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欲結親家

正因爲劉楊不看好王郎,但又迫於邯鄲方面的壓力,他才選擇既歸附王郎,但又不給予王郎一兵一卒的援助和支持。

劉楊拿着茶杯,又喝了口茶水,問道:“那麼,以伯先之見,本王當如何?”劉

植正色說道:“歸附大司馬!”劉

楊與劉植對視片刻,樂了,說道:“伯先以爲,劉秀在河北能成大事?”

稍頓,他又幽幽說道:“伯先別忘了,王郎有劉林、劉接的支持,而劉秀呢,他在河北,可沒有任何的根基。”

劉植一笑,說道:“大司馬在河北沒有任何的根基,現在尚且得到了上谷郡、漁陽郡、中山郡三個郡的支持,可見大司馬的聲望和能力,要遠在王郎之上。倘若有一天,王郎覆滅,而支持王郎的真定王,又當何去何從呢?”劉

楊心頭一震,這正是他所顧慮的問題。他苦笑道:“我現在歸附大司馬,恐怕也爲時已晚了!”劉

植一怔,不解地問道:“真定王此話怎講?”劉

楊幽幽說道:“大司馬落難之時,本王站在邯鄲那一邊,袖手旁觀,現在大司馬得到三郡的支持,已然順利渡過難關,本王再去依附大司馬,這顯得本王太過於……見風使舵!日後大司馬在河北成事,怕是會對本王秋後算賬啊!”

原來劉楊顧慮的是這些!劉植眨眨眼睛,淡然一笑,說道:“我在來真定的路上,便已想過了這個問題。”

“哦?”劉楊笑問道:“伯先可有應對之策?”劉

植正色說道:“我與大司馬也相處了數日,對大司馬也算有些瞭解。大司馬性情醇厚,爲人正直,絕非會秋後算賬、卸磨殺驢之小人!只要真定王現在肯站在大司馬這一邊,日後,大司馬一定不會虧待了真定王。真定王的擔憂,實在是多慮了。”劉

楊苦笑着搖搖頭,說道:“表面一套,背後一套,落難之時滿口仁義道德,得勢之時翻臉無情、刀劍相向,伯先啊,這樣的人,我們見過得還少嗎?前有王莽,後有王郎,難道,還會少他一個劉秀不成?”看

得出來,劉楊對劉秀的顧慮太深,生怕劉秀現在用他,等到以後,會給他小鞋穿,找他的麻煩。劉

植皺着眉頭,問道:“難道真定王是打定了主意,要站在王郎那一邊,與王郎同生死,共進退?”劉

楊身子一震,擺手說道:“本王當然不是這個意思,可是現在讓本王歸順大司馬,本王實在是提心吊膽,寢食難安啊!”

說到這裡,他偷眼瞧瞧劉植,見後者眉頭緊鎖,若有所思。

他又輕嘆口氣,說道:“若是能打消本王的這個顧慮,本王可率我真定的十多萬大軍,歸順大司馬,以後這十多萬的真定軍,可任由大司馬的調遣。”劉

植的眼睛頓是一亮,急忙追問道:“如何才能打消真定王的顧慮?”

劉楊呵呵地笑了,說道:“這,需要伯先你來拿個主意。”

劉植都差點氣樂了,自己只是個說客,又能拿什麼主意?他還沒往下接話,劉楊話鋒一轉,慢悠悠地說道:“本王有三女,皆已及笄,但都是待嫁閨閣。”

說到這裡,劉楊不再繼續往下說了。劉植多聰明,一聽這話,立刻明白了劉楊的意思。原來,劉楊是像和劉秀結成兒女親家,說白了,他是想做劉秀的老丈人。

如此一來,劉楊和劉秀就等於捆綁在一起了。以後都是一家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劉植還真沒想到劉楊打的是這個主意。他沉吟片刻,說道:“真定王,此事非同小可,伯先得回貰城,與我家主公商議。”

劉楊點了點頭,含笑說道:“鄭重起見,伯先還是請大司馬親自來趟真定的好。如果伯先和大司馬能信任本王的話。”劉

植先是一愣,隨即拱手說道:“伯先回去,一定把真定王的意思帶到。”

“好、好、好!”劉楊撫掌而笑,令下人準備酒菜,款待劉植。劉

植在真定就住了一天,翌日一早,他向劉楊告辭,返回貰城。回到貰城,劉植見到劉秀,把他與劉楊見面的經過,一五一十地講述了一遍。

最後,他說道:“主公,真定王並非執意不想歸附主公,只因顧慮太深,生怕主公在成事之後,會與他秋後算賬,故,他一直按兵不動,既不幫王郎,也不幫主公。倘若主公能與真定王結成兒女親家,如此一來,便徹底打消了真定王心中的顧慮。此事,還望主公三思啊!”就

內心而言,劉植是非常希望劉秀和劉楊結成親家的。劉秀是他的主公,劉楊和他是老交情,他不希望這兩個人走到兵戎相見的那一步。

其次,劉楊麾下可是有十多萬的真定軍,一旦劉楊歸附過來,己方的兵力能一下子增長十多萬,這對己方實力的提升,得產生多大的助力啊!反

過來說,如果劉楊被逼着站到了王郎那一邊,死心塌地的與王郎聯手,和己方爲敵,別看己方現在有三個郡支持,但還遠不是人家的對手。

無論於公於私,他都希望能促成此事。

聽完他的話,劉秀低垂下頭,沉默不語。在場的鄧禹等人面面相覷,也都沒有立刻說話。

成親之事,看起來似乎挺簡單的,只要劉秀點下頭就行。可問題是,中間還卡着一個陰麗華。

與真定王之女成親,總不能讓人家去做妾吧?可若讓她做正妻,那陰麗華又往哪擺?讓陰麗華做妾?

在劉秀人生最低谷的時候,陰麗華下嫁給劉秀,成就一段佳話,若是爲了得到真定王的支持,把陰麗華從正妻降爲妾室,這傳出去,好說也不好聽啊,也會大損劉秀的聲望。“

我不同意!”誰都沒有開口說話,朱祐先炸了。他轉頭對劉秀說道:“主公,仲先只認一個夫人,就是麗華夫人,此事,還請主公三思而行!”

這話,恐怕也只有朱祐敢在劉秀面前說了,即便是鄧禹,都不好開這個口。耿

純清了清喉嚨,說道:“真定王,以及真定王麾下的十多萬真定軍歸屬於誰,無論是對我方,還是對王郎,都至關重要,還望主公能以大局爲重!”

很顯然,耿純的態度和劉植一致,都支持劉秀和劉楊之女成親。吳

漢不認識陰麗華,也不認識劉楊以及劉楊之女,他揚起下巴,傲然說道:“小小的真定國,又有何可怕?大不了,我們就先滅了他的真定國,我吳漢去取他劉楊的首級!”寇

恂嘆口氣,向吳漢揮了揮手,苦笑道:“子顏慎言!真定國有十餘萬的大軍,又能以如此狹小之地,把這十多萬大軍養得兵強馬壯,讓河北各路賊軍,皆不敢進犯秋毫,真定王又豈是王郎、嚴奉之流能比?”

言下之意,你趕快歇歇吧,別動不動就喊打喊殺的,以己方現在的實力,還真碰不過人家真定國。

說起來,與吳漢私交甚好的就屬寇恂,他二人以前關係就很好,現在同在劉秀麾下,關係自然是更進一步。吳

漢撇了撇嘴,但也沒再多說什麼。鄧禹搖頭嘆息,意味深長地說道:“真定軍若能爲我方所用,我方可於數月內,平定王郎之亂。真定軍若被王郎所用,我方……要麼退入幽州,要麼,退回洛陽、長安。”一

直沉默不語的劉秀,喃喃說道:“仲華也認爲我當迎娶真定王之女?”鄧

禹垂下頭,小聲說道:“主公之家事,作爲屬下,本不該過問,但主公若想成大事,那主公之家事,便是公事,屬下,屬下只能提出最有利於主公之意見。”仕

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劉秀和陰麗華之間的愛情故事,早已被流傳爲佳話,世人很少有不知道的,也正因爲這樣,現在衆人都不太好開口。

劉植乾咳一聲,說道:“主公和麗華夫人的事,屬下也考慮過了,屬下以爲,麗華夫人仍可爲主公正妻。”

在場衆人,齊刷刷地看向劉植。陰

麗華還爲正妻?那是讓真定王之女給主公做妾?真定王若聽聞此事,還不得當場氣炸了啊。倘

若如此的話,都不如不答應人家,起碼沒有去羞臊人家,也不至於反目成仇。

還沒等旁人提出反對的意見,劉植繼續說道:“真定王之女,亦可爲正妻!”

“什麼?”在場衆人無不是大眼瞪小眼,莫名其妙地看着劉植。其

實現在很多人都誤會了,認爲古代的男子可以有三妻四妾,這個說法並不準確,古代男子的妻子,通常只有一個,就是正妻。

至於妾室,那的確可以有很多,但她們的地位,要比正妻低得多。舉

個很簡單的例子,妾室的兒女,也就是庶出子女,沒有繼承權,能繼承家業的,那得是正妻的子女,也就是嫡出子女。

庶出子女也不能向生養自己的妾室叫娘,得叫姨娘,他們只能管正妻叫娘或者孃親。

劉植環視在場衆人,一字一頓地說道:“主公當然不能讓真定王之女做妾,可效仿古人,讓其做妻,平妻!”平

妻的確是一種古制,春秋時期曾經出現過,但後來就越來越罕見了。

春秋之後再出現平妻,都是非常特殊的情況,通常是男子長年離家在外,與別的女人成親,之間感情深厚,不願讓其做妾,可視爲平妻。正

妻與平妻的關係和地位,相當於妯娌之間,而不同於妻妾之間的那種尊卑關係。此

時劉植突然提出平妻這個概念,倒是讓在場衆人頗感茅塞大開。寇恂猛的一拍巴掌,讚道:“伯先高見,主公,屬下以爲,伯先言之甚善!”

第五百二十一章 戰神落敗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第八百三十三章 六神無主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六十九章 再次謀算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家族軍隊第五百一十四章 隻身勸降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五百七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中劇毒第四百零七章 發展壯大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八百二十九章 再次相救第八百四十章 公然決裂第三十二章 福緣深厚第四百七十四章 王朗伏誅第七百三十六章 閒雲野鶴第七百一十四章 鮮明對比第七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第六十三章 厚此薄彼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親相助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四十章 身爲人臣第五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過一劫第十二章 李氏爲輔第四百零一章 通風報信第一百一十七章 巧遇族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一百九十九章 往日恩怨第三百三十五章 萬人莫敵第六百一十一章 幽州生亂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哥威武第八十七章 贈送暗器第六百六十一章 睢陽朝廷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八百二十九章 再次相救第四百八十章 愛才之心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兇現身第二百三十章 顯露蹤跡第七百三十章 提人出走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六百零四章 詭異病症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八百八十九章 聯絡接頭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六十三章 厚此薄彼第五百五十二章 封賞親信第四十三章 落花有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臨時徵召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探無果第五百三十八章 軍營生變第四百零八章 河北之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陰險小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請合作第五十五章 自鳴得意第二百八十七章 何人匹敵第三百三十八章 印象深刻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攻蔡陽第五百八十七章 駐足不前第五百一十九章 捲土重來第八百九十七章 兩軍陣前第六百七十四章 再戰南陽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爾反爾第八百三十三章 六神無主第六十八章 一見傾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出謀劃策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八百一十三章 第三條路第六百九十二章 決戰開啓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四百七十八章 局勢變換第六百六十章 半路攔截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四十四章 意氣用事第六百四十章 身爲人臣第一百六十二章 順利收服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騰第二百零六章 長途跋涉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一百四十四章 艱難突圍第七百六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零七章 心裡暗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三百零三章 強推劉玄第三百九十八章 暗中推手第五百二十九章 長安驚變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零一章 天羅地網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順藤摸瓜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六百八十章 增派援軍第六百六十三章 黎陽之戰
第五百二十一章 戰神落敗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第八百三十三章 六神無主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六十九章 再次謀算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家族軍隊第五百一十四章 隻身勸降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五百七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中劇毒第四百零七章 發展壯大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八百二十九章 再次相救第八百四十章 公然決裂第三十二章 福緣深厚第四百七十四章 王朗伏誅第七百三十六章 閒雲野鶴第七百一十四章 鮮明對比第七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第六十三章 厚此薄彼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親相助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四十章 身爲人臣第五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過一劫第十二章 李氏爲輔第四百零一章 通風報信第一百一十七章 巧遇族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一百九十九章 往日恩怨第三百三十五章 萬人莫敵第六百一十一章 幽州生亂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哥威武第八十七章 贈送暗器第六百六十一章 睢陽朝廷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八百二十九章 再次相救第四百八十章 愛才之心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兇現身第二百三十章 顯露蹤跡第七百三十章 提人出走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六百零四章 詭異病症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八百八十九章 聯絡接頭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六十三章 厚此薄彼第五百五十二章 封賞親信第四十三章 落花有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臨時徵召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探無果第五百三十八章 軍營生變第四百零八章 河北之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陰險小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請合作第五十五章 自鳴得意第二百八十七章 何人匹敵第三百三十八章 印象深刻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攻蔡陽第五百八十七章 駐足不前第五百一十九章 捲土重來第八百九十七章 兩軍陣前第六百七十四章 再戰南陽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爾反爾第八百三十三章 六神無主第六十八章 一見傾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出謀劃策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八百一十三章 第三條路第六百九十二章 決戰開啓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四百七十八章 局勢變換第六百六十章 半路攔截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四十四章 意氣用事第六百四十章 身爲人臣第一百六十二章 順利收服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騰第二百零六章 長途跋涉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一百四十四章 艱難突圍第七百六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零七章 心裡暗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三百零三章 強推劉玄第三百九十八章 暗中推手第五百二十九章 長安驚變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零一章 天羅地網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順藤摸瓜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六百八十章 增派援軍第六百六十三章 黎陽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