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名門正派2

鑑於登封縣城內的嚴重武裝衝突造成巨大傷亡,軍方認爲攻打少森寺的戰鬥將會更加激烈,因此華軍特意調來了攻城臼炮,數萬大軍把少森寺所佔的山地圍的嚴嚴實實,擺出一副準備強攻的架勢。

然而這樣的準備之下,戰鬥反而沒能打起來,看到軍隊開始構築攻城陣地後,少室山上的少森寺主體和其他廟宇一個接一個開門投降。

事後仔細想想,僧人們放棄抵抗其實也不值得奇怪,畢竟他們要對抗的是一個帝國。

可千萬別信什麼擁槍反抗暴政的鬼話,你槍再多能多過國家?何況軍隊已經把大炮拖來了。

對於如何解決盤踞山林的武裝勢力,華軍有着豐富的經驗,畢竟不論大江南北,華軍幾乎在每個縣轄境都進行過剿匪戰鬥。其中很大土匪一部分在看到軍旗後,都會自覺投降,爭取寬大處理。

這次少森寺投降,其實跟土匪投降也沒有太大不同。

按照軍隊的指令,投降的僧人每10人一組,高舉雙手從指定道路下山投降,期間,沒輪到投降的人,需要把武器搬到寺廟正門口,華軍能夠清楚看到的地方。

這當然不能保證所有人下山投降後,山上不再有任何武器,不過這確實能儘量削弱死硬分子的實力。

這一次,少室山上沒有死硬分子。

每次下山投降的僧人人數都不多,因此雖然絡繹不絕,頻率很高,但仍然走了一天兩夜纔算完成。

期間,共有2千7百多僧人,9百多香客,以及3百多女子下山投降。

1797年12月28,華軍進入少森寺,開始對全寺進行搜查。之後又從寺內逮捕了2百多躲藏在山上,沒有投降的僧衆。

軍方在山上繳獲了1萬1千件冷兵器,9百多支各種口徑和型制的火槍,以及幾門木炮。

粗製濫造的火藥2千多斤,鉛子2萬多枚,此外還有箭矢和弓弩、鎧甲等裝備。

如果計算在登封縣城內繳獲的武器,不得不說,這少森寺的武裝勢力實力還算不錯,只是缺乏統一的指揮,以及更大的野心而已。

少森寺武裝清理乾淨之後,徐世楊下令內閣牽頭成立聯合調查組,審查少森寺和登封縣俠客對抗帝國軍隊的案件。

由於涉及面太廣,內閣派出刑部和吏部官員上百人,組成是個臨時法庭,專程來登封處理此案。

徐世楊和他點名必須來的包拯負責坐鎮登封縣衙,掌控全局。

畢竟已經臨近過年,爲了不讓無辜者受到太大牽連,徐世楊從周邊地區調來一些肉類和麪粉,結合少森寺內查抄出來的物資,在城外老百姓的臨時暫住地支起數百口大鍋,給大家包餃子,以安撫民心。

於此同時,宣傳部的人深入到老百姓中,宣傳帝國的政策和法規,請他們主動站出來揭發少森寺的罪行。

那個失去兒子的老婦人,則在白航雲的攙扶下,成了第一個正式向帝國狀告少森寺的苦主。

有人帶頭,很多事情就容易解決了。

喝着滾燙的餃子湯,吃着鮮美的韭菜豬肉水餃,看着瘦弱的老婦人在縣衙怒斥少林寺強搶民女,毆人致死的暴行,老百姓們終於意識到,這登封縣確實變天了。

這裡是帝國的登封縣,不是少森寺的登封縣!

於是,有冤的伸冤,有仇的訴仇,站起來主動狀告少森寺的百姓不斷向縣衙涌來。

華軍打開大門,一排十五組統計人員分別給每個苦主登基造冊,刑部調查員根據苦主的證詞,開始調查這些案件,並且依次提審少森寺僧衆。

併案審查的,還有各路俠客在登封縣直接對抗軍隊的案件。

這件事倒是不用苦主首告,因爲帝國軍方就是受害人,而一向強勢的軍方可不會輕饒給他們造成這麼大傷亡的俠客們。

共和1797年末,1798年初這場發生在登封的大案,曾被史家稱爲帝國第一大案,因爲這件事涉及面及廣,不僅是少森寺的僧俗信衆,還牽扯到參加南洋遠征的3百少森寺僧兵、帝國的其他佛寺、帝國在登封的地方官,以及整個綠林的絕大多數所謂名門正派。

因爲少森寺有着“天下功夫出少森”的美名,也有綠林正道第一大門派的牌位,因此登封縣境內常年有着其他自詡正道的門派派來交流學習的弟子,以及仰慕少森,慕名而來的遊俠少年。

少森寺對麾下佃戶,以及來登封做生意的小商人窮兇極惡,但對這些江湖人和有背景的大商人禮遇有加。

以往那些剛剛出道的少俠,若是在登封遇到什麼困難,去少森寺拜拜寺門,大都能獲得幫助,比如那些盤纏,或者在寺裡住幾天歇歇腳,治治傷之類。

這種作風,讓少森寺維持正道第一名號的同時,也讓僧人們在綠林之中名聲奇佳。

何況,登封縣被捕的俠客幾乎遍及帝國轄境內大部分正道派別,因此武林門派、豪傑們紛紛出動,四處找人遊說,想要替登封被捕的某些人脫罪。

之前,帝國對漢人民間武裝一直保持正面看法,因爲那個時候剛剛統一不久,周邊還有很多敵對勢力,帝國需要維持民間的尚武精神和對外開拓的進取精神。

因此,帝國對這些武林門派不僅沒有壓制,甚至給了不小的支持——帝國不禁甲、不禁槍、不禁聚衆,在目的地官府登記之後,甚至也不禁遠行、移民。

帝國統一之後,武林正派、地方豪傑們也算投桃報李,這些自詡有功夫在身的傢伙,積極投身帝國對外擴張的行動。

他們即參軍服兵役,也不斷派遣子弟門生參與對外開拓,秦、晉、楚等屬國都有大量綠林子弟自行攜帶馬匹武器軍糧參與,帝國的正規野戰軍中自然也有不少綠林人士。

這讓帝國軍方之中,很有一些跟綠林關係不多的官兵(雖然軍銜都不算高),也讓綠林人士,跟帝國地方官多少都有些不錯的交情。

結果就是,這麼多綠林門派、地方豪傑一起替自己的弟子鼓譟,一時之間居然也有了些聲勢浩大的樣子。

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225章 攔截第48章 追擊第323章 虧空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364章 激戰2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594章 機會第304章 兵變1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90章 嚴肅軍紀第442章 賀使1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514章 試射第96章 我敢!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246章 牽制第432章 從容第662章 暴秦2第74章 爭執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255章 方案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126章 生產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552章 野店1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497章 新春4第520章 世侯2第314章 教育第161章 臨!安!第335章 克金州第508章 各方2第486章 選擇第325章 炮第456章 索倫部第97章 兄弟並肩第432章 從容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320章 重視第747章 株連第249章 利息第104章 開始第441章 齊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325章 炮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120章 逼迫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493章 期盼第514章 試射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485章 會見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315章 馬賊第534章 王師第252章 大生產1第87章 局勢第342章 思過第36章 女權第334章 細紅線第582章 爲什麼第560章 三沙2第620章 興慶府1第583章 產業鏈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278章 一線第349章 屯墾村第61章 公審第222章 續戰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649章 政策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5章 夜戰2第131章 破莒州2第524章 話劇第619章 興靈6第577章 海島攻略第64章 冬季1第761章 暹羅第221章 破莊第533章 射擊2第254章 幫助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27章 集市第116章 塢堡血戰6
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225章 攔截第48章 追擊第323章 虧空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364章 激戰2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594章 機會第304章 兵變1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90章 嚴肅軍紀第442章 賀使1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514章 試射第96章 我敢!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246章 牽制第432章 從容第662章 暴秦2第74章 爭執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255章 方案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126章 生產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552章 野店1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497章 新春4第520章 世侯2第314章 教育第161章 臨!安!第335章 克金州第508章 各方2第486章 選擇第325章 炮第456章 索倫部第97章 兄弟並肩第432章 從容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320章 重視第747章 株連第249章 利息第104章 開始第441章 齊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325章 炮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120章 逼迫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493章 期盼第514章 試射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485章 會見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315章 馬賊第534章 王師第252章 大生產1第87章 局勢第342章 思過第36章 女權第334章 細紅線第582章 爲什麼第560章 三沙2第620章 興慶府1第583章 產業鏈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278章 一線第349章 屯墾村第61章 公審第222章 續戰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649章 政策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5章 夜戰2第131章 破莒州2第524章 話劇第619章 興靈6第577章 海島攻略第64章 冬季1第761章 暹羅第221章 破莊第533章 射擊2第254章 幫助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27章 集市第116章 塢堡血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