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際遇

文月並不覺得自家丈夫這樣安排妾室和妾室的子女是侵佔自己這個女主人在家中的權威。

實際上她面對自己的三個親生兒女就已經覺得很頭疼了,雖然身邊總是有侍女跟隨,但這些外族女孩(帝國的宮女太監中,只有當初攔截和親船隊得到的那一批是漢人,其他都是外族)模樣倒還可以,幹活的時候全都笨手笨腳的,別指望她們能像母親那樣照顧好孩子。

而且代煥代煣兩個小的現在都是人嫌狗厭的年齡,一個照看不好就容易惹出大事,再在加上還有那麼多工作……,若是讓她把趙珊趙琳顧橫波她們的孩子一起管起來,文月覺得自己一定會發狂。

就這樣吧,這樣其實挺好的。

反正她對丈夫與其他女人生的孩子也沒有什麼感情。

想着這些亂七八糟的事,耳中充斥着兩個小孩子嘰嘰喳喳憧憬着外公家的新朋友,文月再也沒心思繼續她的工作了。

華夏帝國的太子妃開始收拾自己桌上的各種紙張,徐代灼在身邊幫她,兩個小傢伙見狀,也吵吵嚷嚷的湊過來幫忙。

結果越幫越忙。

等到一切收拾妥當,車隊已經抵達文府正門前了。

文月下車,看着自己生活了十六年的大院,一時間竟然有些感慨。

當初徐世楊下江南,就住在這大院的別院裡,當時文月也曾偶然見過他幾次,不過兩人都沒給對方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後來聽說徐世楊火燒都亭驛,殺光了韃子的使節,文月倒是讚歎過徐世楊有班定遠之風,不過那時她也沒想到自己居然會離家千里成爲他的妻子。

更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成爲一個強大帝國的太子妃,未來的皇后——或許終究有一天還會成爲皇太后?

人生的際遇啊,還真是讓人捉摸不透。

……

江北。

帝國政府於共和1793年5月初1,正式宣佈皇長孫徐代炫外放出京(雖然帝國還是沒有真正的京城)。

帝國皇帝冊封自己的長孫爲秦王,但卻沒給徐代炫任何封地,而是允許其自行海外開拓。

之後徐代炫就開始大張旗鼓的招募人手,按照內閣的指示,秦王府衛隊可以有五千兵馬(只算有槍的公、平民兵),但除了一支五百人的近衛軍外,不準抽調任何野戰軍建制部隊。

剩下的人馬只能徵募願意跟着秦王殿下一起去遠征開拓的預備役和民兵。

對此,徐代炫並未表示任何不滿,實際上他覺得內閣一個建制兵都不派給他纔是最好的——從無到有,親手組建屬於自己的隊伍,才更容易如臂使指。

至於那些近衛軍,實話實說,這其實是內閣給秦王帶上的一個緊箍咒——這支名義上的親衛兵是五年一輪換的,完全聽命於帝國而不是秦王府,現在還好,若是未來,自己的後代對帝國有什麼威脅,這些近衛兵隨時可以控制秦王府。

這個緊箍咒是不得不帶,不過這也只是個保險,平時要用,近衛軍也會不打折扣的遵守秦王的命令——軍人嗎,以服從命令爲天職。

徐代炫更加不會故意消耗他們——帝國要補充近衛軍可是太容易了,何況若是讓內閣起了疑心,下次可能就會把五千建制兵全都換成近衛軍,把他這個秦王徹底架空。

所以,內閣給了秦王一個緊箍咒,徐代炫也歡天喜地的接下來戴到頭上,大家心知肚明,各自表明心意,這就夠了。

接下來,秦王的其他要求,內閣自然也會盡可能給予滿足。

4500人的招兵名額,左鶴林負責招募300人,表示一起來參加遠征的折可適預訂了100個名額,跟秦王一起外放爲王的甘定郡王徐世楨有300個名額,其他帝國皇親國戚高官顯貴可以有1500個名額(很多註定繼承不了家業的次子庶子都願意來參加)。

剩下的2300人都由秦王自己負責。

爲了招兵,秦王殿下開出了及其優厚的條件:

凡是平民以上青壯男男子,自願跟隨出征開拓者,其所屬奴隸五人以下不繳納人頭稅,五人以上的奴隸人頭稅也按帝國稅率減半。

這實際上等於在新開拓地放開了奴隸市場,遠征軍若是在蔥嶺以西站穩腳跟,他們這4500所謂的兵,就都有機會成爲奴隸主。

這也是徐代炫對自己封國的定位——一個****奴隸制國家。

經濟上以採礦和種植園爲主,儘量不建立自己的工業,出口礦產、農產品、畜牧產品和奴隸,購買內地的工業品,以此加強封國與祖國之間的聯繫,減少將來與母國反目成仇的可能性。

這樣也更容易得到母國的信任和幫助。

軍制上,主力部隊除了近衛軍之外的部隊,暫且以十人一小隊,百人一中隊,千人一大隊的簡單編制爲主。

一旦站穩腳跟,隨着大量私人奴隸出現,這些“漢兵”實際上會成爲某種程度上的獨立作戰單位:一個漢兵到時會有數個甚至十數個奴隸兵跟隨(很像西方中世紀的騎士)。

到時候,一個十人的小隊實際可能有幾十上百人組成,在秦國地方上,一個漢兵擁有一個莊園也會成爲常事。

這也是左鶴林他們爲何要走那些名額的原因——這裡面每一個漢兵都是成爲奴隸主莊園主的機會,將來他們建立自己的二級封國時也會有更好的基礎。

實際上,內閣對秦王的決策十分滿意,他們甚至願意立刻給每個自願參加遠征的士兵發一個便宜的扶桑奴——士兵可以自由選擇男女,不過徐代炫希望他們選擇扶桑男丁當做輔兵,想要暖腳的女人可以在新徵服地抓當地女人。

除了五百近衛軍、四千五漢兵之外,內閣專門給秦王殿下徵募了一千外蕃索倫。同時允許秦王在西域的外蕃國家隨意徵兵。

這些外蕃兵享受庶民待遇,他們裝備比漢軍差最少兩代,也沒有奴隸人口稅方面的優惠,但他們有自由的人身權利,到時候也會分給他們一份土地。

秦王希望這些外蕃人能夠成爲秦國自耕農階級的主體。

第36章 女權第446章 薩廉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151章 投資第151章 投資第700章 戰利品第655章 南北2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20章 站隊第382章 背叛第231章 天下1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727章 父子第369章 喜憂第53章 炮灰2第163章 鎮邪第8章 得失1第371章 不怕第242章 進軍1第660章 大案第340章 缺點第188章 小樊樓第403章 再擴軍第449章 焦土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662章 暴秦2第364章 摘果子第724章 上升渠道第528章 壞消息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256章 牆頭草第77章 齊射第71章 徐世柳第64章 冬季1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3章 女孩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684章 求情1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286章 反擊第527章 晉省2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182章 諸位,起舞吧!第306章 風暴第642章 父親第 544章 無心插柳第364章 激戰2第709章 南征9第543章 野店2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235章 馬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540章 兵力第242章 進軍1第250章 鄉紳第66章 153第81章 暴打族叔第446章 薩廉第225章 攔截第24章 未來1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81章 暴打族叔第6章 勝利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320章 重視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54章 準備總攻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117章 勝利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755章 最後一年第268章 夜戰2第618章 興靈5第438章 會議季1第4章 夜戰1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509章 各方3第517章 世侯1第557章 1790年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233章 天下3第686章 封禪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354章 繞過第509章 各方3第334章 細紅線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753章 霸權1第410章 龍仁之戰2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702章 南征2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
第36章 女權第446章 薩廉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151章 投資第151章 投資第700章 戰利品第655章 南北2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20章 站隊第382章 背叛第231章 天下1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727章 父子第369章 喜憂第53章 炮灰2第163章 鎮邪第8章 得失1第371章 不怕第242章 進軍1第660章 大案第340章 缺點第188章 小樊樓第403章 再擴軍第449章 焦土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662章 暴秦2第364章 摘果子第724章 上升渠道第528章 壞消息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256章 牆頭草第77章 齊射第71章 徐世柳第64章 冬季1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3章 女孩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684章 求情1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286章 反擊第527章 晉省2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182章 諸位,起舞吧!第306章 風暴第642章 父親第 544章 無心插柳第364章 激戰2第709章 南征9第543章 野店2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235章 馬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540章 兵力第242章 進軍1第250章 鄉紳第66章 153第81章 暴打族叔第446章 薩廉第225章 攔截第24章 未來1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81章 暴打族叔第6章 勝利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320章 重視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54章 準備總攻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117章 勝利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755章 最後一年第268章 夜戰2第618章 興靈5第438章 會議季1第4章 夜戰1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509章 各方3第517章 世侯1第557章 1790年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233章 天下3第686章 封禪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354章 繞過第509章 各方3第334章 細紅線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753章 霸權1第410章 龍仁之戰2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702章 南征2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