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質問劉備

孫翊一死,免除了孫權的心腹大患,還給了孫權削弱周瑜兵權的正當理由。周瑜心胸寬廣,並不因此怨恨孫權,於是領命率手下親部順江馳赴廬江,兼領了廬江太守之職。

周瑜到時,步騭已經將廬江處理的乾乾淨淨,兩人辦了交接,步騭隨即回到了柴桑孫權身邊。

由於孫翊、孫河俱喪命舒城,周瑜於是舉薦賀齊領了九江太守之職,又讓孫韶統領了其叔父孫河部下親兵,並保舉孫韶爲承烈校尉。

周瑜本是廬江人,很快便鎮住了江北情勢!江北諸縣長吏聞聽是周瑜到來,慌亂的很快便安下心來,居心不軌的則趕緊棄職而逃!不到半月時間,整個江北二十四縣,全部安定!

已經屯兵汝南的李通,手中持着曹操授予的符節,聞聽周瑜到來,一時不敢妄動,忙遣出細作查探,方知淮南全已安定,周瑜率兵坐鎮。

那曹仁等一干上將都不是周瑜的對手,李通如何敢在周瑜面前撒野?只好又讓聚集起來的各部人馬原路返回,同時還下令緊密監視淮水沿岸,防範周瑜來襲!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反之,若是主將有輝煌戰績,名聲遠播,其部下兵馬也自然更加驍勇,而敵人則望之膽寒!是以淮水兩側攻守瞬間異勢。

好在李通、臧霸、呂虔三將分守汝南、樑國、下邳三地,合力據守,再加淮水之險,方纔保曹操南境無憂!

數月來,天下雖無大戰,但暗流洶涌,各種消息接二連三的送到了長沙。當此之時,劉備將自己的大本營放在了長沙郡。

荊南四郡之中,武陵最爲險要,直面江陵和夷陵,因此由偏將軍漢壽亭侯關羽關雲長領武陵太守,率軍坐鎮!

而劉備自己將帥府安在長沙,一者長沙是荊南最爲富庶之地,二者也是因爲長沙近於柴桑而遠於夷陵、秭歸。如此既方便與江東的聯繫,也避免了直面漢王兵鋒!

荊南四郡在劉備的治理之下,倒是十分安定,加上有諸葛亮、陳宮、法正等人的輔佐,再有荊南本土人氏桓階、趙範、劉度等人的幫助,劉備很快便在荊南站穩了腳跟。百姓們是不管統治者是誰的!他們在乎的只是誰的政策寬仁,誰對自己好,這就夠了!雖然劉備曾有不齒行徑,但治理荊南四郡這一兩年,也算是海晏河清,百姓安居樂業。興修水利,開墾田畝,鼓勵農

桑,減免賦稅,開放山林河澤,這些都爲劉備贏得了名聲!

不過就在劉備努力的通過治政愛民來修復名聲的時候,西川傳來的消息卻讓諸葛亮起了疑心。

“哦?是孔明啊!來尋我何事?”

劉備正與張飛院中座談,諸葛亮一臉不悅的走了進來,並不避諱,直接便問道:“主公可曾向西川派出刺客?”

說的正是此前劉徵班師凱旋在成都遇刺一事!雖然查清是曹操所爲,但最終放出來的消息還是讓劉備背了鍋。

而諸葛亮在接受劉備的拜請之初便與劉備有言在先,他會盡力爲劉備應對來自漢王的威脅,但劉備不得對漢王有所圖謀!

當初攛掇交州士燮鼓動南中雍愷也只不過是爲了暫時緩解壓力而已,並非是爲劉備圖謀漢王的西川。

如今荊南之危暫時已經解除,自然更加沒有道理得罪漢王,更別說是派出刺客謀刺漢王!因此當諸葛亮聞聽西蜀傳來的消息之時,便毫不猶豫的來尋劉備,欲要問個明白!若劉備真行有此事,那他諸葛亮絕不會再爲劉備效力!人能知過而改,自是善莫大焉,但若是一錯再錯,那就不可救藥了

平日裡諸葛亮對劉備都是恭恭敬敬,今日不但唐突入府,還劈頭蓋臉便是如此一句沒頭沒尾的話,劉徵聞言不禁愕然,怔住當場。

“軍師這是何話?備何曾遣過刺客?”劉備也不解的問道。

“主公此話當真?”諸葛亮再次正色質問道。

一旁的張飛有些看不過去了,隨即出言道:“軍師甚是無禮!大哥雖曾犯下大錯,但此後十餘年何曾德行有虧!刺客宵小之事,鼠輩行徑,英雄不齒!大哥怎會去做?”

當初劉備瞞着關羽、張飛反叛的了漢王,事後張飛差點兒真親手殺了劉備。如今好不容易劉備有了幾郡城池作爲根基,若是劉備再行此不義之事,張飛第一個便不會答應!

“亮要聽主公親口直言!”諸葛亮一定要親耳聽到劉備的明確回答。

這突然的一幕令劉備有些茫然,不過劉備還是鄭重嚴肅的對諸葛亮指天發誓道:“備絕無謀害漢王之舉!若有此事,當天誅地滅!”

見劉備說出如此重話,諸葛亮相信了劉備,當即納頭便拜在了劉備面前。

“非在下無禮,實在此事關乎主公存亡!亮不得不謹慎以對!若有衝突之處,還望主公見諒!”

劉備趕緊上前將諸葛亮扶起,頗爲動情的對諸葛亮說道:“軍師快快請起!備知軍師事事爲我籌謀,豈能見罪軍師?若無軍師,漢王早已東進,這荊南四郡焉得爲我存身之地?”

張飛也附和道:“軍師就快快起來吧!適才是我嚴重了,不該說軍師無禮!張飛這兒向軍師賠罪了!”

被張飛這麼一插話,氣氛倒是緩和了不少,諸葛亮於是起身,劉備將其請入座中,問道:“軍師可是聽聞了什麼流言,是以急來問我?”諸葛亮嘆了一口氣道:“不錯!西川傳來消息,言漢王平定南中凱旋之時,在成都遭遇刺客,事後查明,直指主公便是背後主使。此事既非主公所爲,則必與曹操有關!恐是曹操嫁禍之舉!如此一來,士人

之間輿論對主公恐有不利啊!”

“竟有此事?曹賊用心險惡,一向無所不爲,如此行事,倒也是他的風格。備立身持正,不懼流言!”“主公切莫大意!流言關乎人心,關乎士氣,不可不謹而慎之!今天下看似並無大戰,但實際上戰場卻在刀兵之外!”諸葛亮擔憂的說道。

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有蹊蹺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夏侯出兵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潁川二荀第二百四十八章 起兵白波第七百一十八章 對峙府門第二百八十六章 漢王入府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親而結之第五十章 徵而平之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難以安心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將有南謀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憂高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必留情第九百五十三章 遠迎十里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函谷告急第三百五十七章 鍾繇上當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申儀背叛第四百二十五章 手足無措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拔刀相向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忠請罪第八百七十章 堅盾驍勇第九百三十二章 許都來使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帶刺玫瑰第一百四十章 白登之圍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進收徐州第五十五章 獻金請降第二百三十二章 程昱夜訪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劉封弒母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馬出城第二百零七章 仲德善斷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出鞘見血第三百六十六章 拜訪水鏡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水名士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爲義子第一千零三十章 再出王駕第一百四十二章 君命不受第八百八十五章 賊心顯露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圖謀荊州第六百二十一章 劉磐斷後第三百八十四章 江東拒曹第七百五十章 兩個太守第四百六十一章 冒險南進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四百九十九章 老臣說客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曹操奔走第九百八十六章 劫營失敗第八百八十九章 雍闓血書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周生進言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爲義子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縱放北歸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之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擊江夏第七百一十五章 鎖定主謀第六百五十六章 拒受糧草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四中郎將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馬超親至第一百六十四章 家破人亡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計取小勝第二百五十五章 汗血飛羽第三百八十一章 奉孝遺願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退出洛陽第二百四十九章 玩弄心計第二十章 士孫瑞說王允第八百二十七章 未能得勝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寒意徹骨第二百八十六章 漢王入府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軍心重挫第八百二十六章 安然歸來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孔明斷言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過境南陽第三十一章 賈詡劫段殺胡第三百六十五章 臥龍鳳雛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知進知退第八百八十九章 雍闓血書第一百三十章 劉虞再使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八百三十一章 朵思斷後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不勝唏噓第九百二十四章 見面不識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修舊盟第七百五十章 兩個太守第五百九十八章 降爲什長第九百八十七章 凌操氣絕第六百四十一章 退出襄陽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少年仗劍第八百五十章 辯證源流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薛洪出兵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臨別贈金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讓出江夏第一百九十六章 傳信許昌第三百五十八章 袁紹吐血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幷州擾動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意南下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太史示警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醉敘往事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
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有蹊蹺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夏侯出兵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潁川二荀第二百四十八章 起兵白波第七百一十八章 對峙府門第二百八十六章 漢王入府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親而結之第五十章 徵而平之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難以安心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將有南謀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憂高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必留情第九百五十三章 遠迎十里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函谷告急第三百五十七章 鍾繇上當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申儀背叛第四百二十五章 手足無措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拔刀相向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忠請罪第八百七十章 堅盾驍勇第九百三十二章 許都來使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帶刺玫瑰第一百四十章 白登之圍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進收徐州第五十五章 獻金請降第二百三十二章 程昱夜訪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劉封弒母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馬出城第二百零七章 仲德善斷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出鞘見血第三百六十六章 拜訪水鏡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水名士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爲義子第一千零三十章 再出王駕第一百四十二章 君命不受第八百八十五章 賊心顯露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圖謀荊州第六百二十一章 劉磐斷後第三百八十四章 江東拒曹第七百五十章 兩個太守第四百六十一章 冒險南進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四百九十九章 老臣說客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曹操奔走第九百八十六章 劫營失敗第八百八十九章 雍闓血書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周生進言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爲義子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縱放北歸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之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擊江夏第七百一十五章 鎖定主謀第六百五十六章 拒受糧草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四中郎將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馬超親至第一百六十四章 家破人亡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計取小勝第二百五十五章 汗血飛羽第三百八十一章 奉孝遺願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退出洛陽第二百四十九章 玩弄心計第二十章 士孫瑞說王允第八百二十七章 未能得勝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寒意徹骨第二百八十六章 漢王入府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軍心重挫第八百二十六章 安然歸來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孔明斷言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過境南陽第三十一章 賈詡劫段殺胡第三百六十五章 臥龍鳳雛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知進知退第八百八十九章 雍闓血書第一百三十章 劉虞再使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八百三十一章 朵思斷後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不勝唏噓第九百二十四章 見面不識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修舊盟第七百五十章 兩個太守第五百九十八章 降爲什長第九百八十七章 凌操氣絕第六百四十一章 退出襄陽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少年仗劍第八百五十章 辯證源流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薛洪出兵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臨別贈金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讓出江夏第一百九十六章 傳信許昌第三百五十八章 袁紹吐血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幷州擾動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意南下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太史示警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醉敘往事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