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最後通牒

平心而論,若是現在讓王后穿越回十年前,徐世柳去江南的前一天,她恐怕也不敢強行把兒子留在江北,好去爭奪那個世子之位。

因爲這些年來,每逢大戰,徐世楊無不是親臨戰陣,據說很多時候他還要親自拔刀與韃子拼命!

徐世楊確實沒死是不假,可誰敢說徐世柳做同樣的事也不會出問題?

作爲母親,讓自己的孩子安穩長大才是第一要務,至於孩子人生取得什麼成果,在這個問題面前都得靠邊站。

何況,從王后的角度來看,世子親生母親並不在世,那麼將來他就是追封自己的親孃爲皇太后,也無法影響她這個真正皇太后的地位。

因此,王后現在十分猶豫,根本不知道該用什麼態度去面對齊國的世子殿下。

……

齊軍在自己領土上的行軍速度極快,五月十八北征部隊已經兵分兩路,抵達冀省與晉省交界處的倒馬關與紫荊關兩地駐紮。

在這裡,徐世楊得知漠北金蒙之戰的結果:

大約一個月前,札木合親自統帥的蒙軍八千騎兵在斡難河附近與完顏宗望率領的金軍殘兵爆發大戰……,然後就被完顏宗望吊捶了……。

面對擁有兩倍兵力優勢的蒙兀牧民,破釜沉舟的金軍並未如札木合所設想的那樣以防守姿態迎戰,而是直接向蒙軍發動衝鋒!

面對金軍突擊,札木合做了一個足以讓他後悔終生的錯誤決定:主力甲騎與金軍迎面對衝,輕騎兩翼包抄,嘗試正面擊潰金軍殘兵。

結果就是,金軍甲騎穿着重甲,左手持刀右手拿狼牙棒,直接衝入蒙軍陣列中左劈右砸,幾乎在一個回合間就擊穿了札木合麾下最精銳的薛怯軍陣列!

於此同時,完顏宗望的步兵依靠所剩不多的火器同時頂住了蒙兀牧民對金軍兩翼的包抄。

雙方的戰鬥一共打了兩個時辰,最終札木合的蘇魯錠被金軍砍倒,蒙軍全面崩潰!

當札木合狼狽逃回時,跟着他出徵的八千蒙兀騎兵已經只剩下不到兩千人了……。

當然,那些沒回來的人並非全都戰死,估計其中很大一部分應該是憑藉馬多的戰術機動優勢逃走了。

但蒙軍依舊損失慘重,目前已經確定的損失是至少一千人死亡,一千多人向金軍投降或被俘。馬匹損失估計在六千上下,其中至少一半落入金軍手中,剩下的至少也能給金軍提供一部分肉食。

完顏宗望的損失目前還沒有數據,但估計應該不會高過一千人——若是有超過百分之二十五應該早就崩潰了。

所以,經過這一戰,完顏宗望不僅沒有很大的損失,實力反而變得更強了……。

“札木合真是個標準的運輸大隊長!”

徐世楊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以往的時候,他總是把蒙兀人當成另一個時代南宋末期那支強大可怖的韃子大軍,以至於徐世楊總是覺得蒙兀人應該是比女真人更加可怕的對手。

但實際真的打起來,現在的蒙兀人根本就像是一羣野狗,被女真反過來複過去的當副本刷怪。

不過這樣也有好處,至少一直託庇與蒙兀人的山陝世候應該能夠更容易看清形勢了。

五月十九,徐世楊本人在紫荊關給山陝十四家世候下了最後通牒:三日內山陝所有城市和村落都要向齊軍無條件開放,世候家長全部來紫荊關向齊國效忠,否則即爲敵人。

齊軍氣勢洶洶而來,山陝世候們都感到有些手足無措。

其中有些世候覺得自己有實力跟齊軍幹一仗,哪怕幹不過,也要讓齊國知道他們保衛自己家產的決心,讓他們做些有實際意義的退讓,實在沒必要被徐世楊一個鬼扯的通牒就嚇倒。

但也有些世候堅決不同意與齊軍開戰,原因倒也簡單,齊軍把金國國都都佔了,皇帝都拉到泉城活颳了,結果蒙兀人連金軍一隻殘兵都打不過。

這種戰鬥力對比,一直對蒙兀稱臣的山陝世候哪來的自信去抵抗齊軍?

持這種觀點最烈的,是左家和折家,其中左家希望能夠與徐世楊再好好談談,看看能不能爭取到更好一些的合併條件。

而折家乾脆已經打算接受徐世楊的最後通牒了——折可適回家後,對摺家長輩敘述了徐世楊那種死硬的民族主義情節,作爲有党項血統的世候家族,若是跟着漢人世候一起抵抗,徐世楊最後未必會太過苛刻他們,但對摺家是絕對不會手下留情的。

折家的家長認爲,既然沒有談判的本錢,那麼折家不如干脆一點直接全身心投靠齊國好了——折家唯一的要求就是全家都要獲得最起碼是平民的政治身份。

而且,想要抵抗的世候家族最期望的統帥,就是最不想抵抗的左家子左鶴林。

這就很尷尬了……。

在齊軍駐紮紫荊關、倒馬關等待的時候,山陝世候中的喬、常、曹、侯、渠、亢、範、孔八家組織十二萬壯丁,又從漠南蒙兀各部中花重金僱傭了數千韃子騎兵助陣,總計集結十三萬大軍,駐紮靈丘一代,準備抵抗齊軍即將到來的進攻。

然而,八家兵馬雲集,糧草豐盈,但聯軍統帥的人選卻根本定不下來。

最佳人選左鶴林很乾脆的表示自己是齊國上尉,若是他們不接受通牒,那麼八家聯軍就是自己的敵人。

次好的人選折可適則表示只聽自己家族的命令——家族已經打算接受齊國的最後通牒了……。

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八家只好聯合推選了實力最強的範家家主範永鬥爲統帥,指揮大軍抵抗徐世楊。

可悲的是,範永鬥在之前五十多年的人生中,根本從未指揮過軍隊,他能成爲蒙兀人承認的漢軍世候,純粹是因爲他的經濟頭腦還算不錯,總是能夠在自己的領地上搜刮到足夠的財富滿足蒙兀人的需求。

範永鬥確實是個很合格的包稅人,但讓他指揮大軍打仗……呵呵,只能說這總比完全沒有統帥,所有人各自爲戰略微好一些。

……

隆道六年五月二十,左家代理家主左虎雲(左家家主左虎風身體不適,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出面主持家族事物了)和折家家主折克行按照徐世楊的通牒要求,抵達紫荊關。

第529章 抓機會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278章 一線第721章 大帝國5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155章 時局圖第342章 思過第512章 擊發槍1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250章 鄉紳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524章 話劇第144章 福船第335章 克金州第79章 暢快第210章 標杆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325章 炮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230章 初步計劃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493章 期盼第661章 暴秦1第502章 新一年1第544章 軍改1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37章 人生大事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89章 剿匪第292章 勝利2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8章 得失1第534章 王師第675章 統一第634章 暴秦4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618章 興靈5第370章 棄守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313章 非常事第202章 團結第64章 冬季1第215章 祝家莊2第238章 工廠2第93章 李逵第292章 勝利2第507章 各方1第271章 反擊2第168章 動容第256章 牆頭草第149章 雙嶼港第60章 湯隆2第559章 三沙1第78章 獲勝第484章 國家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1章 韃子來了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60章 湯隆2第35章 趙琳第449章 焦土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33章 備戰1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749章 周史案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498章 新春5第279章 和平第466章 衛生第135章 乃服第261章 戰黃河4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18章 宗祠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52章 炮灰1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415章 高麗2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604章 突變1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254章 幫助第424章 要贏了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594章 機會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719章 糧食第96章 我敢!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233章 天下3第331章 政策第135章 乃服第700章 戰利品
第529章 抓機會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278章 一線第721章 大帝國5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155章 時局圖第342章 思過第512章 擊發槍1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250章 鄉紳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524章 話劇第144章 福船第335章 克金州第79章 暢快第210章 標杆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325章 炮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230章 初步計劃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493章 期盼第661章 暴秦1第502章 新一年1第544章 軍改1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37章 人生大事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89章 剿匪第292章 勝利2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8章 得失1第534章 王師第675章 統一第634章 暴秦4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618章 興靈5第370章 棄守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313章 非常事第202章 團結第64章 冬季1第215章 祝家莊2第238章 工廠2第93章 李逵第292章 勝利2第507章 各方1第271章 反擊2第168章 動容第256章 牆頭草第149章 雙嶼港第60章 湯隆2第559章 三沙1第78章 獲勝第484章 國家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1章 韃子來了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60章 湯隆2第35章 趙琳第449章 焦土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33章 備戰1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749章 周史案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498章 新春5第279章 和平第466章 衛生第135章 乃服第261章 戰黃河4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18章 宗祠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52章 炮灰1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415章 高麗2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604章 突變1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254章 幫助第424章 要贏了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594章 機會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719章 糧食第96章 我敢!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233章 天下3第331章 政策第135章 乃服第700章 戰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