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更始登基

“阿秀、阿稷,放下劍。”劉縯看着王匡,一字一頓地說道。“

大哥……”劉秀和劉稷依舊緊緊握着劍柄,齊齊看向劉縯。“

放、下、劍!”劉縯一字一頓地說道。綠

林系的人敢賭,敢於拿漢軍的生死存亡來做這場豪賭,但劉縯不敢。從

他起事的那一天起,保護劉氏宗親就是他的責任之一,他不能拿着全體宗親的性命去冒險。劉

縯轉頭,深深看了一眼劉秀,再什麼話也沒有多說,提起筆來,在那捲竹簡上籤下自己的名字。

劉稷見狀,忍不住狠狠跺了跺腳,大聲說道:“大哥——”劉

縯簽完字,將筆向桌上一扔,站起身形,轉身向外走去。

看到劉縯簽了名,王匡長鬆口氣,在場的綠林將領們長鬆口氣,不少的劉氏宗親也都長鬆口氣。

劉秀明白大哥爲何要籤這份文書,大哥沒有考慮他自己,而是在顧全所有的劉氏宗親,在顧全整個漢軍。他

看着一個個喜笑顏開,彷彿剛剛打贏了一場大勝仗的王匡等人,劉秀也笑了,嘲笑。他

拿起大哥剛用過的那支筆,邊簽下自己的名字,邊冷幽幽說道:“選一位明主,能帶着你們飛黃騰達,選一庸人,只會把你們帶入深淵,萬劫不復,死無葬身之地!”

王匡聞言,哈哈大笑,說道:“文叔將軍,成王敗寇,你現在說這話,未免太有失風度了吧?”劉

秀看都沒看王匡,和劉縯一樣,將筆向桌上一丟,轉身離去。此

時,根本沒有人把劉秀的話當回事,只以爲他是心有不甘,在說氣話,可誰能想到,他今日所言,日後竟一語成讖。隨

着劉縯、劉秀等劉氏宗親在這份文書上也簽了字,推舉劉玄爲皇帝,便成了板上釘釘之事。地

黃四年,二月初一,漢軍於棘陽附近的沘水之濱,搭建壇場,拜祭天地和漢高祖劉邦,劉玄正式登基爲帝,成爲了被漢軍推舉出來的漢皇帝。因

定年號爲更始,故劉玄史稱更始帝。

劉玄稱帝,這讓南陽的士族、文人無不大感震驚,誰能想到,在南陽起家並發展壯大起來的漢軍,最後卻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劉玄做了皇位。劉

玄之所以能成爲最大的贏家,坐上的皇位,這完全是漢軍內部,綠林系和柱天系內鬥所造成的結果。

登基做皇帝,這本來是件天大的事,但劉玄就這麼在兩個派系的夾縫當中被硬擠上了皇位,這看起來很荒謬,可是在這個羣雄並舉,戰火紛飛的年代,這類的荒唐事數不勝數。

漢軍這邊的更始帝劉玄,不管怎麼樣,也算是推選出來的,而赤眉軍那邊的皇帝,則是靠抓鬮抓出來的,當然,這是後話。

對於劉玄這個皇帝,綠林系沒放在眼裡,柱天系也同樣沒放在眼裡,而且劉玄本身也的確是個擺不上臺面的人。

二月初一,劉玄正式登基的那一天,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上的壇場。

站於壇場之上,接受羣臣朝拜,看着下面跪到一大片的衆人,劉玄汗如雨下,腿都是哆嗦的,這麼大的場面,他還是第一次經歷。此

時此刻,劉玄的腦袋都是懵的,恐怕連他自己都想不明白,這個被綠林系和柱天係爭來爭去的帝位,最後怎麼就落到自己的頭上了?臺

下跪拜的衆人,也沒有很認真,人們擡頭向上望,看到劉玄身子抖得像篩糠似的,無不在暗暗搖頭,就這麼一個廢物,竟然成了真命天子,也真的荒誕可笑。劉

玄在壇場上念着朱鮪、張卬等人幫他起草的登基臺詞,聲音顫抖,估計連他自己都聽不清楚他到底在念些什麼。壇

場下面的衆人就更聽不清楚了,此時衆人只能在心裡暗暗祈禱,趕快結束這場鬧劇吧!跪

在劉縯身旁的劉稷,嗤笑出聲,說道:“就這麼個酒囊飯袋,他也配做換皇帝?”

聽聞他的話,劉縯也笑出聲來。別看劉玄做了皇帝,但是,誰掌兵,誰纔有權,只要自己控制着兵權,劉玄也只不過是個傀儡皇帝罷了,並不足爲慮。他

高興了,叫他一聲陛下,他若哪天不高興了,一腳就能把他踢下皇位。

壇場上的劉玄終於把臺詞唸完,接下來是重頭戲,對有功之臣的封賞。

這回劉玄的聲音倒是洪亮了不少,起碼下面的人能聽清楚了。

首先受封的是劉良,被封爲了國三老。國三老,這個名頭聽起來可不小,似乎都能彈劾皇帝了,實際上,這就是個虛名,主要的職責是管教化的。

劉良之後,受封是王匡、王鳳。劉玄當然沒忘記是誰給自己推上皇位的,對綠林系這邊的人,一律給予了大封。王

匡被封爲定國上公,王鳳被封爲成國上公。漢

代沒有品級制度,如果按照品級算的話,上公要在正一品之上,屬超品。接

下來封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也就是所謂的三公。朱

鮪,這位不遺餘力,力舉劉玄登記的大功臣,劉玄當然不能虧待於他,封朱鮪爲大司馬。用現代的話講,就相當於國防部部長兼海陸空三軍總司令。

陳牧被封爲大司空。用現代的話講,大司空相當於監察部長。當

然了,劉玄也不好意思把三公的職位都讓給綠林系的人來做,對於劉氏宗親這邊,他也得顧及一下。

所以大司徒的職位,就落到了劉縯的頭上。用現代的講話,大司徒就是國家總理。

劉玄封三公,這裡面也是有門道的,明顯是在爲綠林系奪兵權,同時又在削劉縯的兵權。劉縯被封爲大司徒,主管的是內政,領兵打仗,並不屬於他的職權範圍。再

往後,是封王常爲廷尉,張卬爲衛尉,廖湛爲執金吾,胡殷爲尚書,劉賜爲光祿勳,成丹爲水衡大將軍,就連李軼,都被封爲了中郎將。

這裡要順便提一下李軼。柱

天軍和綠林軍合併之後,李軼一直與綠林系將領走得很近,尤其是和朱鮪的關係,可謂是私交甚密,朱鮪推劉玄爲帝這件事,李軼也沒少在後面出謀劃策。

雖說李軼還身在柱天系這邊,實際上,他已經和綠林系走到了一起。通

過這些封賞,可以看得出來,劉玄是一腳把劉氏宗親給狠狠踩了下去。

在這一系列的要職當中,劉氏宗親裡,只有劉賜被封了個光祿勳,顧忌劉賜能得到這個官職,主要還因爲他是劉玄的親叔叔。

至於柱天系的第二號人物,劉秀,劉玄也是給了封賞的,太常偏將軍。

這個太常偏將軍究竟是多大的官呢,就這麼說吧,在太常偏將軍之上的有,大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四將軍、四徵將軍等等,以及所有的雜號將軍。只

要是掛個將軍頭銜的,不管是正牌的還是雜牌的,它就一定在偏將軍之上。劉

秀就是被封了這麼個官。

當然了,你可以說這個官太小,與劉秀的功績不相匹配,但這卻是劉秀這一生,第一個正式受封的官職。

其實通過劉秀被封爲偏將軍這一點,也能看得出來,劉玄這個人心胸極小。

以前他妒忌劉秀,感覺劉秀所擁有的一切都在自己之上,現在他做了皇帝,自然也要讓劉秀體驗一下他當初的感受。當

然了,劉秀並不孤單,和他一樣被封爲偏將軍的還有劉嘉、劉稷等人。這些在柱天系裡舉足輕重的人物,到了劉玄這裡,都被排擠出了權力中心。綠

林系對於這樣的結果,自然是非常滿意,認爲己方當初推舉劉玄做皇帝這一步,走得太對了。可

是他們都沒有想過一點,劉玄對自己的本族宗親都能如此狠心,真到了他得勢的那一天,綠林系的人還能好得了嗎?

現在被勝利衝昏頭腦的綠林系衆人,自然不會想那麼長遠,就算他們沒有被衝昏頭腦,也不會想得那麼長遠。

不管劉秀對於自己被封爲太常偏將軍是滿意或是不滿意,在他的臉上,完全看不出來喜怒。登

基大典結束之後,劉玄這位新皇帝,被一干大臣們送進棘陽城,棘陽城內最大的一座宅邸,被充當了劉玄的臨時行宮。接

下來的事,根本不用劉玄安排,綠林系的人便在宅邸張羅起來,大擺宴席,慶祝新君登基。宴

席上,許多的漢室宗親都是陰沉着臉,等到酒席到一半的時候,人們便紛紛起身告辭了,綠林系的人倒是很盡興,在宴席當中,大吃大喝,談笑風生。

劉縯、劉秀也是酒席過半就走了,出了這座所謂的行宮,在回府的路上,劉秀提醒道:“大哥要小心,劉玄背後的綠林系,在一心圖謀着奪走大哥的兵權!”大

司徒這個官職,的確是不小了,按照品級算的話,那是正一品大員,但大司徒是管內政的,說白了,就是個虛職,還是那句話,當今的世道,誰掌兵誰有權。劉

縯冷笑出聲,揚起嘴角,說道:“想奪我的兵權,他們是在做夢!”他

麾下的將士,大多是柱天系出身,這些人都是他的死忠,完全以他馬首是瞻,再者說,現在除了他劉縯,綠林系無一人敢去打宛城,他的兵權,誰又能奪的走?看

到大哥滿臉的不以爲然,劉秀面色凝重地說道:“大哥還是小心一點的好!綠林系的人,比我們想象中要難纏得多!”

不是綠林系的人有多狡詐,而是他們真敢幹啊!

通過綠林系強推劉玄這件事,讓劉秀也有了深刻的體會,這些人做事的原則,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爲達目的,哪怕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

大哥手握柱天系的兵權,綠林系想奪走,的確很困難,劉秀不怕他們玩明的,也不怕他們玩陰的,但就怕他們玩不要命的,這些綠林系的人,什麼事都敢幹,向大哥突下殺手這種事,他們也不是幹不出來。

劉秀的顧忌,劉縯明白,他眯縫起眼睛,陰狠狠地說道:“倘若綠林系的人真要來找死,我也不介意成全他們!”

第三百三十章 全軍覆沒第六百九十一章 排兵佈陣第九十八章 現身示警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驚四座第四百一十二章 德行天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艱難突圍第二百零二章 走投無路第八十九章 偷兒被擒第八百三十八章 處理結果第四百二十九章 上門挑釁第八百三十六章 交代真相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戰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三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第五百九十六章 旗開得勝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二百八十九章 道家藥品第七百五十五章 震懾敵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入京刺莽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前兆第三百二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二百四十一章 偷襲新野第二百八十五章 獨木擎天第八百四十一章 見死不救第六百三十三章 營外相遇第八百零一章 嚴刑逼供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部署第二百四十二章 據城死戰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四百五十五章 婦人之心第五百六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一百三十一章 上門接親第八百五十五章 戰神天子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三百六十五章 昭然若揭第八百六十七章 佈局開始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地獄難度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帥不和第二百六十五章 蔡陽會盟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動請辭第八百七十二章 心急如焚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道相助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不翼而飛第六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五百九十九章 陰溝翻船第六百一十六章 狠人本色第七十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五百零五章 趁勝追擊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七百八十五章 君臣議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奮力一戰第三百零六章 以哭收心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前兆第二百一十三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一十五章 矇混入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三百七十二章 京城鉅變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四百一十七章 勸進之事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四百一十七章 勸進之事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二百四十四章 赤霄魔劍第七百九十五章 天下時局第八百二十章 劉秀改制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離析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三百二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鬼莫測第四百七十八章 局勢變換第八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狠手辣第六百六十一章 睢陽朝廷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意如此第一百六十七章 偷襲佯攻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零三章 孤軍營救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四百三十五章 勸說真定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三十四章 兄妹相見第六百三十七章 漢軍偷營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中挑唆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進一出第五百一十四章 隻身勸降
第三百三十章 全軍覆沒第六百九十一章 排兵佈陣第九十八章 現身示警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驚四座第四百一十二章 德行天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艱難突圍第二百零二章 走投無路第八十九章 偷兒被擒第八百三十八章 處理結果第四百二十九章 上門挑釁第八百三十六章 交代真相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戰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三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第五百九十六章 旗開得勝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二百八十九章 道家藥品第七百五十五章 震懾敵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入京刺莽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前兆第三百二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二百四十一章 偷襲新野第二百八十五章 獨木擎天第八百四十一章 見死不救第六百三十三章 營外相遇第八百零一章 嚴刑逼供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部署第二百四十二章 據城死戰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四百五十五章 婦人之心第五百六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一百三十一章 上門接親第八百五十五章 戰神天子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三百六十五章 昭然若揭第八百六十七章 佈局開始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地獄難度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帥不和第二百六十五章 蔡陽會盟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動請辭第八百七十二章 心急如焚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道相助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不翼而飛第六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五百九十九章 陰溝翻船第六百一十六章 狠人本色第七十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五百零五章 趁勝追擊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七百八十五章 君臣議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奮力一戰第三百零六章 以哭收心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前兆第二百一十三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一十五章 矇混入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三百七十二章 京城鉅變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四百一十七章 勸進之事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四百一十七章 勸進之事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二百四十四章 赤霄魔劍第七百九十五章 天下時局第八百二十章 劉秀改制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離析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三百二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鬼莫測第四百七十八章 局勢變換第八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狠手辣第六百六十一章 睢陽朝廷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意如此第一百六十七章 偷襲佯攻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零三章 孤軍營救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四百三十五章 勸說真定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三十四章 兄妹相見第六百三十七章 漢軍偷營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中挑唆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進一出第五百一十四章 隻身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