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再戰南陽

伏黯正色說道:“陛下,這段時間,大將軍的身體已經好了許多,前兩日,微臣去探望大將軍時,大將軍還在家中舞劍呢!”

劉秀沉吟片刻,轉頭對張昆說道:“張昆!”

“奴婢在!”張昆連忙躬身。

“宣驃騎大將軍入宮。”

張昆張開嘴巴,正要發問,劉秀補充了一句:“現在。”張昆不再多問,躬了躬身形,領命而去。

過了有小半個時辰的時間,景丹急匆匆地從外面走了進來。他快步到劉秀近前,躬身施禮,說道:“微臣參見陛下!”

劉秀擺了擺手,說道:“孫卿免禮。”他話鋒一轉,問道:“孫卿,長安和弘農之事,你可有聽說?”

景丹欠了欠身,說道:“來時,張謁者業已向微臣講了大概。”

劉秀點點頭,說道:“現在長安失守,赤眉軍重回長安,想來,赤眉軍在長安也不會久留,必會東進。弘農太守遇刺身亡,這定是赤眉軍所爲,他們這是在爲東進鋪路。”

景丹正色說道:“陛下,微臣願往弘農!”

劉秀向前探了探身子,說道:“其實,我也正有此意,只是,我最爲擔心的是孫卿你的身體!”

景丹一笑,說道:“陛下放心,微臣的身體已經好多了,這幾日,吃的比以前多,睡的也比以前香,病情已經大好。”

劉秀聞言,暗暗鬆了口氣,他垂下眼簾,手指頭輕輕敲打着桌案。

見陛下還是有些猶豫不決,景丹拱手說道:“陛下,弘農乃我洛陽之屏障,弘農若失,賊軍便可長驅直入,直取洛陽,故,弘農萬萬不能被賊軍所佔!陛下,就讓微臣去吧!”

劉秀站起身形,走到景丹近前,意味深長地說道:“孫卿,此行兇險,你務必要多加小心,切不可大意!”

景丹面色一正,說道:“微臣明白!”

劉秀繼續說道:“陌鄢麾下的四阿死士,身手高強,且不懼生死,極爲難纏,弘農太守的前車之鑑,孫卿務必要引以爲戒。”

景丹再次說道:“陛下,微臣明白!”

劉秀說道:“此行弘農,一路顛簸,倘若孫卿覺得身體不適,切不可勉強,一定要及時撤回洛陽。”

景丹垂首,應道:“微臣明白!”

劉秀說道:“赤眉軍來勢洶洶,且人多勢衆,孫卿能戰則戰,若不能戰,不必勉強爲之,或可暫避鋒芒,或可固城堅守,等待後援。”

“微臣明白……”景丹心頭一熱,眼圈溼紅。劉秀的每一句叮囑,都讓景丹萬分感動,不是劉秀囉嗦,而是他真的不放心。

劉秀和景丹的關係很好。景丹剛剛投靠劉秀的時候,便被劉秀封爲奉義侯,後來劉秀稱帝,在第二次大封功臣的時候,劉秀又封景丹爲櫟陽侯。

景丹正是馮翊郡櫟陽縣人,劉秀封他爲櫟陽侯,等於是把他的家鄉封給了他。左馮翊,右扶風。馮翊郡屬三輔之一,緊挨着長安,距離洛陽,多少遠了那麼一點。

對於劉秀把櫟陽縣封給自己,景丹不太樂意,主動找上劉秀,直截了當的說自己不想要櫟陽這塊封地,想要關東地區的封地,關東距離洛陽也更近些。

天子封賞,作爲臣子的,哪裡有敢挑三揀四的份,可景丹就敢這麼做,而劉秀也着實不生氣。他對景丹說,關東地區,連年征戰,人口銳減,土地也都荒廢了。

關東的幾個郡加到一起,也不如馮翊郡這一個郡來得實惠。

何況,你本來就是櫟陽人,現在官拜驃騎大將軍,又得侯爵爵位,這般的出人頭地,若不是不回到自己的家鄉顯擺一番,豈不如繡衣夜行?

繡衣夜行,穿着華麗的衣服,不在白天出門,偏偏等到晚上才外出,誰又能看得到你這身華麗的行頭?

經過劉秀的這一番開導,景丹欣然接受了劉秀給他的封地。這只是劉秀和景丹之間的小故事,但也不難看出他君臣二人的關係有多親近。

現在,景丹患病在身,還要派他去弘農接任太守之職,既要治理地方,又要組織兵馬,抵禦赤眉軍的大舉入侵,劉秀是既擔心,又過意不去。

出於這樣的心理,劉秀此時也顯得格外囉嗦,叮囑完這個,又叮囑那個,生怕景丹有個閃失。不過景丹卻不覺得劉秀囉嗦,反而心裡暖暖的。

天子能如此關心臣子,下面的臣子,又哪能不拼命輔佐?

劉秀臨危受命,任驃騎大將軍景丹兼任弘農太守,即刻走馬上任。景丹也沒有多耽擱,回到家裡,告之了家人們一聲,而後便收拾行囊,去校軍場點兵。

景丹率領兩萬京師軍,直奔弘農。

在景丹去往弘農走馬上任期間,劉秀的詔書也傳到了鄧禹的手裡。看到這份詔書,鄧禹眉頭緊鎖。陛下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讓自己撤軍回洛陽。

鄧禹是真的不甘心就這麼撤回洛陽。

他率軍西征了這麼久,傷亡了那麼多的將士,先是佔領了長安,而後又丟掉了長安,這麼灰頭土臉的回洛陽,顏面何存?他實在接受不了。

鄧禹有接到劉秀的詔書,但並沒有按照劉秀的意思做,率軍繼續留在高陵,欲與赤眉軍決一死戰。

同一時間,以岑彭爲首的南征軍,與鄧奉軍在南陽的戰爭全面爆發。

鄧奉堪稱是打游擊的高手。岑彭率南征軍進入南陽後,鄧奉根本不和岑彭軍做正面交鋒,始終都是避其鋒芒。鄧奉的戰術就是,敵進我退,我退我進,你別露出破綻給我,一旦露出破綻,我就給你致命一擊。

由於鄧奉不與岑彭軍做正面抗衡,岑彭統帥的南征軍,就如同一顆握起來的拳頭,全力擊打出去,結果只是打在了一團棉花上。

岑彭軍進入南陽之後,基本沒遇到像樣的抵抗,一路推進,一口氣連佔了數城,看起來戰事很順利,但岑彭心裡明白,己方沒有佔到任何的便宜.

確切的說,他們連鄧奉軍主力的影子都沒見到。

這樣的戰局,令岑彭心裡非常沒底。

果不其然,當岑彭率部,在南陽如入無人境,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後方傳來消息,己方攻陷的城邑,突然遭受到鄧奉軍主力的進攻。

聽聞消息,岑彭急忙下令,後軍變前軍,全速往回趕。可是等他們趕回來救援的時候,鄧奉軍的主力早已撤走。

找不到鄧奉軍的主力,岑彭部再次向南陽腹地進發,但沒走出兩天,後方再次傳來告急戰報,稱鄧奉軍主力又來攻城了。

如此反覆,着實是讓人不厭其煩。對於鄧奉的游擊戰術,岑彭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南陽畢竟就是鄧奉的地盤,在南陽這裡,鄧奉軍如魚得水,其遊擊的戰術,看似飄逸,但實則卻非常之紮實,令人防不勝防。

岑彭經過一番思量,決定分兵作戰。他把南征軍主力,分成了四部分。

一部分由岑彭自己親自統帥,進攻新野;一部分由賈復統帥,進攻湖陽;一部分有朱祐統帥,進攻育陽;一部分由王樑統帥,進攻平氏。

新野、湖陽、育陽、平氏四城所在的位置,剛好可以組成一個方形。岑彭的戰術是,既然你鄧奉不和我軍打正面,而是要打游擊,那我就你的中心腹地,打出一大塊根據地,以此來壓縮鄧奉軍遊走的空間,並在氣勢上,大大的壓倒敵人。

岑彭的戰術還是頗爲厲害的,也的確給鄧奉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現在,岑彭是把難題拋給了鄧奉軍,看鄧奉如何來解。

別看岑彭是兵分四路,每一路的兵馬都不算多,倘若鄧奉集中兵力,猛攻其中的任何一路,都能佔有優勢。

但問題是,新野、湖陽、育陽、平氏四城,相隔都不遠,無論那一路的南征軍遭受到鄧奉主力的進攻,另外的三路大軍,都能第一時間趕過來增援。

屆時,鄧奉軍反而容易陷入到南征軍的合圍當中。

對於岑彭的戰術,鄧奉軍將士們都是一籌莫展,想不出來應對之策。

這時候,鄧奉倒是表現出了軍事天才的一面。南征軍兵分四路,岑彭、賈復、王樑這三路都很強,確切的說,是岑彭、賈復、王樑這三名主將很強。

岑彭是要文能文,要武能武,有勇有謀,謀略過人,在鄧奉看來,南征軍是四名主將,最難對付的就是岑彭,即便是以多打少,他對陣岑彭,都沒有十足的把握。

賈復,那是天下聞名的猛將,一把畫杆方天戟,橫行天下,無人能敵,可於萬軍當中,可取敵上將首級。賈復身上,就如同帶着士氣加成的光環,跟着賈復作戰,下面將士的士氣都會倍增。所以,賈復也是非常難打的。

王樑謀略不如岑彭,勇猛不如賈復,但他卻只是老狐狸,老奸巨猾,經驗豐富,處變不驚,遇事沉着冷靜,想從他身上抓到漏洞、破綻,難如登天。所以與王樑對陣,他或許打不贏你,但你想打贏他,那也是天方夜譚。

把岑彭的四路大軍想了一圈,鄧奉覺得,南征軍唯一的弱點,就在朱祐身上。

要說領兵打仗,朱祐倒也不弱,但他充其量能稱之爲是一名優秀的統帥,而絕非岑彭、賈復、王樑那種天才型的統帥。

找到了南征軍的弱點所在,接下來再構思謀略,就容易了許多。

鄧奉把新野、湖陽、平氏的駐軍大部分都抽調出來,集中放在了朱祐主攻的育陽。

與此同時,他暗中向延岑、秦豐、董訢借兵,將其喬裝自己的部下,鄧奉親帥這些兵馬,去往宛城。yuyV

岑彭、賈復、王樑、朱祐四路大軍,按照原定計劃,分別進攻新野、湖陽、平氏、育陽。岑彭、賈復、王樑的戰事都很順利,沒費多大的周折,便順利攻破了新野、湖陽、平氏三城。

只有朱祐主攻的育陽,遭受到大批守軍的頑強抵抗。另外三路,都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大勝,唯獨自己這邊,對育陽久攻不下,朱祐也急了,親自上陣,指揮作戰。

第五百八十七章 駐足不前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四百七十六章 矛盾尖銳第七百四十一章 班師回朝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明騎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變立場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五十章 牽扯進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六百八十一章 天倫之樂第四百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七十八章 秘密渡河第三百一十六章 後院偶遇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波未平第六百章 開口表白第二百九十五章 局勢突變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郡報信第五百九十四章 化鬼還陽第八百二十九章 再次相救第六百九十五章 拉個墊背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動請辭第二百九十五章 局勢突變第三百一十九章 襄城之戰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驚四座第五百一十三章 風波又起第三百二十章 解決糧草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戰成名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三百八十六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印象深刻第五百五十一章 夫妻相見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第三百四十八章 賈君請纓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四百一十六章 拉開帷幕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順藤摸瓜第二百七十四章 合力抗莽第三百七十三章 誅殺之心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八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四十二章 蘭陵之戰第九十五章 事先安排第一百五十章 兄弟情深第一百四十四章 艱難突圍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斷真兇第六百六十三章 黎陽之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幕後主使第五百六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六百二十五章 含恨而反第六百二十章 主動找茬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六百一十章 戰事連連第七百一十章 摧枯拉朽第五百零五章 趁勝追擊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七十六章 被擺一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誅殺之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軍陣前第五百三十七章 更始覆滅第八百八十九章 聯絡接頭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得聖寵第一百九十四章 偷襲立威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五百八十五章 揣摩聖意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創輝煌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第六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歸來第六百七十八章 情關難過第六百七十一章 結下樑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三百二十八章 陽關之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聞喜訊第一百零五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九十六章 旗開得勝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郡報信第五百一十章 用人不疑第四百九十三章 破釜沉舟第七百六十章 一錘定音第二百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歹毒第三百一十九章 襄城之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赤霄魔劍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謀算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族衰亡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幕後主使第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八百七十四章 道明真相第八百九十一章 請纓出戰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零一章 出頭之鳥第四百五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我開刀
第五百八十七章 駐足不前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四百七十六章 矛盾尖銳第七百四十一章 班師回朝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明騎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變立場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五十章 牽扯進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六百八十一章 天倫之樂第四百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七十八章 秘密渡河第三百一十六章 後院偶遇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波未平第六百章 開口表白第二百九十五章 局勢突變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郡報信第五百九十四章 化鬼還陽第八百二十九章 再次相救第六百九十五章 拉個墊背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動請辭第二百九十五章 局勢突變第三百一十九章 襄城之戰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驚四座第五百一十三章 風波又起第三百二十章 解決糧草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戰成名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三百八十六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印象深刻第五百五十一章 夫妻相見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第三百四十八章 賈君請纓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四百一十六章 拉開帷幕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順藤摸瓜第二百七十四章 合力抗莽第三百七十三章 誅殺之心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八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四十二章 蘭陵之戰第九十五章 事先安排第一百五十章 兄弟情深第一百四十四章 艱難突圍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斷真兇第六百六十三章 黎陽之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幕後主使第五百六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六百二十五章 含恨而反第六百二十章 主動找茬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六百一十章 戰事連連第七百一十章 摧枯拉朽第五百零五章 趁勝追擊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七十六章 被擺一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誅殺之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軍陣前第五百三十七章 更始覆滅第八百八十九章 聯絡接頭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得聖寵第一百九十四章 偷襲立威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五百八十五章 揣摩聖意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創輝煌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第六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歸來第六百七十八章 情關難過第六百七十一章 結下樑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三百二十八章 陽關之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聞喜訊第一百零五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九十六章 旗開得勝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郡報信第五百一十章 用人不疑第四百九十三章 破釜沉舟第七百六十章 一錘定音第二百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歹毒第三百一十九章 襄城之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赤霄魔劍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謀算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族衰亡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幕後主使第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八百七十四章 道明真相第八百九十一章 請纓出戰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零一章 出頭之鳥第四百五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我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