都第四百九十三章 破釜沉舟第二百八十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五十八章 於心不忍第七百七十七章 心生疑惑第三百九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聞喜訊第八百零六章 不良之風第三百零一章 夕陽之戰第五十九章 求戰爲虛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得聖寵第九章 技驚四座第一百七十一章 巧佔朝陽第五百五十一章 夫妻相見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三百六十三章 揮師南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中博弈第一百八十九章 奇兵偷城第六百六十一章 睢陽朝廷第四百九十四章 厚顏無恥第七十五章 街頭衝突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七百一十五章 馭人之道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身立命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六百三十九章 暗中相助第五百零八章 無愧於心第二十二章 明犯漢者第四百七十八章 局勢變換第八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三百三十六章 拖延之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七百八十三章 四阿再現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六百七十四章 再戰南陽第三百零六章 以哭收心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生警惕第七百九十九章 禍起西宮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入帳下第三百零六章 以哭收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四百九十三章 破釜沉舟第六百七十五章 南陽再敗第七十二章 暫避新野第二百二十六章 肆無忌憚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騰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襲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明騎兵第八百三十章 婦人之毒第二百零一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驚四座第三百八十三章 陰謀算計第七百三十二章 環環相扣第七百一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佈局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來結親第二十八章 貿然深入第二百五十八章 談判籌碼第三百一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五百章 被迫獻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和之力第七百五十章 貪圖官爵第六百零九章 後院之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七百四十七章 赤眉落幕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變立場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民生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出謀劃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變向斂財第一百八十九章 奇兵偷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賣主求榮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衆行兇第六百一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土之上
第八百零八章 封地修真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一百二十五章 入京刺莽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七百五十九章 戰局如棋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歹毒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三百九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四百一十二章 德行天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敵要害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四百四十章 發兵信都第四百九十三章 破釜沉舟第二百八十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五十八章 於心不忍第七百七十七章 心生疑惑第三百九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聞喜訊第八百零六章 不良之風第三百零一章 夕陽之戰第五十九章 求戰爲虛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得聖寵第九章 技驚四座第一百七十一章 巧佔朝陽第五百五十一章 夫妻相見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三百六十三章 揮師南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中博弈第一百八十九章 奇兵偷城第六百六十一章 睢陽朝廷第四百九十四章 厚顏無恥第七十五章 街頭衝突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七百一十五章 馭人之道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身立命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六百三十九章 暗中相助第五百零八章 無愧於心第二十二章 明犯漢者第四百七十八章 局勢變換第八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三百三十六章 拖延之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七百八十三章 四阿再現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六百七十四章 再戰南陽第三百零六章 以哭收心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生警惕第七百九十九章 禍起西宮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入帳下第三百零六章 以哭收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四百九十三章 破釜沉舟第六百七十五章 南陽再敗第七十二章 暫避新野第二百二十六章 肆無忌憚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騰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襲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明騎兵第八百三十章 婦人之毒第二百零一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驚四座第三百八十三章 陰謀算計第七百三十二章 環環相扣第七百一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佈局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來結親第二十八章 貿然深入第二百五十八章 談判籌碼第三百一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五百章 被迫獻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和之力第七百五十章 貪圖官爵第六百零九章 後院之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七百四十七章 赤眉落幕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變立場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民生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出謀劃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變向斂財第一百八十九章 奇兵偷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賣主求榮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衆行兇第六百一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