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皇家財源

作爲帝國的宗室,莒州徐毫無疑問是目前世界上最富裕的家族。

而且這種富裕不是以往那種把天下都算作私產的富裕,而是通過實業,紮紮實實成爲帝國第一資本家家族的那種豪富。

從當初莒州一個小小的塢堡主發展到帝國皇帝,除了領土和政治地位的擴大,徐家的產業也在同步擴張。

目前,徐家擁有扶桑、臺島、遼東、安南等地大約五千萬畝耕地,和差不多兩倍於此的牧場、林場。

大約100萬奴隸和50萬僱工(以庶民爲主)在上面勞作,繳納稅賦,支付薪酬和奴隸口糧之後,每年還可以爲皇室提供800萬石各種穀物。

皇室的農場、牧場裡,有大約3萬匹馬,5萬頭牛,3萬隻驢,1萬匹騾子和9千封駱駝。

肉食用的豬、羊、雞、鴨、鵝數量更是驚人。

皇室的林場裡還有桑樹、柞樹、桃樹、李樹、杏樹等經濟樹種,農場裡還大規模種植棉花、亞麻、甘蔗等經濟作物。

牧場裡出產的羊毛、各種牛羊匹,還會提供給內府自己的紡織廠和皮革廠。

這種循環給帝國皇室帶來了驚人的財富。

這其實還不是最大的收入,由於徐世楊的存在,帝國皇室在經濟投資上一直佔有先手,處在某種程度上的引導者地位。

帝國暢銷世界的新興工業品,比如:糖、食用油料、棉布、毛布、搪瓷、玻璃、香水等行業,以及限制出口的鋼鐵、軍工、造船、機器製造等等,內府都有規模不小的企業涉足其中。

如果不是徐世楊下令把礦產和鹽業收歸國有,皇室本來應該在工業生產中攝取更加驚人的利潤。

工廠之外,內府還有一支200艘大帆船組成的遠洋船隊,可以直抵天竺,甚至帕爾斯進行國際貿易。

內府也有屬於自己的私有銀行。

擁有龐大流動自己的內府,自然也會投資一些別的行業,或者直接購買國債,賺取一些收入。

如此龐大的產業,每年給內府帶來的直接收入就在一億兩以上!

有這麼多私人收益,宗室自然懶得花內閣的經費,省的聽內閣整天嘮叨什麼“奢侈無度”之類的煩人話。

啊,皇室也並非完全沒有涉及公家的有爭議收入。

這裡面最大的一筆,是每年各屬國和外蕃給皇帝和太子殿下的朝貢品。

對帝國朝貢,與以前的朝代完全不同,以往外蕃國家(不管使節是真是假)給中原王朝朝貢,收取貢品之後,朝廷還要給予價值至少相等,很多時候甚至是溢價的回賜。

但華夏帝國不玩這一套,既然是貢品,那麼外蕃就應該老老實實,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而不應該再去奢望什麼回賜——否則這不就成了交易嗎?

這如何能顯示屬國對華夏母國的忠誠和尊崇?

若是想貿易,跟帝國的商隊貿易,或者按規定每年拿着赦書來帝國境內貿易都行,其他時候,嚴禁屬國商隊在帝國國內亂竄。

既然朝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朝貢,屬國和外蕃每年送來的朝貢物自然成了純粹的收益。

每個外蕃的朝貢品,說起來都不是算很多,比如外蕃第一的高麗郡王,罪行覈定的年貢是:高麗蔘一千兩、貂皮三十件、金五百兩、銀兩千兩(非紙幣)。

與《江華條約》規定的數額相比,除了金銀略有增加,高麗蔘維持不變外,其餘都減免了不少。

但是架不住帝國的外蕃數量太多啊,外蕃索倫、外蕃蒙兀、外蕃西域、外蕃吐蕃,一大幫南洋的朝貢國,還有扶桑島上幾個殘種國家,全加起來有接近四千家,每家每年朝貢500新幣兩的特產,那就是兩百萬。

這些朝貢物,皇室認爲應該歸內府使用。

但內閣認爲這不是內府企業掙來的,而是憑藉帝國威壓強迫外蕃送來的,應該歸內閣財政支配。

每年年底的朝貢期,內府都要跟內閣不那麼激烈地爭一爭這個問題,倒不是說這兩百萬很重要,只是兩方面都有那麼些閒人認爲爭奪這些代表外蕃的貢物這件事比這兩百萬重要而已。

徐世楊也沒有阻止他們爭吵。

愛吵吵就去吵吧,別影響到正常工作進度就好。

而且這也可以吸引內閣的注意力,讓他們不再緊盯着皇室真正的小金庫。

有時候,徐世楊覺得,內閣比文月她們更像自己老婆——儘管帝國宗室已經不再花內閣一分錢了,甚至連官員應有的工資薪俸都沒有,但內閣還是暗戳戳想掌管皇家的私房錢。

……

共和1797年9月。

得到了內府支持的楚王終於湊齊了他出徵進行海外開拓所必須的部隊。

楚軍的基本核心來自前周軍,而且大多是徐世鬆自己曾經帶過的兵——這些人對徐世松本人的忠誠度還是有保障的。

除此之外就是其他志願參與海外開拓的帝國國民了。

這部分人中,勢力最大的,是帝國宗室,但沒有任何爵位,甚至連公民都不是的徐睦海。

這幾年,這位被剝奪了全部頭銜的宗室一直希望能夠參加海外開拓,以重新贏得自己的王爵,只不過內閣一直沒有同意。

這次楚王南征,徐睦海又走了徐世鬆的路子,得到了楚王的首肯,這才讓內閣同意放行。

徐睦海自身沒有任何力量,但他畢竟是宗室,願意支持他的勢力還是不小的,比如釋家的僧人,爲了爭奪南洋的信仰(南洋普遍信佛,但這次遠征最大的對手滿者伯夷是個天竺教國家),也是爲了與國內的道家勢力對抗,這一次國內釋家出了大力。

僅僅嵩山少林一家,就給徐睦海派了三百棍僧,其他國內大寺也紛紛出錢出力,前後湊了兩千帶槍挎刀的僧兵(所謂棍僧只是個稱呼而已,他們當然不會真的只拿棍子上戰場)。

統一戰爭時期,因在泉州拼死抵抗蒲家而受到帝國內閣直接表揚的南少林也出了兩百棍僧,這兩百人由帝國直接賜予武裝——包括鎧甲、倭刀、手槍和步槍等一整套裝備。

內閣甚至直接贈送了一艘500噸的“南少林”號風帆運輸艦。

當然,其他僧兵沒有這種殊榮,他們必須自行籌備武器裝備。

第393章 伐高麗5第165章 主戰派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187章 赴宴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460章 佈局2第184章 英雄之意不在美第321章 交換第617章 興靈4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286章 反擊第261章 戰黃河4第215章 祝家莊2第171章 人第376章 工廠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49章 破寨1第677章 邕州1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627章 海外王第99章 宣言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236章 工廠1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618章 興靈5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362章 血河2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353章 疑慮第1章 韃子來了第215章 祝家莊2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70章 信使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384章 滅蝗1第460章 佈局2第497章 新春4第321章 交換第635章 信仰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76章 開打第169章 招攬第315章 馬賊第267章 夜戰1第291章 葬禮第457章 生女真第356章 劫掠1第649章 政策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131章 破莒州2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616章 興靈3第260章 戰黃河3第31章 一個不留第199章 局勢第353章 疑慮第231章 天下1第363章 激戰1第660章 大案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659章 釣魚第367章 宣傳第396章 降服2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267章 夜戰1第141章 起航第754章 霸權2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386章 滅蝗3第53章 炮灰2第391章 伐高麗3第659章 釣魚第622章 閒暇第382章 背叛第502章 新一年1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684章 求情1第74章 爭執第7章 歡呼第438章 會議季1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201章 朝陽第707章 南征7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540章 兵力第388章 選擇第151章 投資第673章 慘案第493章 期盼第309章 市場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59章 湯隆1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270章 反擊1第50章 破寨2
第393章 伐高麗5第165章 主戰派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187章 赴宴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460章 佈局2第184章 英雄之意不在美第321章 交換第617章 興靈4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286章 反擊第261章 戰黃河4第215章 祝家莊2第171章 人第376章 工廠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49章 破寨1第677章 邕州1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627章 海外王第99章 宣言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236章 工廠1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618章 興靈5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362章 血河2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353章 疑慮第1章 韃子來了第215章 祝家莊2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70章 信使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384章 滅蝗1第460章 佈局2第497章 新春4第321章 交換第635章 信仰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76章 開打第169章 招攬第315章 馬賊第267章 夜戰1第291章 葬禮第457章 生女真第356章 劫掠1第649章 政策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131章 破莒州2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616章 興靈3第260章 戰黃河3第31章 一個不留第199章 局勢第353章 疑慮第231章 天下1第363章 激戰1第660章 大案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659章 釣魚第367章 宣傳第396章 降服2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267章 夜戰1第141章 起航第754章 霸權2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386章 滅蝗3第53章 炮灰2第391章 伐高麗3第659章 釣魚第622章 閒暇第382章 背叛第502章 新一年1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684章 求情1第74章 爭執第7章 歡呼第438章 會議季1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201章 朝陽第707章 南征7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540章 兵力第388章 選擇第151章 投資第673章 慘案第493章 期盼第309章 市場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59章 湯隆1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270章 反擊1第50章 破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