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抵達黎陽

聽聞雪瑩的嘟囔聲,紅箋嚇得一哆嗦,狠狠扯了她一把,低聲問道:“你亂說什麼?不要命了!”

雪瑩也知道自己失言,低着頭,嘀咕道:“我說的也沒錯嘛!”

шωш⊕ ттκan⊕ ¢ ○

紅箋瞪了她一眼,訓斥道:“你還說?!”

“我……”

“還說什麼?”隨着話音,劉秀揹着手,走了過來。

魏郡的戰事已經結束,劉秀也不再頂盔貫甲,而是穿着一身黑色的便服。看到劉秀來了,雪瑩和紅箋身子一震,急忙福身施禮,說道:“陛下!”

劉秀樂呵呵地看了她倆一眼,笑問道:“在說什麼這麼神秘兮兮的?”

紅箋清了清喉嚨,說道:“回稟陛下,婢子沒再說什麼。”

劉秀聳聳肩,又向營帳裡努努嘴,問道:“麗華醒了吧?”

“回稟陛下,貴人醒了,而且許美人也在。”

“哦!”劉秀點點頭,邁步走進營帳裡。

隨着劉秀走進來,正在營帳裡說着話的陰麗華和許汐泠雙雙起身,福禮道:“陛下!”

劉秀向她二人擺了擺手,說道:“坐吧!”

他落座之後,說道:“魏郡之賊寇皆已平定,今日我們便可以起程回洛陽。來的時候一路匆忙,現在回去,倒是可以慢慢走了,也可順便遊遊山,玩玩水。”

陰麗華和許汐泠聞言,都是面露欣喜之色。

住在洛陽皇宮裡,固然很舒適,吃穿住行皆有宮女和內侍伺候,但在宮裡住久了也很是無聊,難得有機會出宮,陰麗華和許汐泠自然都願意在外面好好遊玩一玩。

許汐泠問道:“回洛陽的行程,陛下是怎麼安排的?”

劉秀說道:“我打算先到黎陽,再由黎陽去朝歌,回洛陽。”

許汐泠喜笑顏開地興奮道:“臣妾聽說,黎陽景色秀美,猶如人間仙境。”

陰麗華接話道:“黎陽的大伾山,是當年大禹治水的地方。陛下,我們若是路過黎陽,一定要去大伾山看一看!”

劉秀點頭說道:“我也正有此意。”

看到陰麗華和許汐泠都對自己安排的行程滿意,劉秀便把行程敲定下來。

黎陽位於黃澤湖的南面,朝歌的東面,黃河的北面,臨近冀州和兗州的交界。黎陽最出名的就當屬大伾山了,因大禹在此治水而名揚天下,騷人墨客也樂於到大伾山遊玩。

天子要來黎陽,消息早就傳到黎陽縣府,當劉秀率領漢軍抵達黎陽時,黎陽令帶着縣府的官員,出城十里相迎。

黎陽令三十出頭的樣子,名叫孔詡,個子不高,身材也清瘦,給人的感覺弱不禁風,但孔詡卻是出身於行伍,頗受銚期的器重。

要知道黎陽可是位於冀州和兗州的交界,而兗州並不屬於洛陽朝廷的勢力範圍,可以說黎陽就是處於冀州的最前線,能在黎陽做縣令的人,不僅要有治理地方的能力,更要具備領兵打仗的能力。

以孔詡爲首的縣府官員,見到劉秀後,紛紛屈膝跪地,向前叩首,齊聲說道:“微臣叩見陛下!”

劉秀從馬車裡走出來,向衆人揮了揮手,說道:“諸位請起!”

“謝陛下!”孔詡等人紛紛起身。劉秀的目光落在孔詡身上,含笑問道:“你是孔縣令?”

劉秀沒見過孔詡,不過聽銚期提起過這個人,銚期對孔詡可是盛讚有加,評價他是能文能武的全才。劉秀對孔詡還是挺好奇的,現在見到他本人,多少有些失望。

孔詡其貌不揚,臉色蠟黃,身材瘦小,不知道的人見了他,都得以爲他是身患重病呢。劉秀不能算是以貌取人的人,不過他的確會對形象好的人心存好感。

“微臣孔詡!”聽聞劉秀問到自己,孔詡急忙躬身施禮。

“這次我到黎陽,要多停留幾日,接下來的幾天,怕是要給孔縣令添麻煩了。”

孔詡急忙躬身說道:“陛下折煞微臣!陛下能大駕光臨黎陽,乃黎陽之幸,更是黎陽百姓之福!”yuyV

還挺會說話的!劉秀笑了笑,回身讓龍淵牽過來馬匹,他和孔詡騎馬同行。

劉秀騎馬往前走着,問道:“孔縣令,黎陽的情況現在如何?”

孔詡正色說道:“黎陽以前,飽受賊患之苦,百業盡廢,民不聊生,自陛下登基之後,於魏郡施德政、減稅賦,當初逃離黎陽避禍之百姓,現已大多返回家園,黎陽也逐漸恢復往日之興盛。”說到這裡,孔詡由衷感嘆道:“這皆是陛下聖明,造福黎陽,造福天下啊!”

劉秀看了孔詡一眼,笑了笑,說到:“黎陽臨近兗州,劉永部可有經常襲擾黎陽?”

孔詡說道:“劉永軍未曾大舉進攻過黎陽,但小規模的騷擾確是時有發生,好在黎陽有河水作爲天險,劉永軍的襲擾,也掀不起太大的風浪。”

劉秀點點頭,讚道:“孔縣令治理黎陽有功。”

孔詡欠身說道:“微臣不敢居功。”

劉秀一笑,說道:“明日,我打算去趟大伾山。”

孔詡面色一正,說道:“微臣已令人修繕了大伾山上的青壇,陛下可於青壇祭奠告天地!”

劉秀眼眸閃了閃,對孔詡還真有些刮目相看了。他笑問道:“我來黎陽的消息,應該是在兩天前傳到了黎陽吧?”

“正是。”

“孔縣令只用兩日就修繕了山上的青壇?”劉秀好奇地問道。

孔詡實話實說道:“微臣一個月前,就已令人修繕青壇了。”

劉秀算了算,一個月前,那時候自己剛剛率軍離開洛陽沒多久。他笑問道:“孔縣令算準了我會路過黎陽?”

孔詡頷首說道:“陛下前來魏郡平賊,行軍的速度自然是越快越好,不太可能走黎陽這條遠路,但陛下取勝之後,返回洛陽的時候,很可能會途經黎陽。”

劉秀忍不住笑出聲來,問道:“孔縣令篤定我一定能戰勝賊軍?”

孔詡正色說道:“陛下雄才,曾在昆陽,以三千將士大勝王邑、王尋四十萬莽軍,現區區五校賊寇,在陛下面前,只是螳臂當車罷了!”

劉秀哈哈大笑,現在他多少明白銚期爲何盛讚孔詡這個人了。孔詡很會說話,而且還很有能力,很會做事,的確是個人才。

一路上,劉秀和孔詡邊走邊聊,不知不覺便到了黎陽城。進入城門洞,舉目向前望去,只見街道的兩旁都是百姓,人頭涌涌,一眼望不到邊際。

天子親臨黎陽,黎陽的百姓自然都想一睹天子的風采。黎陽百姓早早的便雲集在街頭上,等着天子的儀仗。

街上的百姓數量太多,即便有衙役和縣兵維持秩序,並於街道兩旁戒嚴,但場面還是太混亂。

龍淵、龍準、龍孛看罷,齊齊催馬來到劉秀近前,小聲說道:“陛下,還是乘馬車入城吧!”

劉秀擺擺手,不以爲然地說道:“無妨。”

孔詡接話道:“陛下,微臣也以爲陛下乘馬車入城的好。”

“哦?”

“最近有人宣稱在大伾山附近發現了寒鐵,許多人聞訊而來,現在黎陽城內的人又多又雜,陛下還是小心爲上。”城內圍觀的百姓太多,誰都不敢保證其中一定沒有刺客,哪怕只有一名刺客混在其中,射出一支冷箭,也足以取人性命了。倘若天子真在黎陽發生點意外,有個三長兩短,作爲黎陽令的孔詡可擔待不起。

劉秀看看龍淵,再瞧瞧孔詡,最終還是點了點頭,說道:“好吧!我乘坐馬車就是!”說着話,劉秀飄身下馬,坐進馬車的車廂裡。

見劉秀肯乘車入城,龍淵、孔詡等人皆暗鬆口氣。而後衆人守在馬車的兩邊,進入城中。

看到天子的儀仗到了,街上的百姓們紛紛跪地叩首,齊呼陛下。

劉秀將車窗的簾帳微微撩起一點,看向外面。同在車內的陰麗華和許汐泠也都湊了過來。

看着街道兩旁黑壓壓跪到一片的百姓們,許汐泠禁不住感嘆道:“陛下在黎陽的威望很高啊!”

劉秀淡然一笑,說道:“是次況把魏郡治理得好。”因爲銚期治理得好,百姓們自然而然地把功績安在了他這個天子的頭上。

許汐泠笑道:“姚太守固然是千里馬,但也需要有陛下這樣的伯樂賞識才行。”

劉秀被她的話逗笑了,心情又爽朗了幾分。

路上沒有發生意外,劉秀的馬車順利來到孔詡爲劉秀準備的宅子。

這座宅子本是城內士族的府邸,但宅子的主人早已逃離了黎陽,在外面也不知是生是死,宅子一直閒置着,這次劉秀路過黎陽,孔詡便把這座空宅子臨時徵用了。

羽林衛早已提前把宅子搜查了好幾遍,確認沒有任何的問題。

馬車在宅子大門口停下,劉秀、陰麗華、許汐泠三人從車廂裡走出來,舉目望了望宅子的門廊,很大很氣派,而後,三人走進宅子裡。

孔詡跟在劉秀的身後,將宅子的情況向劉秀介紹了一番。

劉秀並不關心這座宅子的主人是誰,現在哪裡,他問道:“剛纔孔縣令說,大伾山附近發生寒鐵是怎麼回事?”

所謂的寒鐵,其實就是隕鐵,再通俗點說是燒化後的隕石。隕石穿過大氣層時,與空氣摩擦燃燒,最後只剩下燒不化的金屬,掉到地面上便成了人口的寒鐵。

聽劉秀問起寒鐵之事,孔詡微微蹙了蹙眉頭,說道:“微臣也不知這個傳言從何時興起,但卻愈演愈烈,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黎陽城內的人激增,客棧幾乎是家家客滿,很多人在晚上都是露宿街頭。”

劉秀好奇地問道:“當真有人撿到了寒鐵?”

孔詡苦笑,搖頭說道:“據微臣所知,目前尚無一人收穫過寒鐵。”

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中吃味第五百零五章 趁勝追擊第九十六章 蓄謀已久第一百一十三章 變向斂財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二百九十章 逃兵作亂第三百一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六百七十七章 朝陽相見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八百七十章 一將成名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生警惕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陽起事第七百八十一章 劉秀改制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五百六十五章 約見酒館第五章 再次遇險第七百三十六章 閒雲野鶴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頂帝位第一百九十九章 往日恩怨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八百八十九章 聯絡接頭第五百五十二章 封賞親信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中劇毒第三百三十一章 世人焦點第四百五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一百七十章 挽回危局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回南陽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六百四十五章 寧死不撤第六百四十六章 神主洛陽第五百五十一章 夫妻相見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五百九十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三百七十八章 秘密渡河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九十七章 料事如神第二百五十章 心神不寧第八百九十九章 變數到來第二章 仗義相救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八百六十七章 佈局開始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七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三十九章 暗中相助第八百三十四章 嚴刑逼供第六百零四章 詭異病症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八百零五章 宮廷宴會第一百九十八章 主動相邀第六百二十九章 東西合璧第五十章 牽扯進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親戚反對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光武皇帝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六百九十二章 決戰開啓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敵要害第七百九十九章 禍起西宮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第六百二十九章 東西合璧第六百五十章 征討五校第三百四十章 激發鬥志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八百七十一章 鎩羽而歸第六百九十五章 拉個墊背第七百零三章 滿城風雨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來赴宴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力抵抗第五百三十章 宮廷政變第三百八十一章 設宴定親第三百零一章 夕陽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民生事第六百八十二章 弘農之戰第二百零八章 混入軍營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爾反爾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四百零一章 通風報信第七百四十四章 除根前奏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八十九章 偷兒被擒第三百六十二章 禍起蕭牆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七十一章 龍淵暴露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生神力第五百九十三章 冠軍破敵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勸鄧奉
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中吃味第五百零五章 趁勝追擊第九十六章 蓄謀已久第一百一十三章 變向斂財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二百九十章 逃兵作亂第三百一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六百七十七章 朝陽相見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八百七十章 一將成名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生警惕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陽起事第七百八十一章 劉秀改制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五百六十五章 約見酒館第五章 再次遇險第七百三十六章 閒雲野鶴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頂帝位第一百九十九章 往日恩怨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八百八十九章 聯絡接頭第五百五十二章 封賞親信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中劇毒第三百三十一章 世人焦點第四百五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一百七十章 挽回危局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回南陽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六百四十五章 寧死不撤第六百四十六章 神主洛陽第五百五十一章 夫妻相見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五百九十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三百七十八章 秘密渡河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九十七章 料事如神第二百五十章 心神不寧第八百九十九章 變數到來第二章 仗義相救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八百六十七章 佈局開始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七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三十九章 暗中相助第八百三十四章 嚴刑逼供第六百零四章 詭異病症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八百零五章 宮廷宴會第一百九十八章 主動相邀第六百二十九章 東西合璧第五十章 牽扯進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親戚反對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光武皇帝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六百九十二章 決戰開啓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敵要害第七百九十九章 禍起西宮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第六百二十九章 東西合璧第六百五十章 征討五校第三百四十章 激發鬥志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八百七十一章 鎩羽而歸第六百九十五章 拉個墊背第七百零三章 滿城風雨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來赴宴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力抵抗第五百三十章 宮廷政變第三百八十一章 設宴定親第三百零一章 夕陽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民生事第六百八十二章 弘農之戰第二百零八章 混入軍營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爾反爾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四百零一章 通風報信第七百四十四章 除根前奏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八十九章 偷兒被擒第三百六十二章 禍起蕭牆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七十一章 龍淵暴露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生神力第五百九十三章 冠軍破敵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勸鄧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