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河北之變

劉林問的問題太籠統,劉秀也不太好回答,他含笑問道:“還請公子不吝賜教。”

“呵呵!”劉林一笑,大聲說道:“正是位於河東濮陽的赤眉軍!”

劉秀眨了眨眼睛,說道:“願聞其詳。”

劉林正色說道:“位於河東的赤眉軍,時不時的流竄進河北,且人數衆多,號稱百萬,當前,對我河北威脅最大的,就是河東濮陽的赤眉軍!”

說到這裡,他嘴角勾起,不以爲然地說道:“至於河北本地的銅馬、青犢、尤來之流,與赤眉相比,皆不值一提!”

劉秀聽得認真,露出若有所思之色,劉林這麼說,其實也不算錯。赤

眉軍的實力強大,不僅在河東,也波及到河北,如果赤眉軍真把主要精力轉移到河北這邊,那麼河北的確是挺危險的。

只不過事有輕重緩急,暫時來說,於河北而言,赤眉軍是遠慮,近憂還是銅馬、青犢、檀鄉這些本地的起義軍。

見劉秀面色凝重的沉思,劉林得意洋洋地說道:“武信侯,我有辦法,可不費一兵一卒,大破赤眉!”劉

秀詫異地看着劉林。劉林有辦法能破赤眉?這倒是個稀奇事!劉秀拱手說道:“不知公子有何高見?”劉

林笑吟吟地說道:“目前赤眉軍主要集中在河東的濮陽一帶,武信侯可決水灌之,河水將順流直下,濮陽之賊軍,將於頃刻之間,灰飛煙滅,死無葬身之地。”

聽聞這話,就連劉秀這麼鎮定自若的人,身子都是爲之一震,臉色也變了。決

水灌之?劉林這是想幹什麼?他是要決堤中國河,淹沒濮陽!可若是真這麼做,被淹沒的又何止是濮陽一地,死的又何止的赤眉軍,整個河東地區就全完了,河東數百萬的百姓也全完了。

漢代,還沒有黃河這個稱呼,當時黃河的名字爲中國河。劉

秀目不轉睛地看着劉林,對他的印象急轉直下,劉林之歹毒,簡直堪稱天下之最!

劉玄惡毒,害死的也僅僅是劉縯、劉稷兩人,而劉林爲了消滅赤眉軍,連河東數百萬百姓的生死都可以不顧,簡直是滅絕人性。劉

林見劉秀半晌沒說出話來,他樂呵呵地說道:“正所謂無毒不丈夫!爲了千古大業,爲了光復大漢江山,河東百姓的犧牲,也算是死得其所!”劉

秀乾咳了兩聲,擺手說道:“公子之計,斷不可爲!”

劉林臉上的笑容僵硬住,他直勾勾地看着劉秀,突然話鋒一轉,說道:“不知武信侯到了河北後,可有聽到一個傳言?”

劉秀耐着性子問道:“是何傳言?”劉

林說道:“邯鄲有天子氣!”“

……”劉秀無語。邯鄲有天子氣,劉林的意思是,邯鄲這裡要有人稱帝!劉

秀沉默片刻,無奈地笑了笑,問道:“公子以爲,天子氣可是出在趙王府?”言下之意,是你劉林想做皇帝?

劉林含笑向劉秀擺了擺手,說道:“林有自知之明,這天子之氣,絕非在林身上。林倒是有志輔佐真命天子,創千秋之偉業,立不世之功勳!古往今來,凡能成就大業者,皆不拘小節,能付得起多大的犧牲,就能換回多大的回報,武信侯以爲呢?”說

來說去,劉林還是在鼓動劉秀決水灌之,水淹河東。

如果劉秀肯這麼做,說明他是個心狠手辣,能成就大業的主,以後他劉林會盡心盡力的輔佐他。

反之,那就是婦人之仁,難成大事,他劉林也不會和這樣的人共謀大業。

劉秀是聰明絕頂的人,又哪能聽不出來劉林話裡話外的意思。可

是讓他去決堤中國河,不顧河東數百萬百姓的生死,劉秀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他寧可不要劉林的支持,也不會做出這種畜生不如的惡毒之舉。此

事關係到的不是數百萬只螻蟻,而是數百萬條人命啊!其

實,此時劉秀沒有對劉林拔劍相向,已經用盡了最大的剋制力。

他站起身形,說道:“公子,秀倦了,要去午睡,不便奉陪,告辭!”說完話,他轉身走進了裡屋。見

狀,劉林勃然大怒,看着裡屋關上的拉門,他狠狠一甩袍袖,重重哼了一聲,轉身走了出去。明

明可以不費一兵一卒,便可輕鬆消滅強盛的赤眉軍,可劉秀卻心存婦人之仁,毫無成就大業的氣魄,這樣的人,又豈能成大事?豎子不足爲謀!

這次劉林前來拜訪劉秀,是抱着很大希望來的。

劉林這個人特別相信玄學讖語,確切的說,當時的人都很癡迷玄學、讖學這些,對於‘邯鄲有天子氣’這個傳聞,劉林自身是深信不疑的。但

正如他所說,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這邯鄲的天子之氣,不可能是在自己身上。

恰恰他在四處尋找有天子氣的真命天子時,劉秀奉劉玄的旨意,招撫河北。劉

林聽聞消息後,腦袋一熱,立刻意識到,有天子氣的人,很可能就是指劉秀。劉秀領導漢軍,取得昆陽大捷後,威名遠揚,名震天下。邯

鄲剛剛出現有天子氣的傳聞,劉秀就來招撫河北了,這不正是在說劉秀嗎?可

是劉林見到劉秀,說出自己的構想後,被劉秀當場拒絕,這讓劉林大失所望的同時,心中也憤恨不已,篤定劉秀不可能是有天子氣的那個人。就

在劉林坐在家中生悶氣的時候,有一人主動上門,前來拜訪。

此人名叫王郎,就是一江湖術士。對於王郎這個人,劉林本沒放在心上,不過劉林生性喜歡結交,人家既然來拜訪了,他也沒有閉門不見的道理。

劉林接見王郎後,兩人一交談,劉林立刻就坐不住了。王郎向劉林詳細講述了自己的身世,說王郎只是他的化名,他的本名叫劉子輿,乃成帝之後。聽

了王郎的話,劉林大驚失色。要知道西漢末年,漢成帝、漢哀帝、漢平帝連續三個大漢皇帝都沒有子嗣,國絕三統,這纔給了王莽篡位的機會。

現在突然有個人站出來說,他叫劉子輿,乃成帝之子,這怎能不讓人震驚。

當然了,這麼大的事,不是靠王郎說是就是的。之後,王郎向劉林詳細講述了自己的身世。

按照王郎的說詞,他的阿孃當年是宮中的一名宮女。有

一天,成帝在書房裡看書的時候,他阿孃在外面伺候,突然成帝向外面看了一眼,恰巧看到了這個小宮女。

然後一道金光從天而降,落在小宮女的身上,再之後,這個小宮女便懷孕了。

當時皇宮裡,趙飛燕是寵妃,被金光弄懷孕的小宮女怕遭到趙飛燕的迫害,便偷偷跑出了皇宮,於是就有了劉子輿,也就是王郎。讓

現代人來聽王郎的這套說詞,簡直是漏洞百出,一派胡言,成帝看一眼,就能把宮女給看懷孕了,這不是瞎扯淡嗎?

可是在當時,人們對這樣的說法卻是深信不疑。

金光從天而降,那當時的小宮女懷上的不正是真龍天子嗎?另

外,王郎也不完全是信口胡謅,他對成帝樣貌、習性的描述,都十分周祥。而懷孕的小宮女害怕遭受趙飛燕的迫害,偷偷逃出皇宮,這也完全符合史實。成

帝爲何絕後?這和趙飛燕有直接干係。

這個趙飛燕,就是那個流傳千古,能在掌上跳舞的趙飛燕,成語‘環肥燕瘦’中的燕瘦,也是指她。

據傳,趙飛燕密制息肌丸,塞入肚臍,可使膚白如雪,青春永駐,不過也因此不能受孕。趙

飛燕不能懷孕,她也不讓其它的嬪妃懷孕,當時皇宮裡的妃子,但凡有了身孕,都難逃趙飛燕的毒手。

正所謂最毒莫過婦人心!趙飛燕愣是沒給成帝留下一個兒子。所

以,王郎說她的阿孃在宮中懷孕後,之所以不敢生下孩子,而是偷偷逃走,完全符合當時的情境。

聽完王郎的講述後,劉林是又驚又喜,他還在苦苦尋找有天子氣的人,這個有天子氣的人,現在不就站在自己的眼前嗎?劉

林又把他那一套決水淹河東,消滅赤眉軍的構想說了出來。王郎當場便做出了表態,只要他能成爲天子,定會採納劉林之見,決堤河水,消滅河東的赤眉軍。

聽完王郎的表態,劉林更是喜出望外,心中也更加確定,這個化名王郎,真名劉子輿的人,就是自己苦苦尋找的真命天子!就是將來要在邯鄲登基的大漢皇帝!

劉林在劉秀那裡碰了壁,但在王郎這裡找到了希望。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劉林於暗中開始密謀,推王郎在邯鄲稱帝。

劉秀在邯鄲待的時間不短長,也就半個多月左右,其屬從已從一百多人,變成了數百人,而後劉秀率衆離開邯鄲,繼續北上,去往真定,欲招撫真定王劉楊。

也就在劉秀離開邯鄲的第三天,王郎在劉林的大力支持下,於趙王府的宮殿內稱帝。由

此也不難看出,劉林在邯鄲的勢力有多麼的強大和恐怖,他要推一個人做皇帝,僅僅才幾天的時間,還真就把這個人給硬推上皇位了。

王郎於邯鄲稱帝后,立刻向河北諸郡發送詔書,招撫諸郡。王郎的稱帝太突然了,讓河北諸郡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南陽那邊,剛出來個皇帝劉玄,現在邯鄲這裡又出來個皇帝劉子輿。對於己方是該倒向劉玄,還是該倒向劉子輿,各郡的太守都有些舉棋不定,不知該如何站隊。這

時候,劉林又發揮出了他強大的能量,傳書真定王劉楊和廣陽王之子劉接,請他二人響應新君。河

北三王私下交情一向不錯,接到劉林的書信後,劉楊和劉接雙雙做出響應,公開支持劉子輿這位邯鄲皇帝。河

北三王的態度一致,皆支持劉子輿這位皇帝,河北諸郡的太守,也就不用再多費心思琢磨自己該怎麼站隊了,尤其是冀州的諸郡,幾乎是一邊倒的投向劉子輿。

第一百五十八章 先行一步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親事第六百二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八百八十五章 誤解爆發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六章 參加義軍第七十七章 支持反莽第二百二十五章 半路伏擊第四十七章 騎槍之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陽起事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一百零四章 冒死潛入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七百五十二章 功敗垂成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五百六十六章 按計而行第七百六十二章 親臨宜城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五百四十二章 暗示警告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九十九章 忠臣隕落第八百四十六章 告老還鄉第七十章 通風報信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將回歸第七百七十四章 歹毒心腸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土之上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征捷報第四百九十七章 暗中佈局第三百三十七章 世紀之戰第四百六十章 成竹在胸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爾反爾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八百四十六章 告老還鄉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戰昌慮第四百八十六章 反應機敏第四百五十五章 婦人之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四百零一章 通風報信第二十七章 謝絕重禮第七十一章 龍淵暴露第八百章 迷霧重重第一百六十四章 鄧縣易主第四百九十六章 分而擊之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二百四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封功臣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一百六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襲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五百零四章 大戰銅馬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五十三章 通風報信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懷鬼胎第八百九十七章 兩軍陣前第二百六十一章 爲兄報仇第六百九十三章 宜陽血戰第九十八章 現身示警第二百五十八章 談判籌碼第四百零四章 如影隨形第三百一十九章 襄城之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六百四十章 身爲人臣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八百九十章 吊人胃口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第四百九十章 主動來訪第七十六章 被擺一道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六十六章 姐妹相見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活一個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一百二十九章 足底纖細第六百七十六章 前來營救第七百九十三章 城外相會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聞喜訊第五百五十六章 立後之事第二十三章 事情詭異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一百一十三章 變向斂財第八百五十七章 全力一擊第十二章 李氏爲輔第四百一十五章 支持反郎第四百四十章 發兵信都第二百八十四章 賈復參拜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郡報信第三十二章 福緣深厚第四百七十四章 王朗伏誅第一百零六章 攻其不備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
第一百五十八章 先行一步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親事第六百二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八百八十五章 誤解爆發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六章 參加義軍第七十七章 支持反莽第二百二十五章 半路伏擊第四十七章 騎槍之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陽起事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一百零四章 冒死潛入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七百五十二章 功敗垂成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五百六十六章 按計而行第七百六十二章 親臨宜城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五百四十二章 暗示警告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九十九章 忠臣隕落第八百四十六章 告老還鄉第七十章 通風報信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將回歸第七百七十四章 歹毒心腸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土之上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征捷報第四百九十七章 暗中佈局第三百三十七章 世紀之戰第四百六十章 成竹在胸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爾反爾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八百四十六章 告老還鄉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戰昌慮第四百八十六章 反應機敏第四百五十五章 婦人之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四百零一章 通風報信第二十七章 謝絕重禮第七十一章 龍淵暴露第八百章 迷霧重重第一百六十四章 鄧縣易主第四百九十六章 分而擊之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二百四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封功臣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一百六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襲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五百零四章 大戰銅馬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五十三章 通風報信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懷鬼胎第八百九十七章 兩軍陣前第二百六十一章 爲兄報仇第六百九十三章 宜陽血戰第九十八章 現身示警第二百五十八章 談判籌碼第四百零四章 如影隨形第三百一十九章 襄城之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六百四十章 身爲人臣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八百九十章 吊人胃口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第四百九十章 主動來訪第七十六章 被擺一道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六十六章 姐妹相見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活一個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一百二十九章 足底纖細第六百七十六章 前來營救第七百九十三章 城外相會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聞喜訊第五百五十六章 立後之事第二十三章 事情詭異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一百一十三章 變向斂財第八百五十七章 全力一擊第十二章 李氏爲輔第四百一十五章 支持反郎第四百四十章 發兵信都第二百八十四章 賈復參拜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郡報信第三十二章 福緣深厚第四百七十四章 王朗伏誅第一百零六章 攻其不備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