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禁槍

“爲什麼會牽扯到士紳頭上,你這種江湖人會不知道?”徐世楨笑道:“因爲很多江湖人是士紳的爪牙,跟士紳牽連太深,砍了士紳的爪子,怎麼可能不對本體動手?”

“我不是。”王啓年小聲嘟囔一句。

“對,你不是,但你不能否認很多人是,甚至絕大多數人是。”徐世楨說道:“看着吧,等老三收拾完綠林,之後肯定會把前周留下的士紳收拾一遍!”

“好了,我今天叫你們來不是爲了說這件事的。”秦王打斷徐世楨的話,然後又告訴大家一個秘辛:“我父親給我來信了,他說內閣正在提議在內地禁槍。”

“禁槍?”所有人都驚訝的看向一臉坦然的徐代炫。

“就現在國內的情況,禁槍合適嗎?”折可適問:“我們折家現在住在遼南,村子與村子之間相隔得好幾十裡,戶與戶之間也隔着大片空地,不時有野豬野狼,偶爾還有老虎竄進村子裡,大家若是沒有槍,遇到危險,恐怕等不到救援到來!”

在座的所有人都有這個疑慮。

吞併江南後,帝國核心人口成倍增長,但相對於帝國的實控面積,說一句地廣人稀一點都不爲過。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遇到危險,遠離人口密集地區的人家很難等到國家力量迅速趕到。

這個問題,之前一直是通過民衆自持武器和地方民兵來解決的——實際上,大周時代,若是離開家鄉外出,老百姓也都會攜帶最起碼的護身武器,比如朴刀之類。

在帝國時代,由於內閣之前對漢人不禁兵甲,再加上武器裝備產量激增之後單價下降,願意購買武器的平民越來越多——一個村子,只要每戶有一把槍,哪怕土匪海匪來襲,也不用害怕。

哪怕治安良好的地區,也可以在閒暇時帶槍打獵,人一多,再有了武器,以前獵人不太敢碰的虎熊也不在話下,這也能補貼一下家用。

這些國情,大家身在秦國都知道,徐世楊不可能不清楚。

那麼這禁槍到底怎麼禁?

“我父親的意思是,分階段,分地區進行。”

按照徐代炫的解釋,帝國打算先在經濟最發達、人口密度最大的東部沿海各省份——冀、齊、蘇、浙四省嘗試嚴格禁槍,這四個省份駐軍比較多,海上還有海軍庇護,外部完全沒有任何威脅;內部人口密度比較高,社會治安環境比較好,打家劫舍的匪徒已經基本絕跡,甚至連有威脅的野獸也被收拾的差不多了。

等此次再收拾完丐幫和習慣以武犯禁的綠林之後,對本地人民的安全,威脅最大的恐怕就是他們自己了。

這些地方,一個莽漢喝高了拿槍惹事對別人的威脅大於土匪強盜外族入侵。

因此,全面禁槍是可行的。

預備役和民兵在冊登記的人,每年參加軍訓時纔會再接觸槍械,其他時候也不準持有和保留火槍。

除了以上四省之外,內地其他省份:山、陝、豫、鄂、湘、贛、閩、粵共八省,實施有限度的禁槍政策。

說白了,其實是控槍。

簡單來說,在以上八省,民間平民以上依舊可以持槍,但步槍不得進行私自改造,所有民間槍械必須有明確的,有跡可查編號,並且在地方官府進行登基,持證持槍。

取消民營槍店,實行槍械國家專營,民間不準進行槍械彈藥貿易,以便直接掌控槍械流向。

至於以上十二省以外的省份和屬國、蕃國,仍舊允許完全自由持槍——允許民間槍械交易,允許民間改造、製造槍械。

但是,底線不能碰,那就是有持槍權的只有平民以上國民,和漢人庶民,任何人不得把槍械出售給外國、外部勢力,以及外族庶民和奴隸。

在邊疆屯墾的外族庶民和奴隸,只准使用冷兵器,但依舊不禁止裝備鎧甲。

“目前來說,內閣就是這麼決定的,估計很快就會公佈並實施。”

徐代炫說道:

“到那時候,國內會有很多民間火槍和槍匠流向邊疆。”

“大王的意思是,到時候,我們可以用較爲便宜的價格購買民間槍械來武裝我們的士兵?”

“沒錯,但不止如此。”徐代炫說道:“結合國內清理綠林的進程,我希望諸位能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來,吸引這些人到我們秦國定居——那些綠林對國內是治安隱患,但在我們這裡,正好缺乏類似好勇鬥狠的人,更妙的是,他們都是漢人,有持槍權。”

帝國對漢人只有三大類刑法,分別是:

死刑:罪大惡極者都要處死,死刑從低到高又分絞刑(留全屍),斬首和凌遲。

訓誡:犯了錯,但錯誤並不嚴重,或者乾脆是無心之失,那麼只會被訓誡,訓誡同樣分三級,最低是懲罰勞務,比如打掃公共衛生之類;其次是罰款,這個刑罰也會伴隨更重的刑罰一起執行;最後是減功勞,不要小看減功勞,一個普通平民,減功勞之後就會降低爲庶民,這意味着他將承擔更重的稅賦,並且失去很多Z治權利,比如受教育權,自由出行、遷居權利等等。

在訓誡和死刑之間,還有個流刑,也就是說,流放。

帝國對於犯了大錯,但又罪不至死的人,通常都是流放。

流放地點的話,北方是墨龍江以北到外興安嶺一帶;西方是蔥嶺附近,也就是說帝國的西北邊境和秦國;西南是昌都以西的吐蕃,也就是說,晉國;南方是新徵服的滇省、安南省、以及楚國;東方是臺島。

可供選擇的地方很多,即使徐代炫很想要這些流放犯,他至少也得先跟自家五叔,晉王徐世柳以及大伯,楚王徐世鬆競爭。

“其實他們面對的壓力遠比我們小得多。”徐代炫說道:“對我們來說,帕爾斯仍然是個必須小心應付的對手,但對我大伯和五叔來說,吐蕃和南洋土著完全構不成什麼威脅。”

“但是沒辦法,誰不想要漢人人口呢?想要得到帝國在這方面的支持,我們必須拿出更好的成績來,征服更多的土地來證明我們能夠安置這些人口。”

徐代炫最後說道:

“還得拿出更好的政策,讓那些流放到我們這裡來的人,把我們這裡當成他們從頭奮鬥的理想場合。”

第240章 回家2第681章 大捷2第416章 擴張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說一下哈第388章 選擇第48章 追擊第137章 私仇第31章 一個不留第746章 殉爆第416章 擴張第649章 政策第90章 嚴肅軍紀第128章 訓狼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704章 南征4第392章 伐高麗4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234章 分裂第187章 赴宴第624章 醫藥第632章 南下1第18章 宗祠第150章 抵稅第231章 天下1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686章 封禪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558章 去北方第348章 宣傳第273章 豬突2第313章 非常事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342章 思過第660章 大案第388章 選擇第240章 回家2第263章 戰黃河6第549章 帝國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275章 換命第440章 朝廷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332章 金州1第47章 互相忌憚第461章 佈局3第682章 尾聲第298章 改編2第763章 晨輝第264章 情報1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705章 南征5第267章 夜戰1第128章 訓狼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646章 賈時飛的野心第633章 南下2第355章 登陸第532章 射擊1第8章 得失1第634章 暴秦4第146章 賺到了第511章 各方5第604章 突變1第156章 時局圖2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731章 寺產第217章 祝家莊4第531章 少年兵2第682章 尾聲第339章 退路第198章 回程第743章 突發第321章 交換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446章 薩廉第707章 南征7第665章 暴秦5第497章 新春4第432章 從容第502章 新一年1第425章 決心第594章 機會第562章 北行記2第655章 南北2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364章 摘果子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267章 夜戰1第337章 狼煙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386章 滅蝗3第334章 細紅線第290章 勸進第635章 信仰
第240章 回家2第681章 大捷2第416章 擴張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說一下哈第388章 選擇第48章 追擊第137章 私仇第31章 一個不留第746章 殉爆第416章 擴張第649章 政策第90章 嚴肅軍紀第128章 訓狼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704章 南征4第392章 伐高麗4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234章 分裂第187章 赴宴第624章 醫藥第632章 南下1第18章 宗祠第150章 抵稅第231章 天下1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686章 封禪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558章 去北方第348章 宣傳第273章 豬突2第313章 非常事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342章 思過第660章 大案第388章 選擇第240章 回家2第263章 戰黃河6第549章 帝國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275章 換命第440章 朝廷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332章 金州1第47章 互相忌憚第461章 佈局3第682章 尾聲第298章 改編2第763章 晨輝第264章 情報1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705章 南征5第267章 夜戰1第128章 訓狼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646章 賈時飛的野心第633章 南下2第355章 登陸第532章 射擊1第8章 得失1第634章 暴秦4第146章 賺到了第511章 各方5第604章 突變1第156章 時局圖2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731章 寺產第217章 祝家莊4第531章 少年兵2第682章 尾聲第339章 退路第198章 回程第743章 突發第321章 交換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446章 薩廉第707章 南征7第665章 暴秦5第497章 新春4第432章 從容第502章 新一年1第425章 決心第594章 機會第562章 北行記2第655章 南北2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364章 摘果子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267章 夜戰1第337章 狼煙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386章 滅蝗3第334章 細紅線第290章 勸進第635章 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