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斬後奏

徐晃是軍人出身,跟一般文臣性子自然不同。

徐晃毫不遮掩自己對許靖之流的憎惡,當着荀彧的面便直接說了出來。

“令君切勿見怪!徐晃雖是一介武夫,也曾讀過些孔孟之學,至今尤記得先聖曾言‘鄉愿,德之賊也’!在徐晃看來,這許靖便是孔聖人口中深惡痛絕的‘鄉愿’!”

《論語·陽貨》篇:“子曰:‘鄉原,德之賊也。’”原通願。

孟子曾爲此解釋道:“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衆皆悅之,自以爲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

用今天的話來說,所謂“鄉愿”,就是貌似謹厚,而實與流俗合污的僞善者。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實際上卻是個沒有底線的投機者,僞君子。

從徐晃的口中聽到“鄉愿”這個詞,荀彧不禁拍手驚歎道:“徐將軍之言,羞煞碌碌儕輩也!”

“令君尋我何事,還請直言!”徐晃一聽到許靖上表之事,便有些不耐煩。

荀彧見徐晃如此愛憎分明,不禁點頭讚許,繼而又對徐晃說道:“今日請徐將軍前來,確有一事,不過此事恐怕要爲難徐將軍了!”

“何事?”

“許文休等人的上表我早已與諸尚書公文一併送逞漢王,今日已得江陽回書,獨獨沒有回覆許文休之語!”荀彧略帶深意的看着徐晃說道。

徐晃冷笑了一聲道:“看來漢王對此事也不甚滿意,這便是了!若有罪不懲,今後人人可以行此叛逆之事!”

用今天的價值觀來看這件事情,牽連家小自然是不合理的,但放在劉徵所處的這個時代,卻又再合理不過了,今人切莫用今天的價值觀來評價古人,否則,萬事皆非。

“被許靖這麼一鬧,現在成都城中多有流言,說漢王欲寬恕反賊家小。漢王並未回覆,其中當有深意,徐將軍可明白?”荀彧繼續對徐晃說道。

荀彧說的神神秘秘,徐晃終究只是個軍人,哪裡會想到這麼深的地方,於是問道:“徐晃見識短淺,還請令君指教!”荀彧已經知曉了徐晃心裡的想法,於是湊近徐晃身前說道:“許靖欲藉此事邀名,如今蜀中百姓皆頌漢王仁德,已令漢王騎虎難下。但若只誅首惡,寬宥了其他人,則無以立威,今後若有效仿者,更無後顧之憂,是令漢王左右爲難,故並未及時答覆。我料漢王赦免反賊家衆之令,不過二三日便會送達。其間厲害不再殺與不殺,許靖沽名邀譽,攜衆迫王,卻萬不能開此端!否則今後但有諸事,羣臣皆如此效

仿,則漢王必受掣肘!我等爲漢王之佐,當爲漢王分此憂!徐將軍可有此心?”

“令君哪裡的話!爲漢王赴湯蹈火,徐晃在所不辭!”

“那好!荀彧送將軍四個字!”

“哪四個字?”徐晃不禁問道。

“先斬後奏!”

聽了這話,徐晃驚訝的看着荀彧,荀彧臉上神色冷靜,徐晃知曉絕非玩笑,不禁嘖嘖良久。

“這……”徐晃不禁遲疑。荀彧進一步說道:“此事確實爲難,但如今唯有將軍可以爲漢王分解此憂!若將軍動手,則漢王仁德之名尚存,只是過錯都得由將軍來承擔了!將軍若先斬後奏,則可震懾羣臣,使其知曉攜衆逼迫漢王以邀

清名絕無可能!即便漢王有仁心,諸位將軍忠心護主,也絕不答應!”

由於被收捕的人太多,刑部根本無法看押,因此現在這二十八家反賊都被徐晃以囚車看押在軍中,因此只有徐晃可以先斬後奏!

漢王知曉此事,荀彧沒有見到回信,心裡立刻便明白了漢王用意,因此纔將徐晃找來。

許靖的上表,加上在百姓中的輿論傳播,使得漢王沒有臺階可下,要想讓漢王平穩的落地,那就必須要有人站出來以自己當作漢王的臺階,現在只有徐晃具備這個條件。

好在漢王現在人在江陽,並不在成都,徐晃還有先斬後奏的可能。

自古君臣之間都存在權利的爭鬥,但現在不是時候!天下未平,便有人掣肘,如何還能成事?荀彧洞若觀火,自然要極力維護漢王最大程度的權威!

許靖上表之事纔剛剛顯露出這種端倪,荀彧必須要爲漢王斷絕這種可能,非常之時,行非常之法。

徐晃是最聽漢王話的人,從來沒有做過任何的逾越規矩法制的事情,荀彧的“先斬後奏”令徐晃內心很是糾結。

場面無聲很久,徐晃長嘆一口氣道:“徐晃從來遵行法度,今日便破一次例!令君放心,此事交給徐晃了!爲漢王解憂,擔此罵名何足惜哉!”

見徐晃點頭,荀彧如釋重負。然一個十餘年循規蹈矩的人破例,這可不容易!

“那好!將軍明日便將此事辦妥!荀彧自會從中周全!”

於是二人便秘密議定此事,徐晃並未逗留,立即便回到了軍營。第二日,荀彧及諸尚書正在署理政務,許靖帶着諸博士急匆匆跑了進來,門下令史都攔不住,荀彧還沒起身,許靖一臉盛怒模樣,對荀彧稍一行禮,開口便說道:“荀令君爲何下令誅殺二十八家九百餘口!

莫非是漢王下令?”

荀彧故作驚訝之狀,當即便離座而起,上前問道:“太僕這是何話?漢王何曾下令?荀某又何曾下令?”

荀彧的反問令衆人一時無語。

“令君此話當真?”博士祭酒來敏上前相問道。

“敬達先生這是何話?某豈有虛言!”荀彧作惱怒狀答道。

荀彧向來持重,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來敏見荀彧微有怒色,自知失言,連忙拱手道:“令君切勿見怪,我等實在是不解,方纔如此相問。”

“有何不解?”荀彧還是故作不知。

許靖擦了擦腦門的汗,顯然是走的太急。

“方纔傳來消息,謀反之衆二十八家九百三十餘口俱被梟首於城東大營!這是何故?”荀彧臉上神色由不解變成驚訝不可置信模樣,不禁笑道:“太僕說笑了!諸位的上表我已呈送江陽,尚未得到漢王回書,如何就能處決?”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搶佔先機第八百五十章 辯證源流第一百六十一章 華陰之變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歃血之盟第七百二十九章 滇國之後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許諾東征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駱統闖營第九百二十一章 哀痛欲絕第四百四十章 黃權遺願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出使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難處境第六百零八章 烏合之衆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張郃求情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第八百九十八章 七個同夥第四百八十一章 搶先下手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背水之法第九百六十七章 罰督河西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將有南謀第二百四十二章 東萊義士第七百五十四章 雒城危險第七十章 結連壽春第四百六十五章 高臥長沙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張郃過境第九百三十八章 太守孫翊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歃血之盟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萬金購首第六百八十五章 言外之意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三百三十五章 威撫衆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美夢方醒第六百四十一章 退出襄陽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籠絡軍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糧草不足第六百零一章 四田之法第八百一十章 再來挑釁第五百二十三章 二馬同謀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申儀背叛第二百二十三章 計決沂泗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揚帆東進第五百三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發回鄴城第七百四十三章 馬忠故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六百四十九章 道遇綸巾第三百六十九章 仲達論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一百八十九章 故人相見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病倒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五百零六章 長安生變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拉攏全柔第四百五十八章 哲人其萎第八百零九章 一氣呵成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毫無長進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一章 老套的穿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西南塵起第一千零六章 文聘陳書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籠絡軍心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得償所願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出離間第一百四十章 白登之圍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父子較量第七百六十五章 不亞養叔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郯城合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急召曹仁第九百一十章 城門迎客第九百八十五章 樂進豪氣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路奔逃第一百八十七章 荀陳脫困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宣室問案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收服史阿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四中郎將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格殺勿論第四百九十二章 繞道而走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函谷合兵第四百六十三章 老當益壯第一百六十一章 華陰之變第六百四十七章 聚焦臥龍第四百八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五十九章 韓暹進獻通天徑第五百八十五章 問對張嶷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照貓畫虎第二百九十九章 漢王勸農第四百五十六章 九品官制第四百六十七章 據水阻敵第五百七十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賈詡挖坑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陳兵南郡第五百三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八十九章 高陵張既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朱桓出兵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搶佔先機第八百五十章 辯證源流第一百六十一章 華陰之變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歃血之盟第七百二十九章 滇國之後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許諾東征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駱統闖營第九百二十一章 哀痛欲絕第四百四十章 黃權遺願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出使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難處境第六百零八章 烏合之衆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張郃求情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第八百九十八章 七個同夥第四百八十一章 搶先下手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背水之法第九百六十七章 罰督河西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將有南謀第二百四十二章 東萊義士第七百五十四章 雒城危險第七十章 結連壽春第四百六十五章 高臥長沙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張郃過境第九百三十八章 太守孫翊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歃血之盟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萬金購首第六百八十五章 言外之意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三百三十五章 威撫衆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美夢方醒第六百四十一章 退出襄陽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籠絡軍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糧草不足第六百零一章 四田之法第八百一十章 再來挑釁第五百二十三章 二馬同謀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申儀背叛第二百二十三章 計決沂泗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揚帆東進第五百三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發回鄴城第七百四十三章 馬忠故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六百四十九章 道遇綸巾第三百六十九章 仲達論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一百八十九章 故人相見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病倒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五百零六章 長安生變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拉攏全柔第四百五十八章 哲人其萎第八百零九章 一氣呵成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毫無長進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一章 老套的穿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西南塵起第一千零六章 文聘陳書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籠絡軍心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得償所願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出離間第一百四十章 白登之圍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父子較量第七百六十五章 不亞養叔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郯城合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急召曹仁第九百一十章 城門迎客第九百八十五章 樂進豪氣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路奔逃第一百八十七章 荀陳脫困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宣室問案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收服史阿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四中郎將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格殺勿論第四百九十二章 繞道而走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函谷合兵第四百六十三章 老當益壯第一百六十一章 華陰之變第六百四十七章 聚焦臥龍第四百八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五十九章 韓暹進獻通天徑第五百八十五章 問對張嶷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照貓畫虎第二百九十九章 漢王勸農第四百五十六章 九品官制第四百六十七章 據水阻敵第五百七十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賈詡挖坑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陳兵南郡第五百三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八十九章 高陵張既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朱桓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