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齊王

大都督本人對朝廷的命令異常憤怒。

倒是徐睦江接到消息後立刻意識到情況不妙,這位曾經的徐家家主立刻放棄了手頭上所有工作,親自前往齊省,住進了都督府。

實際上等於變相把自己軟禁起來,以此來證明他並未有任何非分之想,並且希望二弟的怒火不要傾瀉在自己頭上。

兄長的恭順確實讓大都督略微安心一點,不過也僅僅是一點而已。

畢竟他的嫡長子徐世楊現在實際控制着全省軍權,實際地位尤在自己之上,如果他一定要接受朝廷封王,那兒子就跑到老子頭上了,這讓大都督的臉往哪擱?

何況,兒子封王而老爹只是個大都督,將來即使造反成功,新朝廷也是以兒子爲開國皇帝吧?

對現在的徐睦河來說,什麼都可以讓,唯獨這個不行!

他一定要當皇帝!哪怕只有一年!因爲真正當了皇帝,他纔有機會以九五之尊的名分登上史書。

他不希望歷史記載自己的皇位是被兒子追封的!

好在,徐世楊回到泉城後,很快打消了大都督的疑慮。

“我才懶得當什麼遼王。”

在大都督府,徐世楊滿不在乎的對老爹說道:

“朝廷要是封我燕王我說不定會考慮一下,遼王?咱們漢人沒有這個王爵吧?”

另一個位面,漢人王朝中只有明朝有過遼王的封爵。如今這個位面,漢人王朝從來沒有過遼王這麼一說,何況還有個被女真韃子滅了的大遼國。

對徐世楊來說,遼王不是封爵,而是一種刻意的侮辱。

“你們都不接受朝廷封王?”徐睦河認真的問。

“絕不接受!”徐睦江趕緊回答。

“朝廷耍這種小心眼只會讓人笑話。”徐世楊也說道:“這樣吧,我和大伯專門上書,請爲父親封齊王,我們兩個就算了。”

“朝廷不同意怎麼辦?”

“管那麼多做什麼?”徐世楊冷笑一聲:“復燕雲遼東者皆可爲王,父親是大都督,我不過是屬下,收復燕雲應該算作大都督府的功勞,要封王就封大都督,哪有越過首領只封下屬的?”

徐世楊想了想,又說道:“還有,一個王也就夠了,齊王、燕王都行,遼東這不是還沒完全收復嗎?”

齊省目前的經濟已經逐漸能夠自給了,收復冀省和遼南之後,只要安心發展幾年,經濟情況只會越來越好。

目前的大都督府其實已經不需要朝廷每年的援助和軍餉(當然有更好),徐世楊認爲,齊省目前只需要朝廷對大都督府的權利進行背書,不要讓他在對付韃子的時候還要擔心來自後方朝廷的威脅,這就夠了。

封王就是這樣的背書,但齊省本身必須嚴詞拒絕朝廷的挑撥離間——目前江北只需要一個王,而且這位王是且只能是徐睦河。

“如果父親還不放心,您現在就開始改大都督府爲齊王府吧。”徐世楊笑着說:“就算最後朝廷不同意,咱們也改,正好警告天子和江南的諸位大人,以後少玩這種小伎倆,徒惹人笑話。”

“那是挑釁朝廷權威。”徐睦江不安的問:“咱家現在有這種實力?”

“正好,父親和大伯都在,我先把今後的佈置和計劃給兩位通個氣。”

徐睦河身爲大都督,還兼管齊省戶部、吏部,徐世楊掌管兵部、工部,徐睦江管禮部,除了管刑部的章明義不在外,三個徐家人掌管六部之五,已經足以決定齊省的大部分大事了。

先說說目前齊省的國力狀況:

領土上已經相當於三省之地,另有一個高麗作爲附屬。

人口上,齊省在開始擴張之前有150萬在冊平民以上人口,庶民十萬,奴隸三十萬。

沿大運河抵達燕京後,大運河兩岸的運河塢堡人口大多被收入囊中,加上冀省其他地方獲得的人口,目前的統計大約有三十萬人。

按照戶部的估計,冀省雖然殘破的厲害,但真要仔細蒐羅,大概還能找出五十萬以上的人口,只是獲得這些人口還需要很長時間,至少把冀省的生產恢復一些,再把土匪剿滅大半之後,這些躲起來的隱戶才能變成齊省的在冊人口。

一年時間,徐世楊打算花費一年時間,把冀省可能存在的八十萬人口全部吞下,再從其他敵方移民一些人口,讓冀省恢復到一百萬人。

除了冀省新領土之外,都督府還有三個重要的人口進項:

其一是江北流民。

屢次戰勝韃子後,江北的安全局勢實際上已經改善不少,特別是都督府的勢力範圍,在前往江南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都督府自然也成爲流民求活的遷徙方向。

如今,戶部統計,每個月大概還有五千左右的流民投效。

其二來自江南朝廷新開拓的江淮——荊湖地區。

特別是荊湖的徐世柳,齊省開拓的同時,徐世柳領荊湖軍剿滅荊湖洞蠻,斬首三萬,獲人口二十萬,在數千裡土地上改土歸流。

這軍事動作會得到朝廷什麼評價暫且不談,徐世柳手中多了許多洞蠻人口卻是事實,而且他也用不了這麼多人口。

於是徐世柳悄悄聯繫大都督徐睦河和徐世楊,用其中十萬洞蠻人口交換齊省的武器。

徐睦河已經許給自己這個兒子五千件胸甲、五千條火槍、五十門神機炮。

徐世楊對此也沒有過於反對,只是把徐睦河計劃中的火繩槍換成更容易生產的鳥槍。

最後一項人口來源是齊省自己的生育。

都督府控制最早的青州一代,如今已經和平了五年多了。

黃河以北的齊省其他地區,也已經獲得了3到5年的休養生息時間。

再加上大都督府對人口的重視,一直鼓勵生育(徐睦河甚至還頒發過“英雄母親”獎),結合從高麗、遼東等地獲得的大量廉價女性資源,齊省生育率一直相對較高。

戶部統計,最近五年,不計算從外地直接獲得的人口,齊省原本人口的生育率維持在6.11左右(參考TG1950-1955的生育率)。

這些孩子暫時還沒法參加生產生活,不過這些出生在都督府羽翼庇護之下的孩子們,將來一定會成爲都督府所能依仗的核心!

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541章 落幕第316章 搶劫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493章 期盼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393章 伐高麗5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241章 回家3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568章 北行記3第531章 少年兵2第692章 不戰而勝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440章 朝廷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763章 晨輝第548章 國制第544章 軍改1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624章 醫藥第177章 紀律第484章 國家第215章 祝家莊2第120章 逼迫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239章 回家1第389章 伐高麗1第531章 少年兵2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309章 市場第635章 信仰第424章 要贏了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544章 軍改1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180章 青州軍第661章 暴秦1第56章 破寨3第512章 擊發槍1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711章 升龍府2第614章 興靈1第214章 祝家莊1第83章 結盟提議第239章 回家1第531章 少年兵2第330章 佔領第552章 野店1第297章 改編1第106章 哨騎第321章 交換第24章 未來1第364章 激戰2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634章 暴秦4第4章 夜戰1第762章 更替第646章 賈時飛的野心第69章 女權2第531章 少年兵2第97章 兄弟並肩第349章 屯墾村第286章 反擊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400章 降服5第150章 抵稅第265章 汗位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389章 伐高麗1第97章 兄弟並肩第763章 晨輝第110章 傷亡第685章 野心第680章 大捷1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615章 興靈2第158章 李飛龍第219章 祝家莊6第530章 少年兵1第449章 焦土第461章 佈局3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722章 皇家財源第660章 大案第645章 秦軍2第100章 備戰2第99章 宣言第74章 爭執第634章 暴秦4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354章 繞過第291章 葬禮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217章 祝家莊4第522章 五里驛
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541章 落幕第316章 搶劫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493章 期盼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393章 伐高麗5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241章 回家3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568章 北行記3第531章 少年兵2第692章 不戰而勝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440章 朝廷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763章 晨輝第548章 國制第544章 軍改1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624章 醫藥第177章 紀律第484章 國家第215章 祝家莊2第120章 逼迫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239章 回家1第389章 伐高麗1第531章 少年兵2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309章 市場第635章 信仰第424章 要贏了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544章 軍改1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180章 青州軍第661章 暴秦1第56章 破寨3第512章 擊發槍1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711章 升龍府2第614章 興靈1第214章 祝家莊1第83章 結盟提議第239章 回家1第531章 少年兵2第330章 佔領第552章 野店1第297章 改編1第106章 哨騎第321章 交換第24章 未來1第364章 激戰2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634章 暴秦4第4章 夜戰1第762章 更替第646章 賈時飛的野心第69章 女權2第531章 少年兵2第97章 兄弟並肩第349章 屯墾村第286章 反擊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400章 降服5第150章 抵稅第265章 汗位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389章 伐高麗1第97章 兄弟並肩第763章 晨輝第110章 傷亡第685章 野心第680章 大捷1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615章 興靈2第158章 李飛龍第219章 祝家莊6第530章 少年兵1第449章 焦土第461章 佈局3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722章 皇家財源第660章 大案第645章 秦軍2第100章 備戰2第99章 宣言第74章 爭執第634章 暴秦4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354章 繞過第291章 葬禮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217章 祝家莊4第522章 五里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