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好處

強明見笑言3次運輸就是3個轉折點:從不配合到高漲再到現在的順利。

“預計6月10日前就會完成任務,此次移民物資運輸,我們得到了了500萬元的費用,有力地補充了我們的流動資金。”

他接着補充道,未來六個月裡,金三角地區登記的7.38萬人將分散安置在機場特區的194個安置點裡,並要在這些地方建立合併的鎮級行政單位,在特區範圍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座以機場爲核心的現代化大都市將拔地而起。

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是,現在我們幾年前見到的名字已經不存在了,文化的作用真是太驚人了。

鄭家慶望着不時駛過的卡車,陽光下稻田金黃一片,卡車駛來的西北方向是他生活了52年的家鄉──廟灣村,和他一樣,村裡有41戶171人搬遷到新家,遷入新居惹人羨慕清一色的白牆紅瓦、硬化過的路面、一排排新芽初萌的意楊……與原來土氣破舊的只能稱爲窩棚的家相比,鄭家慶的新房子漂亮得讓所有的山地原住民有些嫉妒。

爲了搬得來,機場特區政府在選址建房上煞費苦心。

首先通過安置區、特區政府組織移民代表考察,移民對安置點規劃佈局進行確認,要對房型、建房面積和樓層進行確認。

同時建房實行雙委託,即移民戶主與輝煌建設公司簽訂委託建房合同,輝煌建設公司與特區政府簽訂委託建房合同,最後由特區政府統一負責移民住房建設。

在安置點設鎮之一的石花鎮涼水井村,兩排整齊劃一的嶄新樓房格外引人注目,一色的白牆灰瓦兩層樓,一樣的飛檐高聳的馬頭牆,水泥路到門口,自來水引進門,每戶門前還有當地鎮政府出資修建的草坪和小柵欄,這裡將接收來自原來涼水村外遷移民21戶84人。

據特區行政長官助理之一的任安強介紹,建移民房招標時,規定每平方米價格520元,政府集中採購門、瓦等材料以降低成本,鄭家慶在選房時只要了一層的樓房,4萬多元,政府的補償金略有剩餘,而黃朝海選的是一幢兩層小樓,堪稱豪華。

他介紹說,200平方米的房子,建房、裝修及傢具等花了18萬元,政府補貼近5萬元,當然原來的土地地契換成政府的名字。

黃朝海按照每人1.5畝的安置政策,家裡4口人分了6畝耕地,一起搬來的171人裡有很多回到機場打工,他就把地租下,共160畝準備機械化種甘蔗和玉米,預計年純收入5萬多元。

48歲的張永隆一家五口移民到涼水井村,兩個女兒正讀高中,兒子在機場打工,他原來在平整好的土地上種植甘蔗,每年有5萬多元的收入,特區政府按每畝6000元的價格一次性補償了12萬元。

問及未來的生活,他搖搖頭,還沒有想好。

對於將來,鄭家慶也沒有回答,兒子到機場打工,女兒出嫁沒有跟來,他和老伴在6畝地上種植了玉米,但種慣了甘蔗不太習慣這裡的土地和玉米,他說,很多老鄉過幾天就要回老家收割最後一次甘蔗,而他因爲3月就遷出,恐怕9月甘蔗成熟時是沒有收成了。

任安強表示,前幾年經過平山造地,種植業滿足基本溫飽已經沒問題,但確實富不了,本地人平均只有8分地,外出打工比較多,留守農村的以養殖雞、羊爲主,而移民多以種植甘蔗爲主,搬遷到此地後主要種植水稻和玉米,種植技術發生改變,特區政府將派出技術人員對移民進行培訓。

任安強說,年輕人培訓、轉產、轉崗,這裡的企業可優先安排,同時將進一步弄清楚移民結構,有針對性的進行分類培訓。

移民搬遷時,特區政府出面,設午宴歡迎移民到來,原來的三個鎮政府組織當地羣衆安排晚餐,迎接移民入戶,鎮、村行政人員組建對口幫扶工作隊,一名工作隊員聯繫包保一戶移民,主要負責包移民戶搬遷行李的搬運、包當天的飲食起居、包解決移民遷入後的生產生活困難、包移民的安全及穩定。

在不斷的協調中,外遷移民安置點由原初設的510個優化調整爲24個,移民官員稱,宏觀雜居、微觀聚居的移民安置,既有利於移民融入安置地,又爲故土難離的他們形成鄰居還是那些鄰居的風俗人情緩衝帶。

按照移民登記名單,即將移民此地的25萬人人均僅有耕地僅0.7畝。

同時,生態移民補助資金偏低,按目前的物價水平測算,建100平方米左右的磚溷結構房,至少要3.5萬元,扣除特區政府補助,還缺少2.3萬元,需要移民的農戶大多家庭條件差,經濟拮据,籌措2萬多元十分困難。

這裡的自然生態體系、生產生活體系均需重構,現有耕地12.46萬畝,人地矛盾將更加突出,規劃公路總長1826公里,橋樑25座,內河碼頭12座,交通運輸體系也是一個很重的任務。

在一定時期內,移民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的問題將十分突出。

南洋大學教授伍新木在國內指出,作爲海外華人特區應該和國內公民享有同樣的權力,優先發展和限制發展區域的居民都有平等的發展權,剝奪了這些地方的平等發展權,就必須安排適當的均衡利益補償機制,這種機制不是誰的關懷、政府的恩賜,應是制度化的具有持續性,而非一次性,譬如此次移民補償就是一次性的,遠未達到致富目的。

他表示,從宏觀利益出發需要功能分區,規定各地的不同發展方面,譬如這個特區就必須限制一些產業的發展,但功能分區制度構架一定要有對等的補償機制。例如定期、可持續的財政轉移支付,成立專項救助基金,適應生態條件的產業發展制度等等。

背上鍋碗瓢盆,懷揣新房鑰匙,23日,大蘭村的1646名村民告別世居的山區,搬進了新建鎮裡的小區,有的還在城裡有了工作、有了社保,這也意味着作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特區周邊,首次實現了大規模的生態移民。

大蘭村所在地是一個平壩與山區兼有的地區,全地區40%左右的幅員面積爲山區或深丘,由於自然條件限制,山區6000多山民仍然面臨出行難、飲水難、就醫難、上學難等諸多難題,而部分農村更是距新建的萬興鎮30公里左右,山區羣衆不僅出行艱難,而且由於缺水,附加值較高的果類種植業也難以得到較好發展,羣衆增收乏力。

1983年,按照現行試點、分批實施、逐步到位的原則,大蘭村的首批50戶233人移民下山,在此基礎上,逐步完善思路,充分發揮山民的主體作用,整合市場優質資源,轉變山民生產生活方式,實施了大蘭河銀河生態移民實踐。

據介紹,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萬興鎮政府制定了--萬千山區農民生態移民規劃,並對移民步驟和安居點位進行統一規劃,運用市場機制引入企業,與市場公司共同組成運作主體,實施土地綜合整理,實現山區、壩區土地資源整合。

同時,在壩區引入汽配工業園、物流商貿園、現代房地產等二三產業高端產業形式,促進移民就業,並對大蘭山區進行生態恢復,打造現代農業示範園和農業生態觀光旅遊產業基地。

下山進鎮的山區移民,不僅實現了從傳統山民到城市居民的轉變,還將實現生產生活方式的徹底轉變。

據介紹,當地政府健全了責任機制和幫扶機制,出臺優惠政策,以促進移民就業。

目前,僅大蘭村有就業能力和就業願望的生態移民勞動力842人中,就有678人實現就業,全部移民在城區的社區按15平方米/人免費分配了住房,僅住房一項人均固定資產累計已超過5萬元。

當地政府還爲符合條件的移民辦理了城市社保,讓每位移民能享有10平方米的興業商鋪分紅權,並與鎮民同樣享受醫療、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全面提高移民綜合素質。

萬興鎮鎮長陳茂祿說,按照城市化率達到90%以上的規劃,他們有能力轉移20萬山民進鎮安居興業。

摘自《紀事報》海外同胞專題,特派記者司徒雲登。

第130章 戰爭結局第186章 武器出口二第77章 使人思考的書六第206章 國策貫徹三第49章 背水一戰第536章 降落航母三第55章 非洲思考第572章 話題很長五第202章 國策貫徹一第42章 飛來橫禍第496章 完結第44章 漂亮的女助手第465章 援外原則第40章 你的處境一第562章 制空權第581章 肅清納米比亞二第38章 阿根廷第219章 海盜分析二第463章 藉口很早第26章 原因二第530章 等待降落第516章 慘烈的任務第200章 政變的影響第160章 南華聯邦感受二第279章 我說了算第538章 甜蜜之後第512章 更激烈纔好第589章 狙擊手日記二第267章 交通二第522章 基本成功第502章 參照物二第333章 沒有夕陽產業第521章 曾經的合作第283章 我們的未來三第392章 競選演講一第356章 全球追殺九第111章 復興公司故事三第214章 黑字的安保公司四第200章 政變的影響第173章 中美加勒比攻略二第179章 南極領地第218章 海盜分析一第549章 沒想到第543章 只是空襲第529章 我是新手第594章 預警機日機三第315章 佈置完畢第153章 新經濟政策三第84章 你的認識三第163章 南華聯邦感受五第510章 對應措施第625章 戰鬥的記憶十二第315章 佈置完畢第60章 索馬里二第184章 站在前臺第353章 全球追殺六第561章 佔領納米比亞第152章 新經濟政策二第25章 原因一第470章 早已埋下二第83章 你的認識二第332章 貧富看法第329章 扶植第516章 慘烈的任務第474章 加入攻擊第521章 曾經的合作第126章 閃電戰一第75章 使人思考的書四第590章 狙擊手日記三第621章 戰鬥的記憶八第83章 你的認識二第122章 遠洋捕撈一第478章 民主觀點第311章 起因第622章 戰鬥的記憶九第578章 敵人的描述第93章 蘇丹內戰一第103章 戰略底氣四第564章 不是單打獨鬥二第617章 戰鬥的記憶四第73章 使人思考的書二第87章 馬六甲獨立二第273章 戰鬥準備第487章 我們也可以第484章 終極目標第394章 競選演講三第72章 使人思考的書一第19章 亞齊七第314章 割地二第388章 休假第264章 尼日利亞一第114章 復興公司故事六第92章 大幕拉開第319章 聞之色變第125章 擊沉捕鯨船第574章 話題很長七第586章 英勇和悲壯第174章 中美加勒比攻略三第477章 另一觀點
第130章 戰爭結局第186章 武器出口二第77章 使人思考的書六第206章 國策貫徹三第49章 背水一戰第536章 降落航母三第55章 非洲思考第572章 話題很長五第202章 國策貫徹一第42章 飛來橫禍第496章 完結第44章 漂亮的女助手第465章 援外原則第40章 你的處境一第562章 制空權第581章 肅清納米比亞二第38章 阿根廷第219章 海盜分析二第463章 藉口很早第26章 原因二第530章 等待降落第516章 慘烈的任務第200章 政變的影響第160章 南華聯邦感受二第279章 我說了算第538章 甜蜜之後第512章 更激烈纔好第589章 狙擊手日記二第267章 交通二第522章 基本成功第502章 參照物二第333章 沒有夕陽產業第521章 曾經的合作第283章 我們的未來三第392章 競選演講一第356章 全球追殺九第111章 復興公司故事三第214章 黑字的安保公司四第200章 政變的影響第173章 中美加勒比攻略二第179章 南極領地第218章 海盜分析一第549章 沒想到第543章 只是空襲第529章 我是新手第594章 預警機日機三第315章 佈置完畢第153章 新經濟政策三第84章 你的認識三第163章 南華聯邦感受五第510章 對應措施第625章 戰鬥的記憶十二第315章 佈置完畢第60章 索馬里二第184章 站在前臺第353章 全球追殺六第561章 佔領納米比亞第152章 新經濟政策二第25章 原因一第470章 早已埋下二第83章 你的認識二第332章 貧富看法第329章 扶植第516章 慘烈的任務第474章 加入攻擊第521章 曾經的合作第126章 閃電戰一第75章 使人思考的書四第590章 狙擊手日記三第621章 戰鬥的記憶八第83章 你的認識二第122章 遠洋捕撈一第478章 民主觀點第311章 起因第622章 戰鬥的記憶九第578章 敵人的描述第93章 蘇丹內戰一第103章 戰略底氣四第564章 不是單打獨鬥二第617章 戰鬥的記憶四第73章 使人思考的書二第87章 馬六甲獨立二第273章 戰鬥準備第487章 我們也可以第484章 終極目標第394章 競選演講三第72章 使人思考的書一第19章 亞齊七第314章 割地二第388章 休假第264章 尼日利亞一第114章 復興公司故事六第92章 大幕拉開第319章 聞之色變第125章 擊沉捕鯨船第574章 話題很長七第586章 英勇和悲壯第174章 中美加勒比攻略三第477章 另一觀點