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歃血之盟

賈詡與周瑜的身份相當,過於針鋒相對的話,自然輪到賈詡來說!劉徵就端坐上首看着周瑜如何作答。

周瑜低頭不語良久,明顯是在考慮要不要作出讓步。劉徵等人也都沒有說話,中軍帳中一時陷入了沉寂。

良久,周瑜才擡起頭來,對劉徵一拱手道:“既然如此,那漢王以爲周某撤出多遠纔算是合適?”

周瑜終於鬆口,劉徵於是伸出手道:“二百里!二百里內,若見東吳雄兵,本王只能按兵不動!”

“好!二百里就二百里!周瑜可向漢王保證,在漢王伐曹期間,我潁川兵馬不動一兵一卒!”

劉徵聽到周瑜這話,正高興間,周瑜卻又話鋒一轉道:“不過,漢王也須承諾於周某,絕不踏入昆陽、襄城地界一步!如何?”

周瑜讓出一步,同時也向劉徵要求承諾。

劉徵自然是見好就收,當即便回話周瑜道:“公瑾放心!本王言而有信!今日便可與公瑾歃血爲盟!以釋兩家猜疑!你看如何?”

劉徵知道,要對付曹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現在不宜兩線作戰,因此穩定住東吳十分必要。先前雖然在長安與魯肅達成了密約,但魯肅只是孫權的代表,長安密約只是與孫權達成的!

在劉徵眼裡,孫權遠不如周瑜可靠!周瑜是東吳實權派,相當於是東吳軍方代表人物。只有加上週瑜這道保障,劉徵才能更加放心的下達對曹作戰的命令!

周瑜一聽漢王要跟自己歃血爲盟,自然是疑慮頓消!周瑜也說不上爲什麼,只是覺得漢王值得相信!

“如此甚好!若得歃血之盟,兩家皆可放心!”周瑜點頭表示贊同道!

如此,雙反算是取得了一致意見。

劉徵當即便與周瑜歃血入酒,就在魯陽定下盟誓!約定曹操未滅之前,雙方絕不互相侵犯!盟約既成,劉徵也放下心來!至於周瑜的爲人,劉徵早就有所耳聞,在長安時從魯肅口中也瞭解了許多!周瑜一向自視甚高,當着這麼多人盟下的誓,以周瑜的性情是決計不可能反悔的。只要周瑜在潁川

一日,劉徵就一日無後顧之憂!與周瑜之會,取得了預期的成果,雙方都很高興。歃血之後,劉徵又對周瑜禮敬有加,一場歡宴,持續了兩三個時辰,方纔作罷!周瑜本欲辭歸,劉徵又強留周瑜多住一日,因爲第二天劉徵要在魯山腳下

,大會三軍!誓師伐曹!周瑜、太史慈成爲了誓師大會的上賓!

其實劉徵也是有意向周瑜顯示顯示自己的力量,以此來告訴周瑜,雙方最好不要成爲敵人。

談完了正事,接下來便是私事,劉徵又單獨宴請了太史慈。

中軍帳中,賈詡、沮授、趙雲三人陪在劉徵身邊。

“漢王啊!依在下淺見,恐怕是說不動太史慈!”沮授略微有些惋惜的對劉徵說道。

原來劉徵單獨宴請太史慈一人,是想要拉攏太史慈。太史慈此人,在劉徵看來,是個不可奪得的人才!武藝高強,爲人又仗義!當然,也是感念太史慈當年的恩情。

劉徵希望太史慈能爲自己所用,至少將來不會跟自己爲敵。恩人變仇人,終究是令人傷感。雖然短期內劉徵不會與孫權發生矛盾,但遲早是必有一戰的。

太史慈那邊,在接到劉徵邀請之後,立刻便來向周瑜報備,周瑜不好阻攔,畢竟這裡是漢王軍營。

得到了周瑜的允許,太史慈高興赴會,劉徵與當年共同經歷了琅琊之事的幾員部下一起將太史慈迎入了帳中。

感謝的話不怕多說,宴會十分和諧,酒至酣處,劉徵方纔試探說道:“將軍在東吳掌兵多少?”

太史慈對曰:“弓步軍五千!”

劉徵接着酒勁搖頭擺手道:“屈才了!屈才了呀!本王以爲,以將軍之才!非萬軍之衆不足與將軍相配!便是令將軍獨掌一軍,以將軍的才幹,也是綽綽有餘!莫非孫仲謀不知人也?”

劉徵這等於是拔高太史慈,便變相的貶低了孫權,如此一來,便顯得太史慈懷才不遇,亦更顯自己有知人之明!

太史慈聽到劉徵這話,不禁嘆了口氣道:“承蒙漢王擡舉,然太史慈並無埋沒之感!只要能領兵上陣,餘願足矣!”其實太史慈原本不該只是現在這樣的地位!壞就壞在太史慈最開始是得到的孫策的重用,而且當初跟孫翊也走的比較近!加上太史慈並非江東人氏,沒有自己貼心部曲,在江東缺乏根基。因此自孫策死後

,太史慈便一直都沒有得到重用。若論勇武,太史慈在東吳至少是前三!手中一柄點鋼槍,頸後一雙月牙戟,更有猿臂善射,例不虛發!當年能以一人獨闖管亥軍陣,解救北海之圍!這樣的人才,本該是一線大將!如今卻也只領着區區五

千人馬,還是雜牌軍!

劉徵是早就將太史慈的情況摸得清楚,因此纔對太史慈說出這樣的話來,目的就是想要勾起太史慈懷才不遇之感!

只有先懷才不遇,纔有可能“棄暗投明”!

劉徵還清楚的記得,當年太史慈向自己發出的三箭!每一箭都正好擦肩而過!並不是太史慈箭術不精,恰恰是證明了太史慈擁有足夠的自信!

如此這般的人才,劉徵以前沒有機會,現在再一次的見到了太史慈,自然不想就這樣錯過。

聽了太史慈的回話,劉徵分明從其神情中看到了一絲落寞。於是,劉徵看了看沮授,沮授立刻領會了劉徵的意思,隨即出口對太史慈道:“若我所知不錯,將軍已年過四十了對否?”

太史慈點了點頭。

“將軍難道就不想在趁着尚在壯年,更有一番作爲?”沮授開始進一步的試探問道。

太史慈不禁疑道:“先生此言何意?”

沮授以爲太史慈是想讓自己說的跟明白一點,於是便拱手道:“沮某聞良禽擇木而棲,良將擇主而侍!若無伯樂,千里馬埋沒荒草之間!若無良工,白玉隱於石壁之內!豈不惜哉?”

“先生莫不是要我背信棄義,轉投漢王?若先生確是此意,請恕在下不恭!”

太史慈轉過身來對劉徵一拱手,當即便要離席而去!劉徵趕緊勸道:“將軍息怒!今日之宴只爲答謝將軍,絕無他意!絕無他意!”

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子之約第七百五十三章 兵臨雒城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華容詭辯第六百四十九章 道遇綸巾第四百八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九百一十一章 老少交鋒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七章 脫身洛陽第六百九十一章 漢王改策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計封二王第一百零三章 議封漢王第四百四十七章 益州易主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鳳不藏羽第二百四十八章 起兵白波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祝融還劍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築城退守第四十七章 典張大戰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執意上報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中再會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下新冢第五百八十四章 臨機設謀第三百四十二章 狐篤故事第八百一十九章 女將祝融第一百八十二章 墜龍潭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兄妹相見第三百九十章 君臣離心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駙馬都尉第十九章 王允的夢第八百八十六章 追與不追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五百七十一章 番須大戰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長安第九章 這就有老婆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馬邑之謀第五百八十四章 臨機設謀第八十一章 落井下石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理政第三十一章 賈詡劫段殺胡第九十章 智激呂布第九十六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難以安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都督人選第七百六十章 殺進城中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押注洛陽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第一百零四章 據守三關第六百四十一章 退出襄陽第九百零四章 休兵之議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鳳不藏羽第五百一十六章 韓遂質問第二百八十六章 漢王入府第六百三十八章 兩個都督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一世惡名第九百二十六章 救兵終至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屍陣中第六百二十章 三面合圍第三百八十六章 司馬下獄第一百九十八章 曹仁殺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醉敘往事第五百四十八章 再攻一次第四十八章 三將罷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各有心思第八百四十一章 錯失邛都第二百一十七章 曹軍再敗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不戰破城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蠱惑人心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于禁心結第六百四十二章 周瑜到來第九百五十一章 攀龍附鳳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撞個滿懷第四百二十章 天下混戰第六百零二章 星孛鶉尾第五百八十四章 臨機設謀第六百八十七章 建號之事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仲達攔路第五百八十一章 計施陳倉第八百五十九章 二女酣鬥第五百九十章 夏侯伯仁第九百四十二章 徐元訪孫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斬後奏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其安乎第三百六十四章 襄陽高才第七百二十一章 二王殞命第七百四十三章 馬忠故事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夫人不見第四十二章 江東孫策第八百零一章 似是故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血的教訓第四十九章 小馬雲祿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洛陽使臣第二十五章 王司徒情危媚董卓第八十五章 高順滅患第七百七十九章 交心之談第七百二十八章 蜀中豪族
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子之約第七百五十三章 兵臨雒城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華容詭辯第六百四十九章 道遇綸巾第四百八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九百一十一章 老少交鋒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七章 脫身洛陽第六百九十一章 漢王改策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計封二王第一百零三章 議封漢王第四百四十七章 益州易主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鳳不藏羽第二百四十八章 起兵白波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祝融還劍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築城退守第四十七章 典張大戰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執意上報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中再會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下新冢第五百八十四章 臨機設謀第三百四十二章 狐篤故事第八百一十九章 女將祝融第一百八十二章 墜龍潭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兄妹相見第三百九十章 君臣離心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駙馬都尉第十九章 王允的夢第八百八十六章 追與不追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五百七十一章 番須大戰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長安第九章 這就有老婆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馬邑之謀第五百八十四章 臨機設謀第八十一章 落井下石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理政第三十一章 賈詡劫段殺胡第九十章 智激呂布第九十六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難以安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都督人選第七百六十章 殺進城中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押注洛陽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第一百零四章 據守三關第六百四十一章 退出襄陽第九百零四章 休兵之議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鳳不藏羽第五百一十六章 韓遂質問第二百八十六章 漢王入府第六百三十八章 兩個都督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一世惡名第九百二十六章 救兵終至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屍陣中第六百二十章 三面合圍第三百八十六章 司馬下獄第一百九十八章 曹仁殺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醉敘往事第五百四十八章 再攻一次第四十八章 三將罷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各有心思第八百四十一章 錯失邛都第二百一十七章 曹軍再敗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不戰破城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蠱惑人心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于禁心結第六百四十二章 周瑜到來第九百五十一章 攀龍附鳳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撞個滿懷第四百二十章 天下混戰第六百零二章 星孛鶉尾第五百八十四章 臨機設謀第六百八十七章 建號之事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仲達攔路第五百八十一章 計施陳倉第八百五十九章 二女酣鬥第五百九十章 夏侯伯仁第九百四十二章 徐元訪孫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斬後奏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其安乎第三百六十四章 襄陽高才第七百二十一章 二王殞命第七百四十三章 馬忠故事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夫人不見第四十二章 江東孫策第八百零一章 似是故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血的教訓第四十九章 小馬雲祿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洛陽使臣第二十五章 王司徒情危媚董卓第八十五章 高順滅患第七百七十九章 交心之談第七百二十八章 蜀中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