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葬禮

聽了孔家代表的話,徐睦河臉色很不以爲然的搖搖頭。

天下讀書人的支持?現別說有沒有,就算有,又有什麼用?

他徐睦河自己,還有徐睦江,都是標準的讀書人——走科舉正途的進士出身。

可這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蜷縮在莒州那種旮旯角里,當個名聲不顯的土財主?

現在青州如此局面,完全是徐世楊帶兵打出來的。

十幾年的戰亂,再傻的人也能明白過來,亂世中,還是大兵更重要一點。

何況徐睦河並不傻,他絕對不會跟牢牢掌握着兵權的兒子作對。

因爲他是徐世楊的親生父親,不論徐世楊將來能達到什麼高度,徐睦河都穩穩高他一圈。

只要他活着,哪怕徐世楊坐擁天下,也只能當個太宗。

太祖自然是他徐睦河。

哪怕只坐一天皇位,立刻傳位給徐世楊,他也是太上皇,享受一切應該享受的待遇。

給兒子找麻煩,必徐世楊做不忍言之事,那才真是傻瓜。

所以,如果今天徐世楊同意他登基,那自然一切都好。

既然徐世楊明言十年之後再考慮帝位問題,那他就打算真的等十年再說。

“節度使大人真的不再考慮一下?”那位被稱爲孔先生的中年人皺着眉頭說道:“不稱帝,就無法開科舉,也就無法收天下士子才俊之心。”

“這就需要先生助我了。”

徐睦河不在乎眼前這人,但十分重視他所代表的那個家族,因此對這個中年人也是十分禮貌:

“本帥……,本都督不是不稱帝,只是現在不稱帝而已。”

“本都督可與先生盟誓,約以十年之期,十年之後,自然有先生一展拳腳的機會!”

“但現在,還請先生與吾共起於青萍之末。”

那孔先生一拱手道:“敢不從命!”

但他心裡,其實是很失望的。

還要再共苦十年啊……。

孔先生覺得,之前十年至聖先師府已經夠苦了。

十幾年前,至聖先師府給大金的皇帝上過勸進表,但大金沒能在中原站穩腳,很快就退出關去,應對蒙兀人和生女真的壓力去了。

後來至聖先師府又給蒙兀人上過勸進表,結果那些韃子連齊省都沒來過,就算入關,也不過是在山陝晃悠。

要不就是南下嘗試過江。

不論是女真還是蒙兀,倒是都沒有爲難他們家,但至聖先師府在大周南遷這十幾年中,迅速從儒教聖地轉變成一個大號塢堡主家族……。

先師府目前控制着十幾個塢堡,因爲韃子從不攻擊他們家,因此他們手上有超過一萬壯丁,數萬婦孺老弱,算是實力非常強的地方豪強。

但再強的地方豪強,始終也不過是土豪而已,先師府最想要的,還是那種天下士子心中聖地的地位,那種皇帝都要對自家恭敬的感覺。

因此,發覺青州徐睦河有機會之後,孔先生又趕緊出發,給他上了一份勸進表。

結果,徐睦河確實被說動了,但他的兒子,那個掌握軍權的徐世楊,居然不同意!

這真是讓人失望透頂。

……

原莒州徐家十五屯附近的青州軍烈士公墓。

自從第一次打敗韃子一個謀克,把當時犧牲的民兵都安葬在這裡後,這座公墓已經先後安眠了三千多位參加青州擴張戰爭而犧牲的烈士。

而今天,是這座公墓一次性安眠的人數最多的一次——徐世楊在這裡,給剛剛爲抵抗韃子入侵而陣亡的五千五百九十三名青州新軍和民兵,舉辦集體葬禮。

今天的天氣倒也算是配合,陰沉沉的,還下着小雨,彷彿老天都在爲英勇犧牲的將士們哀悼。

犧牲士兵生前的戰友們親自動手,爲勇士挖出一個個安眠的墓穴,一排排厚木棺材擺在墓穴前面,徐世楊胳膊上纏着黑布帶,從頭到尾一個個走過去,他低着頭,把雙手放在棺材上,彷彿在扶着戰士們的肩頭,跟他們小聲交談一般。

整整一天的時間,徐世楊一直在重複這個動作,沒有人打擾他,犧牲將士的親屬忍受着難言的悲傷,看着這位帶領大家打退韃子入侵的統帥。

沒有人出言打擾他與戰士們最後的交談,只有在徐世楊走過後,那些親屬纔會上前與親人做最後的告別。

傍晚的時候,徐世楊終於與最後一位烈士交談完了。

他走回隊伍的最前端,雙手輕輕搭在小腹上,低着頭,向將士們做集體告別。

戰友們上前,把烈士的棺槨一起放入墓穴中,然後掩土,形成一排排一列列整齊的土包。

每座分頭前,都豎立着一座青石碑,上面鐫刻着士兵的姓名、籍貫、所獲得的榮譽和犧牲的時間地點。

戰友們給每位烈士墓前擺上一杯酒,一碗白飯。

家屬們上前上香,沒有家屬的,則由戰友代替。

三排火槍兵一輪一輪開火,作爲對烈士最後的告別。

……

葬禮結束後,徐世楊在烈士家屬和戰友面前發表講話,除了承認烈士們的英勇之外,他當衆宣佈,再一次提高均屬待遇。

第一,烈士家屬,每年享受更多財政和稅收補貼。

他們的納稅比非烈屬家庭降低百分之五,另外,若是需要貸款,銀行將會優先審批並提供更低利息。

第二,士兵所有的土地券,以及之前參軍時節度使府承諾的分配土地,全都一次性付清。

第三,建立軍隊保險,新軍士兵的月餉,根據軍銜的不同,每月強制存儲百分之五到十,軍方另外拿出相同數目的金額,兩分錢一起存入銀行,在士兵退役或犧牲之後,一次性支付給士兵本人或家屬。

第四,適齡士兵家屬可以優先招工或參軍。

第五,沒有親屬的士兵,可以另外拿出一份軍餉購買銀行的公益基金,銀行用這份公益基金爲他收養一位孤兒,算作士兵的養子,若是士兵不幸犧牲,這養子將繼承士兵的姓氏,爲士兵延續香火。

至此,集體葬禮結束。

但徐世楊並未離開,他站在原地,靜靜看着一排又一排的新舊墳墓,突然小聲說道:

“這纔是最好的歸宿,不管我最後是怎麼死的,將來我一定會來陪你們。”

第762章 更替第649章 政策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128章 訓狼第311章 水利第316章 搶劫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340章 缺點第131章 破莒州2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561章 北行記1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324章 佈局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318章 賊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367章 宣傳第172章 困難第763章 晨輝第573章 北行記5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648章 峻法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297章 改編1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350章 金礦第172章 困難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75章 張家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568章 北行記3第441章 齊第499章 春天6第522章 五里驛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269章 遭遇戰第709章 南征9第67章 糧食第633章 南下2第292章 勝利2第193章 戰鬥第23章 不妥協第273章 豬突2第526章 俘虜第466章 衛生第317章 戰1第249章 利息第144章 福船第560章 三沙2第352章 返回第446章 薩廉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123章 新軍第216章 祝家莊3第522章 五里驛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370章 棄守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189章 鬥嘴遊戲第583章 產業鏈第470章 巡邏隊第466章 衛生第726章 天子第246章 牽制第13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2第163章 鎮邪第470章 巡邏隊第117章 勝利第749章 周史案第538章 朝廷無下限第249章 利息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319章 戰2第187章 赴宴第260章 戰黃河3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51章 殺第89章 剿匪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290章 勸進第310章 糧食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547章 軍改4第373章 財政2
第762章 更替第649章 政策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128章 訓狼第311章 水利第316章 搶劫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340章 缺點第131章 破莒州2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561章 北行記1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324章 佈局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318章 賊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367章 宣傳第172章 困難第763章 晨輝第573章 北行記5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648章 峻法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297章 改編1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350章 金礦第172章 困難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75章 張家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568章 北行記3第441章 齊第499章 春天6第522章 五里驛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269章 遭遇戰第709章 南征9第67章 糧食第633章 南下2第292章 勝利2第193章 戰鬥第23章 不妥協第273章 豬突2第526章 俘虜第466章 衛生第317章 戰1第249章 利息第144章 福船第560章 三沙2第352章 返回第446章 薩廉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123章 新軍第216章 祝家莊3第522章 五里驛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370章 棄守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189章 鬥嘴遊戲第583章 產業鏈第470章 巡邏隊第466章 衛生第726章 天子第246章 牽制第13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2第163章 鎮邪第470章 巡邏隊第117章 勝利第749章 周史案第538章 朝廷無下限第249章 利息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319章 戰2第187章 赴宴第260章 戰黃河3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51章 殺第89章 剿匪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290章 勸進第310章 糧食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547章 軍改4第373章 財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