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戰事連連

清涼殿。

劉秀從鳳凰宮出來後,便直接回了清涼殿,他看了會兒奏疏,張昆從外面走了進來,小聲說道:“陛下。”

“何事?”劉秀頭也不擡地問道。

“陛下,剛纔皇后去了東觀。”

劉秀放下手中的奏疏,擡起頭來,看向張昆。

張昆解釋道:“皇后去探望了虛英、虛飛、虛庭!三人對於皇后的親自探望,都非常感激,特意派人過來,向陛下道謝。”劉

秀愣了愣,而後笑了,稱讚道:“子童年紀尚小,有些時候是不夠大度,也嬌蠻了一些,但有時候,還是頗有大家風範的。”郭

聖通能親自去探望負傷的虛英、虛飛、虛庭,劉秀非常高興。在

劉秀的心目當中,早已把龍淵、虛英等人,當成自己的家人一樣。郭聖通能看重他們,讓他頗感窩心。張

昆說道:“陰貴人也派了雪瑩和紅箋,給東觀送去藥品和補品。”“

嗯!”劉秀點點頭。沉吟片刻,他站起身形,走到一旁的櫃子前,打開櫃門,從裡面拿出兩隻錦盒。打開盒蓋,裡面是兩顆又圓又大、又光又亮的珠子。

這兩顆都是北珠,又稱東珠,產自幽州,用現在的話講,就是產自於東北。

東珠很少有這麼大又這麼圓潤的,十分罕見,更罕見的是,這麼大的東珠能配上對,可謂是價值連城。劉

秀琢磨了一會,放回去一隻,拿出一隻,遞給張昆,說道:“剛纔我對子童的話有點重了,你去把這顆珠子送過去,算是我對子童的賠禮道歉。”

張昆連連點頭應是,笑道:“皇后看到陛下送來的這顆珠子,定會十分高興。”劉

秀也樂了,說道:“這對珠子,我本打算送給麗華,現在她二人一人一顆,不偏不向,倒是也好。”張

昆笑道:“陛下聖明!”

退出大殿,張昆捧着劉秀御賜的寶珠,去到長秋宮。

果不其然,郭聖通看到劉秀派張昆送來的這顆東珠,喜形於色。郭聖通主掌後宮,什麼樣的寶物沒見過?區區一顆東珠,她還不放在眼裡。關

鍵是這顆東珠是陛下送來的,那價值就不一樣了。郭

聖通難得的也對張昆客氣起來,還令人重重打賞了張昆。張昆樂得嘴巴合不攏,連連道謝。送走張昆,郭聖通又賞賜了給她通風報信的那名大宮女。

通過這件事,也讓郭聖通明白了一個道理,雖說她已是皇后,但對陛下,還得投其所好。而陰麗華顯然是這方面的‘高手’,自己以後還得和陰麗華多親近纔是。

下午,花非煙回宮,劉秀聽聞消息,立刻召見了她。

花非煙前往清河郡,去調查鮮于冀還陽復仇之事。劉秀對於這件事還是挺重視的,其一是此事影響到了他的聲譽,其二,他自己也很是好奇,想知道鮮于冀是不是真的光天化日之下還魂了。等

花非煙到了清涼殿,劉秀向她擺擺手,示意她免禮入座。

花非煙坐下後,劉秀關切地問道:“非煙,你此次去清河郡,調查的結果如何?黃秉、劉適二人,當真是被鬼神所殺?”

她清了清喉嚨,又向劉秀欠欠身,正色說道:“陛下,根據屬下的調查,黃秉與劉適皆是死於中毒。”“

中毒?”

“是烏頭之毒。”花非煙從懷中取出一隻小匣子,打開小匣子,又從裡面拿出手帕,把手帕打開,裡面是兩隻細如牛毛的銀針。

她起身走到劉秀近前,將手帕放在桌案上,說道:“陛下,這是屬下從黃秉、劉適二人的心臟中取出的。”

劉秀低頭仔細看了看,剛要伸手去拿,花非煙連忙阻止道:“腌臢之物,陛下還是不要碰的好。”聞

言,劉秀伸出去的手隨之收了回去。花非煙說道:“這兩支銀針,都被浸泡了烏頭之毒。烏頭毒會讓人的心跳停止,兩支銀針上的烏頭毒雖少,但卻是直接刺入黃秉和劉適二人的心臟,毒效自然大增,這是兩人死亡的主因。”

烏頭之毒,用現代的醫術用語來說,就是烏頭鹼,產自於川烏、草烏等植物裡,是一種強效的神經毒素。烏頭鹼會刺激人的心臟,讓人心跳加速,心縮加強,但很快心縮就會減弱,逐漸停止心跳。花

非煙說道:“向黃秉和劉適射出銀針的人,一定是位江湖中的暗器高手,而且一定與黃秉、劉適有過近距離的接觸。屬下驗屍時,這兩支銀針已完全沒入他二人的心臟裡,如果不把心臟刨開,也不可能發現有這兩支銀針的存在。”

劉秀皺着眉頭,問道:“可知是何人動的手?”花

非煙說道:“依屬下推斷,最有可能對他二人下此毒手的,就是那個喬裝成鮮于冀的易容高手。”

劉秀沉默許久,幽幽說道:“所以,黃秉和劉適的死,根本不是被冤魂索命,而鮮于冀還魂之事,也只是一場精心設計的佈局。”花

非煙點點頭,說道:“是的!陛下英明!”劉

秀問道:“那麼喬裝成鮮于冀的易容高手,究竟是何人?他這麼做的目的又是什麼?”

僅僅是想幫鮮于冀報仇,爲他洗清冤屈?倘若對方的目的只是這麼簡單的話,根本不用如此的大費周折,還搞出個鮮于冀還魂事件。

花非煙實話實說道:“對於那個易容高手,屬下現在還沒查出有用的線索。但屬下明白一點,越是複雜的事情,背地裡的收益就會越大。如果實在查不出來幕後真兇是何人,那麼就要看誰受益最大了。”劉

秀問道:“此事,誰受益最大?”花

非煙說道:“據屬下所知,孫登於河內已集結起青犢、尤來、銅馬殘部數萬之衆,以神鬼之說,招搖撞騙,甚至孫登還拜鮮于冀之‘魂魄’爲軍師。”

劉秀心中一動,問道:“非煙認爲,此事與孫登有關?”

花非煙正色道:“倘若真與孫登有關,不久之後,他必會露出馬腳,甚至,他都有可能讓鮮于冀之‘魂魄’于軍中現身,以壯聲勢!”

劉秀點了點頭,現在孫登部主要活動在河內和上黨之間的地區,兵馬有數萬人,想平定孫登部也不太容易,己方若是出兵太少,反會被孫登部打敗,兵力若太多,孫登部又可隨時逃入上黨郡,讓己方將士撲個空。

事有輕重緩急,劉秀現在用兵的地方太多,還沒倒出手來對付孫登這股勢力。花

非煙雖然沒有查出幕後的黑手具體是誰,但起碼明確了一點,鮮于冀還陽復仇一事,與鬼神無關,皆是人爲的。

黃秉和劉適的死,也不是被鬼魂索命,而是被人爲的殺害。

不日,早朝。

朝堂上,伏湛擡了擡笏板,說道:“臣啓陛下!”

“伏司徒何事?”

“赤眉軍一部,現已兵進弘農,請陛下定奪!”伏湛說道。

赤眉軍在長安已經彈盡糧絕,實在是待不下去了,全軍撤離長安,這一點赤眉軍的內部意見完全統一,沒人反對,但就向東撤,還是向西撤,這件事上出現了嚴重分歧。樊

崇採納陌鄢的意見,主張向西撤,而徐宣、謝祿、逢安等人都主張向東撤,雙方爭執不下,意見也得不到統一。這

次,赤眉軍出兵弘農,是由徐宣主導,如果赤眉軍能在弘農站穩腳跟,那麼向東撤退便是可行的。

弘農郡位於長安和洛陽的正中間,是鏈接長安和洛陽的要地。赤眉軍突然出兵弘農,給洛陽這邊造成的錯覺是,赤眉軍已準備主動來攻打洛陽了。劉

秀想了想,看向吳漢,問道:“子顏以爲如何?”

吳漢拱手說道:“陛下,微臣以爲,赤眉出兵弘農,無外乎兩個目的。要麼是赤眉軍想主動進攻洛陽,要麼是赤眉軍想向東撤退。”

稍頓,他又說道:“赤眉軍在長安,缺衣短糧,士氣低落,主動來攻洛陽的可能性不大,十之八九,他們是打算向東撤退。”

伏湛說道:“赤眉軍的根基在東,若是讓赤眉軍順利撤回到東部,將來必成我漢室之大害。”吳

漢說道:“所以,無論赤眉軍的目的是什麼,是想攻打洛陽,還是想撤回東部老家,我們都不能放任不管!”

說着話,他向劉秀拱手道:“陛下,微臣以爲,我軍當進伐弘農,將滅赤眉,切斷赤眉東進之路!”劉

秀點點頭,認爲吳漢言之有理。他略微又想了想,說道:“孫卿!”

“微臣在!”景丹跨步出列,躬身施禮。

“仲先!”“微臣在!”朱祐出列,躬身施禮。

“第孫!”“微臣在!”祭遵出列,躬身施禮。“

君嚴!”“微臣在!”王樑出列,躬身施禮。“

君翁!”“微臣在!”臧宮出列,躬身施禮。

劉秀一口氣點出景丹、朱祐、祭遵、王樑、臧宮五員大將,說道:“孫卿爲主,仲先爲輔,你部統兵五萬,出征弘農!此戰,務必要蕩平弘農境內之賊寇,不給赤眉東進之機!”

“微臣遵旨!”景丹、朱祐、祭遵、王樑、臧宮齊齊領命。

此事剛告一段落,伏湛擡了擡笏板,說道:“陛下,微臣還有事啓奏!”

劉秀一笑,說道:“伏司徒請講。”“

岑將軍招撫荊州,現雖連下十餘城,但已後勁乏力。當今之荊州,被更始舊部所佔,許多更始舊部,拒不歸順,佔地爲王,微臣以爲,朝廷當派重兵,儘快收復荊州,以穩南方之局勢。”伏湛正色說道。認

真聽完伏湛的話,劉秀點點頭,喃喃說道:“伏司徒言之有理!”

伏湛繼續道:“荊州有二強,郾城爲最,宛城次之,只要陛下能收復郾城和宛城,荊州便爲陛下的囊中之物!”

第五百七十五章 帝王心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六百七十七章 朝陽相見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滅第八百二十六章 剛柔並濟第三章 拜爲主公第二百二十六章 肆無忌憚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零二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零三章 孤軍營救第一百零七章 血戰突圍第二百三十八章 爲民解憂第五百一十八章 賈復病危第八百五十九章 權掌九州第八百九十七章 兩軍陣前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明輕重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大威脅第五章 再次遇險第二百三十八章 爲民解憂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三百二十九章 攻防血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度來襲第二百二十章 兄弟交心第八百四十七章 決定出徵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陽關之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自家兄弟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迴歸第四百八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五百四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軍陣前第九十六章 蓄謀已久第四百零四章 如影隨形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衆行兇第三百四十四章 膽小怯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和之力第一百五十章 兄弟情深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祥之地第五百六十二章 種因得因第六百三十九章 暗中相助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八百五十五章 戰神天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契機出現第八百二十四章 鐵面無私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襲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佈局第五百五十九章 路上巧遇第三百一十八章 斬首成功第四百七十二章 矛盾漸起第六百零四章 詭異病症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狠手辣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七十九章 攻佔郡城第五百二十八章 暗中私通第七百二十一章 節外生枝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討發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勾結一處第五百五十四章 急需人才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心頭起疑第二百九十四章 驚爲天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手刃仇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不翼而飛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支持反郎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千秋萬代第六百二十四章 屠城新野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回南陽第五百六十四章 進入平原第五百四十二章 暗示警告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綠林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進一出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兇現身第一百零六章 攻其不備第五百八十章 風譎雲詭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大威脅第二百四十九章 危機來臨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八百一十四章 進獻寶物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四十章 橫掃豫州第四百四十七章 定下親事第八十七章 贈送暗器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天乏術第十章 初次相見第四百零八章 河北之變第三百八十二章 有頭無腦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悅誠服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三百五十一章 兵者詭詐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難臨頭第七百六十章 一錘定音
第五百七十五章 帝王心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六百七十七章 朝陽相見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滅第八百二十六章 剛柔並濟第三章 拜爲主公第二百二十六章 肆無忌憚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零二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零三章 孤軍營救第一百零七章 血戰突圍第二百三十八章 爲民解憂第五百一十八章 賈復病危第八百五十九章 權掌九州第八百九十七章 兩軍陣前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明輕重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大威脅第五章 再次遇險第二百三十八章 爲民解憂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三百二十九章 攻防血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度來襲第二百二十章 兄弟交心第八百四十七章 決定出徵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陽關之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自家兄弟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迴歸第四百八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五百四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軍陣前第九十六章 蓄謀已久第四百零四章 如影隨形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衆行兇第三百四十四章 膽小怯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和之力第一百五十章 兄弟情深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祥之地第五百六十二章 種因得因第六百三十九章 暗中相助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八百五十五章 戰神天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契機出現第八百二十四章 鐵面無私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襲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佈局第五百五十九章 路上巧遇第三百一十八章 斬首成功第四百七十二章 矛盾漸起第六百零四章 詭異病症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狠手辣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七十九章 攻佔郡城第五百二十八章 暗中私通第七百二十一章 節外生枝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討發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勾結一處第五百五十四章 急需人才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心頭起疑第二百九十四章 驚爲天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手刃仇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不翼而飛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支持反郎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千秋萬代第六百二十四章 屠城新野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回南陽第五百六十四章 進入平原第五百四十二章 暗示警告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綠林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進一出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兇現身第一百零六章 攻其不備第五百八十章 風譎雲詭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大威脅第二百四十九章 危機來臨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八百一十四章 進獻寶物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四十章 橫掃豫州第四百四十七章 定下親事第八十七章 贈送暗器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天乏術第十章 初次相見第四百零八章 河北之變第三百八十二章 有頭無腦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悅誠服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三百五十一章 兵者詭詐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難臨頭第七百六十章 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